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63  2018-01-23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3]
江苏省溧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17.11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题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题号后面。
3.答卷前将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只要上交答题卷。
一、积累、应用及名著阅读(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率(shuài) 戕害(qiāng) 怅寥廓(kuò) 面面相觑(xù)
B.蛰居(zhé) 啮(niè)噬 什刹(chà)海 恣(zì)意妄为
C.商榷(què) 静谧(mì) 黑魆魆(yuè) 恪(kè)尽职守
D.田塍(téng) 饿殍(piǎo) 压轴(zhòu)戏 熠熠(yì)生辉
2.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到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B.古人常说“入则孝,出则悌”。其中,“孝”是指善事父母;“悌”是指善事兄弟。
C.“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令尊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家慈等。
D.《赤壁赋》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句。其中“壬戌”是皇帝年号。“既望”,望日的最后一天。“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__▲____。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___▲__,记录了岁月的____▲___,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A.异曲同工 神采 斗转星移 B.殊途同归 神韵 斗转星移
C.异曲同工 神韵 沧海桑田 D.殊途同归 神采 沧海桑田
5.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以示祝贺。这三副对联依次是(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A.⑤②③ B.①③④ C.⑤③① D.①④③
6.简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情节。(5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道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没收)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出售)黄金,府吏持帖(文书),强僚佐署(签名)。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纹记)。”独不肯署。尧咨讽(说动)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枷锁)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恩之。


浏览完整试题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不辄受人之遗
(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
(4)决狱之术多如此
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能尽以输官而赈民/醉则相枕以卧
B.独留一人于庭/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去其桎梏而食之/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决狱之术多如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公不与发达后的亲戚好友往来,表现了他正直可贵的优良品质。
B.欧阳公笑纳了僧人的馈赠,但仍没收了他们的积物用来救助老百姓。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充分显示了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好事情,源于他能处处为百姓着想。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l)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
(2)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______▲_________。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四、现代文阅读(一)(17分)
鬼姜花
刘心武
我问小岑,那是什么花?他告诉我,是鬼姜花。
小岑和小汤两口子,来我温榆斋书房所在的村子,开了家小饭馆。从饭馆窗户望出去,就是田地,晚玉米收割尽了,地边上一丛丛高高的黄花,在秋阳照耀下灿烂悦目。
鬼子姜,学名菊芋,没人刻意种它,却在我们村子周围到处冒出来。
小岑小汤两口子,一个是苏北的,一个是贵州的,相遇在城里一家餐馆,一个是二厨,一个是服务员,他们相爱了,结合了,就把多年来挣的钱合起来,跑到这个村边,开了这家餐馆。也曾打算细问他们的经历,小岑顾左右而言他,小汤就哼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就在我问了小岑“那是什么花”以后,过了两三天,我上午睡完懒觉,起床开门,呀,门外台阶上,一大丛明黄的鬼姜花,插满―个浅蓝色的大塑料桶,由许多墨绿的大叶子衬托,冲击着我惺忪的睡眼,使我醍醐灌顶般清醒到十二分。
我打电话给小岑,说:“谢谢你采给我的花。晚上我订了一只乡村五味鸭。”
乡村味鸭是他们餐馆的看家菜,临时烹制很费时间,提前预订,到时候很快端上,味道尤其好。
晚上约好村友三儿,去小岑餐馆吃鸡子,喝小酒,侃大山。餐馆上座有一多半。五味鸭端上之前,先端来碟小菜,是些不大规则的片片,三儿以为是荸荠,小岑说是鬼子姜。夹一片搁嘴里,腌制过,味进得不深不浅,脆的不涩,用来开胃,好!小岑说我那一问启发了他,他第二天一早去挖了许多。现在他每桌客人都免费送一碟。
忽然有摩托车突突突而来,突突声乍止,就冲进来―个三十岁上下的青年,已经秋凉了,却只穿件箍在身上的跨篮背心,右臂隆起的三角肌上,刺青的图案是只张开嘴露出尖牙的虎头。他冲到那边角上的空桌,小岑去招呼他。三儿跟我说:“虎鬼子来啦!”我又好奇,又不免把警惕性提升。
只见那边“虎鬼子”似乎在大声问小岑约他干什么,小岑微笑着,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后来看见小岑先往那桌端去一盘鬼姜花,后来又端上一大盘热乎乎的也不知道是什么菜,当然,还有二锅头口杯。小岑坐“虎鬼子”旁边,两人聊了―阵。
我和三儿把五味鸭吃过一半.虎鬼子“喝完吃罢”跟小岑小汤道过谢,一阵风般出去,风还没息,突突突声迅即远去。
第二天下午,趁餐馆没客,我拐进去问小岑“三儿说‘虎鬼子’是专到各餐馆收保护费的,你对付他不容易吧?”
