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74  2018-02-0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4]
河北省卓越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1-12课和必修二第1课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像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这点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影响。
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而是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
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 的统一、现代派诗歌的现代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既民族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现代派诗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有删改)
1.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 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诗派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创作风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轻都市诗人的统称。
B.现代诗派以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为阵地,他们创作的诗歌标志了中国新诗的成熟。
C.现代诗派的诗人大多无政治派别,他们都来自乡村,在城市生活,成为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的边缘人。


浏览完整试题D.现代诗派诗人不断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工作,使中国新诗成为具有民族性、现代化特征的现代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诗派的得名源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该诗派汇集了许多都市诗人,他们创作了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B.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歌表现了当时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灭情绪。
C.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很少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间接表达内心情感,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
D.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诗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胧而明朗。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使得现代派诗歌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美景。
B.由于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再加上大革命失败,诗人们的纯真信念被摧毁,他们只得将辽远的国土当做自己的精神寄托。
C.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诗歌特征等对现代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但现代诗派的诗人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
D.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传家宝
王生文
父亲听说我要去看姑妈,着实惊讶了,然后就是高兴,一个劲儿地说,该去,该去,打小姑妈就疼你,一有好吃的就想着法儿地给你送过来。我哪有闲心听他唠叨,催着他快告诉我姑妈家的地址。
老实说,在那个中午之前,我想都没想过要去看姑妈,尽管她七十多岁了,又不肯和我表哥住在一起,我理应去看望她。那天中午,我去一个淘古玩的同学家,那个同学的藏品里竟然有一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说是道光年间正宗官窑里出产的,现在值四万呢。这四万让我想起了我的亲姑妈,我说,你等着,我给你淘一个来。
小车一路颠簸,几番打听,我总算找到了姑妈的家,一间傍山搭建的低矮的砖瓦房。姑妈正背着一捆柴草,蹒跚着从山上走下来。她好奇地看看小车又上下打量着我,我笑着叫了声姑妈,她愣了一下,才认出我来,哎呦,这不是我的华儿嘛!
此时正好有几个村民路过,有人侧着头问,二婶,家里来稀客啦? 姑妈亮着嗓子答,
可不是嘛,我城里的大侄子! 姑妈一边说,一边接过我手中的礼品,面向他们,就像面对的是媒体记者,看着他们欣羡的表情,骄傲溢满了她脸上的每一道褶皱。进到屋里,姑妈简直有点不知所措,转了几圈儿,才找来一把椅子,用衣袖擦了又
擦,端到我跟前,然后转身给我倒水,我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她又问我喜欢吃点什么,我没有回答,而是侧过头去搜寻记忆中的那枣木桌子。桌子还在,只是桌子上不见了那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我的心一紧,便问,您家有麦芽糖吗? 有,有。姑妈立即转身进到里屋,很快抱出一个瓷坛子———呀,就是它,小时候去姑妈家,最让我嘴馋的就是装在瓷坛子里的麦芽糖。我试探着问,姑妈,您怎么把瓷坛子藏起来了,不就是几块糖嘛? 姑妈笑了笑,我哪里是为了几块糖,要不是被我撞上,这瓷坛子差点就让你姑父卖给一个货郎了,八十块钱􀆺􀆺
八十块不少了,您怎么不卖呢? 我顺着姑妈的话问她。我也想换八十块钱,可这坛子是个念想,它是我祖母的陪嫁,我出嫁那天,祖母左看
右看,就选了它给我􀆺􀆺姑妈不经意间,竟说出了这个瓷坛子的来历,看来我那个淘古玩
的同学说的是真的。于是,我鼓足勇气说,我今天来是􀆺􀆺
不想偏偏这时,跑进来一个小男孩,看见放在地上的瓷坛子,伸手就要去里面抓。姑妈连忙护住,很舍不得似的,挑了几块小的给他,对他说,你表叔是难得的稀客,这糖留给他吃,好吗? 我这才知道这是姑妈的亲孙子。姑妈挑出一块大的麦芽糖,递给我,问,华儿,你刚才说你今天来是􀆺􀆺
我再也没有勇气说出心中的话了,我说,我今天就是特地来看您的。姑妈又乐得合不拢嘴了。
吃过饭,该回城了,没想到姑妈抱起那个瓷坛子说,你喜欢吃麦芽糖,就都带回去吧!
可是􀆺􀆺可是这瓷坛子􀆺􀆺也给你带回去!
