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75  2018-02-2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5]
北京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五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课内文言文(共7道小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2.下列句中加粗调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米归丹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愿大王少假借之
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失其所与,不知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5.下列各组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相去四十里 ②沛公已去
B.①沛公不胜杯杓 ②不胜枚举
C.①沛公安在 ②国安则无忧民
D.①与樊哙…持剑盾步走 ②弃甲曳兵而走
6.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者”,衬字,无意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为”与“何”连用,意为“什么”)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乃”,才)
D.拔剑撞而破之(“面”,表承接关系)
7.下列特殊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我持白璧一双 ②项王军在鸿门下
B.①沛公安在? ②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C.①竖子不足与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坠上。
D.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课外文言文(共6道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刘公平倭冢记
[明]童蒙吉
①自辽阳守将刘江败倭寇于樱桃园之后,不敢犯顺者,几二百年矣。嘉靖壬子,东南又受荼毒,而淮扬尤甚。天子轸念畿辅重地,特简白川刘公以浙江副使拜命兹地。运筹布策,井井有条。迨己未夏,倭连艘数千余入寇,破通州副总兵于水上,遂薄如皋,西窥淮扬,势如风火。公誓诸将,奋不顾身,亲勒部陈。一捷于丁堰,再捷于东门。贼乘夜循海而趋庙湾,军门李公遂大破之。
②此盖初至之贼云。既而江南逸贼复犯通州,公乃选轻车数百,扼雉皋之岔河,以断贼西向,而自以其兵同边将邱公待贼于西场。少顷,贼(甲)趋西场,公命骑兵张两翼以冲其腋,而以大炮摧其中,俘斩者三百有奇,贼遂奔入仲家园。公进围,越三昼夜,缺其一面,贼(乙)不敢遁。凡斩大酋长以下千五百二十七级,生虏十五人,余党歼于刘庄,迄无噍类①,海帮赖以安堵。
③蒙吉以公务至西场,见路有碣曰“刘公平倭冢”,盖场之人仿古京观,萃倭贼骨而封之,以识公功也。蒙吉询诸父老,津津道公灭贼状。夫西场之捷,其己未成功之尤者乎?盖胜之丁堰诸处者,至西场而后赫其威;歼于刘庄者,在西场已先褫其魂。而西场之得名,与樱桃园一辙矣。然樱桃园一捷,而倭奴不敢犯华者二百年,则斯捷也又焉知不可保数百年无虞矣乎?
④公为人沉毅,而智虑绝人。师行尤有纪律,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而以休养抚循之意寓于师旅饥馑中。故民之肖像以生祀公者,无问远迩。在扬州则祠,在太州则祠,在如皋则祠,在宝应则祠,在海安镇则祠。兹石之树,乌足以尽公哉!尝窃计之:公之老成厚重似赵充国,忠义精诚似郭汾阳,仁和谦谨、敬礼士夫下吏似曹彬,岂刘江可同日语哉!于戏②,自倭犯中国未有能一大创者,公以文墨儒绅,义激于衷,兴师挞伐,横厉岛夷,前后折馘约三千有奇,铭纪旆常,有国史氏在,蒙吉何能与焉!


浏览完整试题⑤公讳景韶,字子成,号白川,湖广武昌府崇阳县人,起家甲辰进士,今升浙江按察使,仍掌海道事。斯为记。
﹝注释﹞①噍(jiào)类:本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②于戏:语气词,表感叹。
8.以下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迨己未夏 等到
B.遂薄如皋 逼近
C.俘斩者三百有奇 奇特
D.无问远迩 近
9.根据文意,选取表达效果最好的两个虚词,分别填入甲、乙两句的( )内。
甲:少顷,贼( )趋西场 乙:贼( )不敢通
A.终 果
B.遂 则
C.则 遂
D.果 终
10.下面各项虚词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故民之肖像以生祀公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夫西场之捷,其己未成功之尤者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破通州副总兵于水上 因击沛公于坐
D.公乃选轻车数百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1.下面分析错误的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势如风火”比喻倭寇来势像风火一样猛烈。
B.根据第⑤段信息,若“刘公”与朋友相聚,“刘公”应自称为景韶或白川,朋友还可尊称“刘公”为子成或白川(或白川先生)。
C.刘公为人深沉刚毅,深思远虑,智谋过人。
D.刘公面对来犯倭寇,首先控制要害之地,切断倭寇向西之路,逼迫倭寇进入西场埋伏圈。之后在两场冲乱倭寇阵型,对其形成包围之势;在刘庄进兵围攻倭寇。并留下一个缺口;最后在仲家园全歼倭寇。
12.根据文意,将下面纪念刘公平倭的对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项是( )
(1)上联:瞻战场留千秋胜迹 下联:
(2)上联: 下联:刊石颂英雄功昭天下万千年
A.(1)平倭寇颁万载伟业 (2)挥师扫倭寇安靖海疆三百载
B.(1)平倭寇歌百年功绩 (2)挥师扫倭寇安靖海疆千秋安
C.(1)灭倭寇歌万载伟业 (2)挥师扫倭寇安靖海疆千秋安
D.(1)平倭寇颂万古雄师 (2)挥师扫倭寇安靖海疆三百载
13.对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公誓诸将,奋不顾身,亲勒部陈,
刘公向众将宣讲作战意义、鼓舞斗志,奋不顾身,亲自统兵(作战)。
B.则斯捷也又焉知不可保数百年无虞矣乎?
