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475 2018-01-25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5]
部编2017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模拟二(含答题纸、答案)
部编2017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模拟二) 2018.1
温馨提示: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把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否则不能得分。
一、卷面书写(10分)
1.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
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珍惜这次机会!
二、积累运用(16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狭隘(ài) 怅然(chànɡ) 褴褛(lǚ) 随声附和(hé)
B.抽噎(yē) 掺和(cān) 嗔怪(chēn) 哄堂大笑(hōnɡ)
C.恍惚(huǎnɡ) 称职(chènɡ) 缥缈(miǎo) 神采奕奕(yì)
D.坍塌(tān) 惩戒(chéng) 蹒跚(pán) 拈轻怕重(niān)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歧路 羞怯 漠不关心 惊慌失措
B.滑稽 余晖 见异思迁 耽耽相向
C.琢磨 徇职 沉默寡言 刨根问底
D.迷惘 禁固 咄咄逼人 人迹罕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我的目光紧随着她那渐渐远去的脚步,一种恍惚的感觉压迫着我。
D.生命中有那么一天,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我有惊喜和盼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已经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C.国产飞机C919首飞成功,是我国商用大飞机走向成功的一小步,更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大步。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C.“我不行!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D.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7.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4分)
①终古高云簇此城, 。 (谭嗣同《潼关》)
② ,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易《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
④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8.扩写。(2分)
展开联想和想象,从下面词语中任选4个,扩展成50~60字的一段话,描绘一个画面。
徜徉 萧瑟 夏夜 静谧 秋日 憧憬 欣喜 低吟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9题。(4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浏览完整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及其家穿井 ②国人道之
③天果积气 ④其人舍然大喜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得一人之使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有闻而传之者曰 闻之于宋君
D.及其家穿井 其人曰
1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13. 你从《穿井得一人》得到了什么启示?《杞人忧天》具有怎样积极的现实意义?(2分)
(三)名著阅读(20分)
14.“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小说讲述了
的故事。“仙石”“ 迸裂”即变化成孙悟空,后来孙悟空因 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 。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 ,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 ,被贬下界,在 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中“四圣”是指 、观音菩萨、 、普贤菩萨。第35回《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中“老魔”叫 ,“老魔”“二魔”是天上 的两个童子。(12分)
15. 夏天七月里的早晨!除了猎人之外,有谁曾经体会到黎明时候在灌木丛中散步的乐趣呢?
你的脚印在白露沾湿的草上留下绿色的痕迹。你用手拨开濡湿的树枝,夜里蕴蓄着的一股暖
气立刻向你袭来……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的成名作《 》。作品中“我”雇佣陪“我”打猎的人叫 ,“霍里”与“卡利内奇”都是小地主 的仆人。(4分)
16.《 》是 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 》记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 》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0分)
心远地自偏
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②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 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⑨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憨笑这说:“送给你!”
⑩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展开余下试题
(摘自《意林》总第52卷,有删改)
17.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⑤⑥⑦段,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2分)
段落 情节内容 情感态度
⑤ “我”看见菜农正走向广场 讽刺、疑惑
⑥ (1) 好奇、吃惊
⑦ “我”回家找出珍藏的拓本 (2)
18.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除了运用动作描写,还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
19.读完选文后,请说说菜农具有哪些性格特点。(3分)
20.文章用陶渊明的诗句“心远地自偏”做标题有哪些作用?(3分)
四、写作表达(二选一,50分)
21.(1)作为一名初中生,家长、老师、社会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关心、呵护和帮助,其实,我已
经不是小孩子了。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时我更需要理解,有时我更需要信任,有时我更需要
独立……
请以“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记叙文。
(2)请你结合你的人生体验,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50字记叙文。
要求:(1)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详略得当。(2)不要出现校名或自己的姓名。
七年级语文模拟二 答卷纸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㈠ ㈡ ㈢ ㈣
一.1.(10分)
二.(16分)
2. 3. 4. 5. 6.
7.⑴ ⑵
⑶ ⑷
8.
三.(一)(4分)9.第一问
第二问
(二)(10分)10.⑴ ⑵
⑶ ⑷ 11.
12. ⑴
⑵
13. 第一问
第二问
(三)(20分)
14.
15.
16.
(四)(10分)17.
18.
19.
20.
