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二中高二单元检测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展开余下试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 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 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 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显,字德明,开封人。太宗居藩,尝给事左右。性谨介,不好狎,未尝践市肆。即位,补殿直,稍迁供奉官。 太平兴国三年,授军器库副使,迁尚食使。八年春,拜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上谓之曰:“卿世家本儒,少遭乱失学,今典朕机务,无暇博览群书,能熟《军戒》三篇,亦可免于面墙矣。”因取是书及道德坊宅一区赐之。其后居位既久,机务益繁,副使赵昌言、寇准锋气皆锐,慢显,显或失误,护短终不肯改,上每面戒之。淳化三年八月,诏加切责,黜授随州刺史。时夏台、益部寇扰,显上疏曰:“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咸平三年秋,加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许便宜从事。十月,契丹入寇,前军过威虏军。比时方积雨,契丹以皮为弦,湿缓不堪用,显因大破之。显上言:“先奉诏令于近边布阵,及应援北平控扼之路。无何,敌骑已越亭障,显之前阵虽有捷克,终违诏命。”上章请罪。上降手札,以慰其忧悸。明年,求致仕,不许,时议亲征契丹,显言:“盛寒在序,敌未犯塞,銮舆轻举,直抵穷边,寇若不逢,师乃先老。况今西鄙不宁,傥北边部落,与之结援,则中国之患未可量也。若能选择将帅,训练士卒,坚城垒而缮甲兵,亦足以待敌矣。”契丹入寇,上议亲征。显复陈三策,谓:“大军方在镇定,契丹必不南侵,车驾止驻澶渊,诏镇定出兵,会河南军,合击之可也。”已而契丹请盟。景德三年冬,被病,诏中使偕尚医疗视。明年正月,许还京师。至京,信宿卒,年七十六。 【注】信宿:连宿两夜,也可谓两三日。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 B. 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 C. 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 D. 间岁以来/戎事未息/所宜谨屯戍/固城垒/积刍粮/然后遴选才勇/付以边任/纵有缓急/则备御有素/彼又奚能为患哉/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太宗为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事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唐代李世民的庙号即太宗。 B. 疏、章、策都是臣下给帝王的奏章,策更侧重于为帝王谋划的大政方针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C. 迁、授、拜、黜,都是古代表示官职变化的专用语,授、拜是授予官职,迁和黜则是贬官。 D. 古代是等级社会,对身份不同者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天子死称为崩,大夫死称为卒。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王显年少失学,后来受到皇帝劝勉。他原本读书少,后来又无暇多读书,皇帝鼓励他熟读《军戒》三篇,并赐给他书和一处宅第。 B. 王显为人固执,犯错不改而受责罚。他因机务繁忙常常出错,但他知错不改,于是被皇帝当面告诫甚至下诏斥责,直到后来贬为刺史。 C. 王显性格谨慎,有事没错也要请罪。咸平三年十月。他所率部队的前阵作战胜利,但他仍然认为自己违背了皇帝的命令而请罪。 D. 王显审时度势,进言有理有据。在皇帝因契丹进犯而想亲征时,他分析形势后认为,皇帝只需到澶渊后指挥调动军队合击契丹即可。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时方积雨,契丹以皮为弦,湿缓不堪用,显因大破之。(5分) (2)况今西鄙不宁,傥北边部落,与之结援,则中国之患未可量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