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毒品成瘾的原理 (冬雨) 吸毒者为何成瘾,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寻死觅活地寻找毒品?科学研究已经给出了一些答案。有的研究人员用惩罚学说来解释吸毒者的这些行为。惩罚学说认为吸毒病人表现出的强迫用药和强烈的心瘾(强迫性觅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是害怕停用毒品后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避免经历痛苦而强迫用药,是为了尽快结束痛苦经历而强迫性觅药和用药。 病理性记忆学说则认为吸毒者对毒品引起的奖赏和惩罚效应形成了难以忘记的异常记忆,他们在这种病理性记忆的驱动下不断地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而强迫学说认为,吸毒者与患强迫症的病人相似,明明知道某一情况并不存在,但还是无法控制,要一遍遍地去检查某一情况是否存在,吸毒者的毒品成瘾也同样表现出难以控制自我,强迫觅药和用药。 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奖赏学说,并结合其他学说来解释吸毒成瘾。 大脑奖赏学说主要认为,人在吸毒后可以获得如同吃饱饭(酒足饭饱)、饥渴时饮水的欣快感以及哺育时的满足感一样的感觉。这些基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中所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目的是为了让种群延续和扩大,所有这些生理感觉的满足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而吸毒后,毒品中的化学物质也通过大脑和周围神经让人感到欣快、愉悦,甚至是致幻感,如飘飘欲仙。这样的感受如同奖赏机制,吸毒所获得的满足和欣快感就如同吃喝一样,这就鼓励吸毒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来获得满足,故名奖赏。 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的研究得出的。例如,利用现代脑成像技术和电刺激技术,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又称多巴胺通路。这个神经通路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腹侧被盖区(V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腹侧被盖区由合多巴胺递质(一种化学物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在进食、饮水、哺育和受到自然奖赏时,这一神经通路就会被激活,人就会体验到美好的感受。 此外,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尽管电刺激、自然奖赏和药物(毒品)等是不同的物质和技术,但是,所有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例如,自然奖赏是通过行为反射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电刺激是通过电流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则是直接模拟多巴胺的作用或促进多巴胺递质的释放。 当然,奖赏学说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所以也还有其他学说。 (摘编自《百科知识》) 1. 下列对毒品成瘾原理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是为了尽快结束痛苦的经历。 B. 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一种因无法控制自我而对某一并不存在的情况进行反复检查的强迫症。 C. 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因为痛苦经历和欣快、美好的感觉形成了难以忘记的异常记忆。 D. 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因为吸毒能获得满足和欣快感,这就鼓励吸毒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
浏览完整试题2. 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酒足饭饱、饥渴时饮水的欣快感以及哺育时的满足感和吸毒后感到欣快、愉悦的生理感受觉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 B. 欣快感、满足感这些基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中为了种群延续和扩大而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 C. 电、自然奖赏、毒品刺激多巴胺通路时都能产生相同的愉快效果,因为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刺激的物质和技术手段不同。 D. 腹侧被盖区(V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组成了一条多巴胺通路。这条通路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出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奖赏学说依赖科学技术手段发现了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这就为吸毒者戒掉毒瘾提供了可能性。 B. 虽然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研究后得出的,但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原理,其他学说可做有益补充。 C. 吸毒者为何会成瘾,科学研究虽然已给出了一些解释,但还没有哪一个学说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同,深入的科学研究还将持续下去。 D. 电刺激奖赏通路的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愉悦感比自然奖赏强烈:吸毒、滥用药物的吸烟成瘾其刺激强度更大,愉悦感更强烈。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毒品成瘾原理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强迫症”错误;文章第二段的表述是“而强迫学说认为,吸毒者与患强迫症的病人相似,明明知道某一情况并不存在,但还是无法控制,要一遍遍地去检查某一情况是否存在,吸毒者的毒品成瘾也同样表现出难以控制自我,强迫觅药和用药”,文中说的是“相似”。A项,源自第一段,文中原句是“惩罚学说认为吸毒病人表现出的强迫用药和强烈的心瘾(强迫性觅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是害怕停用毒品后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避免经历痛苦而强迫用药,是为了尽快结束痛苦经历而强迫性觅药和用药”;C项,源自第二段,原句是“病理性记忆学说则认为吸毒者对毒品引起的奖赏和惩罚效应形成了难以忘记的异常记忆”;D项,源自第四段。这三项信息与文本一致,正确。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项,“电、自然奖赏、毒品刺激多巴胺通路时都能产生相同的愉快效果”错误,“相同的愉快效果”表述绝对;文中最后一段的表述是“此外,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尽管电刺激、自然奖赏和药物(毒品)等是不同的物质和技术,但是,所有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可见“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文中是“类似”,选项变成“相同”,故错误。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如本题的C项,选项中说“相同的愉快效果”,而文中的表述是“类似”,故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成瘾其刺激强度更大,愉悦感更强烈”文中无依据,文章最后一段只是说“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自然奖赏是通过行为反射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电刺激是通过电流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则是直接模拟多巴胺的作用或促进多巴胺递质的释放”,但没有明确说明“吸毒、滥用药物的吸烟成瘾其刺激强度更大,愉悦感更强烈”。