我从姑妈手中抱过瓷坛子,然后,掏出一千块钱,强行塞到她手中。
返程途中,我接了一个电话,是那个淘古玩的同学打来的。但我很果断地回绝了他,因为我抱在怀中的不再是价值不菲的瓷坛子,而是我家的传家宝。(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 的两项是(  )(  )(4分)
A.听说“我”要去看姑妈,父亲从“惊讶”到“髙兴”的反应说明“我”以前从没想过要去看姑妈,侧面表现了“我”的忘恩负义。
B.第二段插叙“我”去淘古玩的同学家的事,特别强调了釉色淡靑的瓷坛子,补充交代了“我”要去姑妈家的真正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C.“转了几圈儿”“用衣袖擦了又擦”“转身给我倒水”“问我喜欢吃点什么”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姑妈见到“我”时的激动、欣喜。
D.小男孩突然跑进来抓糖吃,姑妈护糖哄他的言行更显她对“我”的偏爱,让“我”没有勇气说明来意,故事情节在此发生转折。
E.小说以“传家宝”为题,新颖生动,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的“传家宝”指的就是那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
5.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4分)
6.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两个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毛遂自荐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 “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 楚王谓平原君曰: “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 “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 “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平原君与楚合从   合从:战国时期,六国诸侯纵向联合对抗强秦的政策
B.是胜之舍人 也  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
C.王当歃血 而定从  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唇上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
D.公等录录 ,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录录:记录,记下
8.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是胜之 舍人也  子犯请击之
B.文王以 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晋侯、秦伯围郑,以 其无礼于晋
C.而 王弗知恶焉  夜缒而 出
D.吾君在前,叱者何 也  夫晋,何 厌之有
9.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毛遂是一个不但胆识超群、辩才出众,而且能主动请缨、善于抓住机会施展才华的人。
B.毛遂最终赢得同行的信服,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当其他人一筹莫展时,只有毛遂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凭才华逼迫楚王接受合纵。
C.毛遂之所以能迫使楚王接受合纵的盟约,主要是有赵国的实力作为后盾,这个盟约类似于“城下之盟”。
D.毛遂与楚王说理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之以利害,在外交场合真是做到了有理、有据、有节。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胡不下!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5分)
(2)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1~12题。
杳杳寒山① 道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解】①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 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写山道。写出了山路深暗幽远,寂寥冷落,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
B.次联写山中幽静。鸟鸣啾啾,山道上很难看见行人,诗人用轻细的鸟鸣声表现出山路四周的冷寂。
C.三联写山中气候。“淅淅”写风的动态感, “纷纷”写雪的飞舞状,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
D.尾联写自己的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居住寒岩,不知道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盼望。
E.这首诗描写了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浸透了寒意,渲染了环境的幽冷,最后见出心情。
1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13.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勇敢面对、正视的句子是:真的猛士,            ,
            。
(2)«沁园春􀅰长沙»中以问句收结,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         ,         ,         ?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 的一项是(  )(3分)
A.颓杞 天伦叙乐 绿草如茵 浸渍B.斑斓 销行寥落 相濡以沫 荤腥
C.榆荫 忸怩不安 睚龇必报 褴褛D.家具 陨身不恤 变徵之声 殴打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登上黄山的莲花峰后,游客们非常兴奋。他们居高临下,指点江山 ,赞叹着眼前的大好风光。
②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③公司后勤崔主任是个短小精悍 的人,思维敏捷,反应快,做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④这些大学生虽然经验不足,但是谦虚肯问,能下功夫苦学,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
⑤韦庄有词:“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民间有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可见苏杭之地灵水美,秀色可餐。
⑥他心高气傲,总喜欢妄自菲薄 别人,结果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3分)
A.“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
B.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使得我国的舞台技术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懂得舞台技术、精通演出项目管理的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C.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鼓浪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2个世界遗产项目。
D.由吴京导演并主演的«战狼2»,以56.8亿人民币的最终票房,位列全球票房榜第55名,成为首部跻身全球票房前100名的中国电影。
17.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巴金,原名李尧棠,我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晚年创作的«随想录»,直面文革中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影响巨大。
C.«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全书简明扼要却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D.«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与词的内容有关。
18.下列对课文中的句子所用手法及效果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在写景上采用俯仰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描绘出一副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B.«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和“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
在水底招摇”两句诗,都运用拟人手法,分别描绘出夕阳中柳树的艳美和康河中水草的快活与轻松。两个意象饱含着诗人对康桥的深情。
C.«小狗包弟»中,巴金描写了文革后自己所住楼房周围环境的变化,选择衰草、无缝的砖墙、垃圾、虫蛀的葡萄藤、化粪池等景物,意在渲染凄凉清冷的氛围,与下文回忆妻子逗包弟玩的画面形成对比,抒发作者的痛苦心情。


展开余下试题D.«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写梁先生讲开场白时, “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记不起下文时,“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这两处都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出梁任公先生卓越不凡而又平易近人的大家形象和风范。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    ,    ,    ,    ,    。蝉亦是禅。
①高据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之族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④②①③⑥⑤  B.④⑥②⑤③①  C.③④⑤⑥②①  D.③①④②⑥⑤
2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帆清楚地知道:在大海上航行,难免会被风吹折,也可能会被大海吞下, ① 这些危险决不会使帆低下高昂的头颅!  ② 帆早已把生命交给了大海, ③ 把死交给了大海。帆懂得: ④ 离开了这沸腾的航海事业,帆 ⑤ 活着,也只是一块闲置的破布。
① ② ③ ④ ⑤
A 而且因为也如果尽管
B 但因为也如果即使
C 而且况且又即使也
D 但况且又即使尽管
21.下面是两幅对联的上联,请任选其一对出下联(平仄不论)。(4分)
第一联:使命如山,敢担当,率民共筑中国梦;
                           
第二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22.口语交际。(5分)
小金匆匆走进阅览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小月看见后说: “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 小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阅览室外面的垃圾箱。
(1)小月的话言外之意是:                        
(2)小金该怎样说才得体: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秋,从来都是多情多思的季节。今又逢秋天,你有怎样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忆,所感?
