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42  2018-01-1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2]
安徽省巢湖市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检测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共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 欢》)
④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⑤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⑦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默写王之涣《凉州词》。(4分)
  ,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共9分)
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不 ān( )世事 劲( )松 呜咽(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凌厉”的“厉”意思为( )。(2分)
A.严格 B.严厉 C.凶猛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2分)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课外积累,根据《格列佛游记》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1)~(2)。(共4分)
我见到的第一个人样子枯瘦,双手和脸黑得就象刚刚被烟熏过一样,头发胡子一把长,衣衫褴褛,有几处都被火烤糊了,他的外衣、衬衫和皮肤全是一种颜色。八年来他一直在从事一项设计……
我还到了数学学校,那里的先生用一种我们欧洲人很难想象的方法教他们的学生。不过到现在为止还不见有什么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墨水的成份有错误,另一方面也因为小孩子们顽劣不驯,这么大的药片吃下去总觉得太恶心,所以常常是偷偷地跑到一边,不等药性发作,就朝天把它吐了出来。他们也不听劝告,不愿像处方上要求的那样等待那么长时间不吃东西。
(1)上面文字是格列佛在离开哪个国家后在什么地方所参观到的情景?文中所提到的“八年来他一直在从事一项设计”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设计?
(2)格列佛在数学学校里,看到那里老师用“我们欧洲人很难想象的方法”在教学生数学,请你说说这是种什么样的方法?
4.语文综合性学习。(共12分)
①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新浪网和有关基金会共同发生一项公益活动——书香飘飘公益助学项目,②旨在通过捐课外书建立“书香飘飘图书馆”,③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④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用书籍放飞梦想。
(1)句中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把 “改为” 。(2分)


浏览完整试题( 2)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 “和” 互换。(2分)
(3)请你为他们这项活动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3分)

(4)“杯装奶茶开创者,香飘飘奶茶,一年销售七亿只,围绕地球两圈。”
这是香飘飘奶茶的广告词,你觉得这则广告词好不好,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点评一下这则广告,50字以内。(5分)

二、阅 读 (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9分)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 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 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 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5.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2分)
6.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7. 本文②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分)
8.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6分)

[二] (22分)
石崖上的枣树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一大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又只能兴叹。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 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三两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枝头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 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 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⑧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⑨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有删改)


展开余下试题10.文章叙述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儿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11.文章第一段开头对山崖进行细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2.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13.第⑤段说“我”当年摘枣“悻悻离开”,第⑥段又说“不再悻悻了”,结合上下文和你的理解说说各自的原因。(4分)
14.文中不吝笔墨写到《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2分)

15. 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说一说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的理解。(6分)
[三] (1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答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豁然开朗 (2)阡陌交通
(3)杂然而前陈者 (4)泉香而酒冽
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8.《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2分)
19.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 (4分)
《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三.作文(共60分,其中卷面分5分)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的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 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
(1)①宵眠抱玉鞍 ②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④老骥伏枥
⑤蒌蒿满地芦芽短 ⑥道阻且跻 ⑦鸢飞戾天者 ⑧瀚海阑干百丈冰
(共6分。每空1分)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共4分。每空1分)
2.(9分)
(1)谙 jìng yè (共3分。每空1分)
(2)振撼 震撼 (共2分。每空1分)
(3)C (2分)
(4)示例: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 (2分)
3.(4分)
(1)飞岛国、拉格多科学院;从黄瓜里提取阳光;(共3分。每空1分)
(2)命题和证明用头皮一样颜色的墨水写在一块饼干上,学生空腹吞下饼干。(1分)
4.(12分)
(1)发生,发起。(共2分。每空1分)
(2)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共2分。每空1分))
(3)“书香飘飘,用书放飞梦想”。“捐一本书,圆一个梦”。(写成香飘飘奶茶商业广告不得分,超过字数不得分)(共3分。)
(4)观点一:好,广告词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用具体数据写出了奶茶销量大,受消费者喜欢的特点,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观点二:不好,“卖出”二字是站在商家立场说的,整句话都是在大吹自己的销售量,这会让观众觉得商家只注重利益,而不注重消费者的感受,令听者反感。或者,所涉及的数据难以令人信服,有些言过其实,或者缺乏文采,缺乏创意。(能结合广告词自圆其说即可)(共5分。)
二、阅 读 (55分)
[一] (19分)
5.(共2分)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6.(共2分)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7.(共5分)“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 以及“我”的—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这一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意思对即可)
8.(共4分)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自然引出下文对阅读“无用之用”的论述。(作用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9.(共6分)示例:①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 ②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
③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 (每点3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二] (22分)
10.(共3分)(1)经过的人们只能望枣兴叹;(2)崖下的匠人想摘枣子,年轻后生扔石打枣;(3)我和友人上山寻枣,悻悻离开。 (一点1分)
11.(共4分)呼应文题中的“石崖”(1分);突出山崖的险峻(1分);表现枣树的生长环境不同一般,也为下文人们无法摘到枣子埋下伏笔(2分)。(意对可酌情给分)
12.(共3分)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枣树的 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或生命力旺盛)。(意对可酌情给分)
13.(共4分)当年费了很大的劲还是没有更近地接近或摘到枣子,心中有些遗憾和失落,所以悻悻离开(2分);多年后读了《诗经》,明白了石崖上的枣树因为距离而给人带来了美感(或“诗的意境、浪漫的情怀和美学的情景 ”),所以不再悻悻(2分,意对即可)
14.(共2分)改变了我的心情,去掉了自身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5.(共6分)美好的事物与我们会有一定的距离;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我们,但却总在召唤着我们;面对美好的事物,要学会欣赏,而不是占有;美好的事物可以给人带来美好的境界;我们要以思慕的心态,与美好的事物保持距离,畅想蕴含其中的情境。(一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 (14分)
16.(共4分)(1)开阔敞亮的样子(2)交错相通(3)摆开,陈列(4)清澈 (每题1分)
17.(共4分)(1)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2)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8.(共2分)①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 ②桃花源中的景象。(每点1分)
19.(共4分)《桃花源记》: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醉翁亭记》:太平祥和,与民同乐。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60分)
20.(60分,其中卷面分5分) (42.49.19.10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巢湖”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