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20  2017-12-2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0]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 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 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 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与丝路密不可分。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一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有第二个。”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 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 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一词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自此,这 条道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B.丝绸之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前者鼎盛于汉唐时期,后者兴起于郑和下西洋之后。


浏览完整试题C.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物质交流,而且带来了文化交流,西方的宗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传人中国。
D.丝绸之路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所有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曾记录过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论述“丝绸之路”名称的起源以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过程。
B.第二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有力地论证了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多样性。
C.从物质交流到文化交流再到文化交融,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述丝绸之路的作用。
D.文章站在文化层面审视丝绸之路,是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是一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有助于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开展贸易。唐中期前,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后来逐渐被海 上丝绸之路取代。
B.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认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四大文化体系,而其唯一交汇点在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
C.骑毛驴的阿凡提的形象原型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并且它们的根源都来自于丝路。这一事实生动地体现了丝路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D.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诞生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成果。与此同时,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也因丝路而彼此交融,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猪头李
许宗耀
金堤上有个劁猪匠,姓李,人称猪头李。在金堤及金堤周围的村落,猪头李的一句话对一头猪的命运有绝对的决定权。劁了的,活个一年两年便被宰了;留着的娶妻或生子,能活个十年八载。
  猪头李到哪村劁猪,小猪仔叫唤,小孩子也围在周围叫唤,抢猪蛋子不说,还喊“猪头李”,猪头李也不恼,照样给猪蛋子。孩子抢了猪蛋子,撒上盐,用麻叶包几层,放柴火锅底烧,麻叶烧焦取出来,剥开,猪蛋子外焦里嫩。猪头李当时 很受孩子待见。
  一个夏天,猪头李游村串乡来到金堤外毛庄。毛庄前不挨村后不挨店,孤村一个,地处老黄河身,流沙多,一起风,沙就聚堆,到处都是一两丈高的沙土岗,土岗上草木丛生,一人穿过,凄凉阴森。
  干完活,天已擦黑,有一个人过来拍拍猪头李的肩膀说:毛司令叫你。毛司令是金堤一带的土匪头儿,有百十号人、几 十杆枪,跟豫北最大的土匪头儿王三祝是换 帖朋友,在金堤是人见人怕的人物。猪头李收拾好东西,来到毛司令家。毛司令见面就哈哈笑:兄弟,你可来了,酒席我已经摆好了,我儿子从市里捎来的马家烧坊的好酒“一马平川”,今个可得喝醉了!
  原来毛司令是惦记猪蛋子!毛司令打小就爱吃猪蛋子,尤其爱吃撒上盐用麻叶包着锅底烧出来的猪蛋子。猪头李的爹劁猪的时候,毛司令没少和同伴抢猪蛋子。
  当即安排人去烧猪蛋子,四五个人就喝开了。约莫近三更时分,几个人都已酒气醺天。毛司令说:五子,喊几个兄弟起来,干活。又拉住猪头李说:兄弟,今个让你开开眼,见埋过活人吗?
  没……没见过,我胆小,就不去了。猪头李说。
  你哪天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还怕啥!今个让你看看兄弟的营生!
  月黑风高,毛司令带队,十来个人,有四个人抬着一个麻袋,一起来到庄外土岗深处。
  兄弟,见过倒栽葱吗?毛司令问。
  倒栽葱是一种埋活人的法,很残酷。挖一个竖直及腰的圆洞,将人头朝下放入,漏屁股在外,用土埋实,待人一放屁,齐了,人被活活 憋死。
  猪头李说:毛司令,天这么黑,我也看不清,还是挖个坑扔里算了。
  天也晚了,听兄弟的。毛司令吩咐抓紧挖坑。挖好一个二三尺的深坑,从麻袋里倒出一个汉子,汉子双手反剪绑着,嘴里塞了破布,被一脚踹到坑里。
  等等,既然埋他,让他睡舒服些。猪头李边说边跳到坑里。
  没想到你操刀的还这么磨叽。毛司令嗤笑道。
  猪头李磨正汉子的头,顺势塞眉头下一个大坷垃,一拍汉子的屁股,说,趴好!顺势一摸汉子反剪的手,湿水细麻绳拴着,偷偷拔出劁猪刀,猛往中间一划,绳嘣的开了,汉子含糊 地叫了一声。
  猪头李,你在劁人呢!众人笑道。
  我看人死了没,掐了一把。猪头李也笑道,爬出坑,和众人一起埋土,将地面摊平,回去睡觉。
  第二天,猪头李照样劁猪。
  一直过了几年,也没听说被埋汉子的事。反正那时候死个人如同死个狗死个鸡,没多大声息。后来,解放军从太行山南下。毛司令带领一帮人企图抵抗,全被剿灭。猪头李想起被埋的汉子,不由地叹息:活不活,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1948 年,工作组进村,队长姓韩,是一个高大的汉子,见有人劁猪,非常激动,一问旁人,劁猪人是猪头李,急忙上去拉住猪头李:你认识我吗?