那么此次西场大捷又怎知不可保(我)数年无忧呢?
C.兹石之树,乌足以尽公哉!
区区一块石碑,不能值得刘公尽心关注!
D.蒙古询诸父老,津津道公灭贼状。
我询问各位父老,他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刘公消灭贼人的情形。
三、名著阅读(10分,每小题1分)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4、“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五无瑕。”其中“葩”字的本意是( )
A.草 B.木 C.花 D.虫
15、小说借用神话( )为开篇,为故事增添了一层神奇浪漫的色彩。
A.盘古开天地 B.共工触不周山 C.女娲炼石补天 D.大禹治水
16、《红楼梦》第一回中,跛足道人念了几句言词,将其取名为《好了歌》,( )听到此歌后心中彻悟,并为它做了解注。
A.贾宝玉 B.甄士隐 C.甄宝玉 D.贾雨村
17.下列人物中哪个不是荣宁二府的人物?( )
A.贾敬 B.贾政 C.贾环 D.贾雨村
18、《红楼梦》二十一回回目名为:( )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A.花 B.丽 C.贤 D.敏
19、宝玉一日来到蔷薇花架下,听到有人哽噎之声。待其隔着篱包洞一看,原来是龄官儿在一直一面一点一勾的反复描写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是( )
A.贾琏 B.贾宝玉 C.贾蔷 D.贾瑞
20.《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她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 )
A.贾母 B.王夫人 C.林黛玉 D.王熙风
21、“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是谁的判词?
A.秦可卿 B.王熙凤 C.贾元春 D.贾探春
22、在“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一回中,贾政看到贾元春出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
A.年兽 B.爆竹 C.宫廷净鞭 D.算盘
23、贾宝玉的玉上有两句话“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薛宝钗的金锁上也有两句,二者刚好是一对,这两句话是“( )”。
A.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B.不离不弃,芳心永继
C.不偏不倚,芳龄永继 D.不偏不倚,芳心永继
四、默写(5分)
2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_______,君知其难也。
2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_____,将焉取之?
26.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________。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27、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项王默然不应。
28、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庄不得击。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三道题。(共14分)
司马祠
(1)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在这次的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廓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3)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展开余下试题(4)“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5)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6)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2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汉武帝之所以与司马迁结缘,是因为在太史公的故乡挖到了投其所好的灵芝草。
B.作者在文章中叙写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凸显的是史圣家乡的人杰地灵。
C.在作者看来,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死后不能埋入祖茔,这构成了史圣最大的悲哀。
D.类似于褚遂良的梦,本文的行文也呈现出一种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写作风格。
E.文章融历史想象与现实感怀为一体,为这篇游记增添了几分厚重感与文化内涵。
30.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结尾一句“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原文作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45分)
32.请你从《红楼梦》中选取意为你感兴趣的人物,为其做首诗。要求:以“咏(叹)__________(人名)”为题:新体诗、旧体诗均可。(5分)





33.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40分)
a、流行语“断舍离”的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物品,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如今,“断舍离”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延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何止“物品”,我们在生活中或许背负了太多的负担。
对于“断舍离”,你有哪些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b、我与鲁迅同题写作文:请在以下四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记叙文。《一件小事》、《风波》、《明天》、《狂人日记》(不得照搬原作内容)
2017
北京五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分析
[这不仅是一场考试…]
如果说考试成绩对你很重要,那你要好好看看这份“不一样”的试卷分析;如果说考试成绩对你不重要,那你更要好好看看这份“有内涵”的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课内文言文
14分每小题2分
【命题原则】
高一起始,所学有限。必修-第二单元三篇古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皆为史传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次考试旨在对基本的文言语法知识——名词的活用、意动用法、古今异义、虚词实词、特殊句式进行考查。重点突出活用现象在句子中的应用,希望同学们一定不要脱离文本语境进行分析,不要死记硬背!
