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69 2017-11-15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9]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渭南市尚德中学2017至2018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题)
命题:郭孙华 审核:雷建军
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回收答题纸。本试题由考生妥善保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 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浏览完整试题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B、杀人如不能举 举:举起。
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D、沛公起如厕 如:往。
5、下列句子中和“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安在?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吾属今为之虏矣。
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不由自主的震动、惊恐、警戒
泄露出来,寥寥几个字,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
生,勾勒出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
C、樊哙闯宴后,形势一触即发,但项羽不怒,稍有缓和。刘邦趁缓和之机,托词离席,
显示了其机敏。
D、樊哙指斥项羽,锋芒毕露,使得“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这一软一硬形成了
对比,也显示了项羽“为人不忍”的性格。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分)
译文: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8、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9、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几句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秋景图,抒发了“独立寒秋”中的诗人奔放的革命豪情。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免费的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展开余下试题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起初,“ 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段之一。
B.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最终也没有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C.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表现了父亲淡淡的悔恨。
D.这篇小说以“免费午餐”作为题目,因为“免费午餐”既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同时又是行文线索。
E.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12、请概括小说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1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
14、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我”的对话,能让你悟出哪些生活道理?(8分)
答:
四、语言文字应用(15分,每小题3分)
15、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
A.汽艇 搅绊 阴谋鬼计 毛骨悚然
B.廖落 长篙 陨身不恤 黯然失色
C.飘泊 精悍 书生意气 左右顾盼
D.款待 和蔼 永葆青春 残无人道
16、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①可是在这时节又有谁愿意________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
②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________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③她________“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________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A.接受 舞动 不仅是 也是 B.接受 挥动 不是 是
C.接收 挥动 不是 是 D.接收 舞动 不仅是 也是
17、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原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用来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词典改版时,编辑者随波逐流,给它增添了新的语意。
D.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18、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
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
D.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19、列文学常识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全书由十二“ 本纪”、十“表”、八“书”、三十“列传”、七十“世家”五部分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B.《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C. 戴望舒,浙江杭县人.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翡冷翠的一夜》。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
展开余下试题
D、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诗集有《志摩的诗》《灾难的岁月》《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
五、作文(60分)
20、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别林斯基有这样一段话: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青年时代要比其它任何时代更能接受高尚的和美好的东西。谁能把青春保持到老年,不让心灵冷却、变硬、僵化,谁就是幸福的人。
要求:1.以“最幸福的人”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渭南市尚德中学2017至2018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
试题分析:由第③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B
试题分析:由第④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们的自闭。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D
试题分析:由第⑤段可知,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
5、A
6、D
7.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诗中所写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光彩夺目,云气缭绕。诗人以山相衬,以天相映,为我们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特点2分,画面3分)
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次联写瀑布的风姿: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这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与天相映,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9、: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①夸张,如“万丈红泉落”的“万丈”,突出了瀑布的气势不凡;②比喻,如“日照虹霓似”,将阳光下的瀑布喻为天上的虹霓,突出了瀑布的神采。(回答出一种修辞手法得3分,两种得6分)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要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本诗中主要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夸张,如“万丈红泉落”的“万丈”,突出了瀑布的气势不凡;②比喻,如“日照虹霓似”,将阳光下的瀑布喻为天上的虹霓,突出了瀑布的神采。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1、BC
12、 主要内容:写了“父亲”的才能和年轻时求学的窘况,父亲年轻时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靠为别人投考谋生,因经济拮据,自己上大学的愿望无法实现。被协和医学院录取,准备向“祖父的老友”求助。(3分)
作用:为下文享用“免费午餐”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意对即可)(3分)
13、形象:答对3点给6分。
①天资聪颖,替别人考试,每次都能考中;
② 性格坚强,祖父远行,后祖母对父亲很吝啬,但他毅然离开家庭,独自到社会上去闯荡;
③自尊心强,祖父的朋友对父亲说了一些理解的话,却通过接电话,带父亲和名流吃饭等做法委婉地拒绝了父亲,父亲也便没有提出自己的要求,明白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而不是依靠别人;
④善于自我剖析,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每个人在要付出代价帮助别人时,往往下不了决心,这里又表现了父亲勇于自我剖析的可贵品格。(意对即可)
14、答对4点给8分。
①我们对他人的真诚不可妄加揣度,对人家的帮助要知足,心存感激;
②不可过于祈求并依赖他人物资上的施予;
③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要靠自己挣;
④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付出相当代价,要让人家自己想办法安身立命。(意对即可)
四、语言文字应用(15分,每小题3分)
15、C
阴谋诡计 寥落 漂泊 惨无人道
16、B
17、A解析:A.短小精悍: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符合题意。B.慷慨解囊:轻财仗义,毫不吝惜地捐助,带有褒义,而句中没有此意。C“随波逐流”喻没有主见。D“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18、C(A成分残缺,少主语,去掉“由于”;B次序不当,“深刻理解”和“正确贯彻”对调;D搭配不当,“抒发”和“个性”搭配不当)
19、B(A,史记三十“世家”,七十“列传”。C《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作品。D《灾难的岁月》是戴望舒的作品。
五、作文(60分)
略 (113.220.14.192)
上一篇: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重庆市南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陕西省渭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