请以“那年秋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材能触动心灵,写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地名、班级名等。⑤字数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C.表述范围弄错,现代诗派的诗人并不是都来自农村,“许多人来自乡土”。
2.【D】【解析】D.曲解文意。“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错误。原文“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的意思是多层面的审美特征,而不是矛盾心理。
3.【B】【解析】B.概括不全面。由“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可知。
4.【AE】【解析】A.“忘恩负义”一词词义过重;E。传家宝表面指瓷坛子,实指可贵的亲情。
5.①开端:因为一个价值不菲的瓷坛子,“我”要去看望姑妈。②发展:姑妈见到“我”无比欣喜、激动,并用麦芽糖招待“我”,“ 我”见到了那个瓷坛子。③高潮:姑妈把麦芽糖和瓷坛子一并送给了“我”,“ 我”得到了瓷坛子。④结尾:“我”拒绝出售瓷坛子,懂得了亲情的可贵。(情节要围绕“瓷坛子”展开,突出“瓷坛子”的线索作用。)
6.①“我”对姑妈的前后态度形成对比:去淘古玩的同学家之前,“我”想都没想过去看姑妈;之后,“我”带着礼品,一路颠簸去看望姑妈。通过对比,凸显“我”对瓷坛子的贪恋和对亲情的漠视。②“我”对瓷坛子的前后态度形成对比:到姑妈家后“我”的心思全在瓷坛子上,一心想弄清它的来历并得到它;感受到姑妈对“我”的爱后,我失去了说明来意的勇气。通过对比,突出姑妈的爱对“我”的影响。③姑妈对小孙子的态度和对“我”的态度形成对比:姑妈把小块的麦芽糖给孙子,把大块的给“我”。通过对比,表现姑妈对“我”的爱。
7.【D】【解析】“录录”,本文中指“碌碌”,平庸没有特殊才能。
8.【D】【解析】D.疑问代词,什么。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秦军。B.介词,凭借/连词,因为C.转折连词,可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9.【C】【解析】“主要是以赵国的势力为后盾”错,主要凭勇气和不怕死的精神,由“今十步之内,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可以看出。)
10.(1)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是干什么的?(胡、而、为,每词1分,句意通顺2分)
(2)大王(你)不能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悬在(我)毛遂的手里。
译文:(恃、众、县,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毛遂到了楚国,与十九个人谈论,十九个人都折服了。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就阐述这些理,到太阳当空时还没有决定,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太阳出来就谈论‘合纵’,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这是)为什么?”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赵胜的舍人。”楚王怒斥道:“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是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剑柄上前说道:“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你)不能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悬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况且,毛遂(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由于(他们的)士卒众多吗?实在是由于(他们)能够凭据他们的条件而奋发他们的威势。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土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竖子罢了,率领几万部众,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责(我)干什么?”楚王说:“是,是!实在象先生说的,谨以我们的社稷来订立‘合纵’盟约。”毛遂问:“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于是,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和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歃血来签订‘合纵’的盟约,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于是毛遂在宫殿上签定了‘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和血,而用右手招唤那十九个人说:“先生们在堂下相继歃血。先生们碌碌无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依赖别人而办成事情的人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1.【AD】【解析】A.首联写的是山和水。D.尾联表现的不是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卓越”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