  猪头李一脸茫然,摇摇头说:不认识。
  韩队长伸出右手,手背上有一道十来厘米的疤痕:这个伤疤是你划的!
  猪头李还是一脸茫然 :领导,你认错人了,我不认识你。
  后来,成立农会,韩队长让猪头李当主任。猪头李说:我斗大的字儿不认识一个,让别人当吧。猪头李怎么推辞也推辞不掉,当了副主任。再后来,县里成立农畜牧委员会,在韩队长的推荐下,猪头李作为畜牧稀有人才去上班,成了公家人。我见到猪头李时,是在他们村驻队,他早已从畜 牧局副局长位子上退下来,在家养老,每天步履蹒跚地拖把藤椅立在门口看风景,有时候嘴巴下还滴拉着哈喇子。
这时,要有人说他就是猪头李,劁猪时身手如何矫捷,年轻人一定认为是讲笑话。
(选自《小小说月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叙述了猪头李从年轻时劁猪的辉煌时光到年老退休时的悠闲惬意。猪头李虽是劁猪出身,却能坐上畜牧局副局长位子,凭借的不仅是他的奇遇、善心,还有他的能力。
B.猪头李虽是操刀者.但却十分胆小,见不得血腥场面,毛司令残酷的倒栽葱埋人法,让猪头李不敢目睹直视,只好推说晚上看不清,其实是因为太胆小,没见过那样场面。
C.文中细节描写比较成功,比如猪头李“给汉子眉下垫坷垃”,这样就可以让汉子有口气,松了手可以支撑身体,慢慢弓身体,可以爬出来。韩队长的逃生复活也就合情合理。


展开余下试题D.小说语言质朴、简洁,但塑造的人物形象却有血有肉,主人公虽无轰轰烈烈的奇遇,但却有高尚的品质。猪头李的升迁、毛司令的死宣扬了“善恶有报”的思想。
5.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毛庄”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以猪头李在家养老滴拉着哈喇子,年轻人无人相信他当年劁猪时 身手矫健结尾,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7 ~9题。
材料一:
2016年,数字出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在全行业中占比继续提高。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5720.85亿元,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提高7.7个百分点,已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在线教育营业收入增长39. 4%,势头迅猛,增长速度在数字出版所属各类别中名列前茅。
2017年数字教育出版的格局将初步显现,在线教育在垂直领域的模式顺利发展。出版业在教育领域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渐趋深入,出版单位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核心,以技术和平台数据为支撑,以数字产品为发力点,构筑完整的数字教育生态。出版单位以更加开放共融的,心态,与技术公司、互联网舟司、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材料二: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获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用户规模不断上升,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已达16.73亿。在该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不少出版社的发力重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持续增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率连续八年增长,并且数字阅读付费意愿不断提升,庞大的数字内容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鉴于数字化的趋势,国家层面已在数字出版领域开始布局,其中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数字出版也被纳A了文化 、科技创新工程,更是把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予以规划,设计了多个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引导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今年5月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 》,还启动了20家出版融合实验室.42家新闻出版业标准,部署更加全面、具体、细化。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出版在给出版行业相关公司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挑战也在所难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尚春明表示,在 实际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包括外部环境、观念、机制、人才、资金、技术都会因储备不足而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互联网仍在快速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不断优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魏王山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出版流程,加速进入新闻出版行业,在发行、印刷、数据加工、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为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人工智能在出版流程的再造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可能,比如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很多新技术和机器在这一行业逐步得到应用。
(摘编自卢扬、郑蕊《数字出版产业累计用户规模超16亿》)
7.下列关于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结构及增长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子出版物出版总收入最少,数字出版比重变化最大,报纸出版总收入下滑最多。
B.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和出版物发行成为拉动新闻出版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
C.数字出版增长快,在总收入比重、增长额、增长速度和增长贡献率等方面保持领先。
D.报纸出版是新闻出版产业中下降的板块且降幅明显,它面临着来自数字出版的严峻挑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出版单位重视优质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技术Ⅱ平台数据的利用,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来抓,会让数字教育出版格局更阔大。
B.随着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出版用户规模已超过16亿,这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C.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转型过程中虽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但产业总收入在持续增长,这与数字阅读率连续八年增长有关。
D.《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为数字出版作了国家发展规划,设计了工程项目,制定了行业标准。
E.为促进新闻出版业在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进入新闻出版行业。
9.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将有哪些新趋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闯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0~13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而卒葬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 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 曰 “花山”。 今言 “华” 如 “华实” 之 “华” 者, 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 有泉侧出, 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 曰: “不出, 火 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 余之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 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0.对下列各句 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惜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B.故人云:“日之所照曰阳。”“阳”指山水之南。
