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57 2018-01-03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7]
百校联盟18届TOP20十二月Ⅱ卷语文试题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二月联考(全国II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处于一个“文化”无处不在、无处不说且无处不火的时代!实际上,我们所处的文化时代是一个呈现为层次多样的时代。认识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强文化小康建设的自觉性——不仅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自觉,而且有助于引导文化攀升性的自觉。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建构,文化人格层次攀升的梯级分别是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
在上述层次梯级中,文化素质是对一个人有无“文化”进行评价的基础层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实际上与“文化”无关的争执,但争执的双方互不相让地指责对方“素质差、没文化”。我们通常会认为,“文化素质”的问题只会发生在具有一般文化程度的公众之中;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公众人物的“文化素质”却每每成为吸引公众眼球并困扰公众心智的话题。“文化素质”成为社会公众的关注点,这一方面说明我们文化建设中“公共文化优先发展”有了实质性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大大小小的“文化人”也有“文化素质”需要补课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的人格评价中,我们也常能听到说某某人“有水平,有文化”。“文化水平”作为一种人格评价,已无关“有无文化”而是关于“文化高低”的问题了。在“文化素质”的基础上,“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的文化能力——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一个人文化水平的标高,又必须体现为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认知乃至创造能力上。把“文化涵养”作为人格攀升的更高层次,是因为这一层次更强调对人的品位与格调的关注。“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是外表的矫饰。它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情操的陶冶、人生的历练。它是一种文化人格更是一种道德人格。
最后,当然是向“文化境界”的人格攀升。古人论诗谓“有境界自成高格”,原因在于“诗境”乃是人生之境、人格之境的投射。如同我们说某人“有涵养”一样,说某人“有境界”也是对其高层次文化人格的评价。冯友兰先生将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在最高的“天地境界”中的人,“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所能尽性”。这也使我们想到北宋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构成,发挥文化的作用首先意味着传播社会正能量。就内容而言,主要应通过表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表现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质结合起来。其次,发挥文化的作用还意味着提高国家软实力。国家软实力,首要的和主要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公信力和感召力 “文化小康”建设重在改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搞好精神文明。这也是文化以文化人人的根本所在——不仅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引导人格的不断攀升。
浏览完整试题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认识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强文化小康建设的自觉性、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自觉和引导文化攀升性的自觉。
B.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建构,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从人格层以的角度看是逐级提开的关系。
C.“文化画养”不仅仅是外表的娇饰,更是内涵的养成它需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和历练人生。
D.“文化素质”成为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其中原因之- 一是我国一些“文化人”的文化素质还不够理想,这些人需要补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总一分一总”结构,开头提出了文化人格构成的四个层次,然后分别论述了这四个层次;最后综述了怎样发挥文化的作用。
B.文章第二段重点论述了“文化素质”问题,日常生活中看到争执的双方指责对方“素质差、没文化”,实际上可能与“文化”无关。