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帝悉不报。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展开余下试题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凡救三才者,忤魏忠贤者,率指目为东林,抨击无虚日。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杀戮禁锢,善类为一空。崇祯立,始渐收用。而朋党势已成,小人卒大炽,祸中于国,迄明亡而后已。 (节选自《明史》)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 朝廷内外 B. 裁量人物 品评 C. 宪成姿性绝人 超越 D. 比宪成殁 比较 5. 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顾宪成性格中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A. ①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 ②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 B. ①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 ②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 C. ①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②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 D. ①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 ②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顾宪成聪明过人, 幼年就有志于圣学。无锡旧有东林学院修复落成后, 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等人在其中讲学, 学者称他为泾阳先生。 B. 顾宪成曾经说: “在朝廷做官, 志向并不在皇上, 在边地做官, 志向不在民生, 居于水边林下, 志向不在世道, 君子是不这样做的。”朝廷之士仰慕他的风范, 多和他遥相呼应。 C. 顾宪成为淮南巡抚李三才说话,徐兆魁之徒于是以此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顾宪成后来也觉得这一做法有些出格,为此后悔。 D. 崇祯登基后,贤明之士才渐渐有所任用。但朋党势力已经形成, 无耻小人势力大张, 使国家受害, 明代灭亡后才停止。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2)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 【答案】4. D 5. B 6. C 7. (1) 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 朝臣群起为他祈祷, 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 他自己拿笔去掉。(2) 当时,坚守道义违背时俗的士大夫, 全都退隐山林, 闻风响应, 以致学舍容纳不下。 【解析】 4. 比:等到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 5. A. ①是徐兆魁对他的诬诋 ②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 是其在学术上的主张;B.①②均表现其品行端正,敢于忤上;C. ①表现其品行端正,敢于忤上,②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 是对“与顾宪成同道者”的迫害。D.①表明其年少时志向远大 ②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是他帮助别人正名,有正义感 6. “顾宪成后悔”之说是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所言,徐兆魁攻击东林党人的口实也不是顾宪成为李三才说话。 7. (1)“病”1分,“不可”1分,“手”1分,句意2分。(2)“抱”1分,“率”1分,“附”1分,定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8. 试分析“倦”“堕”两字的炼字效果。 9. 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8. “倦”字不但描绘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 “堕”从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自高而下,而且传出听者心惊情凄的感受。 9. ①象征:颔联中的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②拟人:颈联写诗人主观上想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是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颈联将“愁”与“老”拟人化,使直接抒情带有生动的形象性。③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困顿失意的被贬官员的形象。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颔联 “倦”字不但写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下句写飞鸿高翔,掠过清冷的月亮,发出一声哀鸣。“摩”“堕”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的自高而下,而且传达出听者心惊神凄的感受。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和作。首联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颔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苦无依的身世。颈联写诗人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一样,无法摆脱,而“老”也渐渐地来临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在北风劲吹、黄叶堆积的寒冷冬日里如绕枝倦鹊、摩月飞鸿一般形单影只、倍感凄寒。此时的愁绪就像特意寻觅自己而来,无法排遣,而且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约期,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形象地将诗人失意与愁苦展示在读者面前。尾联写了老来的心境,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已无此心。这里的老、病、愁都与寒冬暮景有内在的联系。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句名篇默写 10.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⑵怀良辰以孤往,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⑷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⑸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李密《陈情表》) ⑹)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答案】 (1). 眄庭柯以怡颜 (2). 或植杖而耘耔 (3). 响穷彭蠡之滨 (4). 辩乎荣辱之境 (5). 过蒙拔擢 (6). 宠命优渥 (7).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眄”“柯”“耘耔”“蠡”“辩”“擢”“渥”“覆”“坳”等。 乙 选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