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15  2018-01-0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5]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
命题人:刘星辰 审核人:王义梅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小说除了注意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外,还要注意到纵向和横向的情况。所谓纵向,指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传统是什么,这个传统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所谓横向,即考察我国古典小说与西方小说有哪些明显差异,我们从鉴赏的角度出发,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差异。。
具有文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神话传说是文学和历史的起源。而在中国,神话传说既发展为用散文写成优秀的史传文学如《左传》和《史记》,也同时发展为被前人称之为“稗官野史”的小说。换句话说,我国的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从体裁到表现手法,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固然是十分明显的了;就连元明以来的长篇小说,也同史传文学一脉相承。《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它跟历史的关系血肉相连自不消说,就是在《水浒传》里,作者着重描写了若干主要的英雄人物如鲁智深、林冲、武松等,无不具有史书中人物传记的特点。《西游记》是连缀了若干个取经故事而成的,每个故事从开端到结束,无不有头有尾,都属于我国传统史书中“纪事本末”体的类型。中国封建时代的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时讲究“史笔”,即语言要求精练,事实要求详备,同时还要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作者的爱憎是非感。古典小说继承了这一传统,刻画人物要求尽量全面,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中的观点),并能做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语,下同),特别是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更要达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水平。这在《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中都可以找出不少的具体例证。这是我国古典小说从优秀的历史著作中继承下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
除了继承史学著作的这一优良传统之外,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中国古典小说是继承了自唐宋以来即已广泛流行的说唱文艺而逐渐发展下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最初都是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经过长期积累而内容日益丰富,最后才写定为书面语言,成为杰出的文学作品的。所谓“章回小说”的“回”,就是说书艺人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所讲述的故事内容。除了长篇巨著外,还有一些短篇故事,从宋元直到明清,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唐宋人所谓的“说话人”,就是指讲故事的艺人;而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本”。如果有人摹拟这种“话本”的体裁来写故事,就叫“拟话本”。比如《错斩崔宁》是宋元话本,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明代的拟话本,至于《快嘴李翠莲记》,则是宋元时代比较原始的说唱体故事了。这种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过来而形成的小说传统,无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同封建士大夫只靠用书面语言写成的作品有极为明显的差别。明清以来,凡是第一流的小说,像《聊斋志异》这种用古汉语写成的故事,以及《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纯属文人笔下的创作,其所以能长久流传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可以说都是从说唱文学的传统中汲取了丰富营养的结果。从神话传说演进为稗官野史,再通过民间的说唱体的艺术形式,最后经过文人人的加工写定,并发展为文学家个人的创作,就是我国古典小说形成和发展的整个历程。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吴小如《古代小说鉴赏》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柳毅传》《莺莺传》就是由《左传》《史记》中的故事演化而来。
B.中国古典小说继承了史学著作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唐代传奇,还是元明以来的长篇小说,都同史传文学一脉相承。
C.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时讲究“史笔”的传统的影响,刻画人物力求全面,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D.中国古典小说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到稗官野史,继承史学和民间说唱文艺,经文人加工,发展为文学家个人创作的发展过程。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读小说既要注意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传统和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又要注意古典小说和西方小说之间的差异。
B.在施耐庵对鲁智深、林冲、武松等若干主要英雄人物的描写中,我们都能看到史书中人物传记的特点。
C.中国古典小说是运用传统史书中的纪事本末体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如《西游记》连缀若干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头有尾。
D.中国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中,可以找到作者在诙谐中表现悲戚,在委婉中予以鞭挞的具体例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小说对于人物的描写细致、详备,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已经能达到无一贬词却又针砭透彻的艺术水平了。
B.继承唐宋以来广泛流行的说唱文艺之后,中国古典小说出现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等这些纯属文人笔下的作品。
C.“说话人”讲话的底本叫“话本”,用“话本”的方式写成的短篇故事叫“话本小说”,“拟话本”是在“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正因为汲取了说唱文学的丰富营养,《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一流的小说才能长久地流传,并为广大读者所喜欢。
二、小说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陈小手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①。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须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妇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则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了产房。过了一会儿(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来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②,见了陈小手,说: “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移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团长呲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口。团长拿出20块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
