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94 2018-02-28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4]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段考试卷语文
金华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
高二 语文
命题:滕世群、陆静、方艾峰、程新生、陈凯丽 校对: 余芳
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安祥自若地在马路中间行走,车就不敢开快。自行车紧按着铃,也白搭,人们置若罔闻,不过,切莫以为这里都是些俚(lǐ)俗的生活,在那些低檐窄户的后头,背静的弄堂里,也蛰居着一些文雅的狷(juān)介的人生。
B.它不只是一堆平凡迭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的建筑纪念物,磊拓嵯(cuō)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是它轩昂的外像,或是那样年年历经风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的。
C.“推特外交”一词因特朗普而蹿(cuān)红。国务卿克里谴责了这种推特外交。他说,要用诚实和自信来应对国际挑战,而不是勇怨怼(duì)和短小精悍的推特帖子。
D.时髦的梦已被那颗欲动的心俘(fǔ)获,伴着记忆上的纷争,使逃出霓虹堵截的现代人只剩下一颗平淡之心。不知为何?回眸里人已过半,弹指间,生活又为这梦添了一道浓浓的年轮。
1.答案:C。
A选项,安详自若,狷(juàn)介。B选项,叠积,嵯(cuó)峨。D选项,俘获(fú)。
2.下列各句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B.二十世纪后期,信息化、数据化进程加快,“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国知网”等各式数据相继开发和完善。
C.五年前,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聚会在巴黎——1894年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同我们一起庆祝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20周年。
D.彼时,华夏大地正处于民国初年的混乱之中,直系军阀于皖西军阀在北方战乱、争霸。
2.答案:D。“战乱”和“争霸”是并列谓语,中间应该用逗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公众微信号上将张某不抚养老人公布于众,并纳入诚信黑名单。
B. 52岁的邓先生最近发现,走路时情不自禁地往左偏,时不时与人尴尬地来个“对对碰”,闹出不少笑话。
C.可那时候,他还没到过新疆,更没见过达坂城的姑娘。他就凭借自己的想象,填写了生动、俏皮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不胫而走。
D.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它囊括了绝大多数国内外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最新发现的从未对外公布的珍贵史料。
3.答案:C。
A选项,“抚养”是指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一般用于长对幼,“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句中张某对老人的责任,应该用“赡养”更好。B选项,“情不自禁”强调的是情感,句中强调的是身体反应,所以应用“不由自主”更好。D选项,“囊括”一词后面跟着的应该是所有的内容,与原文中的“绝不多数”相矛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7日签署一份关于难民和移民政策的行政令后,美国暂停所有难民入境,以便对难民进行详细的背景核查。
B.球员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话语权能否得到体现,是衡量一个联赛职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浏览完整试题
C.文化电影传递的核心价值倘若是苦涩的,那么在中国现有的电影市场环境下,就必须要涂抹一层甜蜜的商业元素,观众才有兴趣为之埋单。
D.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是设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的,现场揭晓了“构思之星”“最佳团队”等获奖名单。
4.答案:B。
A选项,中途易辙,“在”放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前面。C选项,关联词语序不当,应改为“倘若文化电影传递的核心价值是苦涩的”。D选项,句式杂糅,可以改为“是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的”或“设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作为古代一种诗歌的样式,自有其特殊的体性。词人柳永在《词论》曾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口号。自此之后,历代词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论述,涉及词的题材、手法、语言、音律、风格、意境等众多方面。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的“束发”,指男孩15岁。男孩成童束发为髻称“束发”,而“成童”一般认为是15岁,故男孩15岁称“束发”。
C.《项脊轩志》 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唐宋派”的代表人物。文中“先妣”指的是作者的去世的母亲,“大母”指的是作者去世的祖母。
D.《西厢记》 与一般的杂剧形式相同,即一本四折另外加一个楔子。元杂剧有“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其中四大爱情剧一般认为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5.答案:A。北宋末年,女词人李清照撰《词论》,曾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口号。
6.下列对《声声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A.“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三句叠词各有侧重。
B.“乍暖还寒时候”描写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的感觉,这正是秋天的时令特征。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处的雁使人顿生物是人非、寄思怀乡之感。
D.这首词通过叙写词人在愁情之中借酒浇愁获得心理宽慰的过程,抒发了正视孤独的情感。
6.答案:D。“获得心理宽慰”有误。“抒发了正视孤独的情感”属于曲解诗意。
7.中国人历来崇尚中庸之道,守中持正,无过无不及。清代李密庵的《半字歌》就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宣示。将下面备选句子排列,最恰当的排序是 。(只填序号,本题3分)
饮酒半酣正好, 。半郭半乡村舍, 。半雅半粗器具,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姓字半藏半显。
①心情半佛半神仙 ②半华半实庭轩 ③花开半时偏妍 ④半山半水田园
7.答案:③④②①。
