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55  2017-12-1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5]
咸阳高新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咸阳高新一中2017---2018学
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陈刚)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请妥善保管。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②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阳春》、《白雪》等。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③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辟,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
④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汉书·地理志》及王逸《楚辞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风俗。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摘编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第四章《屈原与楚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楚辞”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司马迁,用来泛指楚地的歌辞。宋人黄伯思的观点认为,“楚辞”具有浓厚的楚地文化色彩。
B.楚辞与汉赋是有区别的,虽然汉代人把楚辞称为“赋”,但为了区别这两种文体,现代人已经不大将“楚辞”称为“屈赋”了。


浏览完整试题C.继《诗经》之后,《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影响深远的诗歌总集,其内容不仅包括屈、宋等人的作品,还包括后人的模仿之作。
D.“楚辞”受屈原影响极大,它不仅成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诗体的专称,而且因其作品而被称为“骚”、“骚体”、“赋”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与整齐四言体的中原歌谣不同,楚辞属于每句可长可短的杂言体,这是其体式上的显著特征。
B.楚辞的诵读不同于歌唱,也不像散文的读法,而是“不歌而诵”,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吟唱”。
C.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诗句的句尾多用语气词“兮”字。
D.楚辞的篇幅较长,虽然已经不适宜歌唱,但是文辞繁丽,富有内涵,能够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楚辞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楚地发达的音乐与歌谣的影响,二是楚地盛行的巫教的渗透。
B.与楚辞相比,同时期的中原歌谣很少运用神话材料,缺乏浓厚的神话色彩,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楚国君臣百姓崇信巫术,以歌乐鼓舞祭祀诸神,这种文化氛围使屈原作品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D.楚辞,特别是屈原的《离骚》、《天问》等一些长篇巨制,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对歌谣的突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4分)
秋的感怀
孟超
 ①据说桂林是没有秋的,因为秋老虎过了之后,便就快到冬天了;可是事实也不尽然,在八九月间,一阵热雨之后,到了晚上,也总有一些滋味和与夏天不同的凉意。
 ②当你走到树底下,也照样的飘下了一两片树叶,虽然用不到猛然的一惊,但秋的感念多少是存在的。
 ③除此,街头上、庭院里,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有秋的原因吧。
 ④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马上路口里就有敲着木梆的卖白果的声音,它像候鸟一样,才准确哩,那声音真使人有说不出的寂寞之感啊;尤其是热天还没有过完,大商店、小商店、百货公司,都挂出“秋季大减价”的市招,触目惊心,使你不管怎样的热衷,总不会不觉秋是在心里哆嗦的。
 ⑤北平,我也曾去过,秋更容易感到的,且不必说西山的红叶、北海的残荷;就是东西来顺、便宜坊等处的涮羊肉、烤鸭,都按时上市了,即使天气还热燥燥的,那你能说他不是秋天吗?
⑥我的故乡——青岛,更是一个最好秋的圣地。那里,山,在初秋被翠绿的草色点染得更加清秀妍丽,遍山的爬山虎的叶子,红的像胭脂一样,不用三杯两盏也就心醉了。自然海滨浴场是阑珊了,软沙的轻梦,也快到了醒的时候,但晚间山高月小,秋涛击着岩石,南海边人迹还不冷落,在煦煦的余温中,临着海去听秋声,的确会使人心情奔放的!
⑦那都是抗战前的事,不谈它也罢。
⑧不过,有人告诉我,在关外,秋高马肥的时候,听到了一声旅雁的唳声,总有一点苍凉之意,那情景是介乎悲爽之间,很可代表了秋那种使人捉摸不定的味道,可惜我没有到过关外,还得留待失地收复之后,再去领略吧。
⑨抗战之后,我也曾在初秋的夜晚,在大别山作过随军的长征;我也曾在黄鹤楼头,对着秋的江流,作过夏口汉阳的远瞩;我也曾突破敌寇的包围,登过武胜关,偷越了鸡公山的脚麓;我也曾在襄江的古渡,看过落日,吊过三国的遗迹;……然而,那些时候,秋似乎不在心上似的,虽然也倏忽地过去了,可没曾留下了凄凉的感觉。
⑩桂林,不似上海,不似北平,不似青岛,更不似皖鄂各地,画家虽也曾画出了“漓江秋渡”的画意,但我站在中正桥头,却感不到桂林同别处哪里有什么不同。
⑾往年秋天一来,总要举行一次筹募寒衣大会,那可使我们觉到秋天到了壮士衣单借以作为秋的表征,但今年还没开始,更使人觉到秋意薄了。
⑿秋天,只低徊于欧阳子的《秋声赋》,那总不免使人气短的,抗战已经四个年头了,不但我们的力量应该愈磨愈壮,而且心情也需要更健强些,哪里能受了时令的摇动呢?