【答案解析】
1.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作状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名词作状语)
B.又前而为歌(名词作动词)
C.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作动词)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意动用法)
2.下列句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没有信物)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愿大王少假借之(原谅、宽恕)
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代词) B.失其所与,不知(代词)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代词) D.吾其还也(商量语气,还是)
4.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怎能)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此)
③既东封郑(动词、把…当作边界) ④又欲肆其西封(名词,边界)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5. 下列各组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相去四十里(距离) ②沛公已去(离开)
B.沛公不胜杯杓(能承受) ②不胜枚举(尽)
C.①沛公安在(哪里) ②国安则无忧民(安定)语出《荀子》
D.①与樊哙…持剑盾步走(跑) ②弃甲曳兵而走(跑)语出《孟子》
6.下列各何中加粗调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者”,衬字,无意义)
B.如今人方为刀組,我为鱼肉,何辞为?(“为”与“何”连用,意为“什么”)——《问句结尾语气词)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乃”,才)
D.拔剑撞而破之(“而”,表承接关系)
7.下列特殊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我持白璧一双(定语后置) ②项王军在鸿门下(状语后置)
B.①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②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宾语前置)
C.①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与后省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省略句,坐前省于)
D.①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知识积累与梳理】
1、本单元三篇古文分别选自哪部书?写出书名与其体例和作者。
《鸿》——《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烛》——《左传》,左丘明,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荆》——《战国策》,西汉刘向,国别体。
2、请把上述七道题中所有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荆轲自己知道(刺杀秦王的)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像箕一样两腿张开坐着,骂道。


展开余下试题B.又上前唱歌道。
C.都穿着白衣服、戴着帽子来送荆轲。
D.秦武阳脸色变了,非常害怕,众臣对此感到怪异。
A.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来投奔我(太子丹)
B.现在去了却没有信物,那么不可以亲近秦王
C.我每次想到(这件事),常常在骨子里感到痛恨。
D.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
A.因为他对晋国无礼。 B.失去自己所结盟的人,是不智的
C.已经向东使郑国作为边界,又想向西扩大他的边界
D.我还是回去吧。
①怎么能用使郑国灭亡的办法增加邻国的领土?
②在白天渡过黄河,晚上就在这里设置防御工事。
A.①相距四十里②沛公已经离开
B.①沛公不能承受酒量②木尽枚举
C.①沛公在哪②国安定了,则人民就没有怛忧
D.①和樊哙…拿着剑和盾小步跑了
②弃下甲胄带着兵马跑了。
A.现在出先,没有告辞,怎么办尼?
B.现在人们是刀和案板,我们是鱼和肉,告辞什么呢?
C.估量着我到军营中,你才进去。
D.拔出剑撞向王斗,使它破碎
A、①我拿着一双白璧②项王在鸿门下驻军
B、①然而没有自己意料到能先进入关中攻破秦军。
C、①你小子不值得我与你共同谋事!
②项王就接受了白璧,把它放在座上。
D、①我们这些人现在要被俘虏了!
②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俘虏!
第二部分 课外文言文
12分 每小题2分
【命题原则】
本篇选文旨在考查学生文言语感和一些课内知识的迁移能力。选文难度不小,试题有区分度。对学生文言语法的活学活用要求很高。特别提示,对于实词虚词的推断要代入原文去翻译!