C 文章第三段主要论述了“文化水平”和“文化涵养”问题,“文化涵养”是种道德人格,有文化崗养的人文化水平一定高。
D.“文化境界”作为文化人格层次的最高境界,与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的内涵有极大的相通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六项是(3分)
A.“文化素质”成为吸引公众眼球并困扰公众心智的话题是说明我国的“公共文化优先发展”有了实质性的成效。
B.说某某人“有文化水平”说明这个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是对其文化人格的评价,但是不能说明这个人的文化素质高。
C.“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的文化能力,一个人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认知、创造能力越高,说明这个人的文化水平越高。
D.通过提高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公信力和感召力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是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4.-6题。
昆曲年华
孙可佳
我的年华好像一直是浸透在昆曲里的。
说不上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在回眸浅笑低眉的瞬间,我感到了一种温婉的倾诉。音乐并不高亢华丽,曲笛缥缈,灵动若水,安安静静地把故事说给台下的人听。时光那么自然地被带回到故事里的年代,有着几分古中国的慵懒精致。故事也许平淡,却因这样一种讲述的方式变得动人起来。
昆曲之动人处,在于青春之美。你看杜丽娘是怎样“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又说着“你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你看春香和丽娘怎故作错拿了鸳鸯砚、薛涛笺戏弄老儒生陈最良,莲瓣踢裙,舞动腰巾,一派娇俏动人。你再看潘必正怎样“步虚声度许飞琼,乍听还疑别院风”,陈妙常怎样“岂无春意恋尘凡”,两个妙龄年华的年轻人那压也压不住的青春爱恋怎样舒卷开合……昆曲是唱给青春年华的恋歌,青春年华将永远不会老去。
欣赏昆曲是情绪在游走——情节之中抑或情节之外,缥缈浮动抑或寂然不动。水袖流转——翻袖,扬袖,磨袖,展袖,每一种动作附着不同的情绪。是谁说“世上真正的大问题都鸿蒙难解,过于清晰的回答只是一种逻辑安慰”,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观法,即便没有舞台、灯光,没有曲笛、三弦,昆曲依然可以被敏感的心灵捕捉。很难说只有《惊梦》才是昆曲,一句念白就不是昆曲。曲由心生,曲由心起。
昆曲,总让我心生忧郁深邃的感叹。生旦们用精美的舞台语言讲述着他们的爱欲、别离、理想、现实……忧郁常在别离中,“秋江一望泪潸潸,怕向那孤篷看”,妙常赶至江边,横在她面前的是奔腾的江水和幽默风趣的老年撑船人,永远也追不上时间的脚步了;“你看他两分襟,不把临去秋波掉。亏了俺桃花扇扯碎一条条,再不许痴虫儿自吐柔丝缚万遭”,香君和侯生背向而立,从此隔断了宿孽情根,将爱情与撕碎的折扇、逝去的家国一同埋葬;或是“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唐明皇在“林中雨声,檐前铃锋”中追忆着故都旧梦和皇朝霸业。岁月年华里停驻着多少只能回过头看,却再也不能抓住的美好!然而我们却不得不前行。昆曲也像国画,有着大块留白,从而让人牵挂惦念,衍生出灵魂的奔腾与情绪的放逐。
最为倾倒的还是《桃花扇》。那是一个忧患老人沉重的叹息,叹息之中还有一种妩媚和舒展。起初以为是花间词,“楼台花颤,帘栊风抖……今宵灯影纱红透”,一个秦淮歌姬,一个复社文人,绵密绮丽,花好月圆;然而再看下去,悲伤与痛苦便不可抑制地汩汩涌出。听左良玉“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声声哭出血泪;看李香君“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守护着爱情的良知。一个王朝的覆灭,一段爱情的逝去,笙歌靡丽中故臣遗老在掩袂独坐,他追问着一个王朝三百年的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止于何地。能够回答他的不是斑驳的光阴,而是那彼此相爱的人,他们因家国不再无法生死相许,只得双双入道。内心的挣扎与外在的变迁,全由那一腔血染就的桃花扇自然地串联起来。《桃花扇》使明艳的昆曲变得厚重,原本轻盈的云步带着历史的沧桑。
痛苦与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痛苦抚慰着悲怆。年华易逝,多少青春年华、如花美眷、聚散离合都化作了岁月风云里的滚滚尘埃。然而艺术之美,令逝去的年华得到了纪念。
我喜欢昆曲。我喜欢在某个斜阳正好的黄昏里展开一本套曲。唱一曲悠长的歌……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8月11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段“设透”一词形象而生动,既突出了昆曲对“我”的浸润影响,也表达了“我”对昆曲的由衷喜爱之情。
B.不同的人欣赏昆曲的角度会有不同,即便没有舞台,没有灯光和伴奏,也不会影响观众对昆曲的体验。
C.首尾两段自然遥相呼应,突出“我”的感受,其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本文就是“我”献给昆曲的一首悠长
的歌。
D.文中大量引用昆曲经典曲目中的唱词,具体展现了昆曲动人的艺术之美,同时也使得文章平添了典雅的
韵味。
5.昆曲有哪些动人之美? 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加以概括(5 分)
