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39  2017-11-0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9]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一)
语文试题 2017.10
本试卷分第I卷( 阅读题)和第II卷 (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1.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按题目序号完成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答题卡的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汉字危机
王小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化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 ( cuà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 (zhuā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
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
1.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


浏览完整试题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形。
C.与音素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D.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单词的过程。
B.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
C.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
D.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该属于“提笔忘字”这类现象。
B.网络流行的新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文化含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语的美感。
C.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在键盘时代,作者不赞成继续简化汉字或恢复繁体字。
D.汉字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在作者看来,汉字危机的说法危言耸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里。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中,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节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欣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文中运用了许多引用、比拟等手法,典雅地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作者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现了江南的不同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D.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E.文章的结尾通过对江南春雨的直接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被雨淋湿的幸福感,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5.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6.文中说“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根据文意说说“杏花春雨江南”这句词引发无数人共鸣的原因。(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胡俨,字若思,南昌人。少嗜学,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洪武①中以举人授华亭教谕,能以师道自任。母忧,服除,改长垣,乞便地就养,复改余干,学官许乞便地就养自俨始。建文②元年荐授桐城知县。凿桐陂水,溉田为民利。县有虎伤人。俨斋沐告于神,虎遁去。桐人祀之朱邑祠。四年,副都御使练子宁荐于朝曰:“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比召至,燕师已渡江。成祖即位,曰:“俨知天文,其令钦天监试。”既试,奏俨实通象纬③,气候之学。寻又以解缙荐,授翰林检讨,与缙等俱直文渊阁,迁侍讲,进左庶子。父丧,起复。俨在阁,承顾问,尝不欲先人,然少戆。永乐二年九月拜国子监祭酒,遂不预机务。时用法严峻,国子生托事告归者坐戍边。俨至,即奏除之。七年,帝幸北京,召俨赴行在。明年北征,命以祭酒兼侍讲,掌翰林院事,辅皇太孙留守北京。十九年改北京国子监祭酒。宣宗即位,以礼部侍郎召,辞归。家居二十年,方岳重臣咸待以师礼。俨与言,未尝及私。自处淡泊,岁时衣食才给。初为湖广考官,得杨溥文,大异之,题其上曰:“必能为董子④之正言,而不为公孙⑤之阿曲。”世以为知人。正统八年八月卒,年八十三。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明史•胡俨传》)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②建文:明惠帝朱允文年号。③象纬:气象学。④董子:董仲舒,西汉名臣,性廉贞。⑤公孙:公孙弘,西汉名臣,善迎合世俗。
7.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母忧,服除,改长垣 服:服丧。
B.俨在阁,承顾问 顾问:提供咨询的人。
C.尝不欲先人,然少戆 先人:抢在别人的前面。
D.国子生托事告归者坐戍边 坐:定罪。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俨斋沐告于神,虎遁去 良日:“长于臣。”
B.俨知天文,其令钦天监试 吾其还也
C.授翰林检讨,与缙等俱直文渊阁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D.世以为知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胡俨治学宏博的一组是 (3分)( )
①自处淡泊,岁时衣食才给 ②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
③既试,奏俨实通象纬,气候之学 ④俨在阁,承顾问,尝不欲先人,然少戆
⑤家居二十年,方岳重臣咸待以师礼 ⑥洪武中以举人授华亭教谕,能以师道自任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胡俨母亲去世后,他服丧期满便奉派到长垣。他要求在离家近一些的地方为官,以便照顾长辈和家庭。
B.由于解缙的举荐,胡俨被授以翰林检讨,与解缙等人一起在文渊搁任职。后来,又任侍讲,晋升为左庶子。
C.国子监定了些很严厉的规矩,如将借故退学的国子生发往边疆服役。胡俨到任后,奏经国子监领导批准,把这类规定废除了。
D.胡俨在宣宗朝辞官归家后,在家住了二十年,四方的大臣都尊他为老师。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5分)
(1)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诗歌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13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君。
12.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4分)

13.结合全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 ,在河之洲。(《诗经》)
(2)酒酣胸胆尚开张, ,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3)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4)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雨巷》戴望舒)
(5)那河畔的金柳, 。(《再别康桥》徐志摩)
(6)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再别康桥》徐志摩)
(7)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8) ,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5.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B.陛,是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C.古代“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三皇五帝到西汉汉武帝时期的悠久历史,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6.与“马之千里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夫晋,何厌之有?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邻之厚,君之薄也。
17.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谢
B.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如:去,往
C.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财
D.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18.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释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动词作名词 恩赐
B.既东封郑 名词作状语 在东边
C.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 用匣子
D.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动词 变成翅膀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3分)( )
A.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疆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险恶用心明察秋毫。
B.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C.进入2012年以来,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某些大国秉持着冷战思维,频频把矛头指向中国,须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他们敢于迎接任何挑战。
D.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B.中国的古代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国家,中国之所以能有这样彪炳史册的壮举,离不开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
C.近期,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公布,引起了人们对相关国企改革、人口政策调整、深化改革开放等问题的重视。