8.下面这首小诗《你还在我身旁》是香港中文大学《独立时代》杂志“微情书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请你仔细品味后,参照第一节进行仿写。要求:选择适当的“意象”,符合原诗的“意境”。(4分)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方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 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 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 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8.略。(选择两个以上的合适意象,符合第一节“回到从前”的诗歌意境)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①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国学热”。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应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二是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追捧。三是网络游戏悄然诞生。上述三者以“国学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它经过10多年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②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们刚刚走出校门,甚至仍然在读,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亦处在懵懂阶段。然而,他们热情好学,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熟悉网络虚拟环境;他们思想活跃,在线编写故事毫无心理羁绊。他们占据的时空优势和读者优势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读者喜欢是他们写作的动力 和唯一目的。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国学热”和“在线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促使一代人文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
③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再次是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史以现代想象。在男性向写作和女性向写作中,这一关系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男性向写作多取其意蕴,女性向写作则取其形态。
④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取法古人的却比比皆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
⑤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大胆推测,其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孙晓的《英雄志》、打眼的《黄金瞳》等,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树下野狐的《云海仙踪》则直接脱胎于《白蛇传》。
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悟空传》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但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零散而浅显的,表象化的成分居多,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
展开余下试题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热”的出现,表明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已再次被点燃。
B.“国学热”虽然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是悄然诞生的网络游戏。
C.网络游戏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这是网络文学诞生和成长的文化背景。
D.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是零散而浅显的,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网络作品很少。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传至今的我国古代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之中,而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
B.作者在第⑤段中列举作家作品,意在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C.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
D.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宝藏,吸取精华,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
11.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体现在哪些地方?(3分)
9.(3分)答案:B。从原句“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可知,选项去掉了“赢家”前面的限制成分,且“最终”的说法欠妥。
10.(3分)答案:C。“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错误,根据语境,这里的“作者”应该是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其原因是“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
11.(3分)答案:①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形式上、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②取法古人,与大众的心灵相契合与对接。③传承古典文学的技法、智慧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7分)
钟 声
[法]维克多•雨果
①自那天上午在耻辱柱受刑以来,圣母院周围的居民似乎发现伽西莫多敲钟的热情减退了。从前,动辄就有钟声传来;长长的晨钟从晨诗一直持续到晚诗;警钟为大弥撒而齐鸣;小钟在举行婚礼或洗礼时,荡出丰富多变的音阶。这些钟声在空中交织,宛如一幅用缤纷迷人的音符织就的锦缎。古老的教堂震颤着,轰鸣着,沉浸在钟声经久不息的快乐中,人们时常感到里面有个喧闹、任性的精灵,用所有那些铜嘴歌唱,现在这个精灵似乎消失了,大教堂显得死气沉沉的。
②其实伽西莫多一直在钟楼里,他究竟怎么啦?难道他还对耻辱柱上的受辱和绝望耿耿于怀吗?难道执行吏的鞭笞声,仍在他的灵魂中回响不息吗?难道虐待导致的悲哀使他看破一切,竟至熄灭了他对钟的热情吗?
③圣母领报瞻礼节到来了,那一天,空气是如此纯净清新,伽西莫多感到自己对钟的爱有所恢复了,于是,他爬上北边的钟楼。那时候,圣母院的门全部是用结实的木料做成,外面包着皮革,四边打着镀金的铁钉,边框上镶着巧夺天工的雕刻。
④他把六口大钟端详了一番,他忧伤地摇了摇头,似乎为了某个陌生的东西而悲叹,这个东西在他心中,横在他和钟之间。但是,当他把钟摆动起来时,当他感到钟群在手中摇晃时,当他看到颤动的八度音符像树枝间窜跳的小鸟在音阶上跃动时,当音乐之魔附着在他身上时,可怜的聋子重新快乐起来了,他心花怒放、喜笑颜开,把什么都忘了。
⑤他走来走去,拍着手,从这根钟索跑到那根钟索,用声音和手势鼓舞着那六位歌手,就像乐队指挥在激励聪明的演奏家一样。
⑥“加油,”他说,“加油啊,加布里埃尔!把你声音全倾泻到广场上去,今天过节!——蒂博,别偷懒,你慢了,加油,快加油!你生锈啦,懒虫?——很好!快!快!别让人看见钟锤。把他们的耳朵都震聋,像我一样,就这样,蒂博,干得好!——真棒!我的加布里埃尔,响些!再响些!——嘿,你们这两只麻雀,在上面搞什么鬼!我看不出你们有半点声音——那些铜嘴在该歌唱时却像在打呵欠,这是怎么一回事呀?得啦,好好干活吧!这是圣母领报瞻礼节。阳光真好,也该有好听的钟乐才行,——可怜的纪尧姆!瞧你上气不接下气的,我的胖子!”