6.文章为何要以“昆曲年华”为题? 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 分)22.:12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院士申泮文: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当一辈子教书匠
7月4日0时42分,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在天津逝世,享年101岁。
展开余下试题
直到6月28日目睹申先生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申泮文的学生、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车云霞始终觉得,先生虽年事已高,但头脑始终非常清醒,“应该没问题”。
申先生的女儿告诉车云霞,6月27日晚申先生呼吸困难,“喘得厉害”,那是他近期出现的第四次心梗。
即使这样,车云霞依旧没想到噩耗来得这么快,就在6月中旬,申先生还曾亲手在纸上写下两位自己最喜爱的弟子的名字,希望把她们唤到身边,其中一个就是车云霞,另一个是在上海交大任教的王文华,“我们都是老师”。
那天先生精神非常好,他坐在床上,倚靠在床头跟我聊天,我趴在他左侧耳边大声说话,他能听清。车云霞知道,先生的心始终在教学上。他说现在学校里的事情自己都很清楚;他惦记着教学改革和自己没上完的课;在能下床的时候,他还让人把电脑搬进病房,写字台上总堆着厚厚的资料,头脑一刻不停地在思考。
这位我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40年毕业,从此开始了70余年的教师生涯。2005年,申泮文入选“中国十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那一年,他90岁。
申泮文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学校和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建议他静养,但他太想念讲台,年过9旬坚持重回讲台。
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连楼道里都站满了学生,“他的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乱,衣服整整齐齐,像时钟一样准时出现”,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并坚持站着讲完。
如今已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的周震和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的王一菁,曾给申先生做过助教,现在他们继续给本科生讲授当年申先生亲自开创的课程——化学双语教育,并延续了“按照国际上女士优先原则教室前三排只坐女生”的惯例。
申先生像是个“越活越年轻”的传说。越是上年纪,越是活得“潮”了起来,像极了他对自己毕生研究的化学学科的理解,“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化学这样创造出新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个创造新世界的科学”。
他像个年轻人一样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飞速穿行,“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车”;他93岁开博客成为最高龄的博主,取名“申泮文教育家博客”,宣讲教育改革主张,还因化学本科课程的名称该叫“普通化学”还是“化学概论”的争议,在网上发千字文,认真且不失风度地与网络名人方舟子精彩过招。
“如果不是申先生,可能我都不会去学计算机。”车云霞记得,古稀之年的申先生曾邀请美国学者到南开大学培训计算机,要为中国的化学教学引入计算机技术,“那时候整个学校都没有几台计算机”。
0岁那年,他自学电脑,给车云霞指定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把化学元素周期表‘变’到电脑里去”,要让学生们像玩游戏那样学化学。在老师的影响下,当时计算机零基础的车云霞从开关机开始学起,跟学生一起上基础课程,了解DOS操作系统的性能,学习程序代码编写,“你看,今天真的谁也离不开电脑了”。
申泮文在师生中组织了“南开化软学会”,每年新生入学,他都亲自物色计算机玩得好的学生。一个实验室,15台电脑,30名学生,申泮文和车云霞带领化软学会一边编写电子教科书脚本,一边把脚本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每编写出一个章节,申泮文都要过目并作详细修改,定稿后再由师生边学习、边讨论、边编程,编出的课件就在教学中试用。
2001年,中国第一部化学多媒体电子教科书《化学元素周期系》,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高校推广。主持评比的中科院院士朱时清评价这套软件说:“属国际一流先进水平,代表我国大学多媒体教学和研究的水平。”
人生的最后几年,申泮文最关注的还是教学改革,他最后承担的项目课题是关于“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依旧不断询问改革的进展,车云霞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该怎么改,哪里需要改,还有哪些增减,先生都要一字一句跟我说,事无巨细。”
有关链接:
毕业于西南联大的申泮文,亲眼见证了祖国和母校的苦难历史。他曾在南开园内展示了自己珍藏的历史图片,以此来纪念日军轰炸南开50周年受难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他又亲自打印了13张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后一片废墟的照片,连同自己手书的“南开儿女奋起反抗”一并悬挂起来,号召学生牢记历史,报效祖国。
申泮文说:“我一生的时间就干了两件事,化学和爱国!”
