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524 2017-11-01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4]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10月阶段练习语文试题
盐城景山中学2017年秋学期阶段练习
七年级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
踏入中学,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
一、基本积累与运用(35分)
1.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水何澹澹, 。
(2) ,若出其里。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4)夕阳西下, 。
(5)傍晚时候,上灯了, , 。
(6)沾衣欲湿杏花雨, 。
(7) ,歌以咏志。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借月抒怀,抒发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lǎng ( ) 润 莅 ( ) 临 吝 ( ) 啬 酝niàng ( )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老师征求并采纳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文学社的意见。
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
C、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否考出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本山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B、香山的秋景是迷人的,那色彩缤纷、姹紫嫣红的景色使我又惊又喜。
C、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人在家守着电视屏幕。
D、天气陛下在陆地上乱发威风,在海洋上,他更加肆无忌惮了。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河流的信仰是海洋, ,不许诺天堂,它说,你来吧。
①海洋接纳河流,不索香火金钱,
②它广阔而深邃的怀抱是安全的,
③多么纯朴的信仰啊!
④海洋是可靠的,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
6.《朝花夕拾》是教材推荐给大家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散文集,喜欢当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问题。(6分)
(1)《朝花夕拾》又名 ,作者 。(2分)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3) 长妈妈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什么? 。(1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盐城景山中学围绕“文明伴我行”这一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并完成任务。
(1)活动一:【传承文明】做文明人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请你写出一句表现古人重视德行修养的名言。(2分)
(2)活动二:【集思广益】学校为“文明伴我行”活动征集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条。(2分)
(3)活动三:【从我做起】学校在活动中号召全校师生见到废纸主动拾起,人人动手,净化校园。李明看到你在拾废纸很不以为然,说:“这样的小事没什么意思。”你对李明说:
浏览完整试题
。(2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8~10题。(6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9、从修辞、炼字、内容等任一方面赏析“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2分)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11~13题。(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ú)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1.下面各组加横线的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青春庭院》,回答14~17题。(18分)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文字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1)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2分)
(2)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2分)
15.为什么作者觉得庭院中的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4分)
16.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③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第④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6分)
三、写作(50分)
在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等。请以“我渴望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你。
展开余下试题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书写注意工整、规范。
④不少于500字。
初一语文试卷答案
1、(10分)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 杨花落尽子规啼; 断肠人在天涯;
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祥和的夜。 吹面不寒杨柳风; 幸甚至哉;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4分)朗、lì、lìn、酿
3、A 4、D 5、C(各3分)
6、(6分) (1)《旧事重提》,鲁迅(2分)
(2)藤野先生,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3分)
(3)《山海经》(1分)
7、(6分)(1)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分)
(2)示例:真情暖万家,文明见行动。
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2分)
(3)示例:李明,弯腰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只有人人都从小事做起,我们周围的环境才能得到净化,你说对吗?(称谓1分,语气委婉1分)
8、(2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和风吹来,恰好把帆儿高悬,船一路顺风行去。(意对即可)
9、(2分)①诗句含义: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内容: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表现手法:“日”“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了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修辞方法:“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修辞方法:这两句诗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海日”对“江春”“生”对“入”“残夜”对“旧年”,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句式工整,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
10、(2分)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11.(3分)B
12.(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分)
(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2分)
13.(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2分) 谈感受(2分)。
14、(4分)(1)“逼着你的眼”写出了石榴花的火红,衬托出绿的深浓,把植物生动耀眼的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窗儿的光亮比作眨眼,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爬山虎的生机与活力。(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15、(4分)“油亮深浓,错落有致,生机盎然(2分);浸润心田,令人陶醉,难以忘怀(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16、(4分)写出了故乡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表达了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2分)同时间接地写出了绿的盎然生机。(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17、(6分)含义:难以忘怀故园的绿,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的精神滋养;(3分)作用:点出本文的主旨。(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分。)
18、作文:
一类:(42分以上):立意新颖、深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流畅;书写美观,用字、标点、格式正确。
二类:(30-42分):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清楚;语句通顺;字体端正;用字、标点、格式正确。
三类:(20-30分):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字迹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合计不超过四处。
四类:(20分以下):中心不明确;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字迹潦草,用字、标点错误较多。 (113.220.13.20)
上一篇:
江苏省睢宁县姚集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科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苏省扬大附中东部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初一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盐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