“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20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你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团长觉得怪委屈。
(选自《汪曾祺作品精选》)
【注】①老娘:接生婆。②走柳:方言,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多指心里焦虑不安。

4.下列句子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篇文章全文采用顺叙的记叙方式,通过写陈小手一辈子认真从事接生这一事,赞美陈小手技艺的高超,描绘了人生的美好,彰显了和谐社会这一小说的主题。
B.小说开场交代了当地特有的风俗和请老娘的种种“讲究”,是为了引出下文,为陈小手的出场做铺垫;同时展示社会环境,为陈小手的悲剧命运做铺垫。


展开余下试题C.同行的男性医生见了陈小手就嗤之以鼻是因为他们的能力都不及陈小手,嫉妒他的才能。
D.团长既摆酒席宴请陈小手,又封他二十块现大洋,可最后却又一枪把他从马上打下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开头,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E.文本中团长是个狭隘自私的人,那些众多大户人家以及中小户人家的男主人与他不同,他们对陈小手充满了感激。
5.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陈小手的形象特点。(6分)
6.有人认为,陈小手之死完全是偶然的,因为他不幸遇上了一个草菅人命的军阀团长。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析。(5分)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席方平,东安人。其父名廉,性戆拙。因与里中羊富室有郤,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曰:“羊某今贿嘱冥使榜我矣。”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不食,曰:“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冥,代神冤气矣。”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盖魂已离舍。
席觉初出门,莫知所往,但见路有行人,便问城邑。少选,入城。其父已收狱中。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遂出,写状。趁城隍早衙,喊冤投之。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席愤气无伸,冥行百余里,至郡,以官役私状,告诸郡词。迟至半月,始得质理。郡司扑席,仍批城隍赴案。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城隍恐其再讼,谴役押送归家。役至门辞去。
席不肯入,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贪。冥王立拘质对。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席不听。过数日,逆旅主人告曰:“君负气已甚,官府求和而执不从,今闻于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席犹未信。
席状告甚急,亦尽罹刑罚苦难矣。然不改初心,遂欲告之于玉帝。会逢二郎,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则其父与羊姓并衙隶俱在。少顷,槛车中有囚人出,则冥王及郡司、城隍也。
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三官战栗,状若伏鼠。二郎援笔立判。顷之,传下判语,令案中人共视之。又谓席廉:“念尔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因使两人送之归里。席乃抄其判同,途中父子共读之。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活。又索抄词,则已无矣。
自此,家道日丰,三年良沃遍野,而羊氏子孙微矣,楼阁田产尽为席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席方平》,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某今贿嘱冥使榜我矣 榜:杖击,捶打
B.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隙 隙:同“隙”,嫌隙,仇恨
C.席不肯入,遁赴冥府 遁:回避
D.而羊氏子孙微矣 微:衰落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B.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C.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D.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席方平的父亲被奸人所陷害,方平魂入城庙为父亲申冤。那城隍得了贿赂,便说席方平告的不是事实,没有道理,不准他的状。
B.席方平偷偷跑到阎王府,控告郡司、城隍的贪赃枉法。席方平因为告状太急迫,因此受尽了各种刑罚,吃尽了苦难。
C.席方平面对的阴司地狱,分明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封建社会的曲折写照。那狱吏、城隍、冥王正是现实社会中大小剥削者、压迫者的形象。
D.席方平的申冤并不单纯是一般意义的报复报仇,而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他这种反抗精神,鼓励着人们勇敢地反抗封建腐朽的统治阶级。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8分)
10.席惨怛不食,曰:“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冥,代伸冤气矣。”

11.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候之终日,渐温而活。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13题。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子,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①大历三年(768年)冬,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此时距作者生命终结仅有两年。②拆(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12.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是对句,写诗人过去只是听说过洞庭水的美景,到迟暮之年才真的上了岳阳楼,这里一今一昔之间表达出诗人无比喜悦之情。
B.颔联写登楼所见,洞庭湖把吴楚两地连成一体,天地、日月星辰像在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极力形容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
C.颈联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叶孤舟。
D.尾联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
E.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丧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13.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五、默写(本大题共5小题,共8.0分)
14.(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
(2)苏轼的《定风波》中,“ ”一句表现了词人面对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仍然泰然自若的生活态度和无所畏惧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面对祖国河山,不禁勾起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 , ”两句极力写出了刘裕当年北伐时气概之豪迈。