(新华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车云霞是申伴文最喜爱的弟子之一,鉴于先生平时的状况,即使目睹申先生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也还认为先生这一次能够扛过去,不会死去。
B.申泮文是我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曾人选“中国十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指导研发出国际一流先进水平的《化学元素周期系》软件。
C.由于申伴文注重仪容仪表,守时准点,年过9旬还坚持站着讲完课,所以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连楼道里都站满了学生。
D.“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化学这样创造出新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个创造新世界的科学”,这是申泮文对自己毕生研究的化学学科的理解5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93 岁之际,申半文开博客,成为最高龄的博主,还邀请美国学者到南开大学培训计算机,正是他越是上年纪,越是活得“潮”起来的表现。
B.申泮文用自己的“潮”思想影响和带动着他的学生,提出“把化学元素周期表‘变’到电脑里去,要让学生们像玩游戏那样学化学”。
C.申泮文一生爱国表现在三点:在南开园内展示自己珍藏的历史图片,亲自打印13 张南开大学被炸毁后一片废墟的照片,号召学生牢记历史。
D.申泮文具有独创精神,不畏权威,曾因化学本科课程名称问题的争议在网上发千字文,与网络名人方舟子精彩过招。
E.申泮文的一生虽然只于了两件事:化学和爱国,但这两件事却让申先生无怨无悔地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成
为了他生命中最精彩的篇章。
9.申泮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承天皇帝倓①,始王建宁。英毅有才略。善骑射。禄山乱,典亲兵,扈车驾。度渭,百姓遮道留太子②,太子使喻曰:“至尊播迁,吾可以违左右乎?”倓进说曰:“夫大孝莫若安社稷,殿下当募豪桀,趣河西,收牧马。今防边屯士不下十万,而光弼、子仪全军在河朔,与谋兴复,策之上者。”广平王③亦赞之,于是议定。太子北过渭,兵仗盐恶④,士气崩沮,日数十战。倓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不告也。太子或过时未食,倓辄涕泗不自胜,三军皆属目。至灵武,太子即帝位,议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左右固请广平王。帝曰:“广平既冢嗣,安用元帅?”答曰:“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元帅,抚军也,莫宜于广平王。”帝从之,更诏倓典亲军,以李辅国为府司马。时张良娣有宠,与辅国交构,欲以动皇嗣者。倓忠謇,数为帝言之,由是为良娣、辅国所谮,妄曰:“倓恨不总兵,郁郁有异志。”帝惑偏语,赐倓死,俄悔悟。明年,广平王收二京,使李泌献捷。泌与帝雅素,从容语倓事,帝改容曰:“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阋,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曰:“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呜咽不自己。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帝泣下曰:“事已尔,末耐何!”泌曰:“陛下尝闻《黄台瓜》乎?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陛下今一摘矣,慎无再!”帝愕然曰:“公安得是言?”是时,广平有大功,亦为后所构,故泌因对及之,广平遂安。及即位,追赠倓齐王。大历三年,有诏以倓当艰难时,首定大谋,排众议,于中兴有功,乃进谥承天皇帝,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七)
[注]①李倓:唐玄宗的孙子,唐肃宗的儿子。②太子: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李亨。③广平王:唐肃宗的长子,即代宗。④盐恶:犹“严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
B.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
C.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阋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呜咽不自己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
D.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驾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至尊,又称尤五之尊,意思是最崇高、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用作皇帝的代称。
B.三军,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者中军左军、右军,周制,每军一共一万二千五百人。.