展开余下试题D.中国文化在封建社会里,长期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居世界领先地位之首。
2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一)
参考答案
1.D(题干问的是提笔忘字的原因,而D项是具体表现,答非所问。)
2.C(原文指的是“80%中的大多数人”,C项扩大了范围。)
3.D(作者在文中有强烈的危机感,而D项说作者没有危机感,曲解文意。)
4.CE(C项,“着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有误;E项,“对江南春雨的直接描写”有误,表现“被雨淋湿的幸福感”有误,应是表现对传统诗意生活的向往。(答对一个2分,全对5分)
5.与下文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或答: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2分)格调上一阳刚一阴柔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2分)
6.因为①它最能体现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1分)“杏花”开放让人联想到江南的美丽景象;人生多苦难,“春雨”滴落的淅沥声,极易让人产生淡淡的忧伤。(2分)②它是许多人心灵的家园和感情的寄托。(1分)“杏花春雨江南”指一种传统的诗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诗意的生活向往、怀恋之情。(2分)所以,这句词曾引发无数人的共鸣。(意思对即可)
7.B(顾问:垂询,咨问。)
8.B(其:表商量、祈请语气。A.于:介词,向/介词,比;C.与:介词,和/动词,送给。D.以为:动词,认为/介词“以”和动词“为”的连用,把……作为。)
9.B(⑥间接表现其治学宏博。①④不是他治学宏博的表现)
10.C(是经皇帝批准废除,而非国子监领导批准废除。)
11.(1)胡俨饱学明理,可以通达仙人。他足智多谋,可以运筹帷幄。(2)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得分点:与,结交;知,通假,智,明智;武,符合武德;句意通顺。(3)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未节,得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得分点:行,行为;辞,讲;让,谦让;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胡俨,字若思,南昌人。他从小好学,天文、地理、乐律、历法、医学、占卜等方面的书他都很爱研读。洪武年间,他考取举人,被授华亭教谕,他能克尽师道。母亲去世后,他服丧期满便奉命派到长垣。他提出要求在离家近一些的地方为官,以便照顾长辈和家庭。于是,他被改派到余干。作为掌管教育的官吏,允许就近做官还是从胡俨开始的。建文元年,胡俨被委任为桐城知县。他引来桐陂水灌溉农田,为民谋利。桐城出现了老虎伤人的事。胡俨斋沐以祭告神灵,老虎便逃遁了。桐城人把他供入朱邑祠来祭祀。建文四年,副都御史练子宁向朝廷举荐道:“胡俨饱学明理,可以通达仙人。他足智多谋,可以运筹帷幄。”朝廷将胡俨召进京城时,燕王的军队已打过了长江。明成祖即位后,下了一道命令:“听说胡俨懂得天文,让钦天监考考他。”钦天监对胡俨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回奏明成祖说他确实懂得天文学、气象学。不久,由于解缙的举荐,胡俨被授以翰林检讨,与解缙等人一起在文渊阁任职。后来,又任侍讲,晋升为左庶子。父亲亡故后,胡俨服丧期满又出来作官。他仍在文渊阁任职,接受皇帝的垂问,提供咨询,但他常常不抢先发表意见,显得忠厚质朴。永乐二年九月,胡俨任国子监祭酒,就不再参与政务了。当时,定了些很严厉的规矩,如将借故退学的国子生发往边疆服役。胡俨上任后,奏请皇帝批准,把这类规定废除了。永乐七年,皇帝到北京,把胡俨召到行宫。次年,明成祖北征,命胡俨以祭酒兼侍讲的身份,执掌翰林院,同时辅佐皇太孙留守北京。永乐十九年,胡俨又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明宣宗即位,召见胡俨,任他为礼部侍郎,他辞谢后返回家乡。他在家住了二十年,四方的大官重臣都尊他为老师。他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却很少谈及自己。他淡泊明志,从不追名逐利,节衣缩食,十分俭朴,只求温饱而己。以前,担任湖广主考官时,看到杨溥的文章,他十分惊讶,在文章上题批道:“定能像董仲舒一样说正直公允的话,而不做公孙弘那样曲意阿附的事。”大家认为,胡俨是一位慧眼识才的长者。正统八年八月胡俨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12.①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群雁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描述画面2分,说明氛围2分)
13.①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萧瑟秋景引发了诗人感秋的寂寞。②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和寒夜独处的悲凄,加重了思乡之情。③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④末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共6分)
14.(1)关关雎鸠 (2)鬓微霜 (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5)是夕阳中的新娘(6)夏虫也为我沉默(7)风萧萧兮易水寒 (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5.C(“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16.C(“马之千里者”为定语后置句,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为定语后置句;)
17.B(A项“谢”,谢罪; C项“币”礼品;D项“济”渡河;)
18.D(翼,像鸟张开翅膀,名词作状语)
19.C(A项,不合语境,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B.情感色彩不当,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岁月,褒义词。D. 望文生义,“指点江山”是评说国家大事。)
20.A(B项主宾搭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广西南宁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