【试题解析】
8.以下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迨己未夏 等到
B.遂薄如皋 逼近
C.俘斩者三百有奇 奇特(俘斩者百有奇,“奇”:余数、零数)
D.无问远迩 近
9.根据文意,选取表达效果最好的两个虚词,分别填入甲、乙两句的( )内。
甲:少顷,贼( )趋西场 乙:贼( )不敢遁
A.终 果
B.遂 则
C.则 遂
D.果 终
10.下面各项虚词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故民之肖像以生祀公者(取独)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取独)
B.夫西场之捷,其己未成功之尤者乎(发语词) 微夫人之力及此(那)
C.破通州副总兵于水上(在) 因击沛公于坐(在)
D.公乃选轻车数百(于是就)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就)
11.下面分析错误的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势如风火”比喻倭寇来势像风火样猛烈。
B.根据第⑤段信息,若“刘公”与朋友相聚,“刘公”应自称为景韶或白川,朋友还可尊称“刘公”为子成或白川(或白川先生)。
C.刘公为人深沉刚毅,深思远虑,智谋过人。
D.刘公面对来犯倭寇,首先控制要害之地,切断倭寇向西之路,逼迫倭寇进入西场埋伏圈。之后在西场冲乱倭寇阵型,对其形成包围之势;在刘庄进兵围攻倭寇。并留下一个缺口;最后在仲家园全歼倭寇(在仲家园进兵围攻倭寇,并留下一个缺口;最后在刘庄全歼倭寇。)
12.根据文意,将下面纪念刘公平倭的对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上联:瞻战场留千秋胜迹 下联:
(2)上联: 下联:刊石颂英雄功昭天下万千年
A.(1)平倭寇颂万载伟业 (2)挥师扫倭寇安靖海疆三百载
B.(1)平倭寇歌百年功绩 (2)挥师扫倭寇安靖海疆千秋安
C.(1)灭倭寇歌万载伟业 (2)挥师扫倭寇安靖海疆千秋安
D.(1)平倭寇颂万古雄师 (2)挥师扫倭寇安靖海疆三百载
13.对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公誓诸将,奋不顾身,亲勒部陈。
刘公向众将宣讲作战意义、鼓舞斗志,奋不顾身,亲自统兵(作战)。
B.则斯捷也又焉知不可保数百年无虞矣乎?
那么此次西场大捷又怎知不可保(我)数年无优呢?
C.兹石之树,乌足以尽公哉!
区区一块石碑,不能值得刘公尽心关注!(区区一块石碑,怎么能道尽刘公的功绩呢!)
D.蒙吉询诸父老,津津道公灭贼状。
我询问各位父老,他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刘公消灭贼人的情形。
【本篇译文】
自从辽阳守将刘江在樱桃园击败倭寇之后,(倭寇)不敢来犯大概有二百年了。嘉靖壬子年(1552年),我东南沿海再次遭受毒害,淮扬一带特别严重。天子深切惦记京畿重地,特地选拔白川刘公(刘景韶)以浙江副使的身份受命来到此地。(刘公一到任)谋划部署,条理分明。等到已未年(1559年)夏天,倭寇众多战船载千余贼寇入侵,在水上击败了通州副总兵,于是逼近如皋,西窥淮扬,倭寇的来势像风火一样猛烈。刘公向众将宣讲作战意义、鼓舞斗志,奋不顾身,亲自统兵(作战),在丁堰取得第一次大捷,在如皋县城东门取得第二次大捷。倭寇乘夜沿海逃窜到庙湾。军门李公顺利地击败他们。
这大概是最初到来的贼人。不多久,江南逃逸倭贼再次侵犯通州,刘公就挑选了数百辆轻便的战车,扼守雉皋(今属如东)的岔河,以断绝贼人向西逃跑,自己带领士兵同边将邱公在西场静待贼人。不多时,贼人果然向西场奔来。刘公命令骑兵从两侧包抄敌人,并用大炮手攻击他们的中部,俘虏斩杀偻寇三百有余,贼人于是逃奔进入仲家园。刘公进兵围攻倭寇超过三天三夜,仅空缺一面,但贼人始终不敢逃离。总计斩杀大酋长以下一千五百二十七人,活捉十五人,剩下的在刘庄被消灭,没有一个活的,沿海一带得以安居。我(蒙吉)因为公务来到西场,看见路上有块刻着“刘公平倭冢”字样的石碑,应该是西场百姓仿效古代京观,汇聚了贼人的尸骨并将它封土而成,来记刘公的功劳吧。我询问各位父老,他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刘公消灭贼人的情形。西场大捷,岂不是已未年最成功的一场战役吗?在丁堰各处打了胜仗的,到西场后显示了其威风;在刘庄被歼灭的贼人,在西场早已被夺了魂魄。因而西场出名与樱祧园出名如出一辙啊!这样,樱桃园大捷使得倭寇不敢侵犯中华二百年,那么此次西场大捷又怎知不可保(我)数百年无忧呢?
刘公为人深沉刚毅,深思远虑,智谋过人。军队纪律特别严明,从未惊扰民间一草一木,常向处于饥饿状态的军队说明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道理。因而,百姓在刘公活着的时候就塑其肖像供拜他,无论远近。在扬州,在泰州,在如皋,在宝应,在海安镇都设立了祠堂。区区一块石碑,怎么能道尽刘公的功绩呢!我私下常想:刘公的老成厚重好似赵充国(西汉著名将领),忠义精诚就像郭汾阳(唐名将郭子仪),仁和谦谨、礼贤下士犹如曹彬(北宋开国名将),刘江哪里可以(与他)同日而语呢!哎,自从倭寇侵犯华夏以来,没有一次能(给予倭寇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第五”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