C.追赠,或作追封,即死后加封官职勋位,用于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追赠的对象不包括死者的亲属。
D.谥,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称号既有褒扬的也有批评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李侦才略过人。安史之乱中,太好要随皇帝出逃,百姓阻拦,李使劝说太子招兵买马,抵抗叛军,此议也受到广平王的支持。
B.李谈至勇至孝。太子北过渭水,战事连连,李谈冲锋陷阵,奋不顾身;太子吃饭不及时,李谈心疼;常常哭泣立,令人敬仰。
C.李谈为人正直。受宠的张良娣与李辅国勾结,想要动摇皇帝立嗣之事,李使多次向皇帝揭露这两人,于是被良娣、辅国诬陷。
D.李谈死后荣耀。广平王继位后,对建宁王李谈之苑心怀愧悔,一再追封,先是迫赠为齐王,然后又进谥为承天皇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倓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不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时,广平有大功,亦为后所构,故泌因对及之,广平遂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乐天
刘禹锡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
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
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
【注】少微星:本事中国古代星官名,诗中喻指处士、隐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为一首酬赠诗,标题中的“乐天”即白居易,与作者交情深厚,二人均屈遭贬谪,命运多舛。
3.首联写作者和白居易久别重逢,潸然泪下,想一同重游旧地,却发现旧地已不复存在,不禁感慨万下。
C.颔联用比喻手法,“冬青”树因冬月青翠而得名,诗中以人之晚达来愉“树似冬育”;生动贴切。
D.颈联“痛饮连宵醉”写二人重逢,连宵痛饮,一醉方休,“狂吟”二字写出了醉酒后的狂放之态。
E.尾联直扦胸臆,写出了作者的理想愿望。“印绶”运用了借代手法,代指仕途功名。
15.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诸葛亮在《山师表》中劝谏蜀主刘禅应当广开言路,发扬先帝遗德,鼓舞人的志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拉斯維加斯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59人死亡,500多人受伤,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揭竿而起,痛斥极端分子。
②10月22日,甘肃靖远举办第一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近万名选手组成大军,浩浩汤汤,向着健康奔跑。
③中国高端科技展现出爆发力,神舟飞天创造的“中国高度”,蛟龙潜涛成就的“中国深度”,高铁飞驼跑出的“中国速度”……都令世界人民叹为观止。
④作为一部主旋律片,《董必武在华北》选取了董必武在新中国前夕临危授命组建华北人民政府这一特殊的
历史阶段。
⑤现在年轻人中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深入思考问题的人越来燃少,长此以往,人会变得越来越浮躁。
⑥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向公众做科普宣传,匡正那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不让那些反科学的宣传误导公众。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反恐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B.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产业如何演进,人的因素始终是一个行业能否长足发展的关键,是筑牢这个新兴业态发展的良性根基。
C.不少传销、金融诈骗案件中,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都被列为“一级猛物”,因为他们对各种诈骗“套路”缺少认识和防备的弱点。
D.《湄公河行动》等正能量影片,频频实现口碑与市场双丰收,关键就在于改变了以往的说教方式,知道该用何种方式讲怎样的故事,观众更能接受。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金秋时节,欣闻母校百年校庆。作为学子,我深深感被母校多年的栽培,定当拨冗参加。
B.本人乔迁,今晚特地备下薄酒,来招符各位好友,并感谢大家平时的关心帮助,敬请赏光。
C.本4S店新推出猎豹Q6、猎豹CS6、飞腾、飞腾C5 四款SUV 产品,供新老用尸选择,忝临试驾!.
D.作为公司的元老,您代表大家去向董事长提这个建议最合适,他一定会给您几分薄面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6 分)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__①_。众所周知,
靠近赤道的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反之,离赤道越远的地方,__②__。台风的水汽主要来
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天量热量和水汽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也使热带地区的气温有所下降,从而使地球的热量保持平衡。_③_,热带地区的气候就会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____________
上一篇: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12月)语文试题
下一篇:
安徽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百校联盟18”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