C.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D.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1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展开余下试题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夜坐寄朱仲开、张瓯江
陈 鹤
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怀 君滞羁旅,云海各天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诗人深夜久坐时所闻所感,起到了以动写静、烘托气氛的作用。
B.颔联为虚写,诗人想象远在异地他乡的友人思念家乡,因而愁思染白双鬟。
C.颈联虽没有点明季节,但由残叶飘零的树林、林中满地的落花可知是冬季。
D.尾联点明寄友的题旨,在前三联层层铺垫下,尾联情感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E.这首五言律诗平实、自然而又韵味深长,其中蕴含着细腻真实的人生体验。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第II卷(非选择题80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蜀相》中用 , 表现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若定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甩(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挑战不可能》舞台 上,一个短小精悍的机械工让25吨重的起重机从两条钢丝上顺利地通过,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②虽然前几年上映的《狼牙》只有较少人关注,但这并没有让吴京沉寂,最近他凭借《战狼2》再捉崭露头角,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
③今年登陆我国的最授台风“天鸽” 不仅给台湾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使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风生水起,南方六省和港澳地区都遭暴风雨洗劫。
④由于这个班的学生基础很差,为了让这些学生能跟得上进度,班主任经常蹲班,对学生耳提面命,希望能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
⑤2017年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的事迹又一次证明:从事科技或学术研究需要脚踏实地,细水长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性。
⑥虽已立秋,但气温依然“高烧不退”,开封各地的菊花已经盛开,这些黄菊、白菊和墨菊让人惊艳,就是用国色天香来形容也不为过。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以新气象新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B.适逢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加拿大安大略省计划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却遭到了否认屠杀行为的日本政客的阻挠。
C.环保部8月底通报 ,京津冀21家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仍存在燃煤锅炉散烧整治不彻底,虚报完成情况,整改进展缓慢。
D.每年秋季举行的军训是大学、中学新生履行国防教育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昨日您光临寒舍,我出差在外,未能见面,明日我将登门拜访,请您在家恭候。
B.编辑部给李老师发来贺电:祝贺您的大作获得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敬颂编安!
C.既然令郎各项条件符合,且愿意到市物流公司的财务科工作,我一定玉成此事。
D.大家都认可这幅书法,大李说:“这是拙荆的涂鸦之作,承蒙厚爱,不胜荣幸。”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符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父母决定不了孩子的未来,但其为后代提供的先赋条件的不同, ① 。清华附小里这些写出苏轼研究论文的小学生,与那些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相比, ② ,所以他们超于常人,并不意外。因此,起跑线公不公平不是关键问题,重要的是机会平等。起跑线不公平指向父母和家庭, ③ 。对一个社会来说,更重要的是保证每一个小学生有同等的机会走向未来的求学、成才之路。
21.下图是某市住房公积金信息修改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网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歌德笔下,一生求索的浮士德博士最后喊道:美啊,请为我停留!
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口立着这样的标牌,提醒人们:慢慢走,欣赏啊!
孔子站在河川边,不由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先贤们总是以他们深邃的体悟和精炼的语言,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阅读上面几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安徽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3分)B(A项,将“丝绸之路”这一词语和丝绸之路这条道路混为一谈。C项,“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相比较当时的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先进的科学技术”。D项,“所有民族和地域”、“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均扩大了范围。原文为“不同民族和地域”、“那些行走于丝路卜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2.(3分)D(“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错,文艺创作只是作为例证。)
3.(3分)A(“后来逐渐被海~~丝绸之路取代”于文无据。)
4.B(B项“十分胆小,见不得血腥场面”“只好推说”理解错误,由后面情节可知,猪头李是因为善良,不忍看活埋人的残酷,想给被埋的人一个逃生的机会,所以才说“还是挖个坑扔里算了”。)
5.①渲染毛庄荒凉阴森的环境,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背景,这样的环境正是土匪藏舟出没之地。(1分)②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在这样的环境中,晚上更加阴森可怕,发生土匪活埋人和被埋人逃生的事情合情合理。(2分)③烘托人物性格。在这可怖的环境及事件面前,猪头李能够机智果断地给被埋人留下活口,足见他的胆量和智谋。(2分)
6.示例:①这样的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猪头李经历了年轻时的风光、能干,到老年时在家养老,悠闲惬意,滴拉着哈喇子更真实地写出他的老态。(2分)②使情节更加完整。小说同绕猪头李这一主要人物展开描写,情节上始于他的年轻力壮、风光无限,结于他的年老状态,让读者看到他完整的一生。(2分)③使主题更加鲜明。小说结尾写猪头李在家养老,衣食无忧,不用为生计再干以前的营生,没有一颗善心就不会有今天的惬意。(2分)(酌情给分)
7.答案C 看表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一图表可知,选项中“数字出版在总收入比重……保持领先”说法不恰当,数字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定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