⑦他马不停蹄地激励着他的钟,那六口钟比赛似的一起跳跃着,它们摇晃着锃亮的臀部,犹如一车套着吵闹不休的西班牙骡子,被车夫吆喝着赶着往前走。
⑧在钟楼峭壁的某一高处,覆盖着一些鳞状的大石板片儿。突然,他的视线越过这些石板缝儿,落到了广场上,他看见了装束奇特的爱斯梅拉达,她站住,在地上铺了块地毯,一只小山羊走到上面,四周立刻围拢来一群观众,这一瞥,顿时改变了他思绪的流向,像一阵风吹凝熔化的树脂似的,凝固了他对音乐的热情。他停下来,转身背对着钟,蹲在挡雨石板后边,用沉思、温柔、甜蜜的目光凝视着跳舞的爱斯梅拉达。
⑨这时,被遗忘的钟声突然同时噤若寒蝉,使钟乐的爱好者大为失望,这些人本来一直站在换钱桥上真诚聆听着钟声,现在只好大失所望悻悻然离开了,像一条看到骨头却得到石头的狗。
(节选自《巴黎圣母院》第七卷,有删改;标题为命题者所加)
12.文章第②段几个问句写出了人们的种种猜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章第⑥段对伽西莫多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
14.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这些钟声在空中交织,宛如一幅用缤纷迷人的音符织就的锦缎。(2分)
(2)它们摇晃着锃亮的臀部,犹如一车套着吵闹不休的西班牙骡子,被车夫吆喝着赶着往前走。(2分)
15.“钟声”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丰富意蕴?请作探究。(5分)
12.(4分)答案:①表现了人们对伽西莫多不再敲钟的不解;②对钟声的渴盼;③侧面突出了伽西莫多所受 刑法之重,所受侮辱之深,其精神所受打击之大;④突出下文钟声响起的出人意料;⑤为表现伽西莫多坚韧、善良、不计仇怨、热爱生活等品行做铺垫。(1点1分;写出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
13.(4分)答案:表现出伽西莫多:①敲钟时内心的兴奋、喜乐,②对敲钟这份职业的喜爱,③对生活的热爱,④无人理解、无处倾诉的内 心孤独。(1点1分)
14.答案:(1)(2分)运用比喻(通感),(1分)突出了 不同类型的钟声交汇后的绚丽华美,以及它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1分)
(2)(2分)运用比拟,(1分)形象写出了六口钟在伽西莫多的操控下不停地发出声响,突出伽西莫多敲钟过程中忙碌、忘情的状态。(1分)
展开余下试题
15.(5分)①人们对教堂没有了钟声感到不适应,在钟声消失后倍感失望,说明钟声承载着人们的某种寄托,能给人们带来某种安慰;②伽西莫多从钟声中感受到快乐,说明钟 声中寄寓了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③美丽女郎出现,钟声戛然而止,体现了伽西莫多内心深处对美、善良、正义的热爱、向往。(每点2分,意对即可)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列课内选段,回答16-18题。(9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6.下列句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其制稍异于前 B.然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C.移其民于河东 D.谋动干戈于邦内
17.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娘以指叩门扉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先妣抚之甚厚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流中最动人的浪花,因此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产生共鸣。
B.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二是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三是写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
C.这段文字,将大家庭分崩离析、破落之感慨,对祖母、母亲的深深怀念与眷恋,及怀才不遇、功名未就之喟叹与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动人的魅力。
D.和《五人墓碑记》选择重大题材、阐明生死重大意义不同,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题材尽管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事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16.答案:C。其他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
17.答案:B。A用,因为;B都是代词;C在,比;D表修饰,表转折。
18.答案:C。无“怀才不遇”之感叹。
(二)阅读下列课外选段,回答19-22题。(15分)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俾至于成人 俾:使
B.其心厚于仁者邪 厚:注重,重视
C.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狱:案件
D.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恨:仇恨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何恃而能自守耶? 不然,籍何以至此?
B.太夫人告之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 则刘病日笃
D.汝其勉之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1.品读全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生动的叙写了作者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抚育的情况,以及其父为官清廉、宅心仁厚、表里如一的品德。
B.这段文字运用直接描写的笔法,正面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如从太夫人语中传述一二,其父盛德遗训可闻,其母之贤达自现。
C.文中两次说到“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她这样充满自信的理由是丈夫宅心仁厚,家风良好,儿子必将受到熏陶和教育,长大成人。
D.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着力描绘人物,使其父的清廉仁厚与其母的仁爱贤达交相辉映,互相映衬。
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答案:D。恨:遗憾。
20.答案:A。疑问代词,什么。
21.答案:B。间接描写。
22.(1)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
(2)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3-24题。(7分)
下方山注
南朝•梁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23.诗歌三、四句中“白”“黑”两字的使用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金华”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