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78  2017-11-28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8]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温州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林少莲、吴 化 校 稿:李铮铮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悲怆(chuàng) 舳舻(zhú) 模样(mú) 毋庸赘 (zuì)言
B.给予(jí) 愀然(qiǎo) 黏合(zhān) 百舸争流(gě)
C.摇曳(yè) 胡同(tóng) 酾酒(shī) 锲而不舍(qìè)
D.静谧(mì) 烙印(lào) 贫瘠(jí) 商贾(gǔ)云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净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B.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杖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
C.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D.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送礼者与受贿者彼此心照不宣,导致权力腐败案件不易觉察。
B.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C.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无疑是饮鸩止渴。
D.在中超最后一个阶段的比赛中,万达实德队以0:1折戟沉沙,其表现令人遗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当今这个舆情汹涌的年代,各级权力部门应当学会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等作用。
B.近年来,广交会克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不断提升组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C.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近期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空,其主要任务是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下一步的深入探测做准备。
D.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5.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①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②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③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
④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⑤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A.②③①⑤④ B.④③①②⑤ C.②⑤④③① D.④②⑤③①
6.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A.凃鸦之作,聊博先生一哂,如蒙賜正,后生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堅人并蒂同心,白酋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7.下列诗句内容与浙江风景名胜无关的一项是( )
A.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B.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8.下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C.小学而大遗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9.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从而师之
A.泣孤舟之嫠妇 B.是故圣益圣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而今安在哉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1.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1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13.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14.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情结》中作者写道“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此句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B.《江南的冬景》,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虽然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是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即晴暖温和、情调明朗、优美闲适、和煦温润。
C.《像山那样思考》一文从一声寻常的“狼的嗥叫”写起,联系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后留下的生态恶果,分析了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提倡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处理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持生命平衡。
D.在《想北平》里,因为老舍认为自己“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沉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写不出北平的“俊伟”,所以才选择了北平长着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家家院里的草花儿、城外担来的蔬菜和水果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来抒发自己对北平的怀念之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题。
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李德裕在其所撰《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中述及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并说:成都华阴两县,被驱掠80人,其中有杂剧丈夫两人。这是杂剧名称见于记载之始。南诏进攻成都,在唐文宗太和三年,其时已是唐代晚期。文中所说“杂剧丈夫两人”,应是在成都演奏的伎工,则杂剧之兴当在其时之前。其盛行一时,则当在宋代。
北宋开封习于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词中有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时风气实是如此,杂剧也就不能不受影响。宋室南渡,临安成为都城,继续发展杂剧。南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皆记临安城事,其末篇《官本杂剧段数》多至280种,可见一代盛况。临安北距建康不远,南朝陈时的旧音流传久远,临安其时也不能不受到波及。因此临安的杂剧虽仍保持当年开封正声,恐也难以避免受到陈时旧音的影响,因而会使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这一点前人似未多所道及。
金人南迁后,原来的中都开封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流行于中都的杂剧转而流行于大都。由于金、元的倡导,杂剧到元代更有显著发展,达到高峰。杂剧名家辈出,不断汇集于大都,极一时之盛。钟嗣成《录鬼簿》中有详备的记载。
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因此杂剧由开封传来,难免带有北方的音调。据说当时用的是七声音阶,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这样虽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却为南人所不习用,因而就出现了南曲。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可能就是以临安为中心的语音。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合于南人口味。这样柔缓婉转的声调,自然和北方的遒劲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融合。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未逸出杂剧的范畴。


展开余下试题 元明之际有了传奇。传奇也属于杂剧,但它虽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虽不一,主唱却只有一个人。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早期传奇的作家就已不少,高明就是其中一位。高明于元时已有文名,明太祖很推许其书,他的《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传奇仍在旧都继续传播演出,似未稍止。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南京也应该不会无人演出。传奇以南曲为主,也参用了一些北曲,因而也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
明清之际改朝换代,而传奇并未因此而产生差异。传奇的盛行时期大致是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年间。清康熙时,洪昇撰《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齐名,当时有“南洪北孔”之称。《长生殿》曾在北京演出,据说轰动一时,这样的演出固然是由于洪昇的文名震世,但也显示出都城中人对传奇的爱好。
(摘编自史念海《古代音乐戏曲杂耍与古都文化》)