四.21.(50分) 座号:
题目:
600
700
800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模拟二) 答案
一、1. 卷面分10分,一类8—10分,二类5——7分,三类4分和4分以下。本题主要考查整个卷面书写能力,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二、2.D【解答】A.随声附和(hè)B.掺(chān)和C.称(chèn)职
3.A 【解答】B.眈眈相向 C.殉职D.禁锢
4. B【解答】A.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属褒贬不当,是错误的; C.恍惚:指精神游离在外,不能集中,神志不清,思考能力下降。合句意,词语使用正确;D.“蓦然”忽然;猛然;不经意地,符合句意,词语使用正确。
5.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项关联词语搭配有误,应将“并且”改为“而且”;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通过”“使”去掉其一即可;D项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
6.D 【解答】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
7.①秋风吹散马蹄声②回乐烽前沙似雪 (注意“烽”的书写)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注意“致”的书写)④风正一帆悬
8. 答案示例:夏夜,孩子在萤火虫星星点点的光辉映耀下,倚在清凉的石头上,静静徜徉在想像的海洋,伴着静谧草丛间虫子欢畅的叫声,憧憬着美妙的明天。
【解答】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扩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可以围绕写景描述一个画面,在写作的过程中选择四个恰当的备选词语,最后要注意字数限制50到60个字之间,体现词语的灵活运用即可。
三.(一)9.后两句描写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白鹤凌空,直冲云霄的开阔(豪迈)画面。 诗人借一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发了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感情。
(二)10.①挖掘、开凿②国都③果真④通“释”,解除、消除
11.A A.都是助词,的;B.向 在;C.听说 使……知道D.代词,代丁氏 代词,代那个
12.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②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13. 《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必须认真地思索,要实事求是,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人要有忧患意识。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常思忧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14.西游记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大闹天宫 孙行者 天蓬元帅
净坛使者 卷帘大将 流沙河 黎山老母 文殊菩萨 金角大王 太上老君
15.屠格涅夫 猎人笔记 叶尔莫莱 波鲁迪金
16. 朝花夕拾 鲁迅 五猖会 鉴略
(四)17.(1)“我”看见菜农在广场上写(练)字 (2)歉意、敬意
【解析】第(1)空考查的是对第⑥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填写表格时,注意概括的内容要基本符合给出情节内容的句式特点。填写第(2)空时,注意返回文章第⑦段寻找或概括。
18.运用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菜农在菜市场读书时的全神灌注的情态,表现了他对书本(知识)的虔敬(虔诚与敬意)和内心的宁静。
【解析】神态描写从“专注”“有如圣徒阅读《圣经》”中得出。回答其作用,既要深刻理解这些关键词句蕴含的深层含义,还要适当联系全文的内容来归纳。
展开余下试题
19.憨厚朴实;做事专注认真;热爱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不为名利所累。(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扣住对人物性格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揣摩。
20.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揭示文章主旨(点明文章中心)——要在世俗的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抒发了作者对菜农的欣赏与敬佩之情;新颖独特,富有诗意;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作用的分析,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别分析。
四、(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语段,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
【审题立意】题目是:以“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为题,写一篇文章,里面的关键词语是“我”和“不是小孩子”,所以在文章中要体现这两个关键词语,重要表现“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的自豪感。
【思路点拨】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先写“我”原来的一些表现,再写我现在的表现,重点为我现在的改变,来体现“长大”这一主题,可以重点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在文字的分配上,原来的表现可以文字字数稍少于现在的表现。
【误区指南】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一定是写“我”的,不能写别人的。
【例文】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这个暑假,我能自信地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为什么?因为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假夏令营,学到了许多东西。
这天,我们到中山泉林山庄游玩,还进行了野炊比赛。我们一边玩,一边拣回一些枯枝败叶,准备做饭的柴火。
到了中午,我们抱着柴枝来到了营地。工作人员叔叔早为我们准备好了自来水,蔬菜,肉类。我们一接到材料,就马上干起来。
我和小浩负责做饭。做饭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做起来却十分棘手。我们拿着锅去量水,到了水龙头前,我俩都没有煮过饭,就为下水的多少而争论起来。小浩一量水,水刚刚浸过米面。我看了,心里想:“水这么少,做出来的饭一定会很硬。要放多一点水,饭才会松软。”于是,我说:“不对,不对,水要放多点,再放多一点,不然,饭就会很硬。”小浩听了,马上反驳:“我认为这么多就行了。”我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小浩终于赞成了我的说法,多放了一半水。这场口舌战总算结束了。
我们回到营地,马上架起锅煮饭。我们找回来的柴枝真难点火,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盒火柴,才把它们点着了。火熊熊地烧着,我俩自以为已经行了,就坐在旁边休息。过了一会儿,火慢慢减弱了,我们慌忙去加柴枝。一摸,咦,柴不翼而飞了!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旁边的第三小组 把我们的柴拿乱了。我们一看,火了,马上从他们柴里抓了一把放进了炉子里。炉里的火很快又猛了起来。可过不了多久,火又慢了下来。我们一边抓别人的柴,一边叫空闲的队友去拣柴枝。队友们好不容易才找来了柴。我们的火却已经灭了,我们只好又费尽力气地点着柴,继续做饭。
“喔!好香喔。”我用鼻子嗅了一下。原来其他组的同学已经煮好饭菜,而我们刚才一搅乱,只做到了一半。我们边煮着饭,边闻着人家饭菜的气味,紧闭着嘴巴,害怕口水留出来,真是既惭愧又悔恨。这时,我那股不服输的劲上来了:“我就不信我们做不好这顿饭!”于是,我起劲地扇风吹火。大家看到我的样子,也起劲了。过了好一会儿,饭还是没有熟。我打开锅一看,原来水太多。我们马上把多余的水倒掉,继续煮。很快,饭就做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饭,吃了一口饭。哇!就象给小婴儿吃的,太稀了。可是,大家都没有吱声,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饭来之不易,也明白了共同的道理: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任何工作不是马马虎虎就能做好的,倒不如一下手就仔仔细细,做得妥妥贴贴。劳动与取巧是结合不到一处的。要不,怎么老人们常说劳动会改变一个人性格和气质呢?
现在,我能自信地对大家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221.2.88.238)
上一篇: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部编2017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模拟三(含答题纸、答案)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部编2017人”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