⒀让我来模拟一下吧,新谷是在收割中,无边的大野,撒下遍地的黄金;农夫农妇们,纷忙在田亩里,都辛勤地露出了笑脸;没有作战的部队,也放下了枪杆,帮助着他们秋收,田垄里唱起生产的歌声、收割的歌声,这是多么自然的、美妙的、使人兴奋的,抗战中的欢愉的画面呵。
⒁再想下去,秋收之后.食粮是充实了,人民生活是安定了,士气也增加了,抗战是在无形中添加了不少的劲儿,我不能卑薄秋,而满怀喜悦,正为着秋而鼓舞哩。
⒂这样,这样,我飘飘然地赞颂着秋的来临!
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稍微一沉,又似乱梦被打破了一般。到处都闹着米价的高涨,正如秋潮般的汹涌,物价也像与米价竞赛似的,只见它不断地升起,没有低落的希望,大家都皱着眉头,喊出了困苦的呼吁,秋没曾使人悲戚,人倒使秋添上了不少的苍凉了。
⒄今晚,踏着凉月的影子,想到秋,也感到秋了;但心实在飘不起来,生活下坠着,气压铅样般地低沉着,紧压着,不知为什么忽然记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旧诗:“曾惊秋肃临天下”,反复了多时,以后是什么,却记不起来了。
(原文有删改)
   补注:本文作者孟超为现代著名作家,文章写于1941年,当时作者在桂林从事抗日文化工作。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身居南国的桂林,思绪却绵延到千里万里之外的沪、平、皖、鄂等地和故乡青岛,又联想到写作《秋声赋》的欧阳修,体现了抒情散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特点。
B.文章的语言平易朴素,却朴而不拙。结尾处引用鲁迅先生的诗句,看似信手拈来,却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C.文章以“秋的感怀”为题,既有作者对家乡的秋的美好的追忆,有对胜利之秋的憧憬,也有对现实之秋的深深忧思,将战士的豪情与文人的柔情融为一体。
D.和郁达夫脍炙人口的《故都的秋》一样,本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秋的名篇。两位作者咏秋抒怀,同样表达了对动荡时局和民生疾苦的深沉关切。
5.本文先后写到了桂林、上海、北京和作者家乡青岛等地的秋天,作者是以什么为行文线索,把这些材料串连起来的?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描写了哪几种不同的秋景。(5分)


展开余下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抑扬”手法的运用贯穿始终。试以(11)——(17)段为例,作简要而具体的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华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1942年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相关链接:
《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7.下列各项不属于朱自清“认真”这一秉性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实地考察,还专门写文章。
B.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专家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
C.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D.他的选修课虽只有一个学生,却照常讲授、考试。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
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C.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从一个侧面烘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
D.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
E.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贵低头,可见其“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
9.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 ,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展开余下试题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10、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B.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C.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D.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1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其中“风”是精华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它们合称为“诗经六艺”。
B.“鸡鸣”是十二时辰的第三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寅时,相当于凌晨5~6时。
C.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中写到了“蕙纕”“揽茝”等香草,用来比喻高尚的德行,由此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D.谥号: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12.下面对文章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年少心怀高尚,博学多才,性情率真,乡里人都十分看重他。
B.陶渊明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
C.陶渊明深谙音乐,他自己备有一张琴,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作乐。
D.文中“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句与我们学过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表现了陶渊明悠然自得、陶醉于自然的情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①,处者②歌式微③。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③式微:出自《诗经》,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引发诗人的联想。
B.三、四句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所用手法一致。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子”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E.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
15.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卫风·氓》中写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小路的两旁,有蓊蓊郁郁的树丛,杜鹃树随处可见,偶尔可见到一些开着白花的杂丛。
②近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对辖区各家幼儿园的妖童媛女进行了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
③70年来,一代又一代报人夙兴夜寐,不改初衷,用理想和信念书写笔墨华章。
④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在历史上并称为“三曹”,他们的文学作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令人目不交睫。
⑤擅打心理战的弗格森表示,自从上周在客场以1比0战胜桑德兰,成功把夺标战延长至最后一轮后,现在的曼联已是急不暇择。
⑥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谁也不能否认《荷塘月色》不是一篇笔触细腻、情景交融的优秀散文。
B.传统的悲秋情节、作者的身世性格、作品的创作背景都和故都的“秋”的悲凉美感有关。
C.通过阅读《囚绿记》,我们享受到绿色天堂的欢快和喜悦,一种生命、希望之树常绿的审美感,一种不怕挫折、执着、向上的激情。
D.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的身份著称,文学创作并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是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咸阳高新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