小岑就跟我说,再铁的心,也有软的部分。他昨天邀“虎鬼子”——他让我别再叫绰号,改称大名——满虎,提醒满虎,是满虎他大妈去世的日子。满虎一次醉后告诉他,自己生母产后没奶,父母觉得已经有儿有女,就把他送给邻村一个产后死了孩子的妇女去养,那就是满虎大妈。满虎说这世界上只有他大妈对他好,但是就在满虎懂得记日月的时候,大妈去世了。满虎记得,大妈家屋外,野生野长着许多的鬼子姜。昨天小岑端出―盘鬼姜花,是替满虎祭奠他大妈的意思,而那盘菜呢,是大妈当年常给满虎做的红烧独头蒜。小岑说满虎临走跟他说,以后不再到处逛荡,打算到镇里集上摆个服装摊,将来再开个服装店,也跟小岑小汤一样有个自己的正经营生。
我听了就说:“他能说到做到吗?”小岑有些不高兴了,稍微迟疑—下说:“刘叔,没错,啥事都难说……可是我不就做到了吗?”
(选自《小小说选刊》)
12.试结合小说内容概况小岑夫妇的形象特点。(5分)
13.小说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6分)
14.小说以“鬼姜花”为题,有哪些好处?试作探究。(6分)
五、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搬家的
筱敏
①搬家的年纪不小了,那件红汗衫套在身上就有些别扭。汗衫前胸印了几个白字“大发搬家”,后背印的是公司的电话号码,那是给顾客看的,给预约的顾客看,投诉的顾客也看。他做活是很出力的,又还有力气,也不怕看,但就是不习惯。加上他面相见老,背上的物件太重时,脚骨就有些打晃,也不好看,顾客时常就会嫌,还会冲着楼梯一路地嚷:“行不行啊你?看着点啊你!看磕坏我的柜子角了你!”有一次手没把住,背上叠起的三个纸箱子还真的摔了,他赶忙拿身子去垫,就怕东西摔坏,赔不起,半边背脊和一条胳膊擦脱一层皮,这不算事儿,皮不像东西娇贵,会自己再长。
②搬家的从车卡子里跳下来,五六个红汗衫忙着往下捣腾他们的工具:箩筐(这是尽可能多装杂物的,单说栽了花的花盆,城里人两手抬一个的,这一筐子就能背下去五六个),棉毡子(这是包电视机那类娇贵东西的,也做绳子和把手用,像那样三个箱子摞在背上,就得用它兜住把住,光靠硌孵搂不牢的),手推车(这不是老用得上,他们脚下的平地可不多)。五六个红汗衫往巷子口一站,加上几条大红的毡子,倒像是耍狮子的,不是地场上叫大家伙拍掌热闹的那种,是大年里在一家家店铺门前挨过去讨红封包的那种。


展开余下试题③城里的楼梯和他挑山时走的那种不同,倒不在它们黑,挑山时也是两头摸黑;也不在窄,挑山时窄处也就刚容一只脚,人把脸贴紧了岩壁横着走,脊梁骨和货物可都悬在道外面。让人悬心的是,城里的楼梯都靠不住,上面下面都是空的,它靠上去的楼板也是空的,走在哪里,像两脚点不着地,又没个尽头,心里面没着没落,可是玄。挑山的道有个走熟的时候,走得多了,它就像认得你,告诉你在哪儿喝水,哪儿歇气,落下个毛巾水瓶盖儿,它也会好好的待在原地,等你下一趟回来捡拾。但城里的楼梯可走不熟,走得越多越是生,谁都吆喝你,盯牢你,却谁都不认识你,每日里不停地上来下去,下去上来,都荒荒落落的,是个生人。可挑山那挣得是死钱,两头摸黑往紧里赶,也就是两趟来回,再赶不出三趟,紧巴巴只管得上两张嘴。
④说起来还是城里的活儿来钱,就说这一家,东西也不算太多,先扛下六层楼,装车,到地方再卸车,扛上八层楼,每人两头都来回七八趟吧,中间走的路,两三个钟点的事情,主顾得付两百五十块钱。大头当然是老板的,他们几个出死力气的,合着拿总数的百分之二十点几,这个“点几”是几,那得看老板的心情。如果碰上日子好,生意火旺,他们能从早六点搬到夜十点,十一点,一天搬上五家!但日子不能每天都好,来钱的事谁都想争,有力气能卖的人也多得是,有时一整天摊不上一件活儿,窝得人脊背上都是毛毛刺。
⑤闲的时候他就暗自盘算,不能都按好日子算,也不能都是糟日子,合匀了说,算一天挣三十吧,一月下来就能是九百,这可是种地和挑山都不敢想的数。第一个他得存起来五百,他有个儿子,最给他长脸的,在省城里念大学呢,每年的学费和着住宿费得交六千,那么他一年就必得攒够这六千。这书怎么着也得让
儿子念下去,儿子不能跟他似的,再给人搬家,就是再想回到地里刨食,这会儿也刨不出来了,地自己还饿哩,都刨尽了,没食。
