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314 2018-01-07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4]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
命题人:郭丽丽 审核人:孙孝龙
(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彻底解决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心与物这些对立面的统一。自然中所含的人性的本质只有对于社会的人才存在;因为在社会里,自然对于人才作为人和人的联系纽带而存在——他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为他而存在,——这是人类世界的生活要素(注:“要素”,即“基本原则”。)。只有这样,自然才作为人自己的人性的存在的基础而存在。只有这样,对人原是自然的存在才变成他的人性的存在,自然对于他就成了人。从此可见,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辩证统一含有两点互相因依的要义:人之中有自然,自然之中也有人。。
人得到充分发展要靠自然得到充分发展,自然得到充分发展也要靠人得到充分发展。自然是人的肉体食粮和精神食粮的来源,是人的生产劳动的基础和手段。在这过程中,自然日益受到人的改造,就日益丰富化,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量,就是肯定了他自己,他的本质力量就在改造的自然中“对象化”了,因而也日益加强和提高了。马克思却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替共产主义奠定了一个稳实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也替美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我们不妨细心研究一下马克思的原话: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存在。动物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全面地生产;动物只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只有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人才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动物,而人却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联系到它的肉体,而人却自由地对待他的产品。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致性。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这条原则既适用于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也适用于包括文艺在内的精神生产。这两种生产都既要根据自然,又要对自然加工改造,这就肯定了文艺的现实主义,排除了文艺流派中的自然主义。
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自意识(即自觉性)。他意识到自己就是人类一个成员,而且根据这种认识来生产。动物只在受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片面地生产,人却是根据人类的深远需要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这就肯定了文艺的广阔题材和社会功用。具体的实例是蜜蜂营巢和建筑师仿制蜂房的分别。
“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人的生产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与美有联系,而美有美的规律。这句话前面有“因此”连接词,足见是总结全段上文。“此”显然指上文所列的两条:一条是“人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标准就是由每个物种的需要来决定的规律。动物只按自己所属的那个物种的直接需要来制造,人却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能运用每个物种的标准,这就是前一条的要求。另一条比前一条更进了一步,“人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去来制造”。这本身固有的标准是属于对象的,也就是根据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恩格斯论述“从猿到人”时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一切其它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所说的“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规律”。就文艺来说,这就涉及认识整个客观世界和人们所曾探讨的文艺本身的各种规律。可见“美的规律”是非常广泛的,也可以说就是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谈美书简▪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有删节)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美的旋律”的一项是(3分)
A.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对象固有的规律对自然界进行统治。
B.人按照自己所属的那个五中的标准和直接需要进行生产。
C.人通过劳动实践进行精神和物质生产,创造出对象世界。
D.人有自意识,根据人类的深远需要全面地自由地生产。
2.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辩证统一。
B.第二段指出马克思不仅揭示出人与自然的统一,还提出了艺术的美的规律。
C.第三段将人的全面生产与动物的片面生产作比较,意在证实生产的人是一种存在。
D.最后三段,是对第三段的具体阐述,进一步说明物质生产的和精神生产的一致性。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然对于人作为人和人的联系纽带而存在,因此,自然中所含的人性的本质才存在。
B.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加工改造,本质力量在改造自然中“对象化”了。
C.人的充分发展和自然的充分发张是相辅相成的,自然是人的生产劳动的基础和手段。
D.只有对人原是自然的存在变成人性的存在,自然才作为人性的存在的基础而存在。
(二)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
胡杨人家
刘之蔚
分布在额济纳荒漠里的黑水城、红城还有无法考证的大同城,在国人的感情世界和历史记忆里是复杂和纠结的。就连占着钓鱼岛的日本人,也不甘寂寞,来到这荒漠中的黑水古城里寻宗问祖。历史是个什么东西?越学越糊涂。胡人、党项人、土尔扈特人、蒙古铁骑、丝绸之路、居延海、黑水河、古兰经、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萧太后、科兹洛夫、黑将军„„这里的一切,如今谁又在乎过?谁又知道,额济纳就是党项语发音的“黑水城”?
每年的九月下旬,黑水河的上游水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河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度上了金色。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润,这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要早黄一个月左右。
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但见有一处胡杨林煞是茂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
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
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吗?”
随着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年妇女的脸,黑里透红带着油光,乐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便恬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那中年妇女回答脆脆的:“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
“我还有朋友在林子外,能一块来吃吗,要多少钱?”我有点得寸进尺了。这一问,也许有些唐突,只见对方一愣。不知啥时她的身后又多了一张年轻姑娘的脸,有着蒙古人特有的刚毅的线条,但却又煞是好看。姑娘接过话题问到:“你们几个人,还想吃啥?”“有手抓羊肉不?”
