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16 2018-02-28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6]
大自然的语言 同步练习4
达标训练
1.给加粗字注音。
(1)萌发 (2)孕育 (3)销声匿迹
(4)连翘 (5)载途 (6)草长莺飞
2.解释词语。
(1)翩然: (2)孕育:
(3)次第: (4)载途:
(5)周而复始: (6)销声匿迹:
3.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你能再举一些身边具体的事例吗?
能力提高
阅读下边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②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③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④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⑤这叫逆温层。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⑦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⑧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禾木抽青和开花的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 出 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分别找出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叫逆温层?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第⑧ 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②—⑧句可分为两层,③—⑧句为第二层,为什么详写这一层?
5.第二段第②句中的“后者”具体指代什么?
6.前后两段在说明影响物候来临因素方面出发点不同,前者是_因素,后者是___________因素。(选择填空:空间、时间)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北极昆虫的绝技
但却有可能导致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种,到那时,牛蝇本身也就难以生存下去了。小小的牛蝇,竟早在人类数十万年之前就懂得如此深奥的道理,不得不引起人类去深思。不仅如此,牛蝇在每群驯鹿中下卵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它们使受卵驯鹿的头数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也尽量避免在一头驯鹿身上下卵过多。如果在一群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驯鹿群的灭绝。而如果在同一头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其死亡, 或者由于体弱而被天敌吃掉。这样,它们的后代也就会随之 同归于尽了。
③生活在北极的昆虫,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特殊的困难。毕竟北极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昆虫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探测器,能在相当远的距离,准确无误地遥感到人和动物身上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顺藤摸瓜,群起而攻之。而人类所用的红外线探测器,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不仅庞大笨重,而且所显示出的图像还模模糊糊。若与小小的蚊子相比,人类落后了不知有多少个世纪。至于那些蛾子和蝴蝶们,是怎样相距遥遥 就能谈情说爱,就更使生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了。
浏览完整试题
④在北极的陆地上进行野外工作,最可怕的东西是黑蝇。它们有非常灵敏的嗅觉,老远就能闻到人的气味,便立刻成群结队地飞来,“嗡嗡”叫着,轰炸机似的,使人心惊肉跳。因为即使你穿再厚的衣服也没有用,它们那钢针一般的嘴,连脚上的老皮也能叮透,然后深深地扎进 你的肉里,吸食你的血液。与此同时,还吐出一 种毒液。被叮咬之处,凸起一个大泡,肿胀疼痛,甚至溃烂,那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⑤在北极,昆虫的世界就是这样奇妙。
1.(1)生活在北极的大多数昆虫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②段中“如此深奥的道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这一点对人类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介绍的北极昆虫的绝技中,我们可以得出一条什么自然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①méng②yùn③nì④qiáo⑤zài⑥yīng
2.①动作轻快的样子。②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 酿着新事物。③一个挨一个地。④满路,有遍地的意思。⑤一次又一次地循环。⑥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3.物候现象。略
【能力提高】
1.各段的第一句。
2.①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比低处高的气层叫逆温层。②冷空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③一般出现在秋冬之交,尤其是在早晨,天气晴朗,没有风。
3.①举例子 ②以事实来证明逆温层的存在,从而说明研究“高下的差异”这个因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4.这种特殊情况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太清楚。
5.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7种禾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6.空间 时间
【开放探究】
1.(1)北极严寒;昆虫找不到自己进攻的对象(或昆虫找不到赖以生存的食物)。(2)它们自动降低细胞中的水分,避免结晶;用红外线探测器或用敏锐的嗅觉来寻找食物的来源(或寻找进攻的对象)。
2.(1)牛蝇不在小驯鹿身上产卵繁殖,是因为这样做可能导致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种,到那时牛蝇本身也难以生存下去。(2)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3.举例子 举牛蝇的例子说明昆虫如何抵御北极的寒冷;举蚊子的例子说明北极昆虫如何寻找进攻的对象。
4.适者生存(或:只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就能生存下去。或: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练就适应变化的绝技,才能生存下去)。 (122.240.216.31)
上一篇:
大自然的语言 同步练习2
下一篇: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大自然的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