⑥搬家的很想回家看看,家真远呵一一,想得紧了,一伙干活的年轻人就笑,说,这么着用红毡子裹起,扛在背上,把家搬来。但他是搬不动了,再说,能拔起来搬来搬去的家,那还叫家么?
(节选自《捕蝶者•角落三章》)
15.简要概括作品中“搬家的”的生存状态。(6分)
16.文章第二段详细描述搬家的工具,有什么用意?(6分)
17.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6分)
六、作文(40分)
18.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关于“过去”和“现在”,我们有很多话可说,我们也有许多联想和感慨。
高一语文期中卷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7.11
1.B.(A项,“觑”读qù; C项.什魑”读xū:D项,
2.D (“壬戌”是干支纪年)
3.C.
4.B(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异曲同工: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斗转星移: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5.C
6.刘姥姥家因年关将近,却手头拮据,(1分)想起先祖做官时曾在京中认荣屋府做了亲戚,(1分)便到荣困府讨些过年的钱。(1分)见到了当家的二奶奶王熙凤,凤姐将丫头们准备做冬衣的钱给了姥姥,(1分)为此刘姥姥十分感激她。(1分)
7.(1)馈赠 (2)到 (3)一向 (4)方法
8.D
9.B(“笑纳了僧人的馈赠”、“仍没收”等说法与文意不符。)
10.(1)我哪里用得着这些东西(这些银子)?然而,-你们舱听我的话吗?(句顺1分,“安”1分)
(2)陈尧咨就说动转运使把欧阳公赶出官府,不让他留在州府里(不让他再担任随州的推官)。(句顾1分,“出”“居。各1分)
【附l文言文翻译:
欧阳公,名哗,字日华,从他还是平民时,不符合道义的馈赠他就不会接受;年轻时与他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他自己做了官处理事情很有魄力。起初他任随州推官,解决了难以判决的案件三十六件。大洪山奇峰寺聚集了几百名僧人,转运使怀疑庙里积累的财物很多,是僧人们非法谋利所得,就派欧阳公前往把庙里的财物没收掉。僧人们把一千两银子送给欧阳公,欧阳公笑着说: “我哪里用得着这些东西?但你们能听我的话吗?今年灾荒严重,你有六七万石粮食,能全部捐献给官府赈济灾民,那么我就不没收你们的财物。僧人们高兴地答应:“是。”饥民们就靠着这些粮食全部活了下来。 陈尧咨凭着自己出身高贵,骄横非常,下属官员没有敢抬头仰视他的。在江陵时,他用私自铸造的钱币冒充官府出售的黄金,府吏持着文书,强迫下属官员在文书上签名。欧阳公呵斥府吏:“官府出售的黄金上面应当有纹记。”只有他不肯在文书上签名。陈尧咨就说动转运使把欧阳公赶出官府,不让他再担任随州推官。
鄂州的崇阳县,素来号称难以治理,于是就调任欧阳公去治理崇阳,到了那里,解决了长时间没有判决的案件一百多宗。桂阳有百姓争夺船只,互相殴打,致人死亡,案件久久无法判决。欧阳公亲自来到关押他们的监狱,放这些犯人出牢房坐在厅堂里,打开他们身上的枷锁,给他们吃饭,吃完后,-安慰他们,把他
们全部送回牢房,只留-个人在厅堂里。留下来的那个人变了脸色,惶恐四顾,欧阳公说:“杀人的就是你。”这名囚犯不知欧阳公为什么这样断定。欧阳公就说:“我观察吃饭的人都用右手持刀(筷子)只有你用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人是你杀的是很明白的。”这名囚犯就流着泪说:“是我杀的,我不敢连累别人了。”欧阳公处理事情分辨清楚,好像古代的良吏,他断案的方法大多是这样的。他在的地方,人们都爱戴他想念他。