“有!”回答一样是脆脆的,也同时伴以银铃般的笑声。
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便回身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不一会儿,蒙古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
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泡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可以啊,来吧。”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饺子是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遒劲苍柘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
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
而后就是我再次确认老代的代姓,他一再坚持是“代”而不是“戴”。好吧,我就认了,谁叫俺吃了人家的肉。再说本来人家蒙古族人名是叫巴特尔、乌兰、斯琴、铁木真、努尔哈赤什么的,如今姓名都汉化了,这是咋整的?真正的男主人,是在我即将离开与他们道别时,他的身影才被我发现,他们一家人围坐在另一座蒙古包里一张低矮的小饭桌前,男主人喝着大碗茶,抽着烟,礼貌性地和我微笑点头示意。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功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
展开余下试题
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
(选文略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标题“胡杨人家”既点出了老代一家生活的环境,又暗指一家人具有胡杨一样的品格。
B.本文十二使用当前流行语和网络语,富有时代气息,又兼有语言幽默,文辞华丽。
C.任务老代,既颠覆了“我”心目中蒙古汉子的形象,又印证的“我”心目中的蒙古汉子形象。
D.本文以抒情和描写为主,兼有记叙,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情感细腻。
E.文末“我”“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表现了“我”的豪爽与洒脱。
5.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6.请简要分析老代的性格特点。(4分)
7.有人认为第一自然段可删去,有人认为不应删,你有什么看法?说明理由。(3分)
(三)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5.下列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的第一节短句、长句交错,既暗示过客之匆匆,又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
B.“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一句运用了倒装的语序,使人感觉音韵和谐,同时又以“莲花 开落”比喻“我”走过江南的时间之长。
C.“向晚”与“紧掩”这些表示动态的词语倒装在后不仅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而且也更曲折地表现了思 妇的怀人心理。
D.“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上互相呼应,委婉地写出了女子 的哀怨心情,有助于全是音韵的和谐。
6.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莲花”“柳絮”“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具有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
B.第二节极力写少妇在春光时节的等待和期盼。因为心上人的未归而使春天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C.诗中多处运用比拟,把女子外表的美丽和内心的凄清、寂寞、惊喜、失落表现的十分鲜明。
D.“美丽的错误”这一看似矛盾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它既能引人深思,又保持了全篇的婉约之美。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选自《战国策》)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诚信,信用。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狠毒,刻毒。
11.下列举止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B.①樊於期乃前曰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①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②燕王拜送于庭
D.①伏尸而哭,极哀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以
12.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3分)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⑥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 “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机的气氛。
B.太子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诗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 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 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 果敢勇决;相比之下,樊於期就显得智谋稍欠,果勇不足。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以,矣。将军岂有意乎?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旨。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展开余下试题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有删节)
注:嫚(màn):用言辞轻侮。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16.下面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B.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C.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D.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17.下列各个选项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连“死”都有不同说法。由尊到卑依次是:崩、薨、卒、死。
B.三族,可以指父母、兄弟、妻子。也可以指父族、母族、妻族。
C.髡钳,古代的一种刑罚。剃去头发,颈上束铁箍。这里周氏是让季布扮作一个囚徒。
D.古代“布衣”之平民百胜的廉价衣服。“褐衣”指华丽的褐色衣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 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 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 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 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1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3)_____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4)_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5)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6)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7)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8)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着,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9)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10)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5小题,16分)
21.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编缉 不屈不挠 跻身(jī) 循规蹈矩(jǔ)
B. 桀骜 殚精竭虑 咋舌(zé) 步履蹒跚(lǚ)
C. 屠戮 阴谋鬼计 刹那(shà) 目不暇给(jǐ)
D. 黯然 寥寥无几 赋予(yú) 博闻强识(zhì)
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真正的思想家寥若晨星,孔子就是集夏商周三代礼文化之大成,又开启中国 经学体系的思想家之一。
②近年来高校频频曝光的学术造假现象暴露了中国为数众多的高层科研工作人员缺乏坐而论道的实干 精神,喜欢走捷径、钻门路。
③于恕成先生是中国诗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先生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主攻中国古代文学,真可谓学 富五车,汗牛充栋。
④因为在分众化时代,走大众路线,就意味着要面对众口难调的尴尬和困难,有可能你想让所有观众 都满意,结果所有人都不满意的地方。
⑤虽然离开母校多年,但一提起各位老师的名字,我就能回想起他们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他们对我 的耳提面命,我一刻都不能忘。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 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B.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一个唱歌的美国诗人——鲍勃•迪伦,诺奖评委会虽然已经给出了颁 奖的理由,可很多人还是质疑。
C.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围绕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 的互动为核心命题,集中展示了文物修复专家们的工匠精神。
D.今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实施保护草原生态、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提高草原生态保护补 助、奖励的标准。
2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的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B.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谅解,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 献丑!”
25.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人民网淮北10月31日电 10月31日上午,市委市政府领导、淮北一中教师及学生代表以及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代表参加淮北一中(东校区)ppp建设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拟投资6.8亿元,可满足普通高中班126个教学班、7056名学生的办学规模需要。项目计划2019年竣工,具备招生条件。东校区PPP项目完成后,将有效完善淮北一中校园功能,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办学条件,推动学校教育和校园建设同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淮北市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加速快跑。
四、写作(60分)
26.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经
上一篇:
安徽省全椒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安徽省淮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