(4)李清照《声声慢》以叠词强调凸显了自己生活境遇的凄凉、孤独的句子是:“寻寻觅觅, , 。”
(5)《雨霖铃》中的“ , ”两句将即将离别的两人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却因气结声阻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六、语言文字应用(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5.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 )
A.恣(zì)意 掣(chè)刀 惶遽(jù) 押解(jiè) 剑鞘(qiào)
B.弩(nú)子 羸(yíng)弱 相狎(xiá) 创痏(yóu) 暗忖(cǔn)
C.祗(zhī)候 囊(nǎng)约 抱襆(fú) 盈橐(tuò) 觇(zhān)视
D.朝暾(tūn) 谶(jì)语 涕洟(yí) 汍澜(lán) 揪(qiǔ)住
16、选出对划线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
A.当乘间图之(图谋,谋取) 虽死不恨(怨恨) 今日老夫贱降(古人对自己生日的谦称)
B.此贼合死(应当) 连袂人何处 袂(裙子的腰带) 被罪之人(蒙受,遭遇)
C.安肯干体(怎么) 此吾所以哭也(表结果的连词) 朝暾已上窗(刚出来的太阳)


展开余下试题D.昔日佳作,今成谶语矣(指事后应验的预言) 饮则酹地(将酒洒在地上以祭祀鬼神)
亭午,有女子渡河而溺者(亭午:正午,中午)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峰,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新赛事如火如荼。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的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讲的是世情小说《红楼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讲的是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讲的是志怪小说《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讲的是神魔小说《西游记》。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并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B.《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C.《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编撰者施耐庵以刘蜀集团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全景式地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从忠奸对立的立场看,作者是带着“拥刘反曹”的倾向来写三国乱世的,“拥刘反曹”的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
D.清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聊斋,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川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
20.下列对小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与关羽有关的故事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诸如: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和三英战吕布,“三英”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B.《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不仅有吴用,宋江,晁盖,时迁等好汉,还有三位女性---扈三娘、顾大嫂和孙二娘。
C.唐僧取经历经的磨难有出山逢虎、平顶山御魔、通天河落水等八十一难其中最后一难是小雷音寺遇难。
D.《红楼梦》第5回中宝玉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各省薄命女子的生平判词,其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写的是宝钗和黛玉。
21.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是指十二时辰中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指十二时辰的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鸡鸣外欲曙”中的“鸡鸣”是指十二时辰中的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时至3时。
B.“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他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C. “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标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D. “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二式改迁,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三是降职,即“左迁”。
22. 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夷夏:夷,古代泛称少数民族;夏,古代汉族的自称。
B.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落的地方,表示晚;桑榆: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C.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篙之间,此亦飞之至也。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D.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东宫:古代宫殿的指称,因方位而得名,常借指太子。
六、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23.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8个字。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律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 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 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
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A项,“如《柳毅传》《莺莺传》就是由《左传》《史记》中的故事演化而来”,原文是“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从体裁到表现手法,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固然是十分明显的了”。未提及故事演化。
2C项,“中国古典小说是运用传统史书中的‘纪事本末’体的方式进行创作的”错误,并非全都如此。原文是“《西游记》……都属于我国传统史书中‘纪事本末’体的类型”。故选 C。
3B项“中国古典小说出现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等这些纯属文人笔下的作品”理解错误,因为《三国演义》并非“纯属文人笔下的作品”。故选B。
4B D。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 彰显了和谐社会这一小说的主题错误。C“ 是因为他们的能力都不及陈小手,嫉妒他的才能 ”错误。E“ 他们对陈小手充满了感激 ”错误, 未必感激, 也因男女大妨,对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淮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