11.(1)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能无惑/官盛则近谀/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泣孤舟之嫠妇
12.他们来自农村,以开小餐馆为生计,(1分)淳朴善良,吃苦耐劳(或:乐予肋人,为人友善);(2分)坚信人是会改变的。(2分)
13.①交代事故发生的背景(地点);农村(2分);②渲染愉悦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2分)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鬼姜花使我清醒→来到小饭店→见到满虎的改变,(2分)。
14.①文中“鬼姜花”起着线索的作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情节出人意料,既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②作者围绕“鬼姜花”发生的故事,塑造了小岑这一勤劳聪明、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③“鬼姜花”具有双关义,一是指一种普通的植物,学名菊芋,一是指那些普通善良的人,如小岑、满虎大妈等。(每点2分)
15.①为了供儿子读书从山区来到城市谋生,年纪大!活计苦,收入低;②坚强乐观,却无法习惯城市生活,被歧视。(每点3分,意对即可)
16.①列举多种工具,展现“搬家的”工作的艰辛;②详细交代各种工具的用处,表现“搬家的”工作细致且能为顾客着想:③这与他们被顾客嫌弃、歧视形成对比,表现力“搬家的”在城里的艰难处境。(每点2分)


展开余下试题17.表达了作者对“搬家的”家庭责任心赞扬;表现了作者对“搬家的”这类人的同情;体现了作者对城市农民工生活境况的关注与担忧。(每点2分)
18.【审题】
信封信纸、笔墨纸砚、书香墨宝,代表的是传统文化;飞信微信、鼠标键盘、手机电脑脑是现代科技。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立意】
1.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看来,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
2.可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的角度立意。如果一味抓住传统文而不知变通,势必会造成畏步不前的情况。因此,要注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3.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科技发展,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
【赋分】
一类卷:35分以上。作文特征: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字体美观。
二类卷:30~34分。作文特征: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通顺、字体端正。
三类卷:24~29分。作文特征:尚有内容、感情基本真实、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清楚。
四类卷:18~23分。作文特征:内容空泛、感情不真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体难辨。 (42.49.19.224)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溧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