15.下列有关杂剧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周密《武林旧事》和钟嗣成《录鬼簿》,分别对不同时期杂剧繁荣的盛况有所记载。
B.南曲产生于临安,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合于南人口味。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属于杂剧。
C.元明之际的传奇出自杂剧,但与之前的杂剧有不同之处:后者有折数和主唱人数的限制,而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个人独唱。
D.传奇并没有因为明清之际的改朝换代而衰落,其盛行期大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都是清传奇的代表作品,据说在北京演出时,曾轰动一时。
16.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柳永的《鹤冲天》的词句,是为了说明,北宋时期都城开封的杂剧习惯于浅斟低唱。
B.宋室南渡后的杂剧,保持了当年开封时期的特点,也难免受到南朝陈事旧音的影响,这使杂剧更为繁复多变。
C.高明和汤显祖都是明朝著名的传奇作家,高明的《琵琶记》因明太祖的推许曾在南京演出过,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也应该会在南京演出。
D.在金、元的倡导之下,杂剧至元代更有显著的发展,达到了高峰。随着朝代更迭,杂剧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元大都,名家汇集于此,一时盛况空前。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3) , ,如是而已。(《师说》)
(4)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三、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想北平(节选)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 “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8.试从语言风格或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评下列句子的写作特色。(3分)
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19.概括选文所表现的北平的特点。(4分)
20.结合选文简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2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亭以雨名,志喜也 志:标志。
B.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适:恰好
C.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炽:强盛
D. 今天不遗斯民 遗:遗弃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故为之文以志


展开余下试题B.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木植中绳,輮以为轮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喜雨亭命名缘于当地遇旱喜逢大雨,而恰逢该亭落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忧同乐的感情。
B.本文开篇引经据典,借古代周公、汉武、叔孙等历史名人的史实说明以“雨”命名的习俗古已有之。
C.文章说明了雨水对于百姓生活、社会安定、乃至官吏安逸都有直接的关系,表现了作者重农和富民的思想。
D.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劈首破题,继而述说亭以雨名的经过,最后以歌作结,首尾贺合。
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2分)
25.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一 雨 三 日 伊 谁 之 力 民 曰 太 守 太 守 不 有 归 之 天 子 天 子曰 不然 归 之 造 物 造 物 不 自 以 为 功 归 之 太 空 太 空 冥 冥 不 可 得 而 名 吾 以 名 吾 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6-27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①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②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兹(即词中“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踞于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叔子:西晋大将羊羊祜(hu),字叔子,镇守襄阳,军功卓著,志在灭 吴而生时来能完成大业,曾登临兴悲。襄阳登览”即指此事。
26.赏析上阕中的画线句。(3分)
27.简析全词在抒发感情的主要特点。(3分)
四、作文 (本大题30分)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下面是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案后记者对一对父子的采访。
记者:“你知道巴黎发生了什么事吗?”
小男孩:“知道,他们非常非常坏。他们有枪,他们会射我们。”
爸爸:“那没关系,他们有枪,但我们有花。”
“可是,花什么作用都起不到……”小男孩疑惑地说。
“它们当然有作用,”父亲指着地上的花束,“你看,每个人都在献花,那是用来对抗枪的。”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温州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D[A. 毋庸赘 (zhuì)言;B.黏(nián);C.同(tòng)]
2.C(A静寂;B仗着;D地濒)
3.B(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饮鸩止渴: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折戟沉沙: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4.C(A.语序不当,应将“信任媒体”置于“善待媒体”前。B.搭配不当,“克服……挑战”。D.不合逻辑,“避免”和“不再”相互矛盾。)
5.B
6.B
7.C
8.D(A.学者,B.用心,C.小学)
9.C(均为意动用法。A.动词使动,B.形容词作名词,D.名词作状语)
10.B(均为宾语前置。A.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C.定语后置,D.被动句)
11.D
12.B
13.C
14.D
15. C 【A项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中记载的内容,称不上是“杂剧繁荣的盛况”。B“南曲产生于临安”文中无据。D。原文无“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北京演出时,曾轰动一时”的信息】
16. D 【A引用柳永的《鹤冲天》的词句,并非为了说明北宋时期都城开封的杂剧习惯于浅斟低唱,而是为了说明北宋时期都城开封有浅斟低唱的风气。B“杂剧更为繁复多变”以偏概全,应该是“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复多变”。C或然理解为必然。《琵琶记》在南京演出过,只是个推测。】
二、填空题(本大题6分)
17.(1)风华正茂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三、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8.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事物情感;(2分)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1分)
19. (1)复杂有边际;(2)动中有静(或: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3) 布局匀调(或: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4)接近自然 (或:花多菜多果子多; 或:紧连园林、菜圃与农村)。
20.语言通俗质朴,充满生活气息,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真切和深沉的爱,也容易打动读者的心。如“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意蕴深刻,却是极平常普通,通俗易懂。又如“还差点儿”、“挤得慌”、“白霜儿”、“愧杀”等等,充满浓浓的京风京味,生活气息浓郁。
评分标准:共5分。答出语言特点“通俗质朴”、“充满生活气息(或:浓浓的京味儿)”中的一点并能恰当举例分析,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仅答出特点,未举例说明或举例不恰当,得1分。比较准确地答出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与参考答案不同的语言特点,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1.A(A志:记述)
22.D(A介词,用/连词,来; B连词,表顺承,才/连词,表转折,竟然;C 介词,在/介词,比)
23.B (以“雨”命名的习俗说法错误)
24.(1)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宝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3分)
(2)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2分, “耻”、“惑”)
25. 一 雨 三 日/ 伊 谁 之 力/ 民 曰 太守 /太 守 不 有/ 归 之 天 子/ 天 子 曰 不然/ 归 之 造 物 /造 物 不 自 以 为 功/ 归 之 太 空/ 太 空 冥 冥/ 不 可 得 而 名/ 吾 以 名 吾 亭。
26. (3分)运用夸张、对偶、比喻(以貔貅喻勇猛的战士)的修辞手法,借助对当年孙权、刘备军队军容的想象,表达了对他们破曹业绩的敬仰羡慕之情。
27.(3分)(1)以典故委婉抒情。借三国时的孙权、刘备,来表达自己对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渴望;借晋代的羊祜登临兴悲来表达自己对不能完成收复大业的担忧;借对羊祜“名与汉江流”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 的政治态度。
(2)借赞美使君豪放,“谈笑洗尽古今愁”,委婉表达内心“洗”之不尽的愁绪。
(3)以历史上包括羊祜在内的无数登楼“游人”“遗恨黯难收”,来表达自己对收复难望、志不得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温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