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357 2018-03-03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单元检测
第一专题 单元检测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的使命
——杨国荣教授在华师大的演讲
教育的使命在于人的 完成,它包括知识的传授、德性的培养、能力的提升和审美品格的培养。
从狭义上说,教育与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相联系。知识传授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通过这一过程,文明演化过程及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成果得到了传承,在此意义上,知识的接受和传授是文明成果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其二,这样的知识接受和传授过程同时也使人逐渐地学会以社会的方式来生存,只有在具备了不同形态、不同内容的知识系统的前提下,人才可能由“野”而“文”,以社会化、文明化的方式存在于世。
从“人的完成”这一方面看,教育不仅涉及知识的接受与传授的问题,而且与德性的培养也紧密联系。道德是社会能够维系和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秩序的建立无法离开道德的维度。与之相联系,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人,个体也需要具备基本的德性。德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规定,也不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空乏之物。从其实质内容看,德性是一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所形成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之中的内化。普遍的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德性,当然需经过很多环节,而教育就构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进而言之,教育同时与能力的培养相联系。能力既涉及精神——理论层面的能力,也体现于实践过程。前者更多地与广义上的“知识”相联系,它既包括人的感知能力、理性能力;也包括非理性的方面,如想象、直觉、洞察、体验等等。后者主要体现于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具体地说,可以将其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技能,包括生产劳动中或其他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艺;其二则是更普遍意义上的实践智慧。实践活动不仅仅限定在单纯技术或技能层面,它同样也有赖于实践智慧,而实践智慧则体现了广义上的实践能力。《庄子》一书中有“庖丁解牛”的寓言。庖丁被问及何以会达到这种高超的解牛境界时,回应说:他已不仅仅限于“技”的层面,而是由“技”提升到了“道”。“技”涉及技术、技能,“道”则与实践智慧相联系。
教育还涉及审美品格的培养。审美品格构成了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品格不限于狭义上对美的观念的理解或审美趣味的提升,还包含更广的含义,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综合性或整体性的品格。按照康德的理解,当我们做出审美判断时,这种“美”的判断同时也具有普遍有效性:“美”的判断不仅仅适用于做出判断的特定个体,而且具有综合性特点。
众所周知,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随着劳动的分化,人的存在形态也往往呈现某种片面化的趋向。劳动分工是社会最基本的分工,与此相联系,人自身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也受到限定。马克思以及当代的一些哲学家如法兰克福学派,曾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异化现象提出批评。异化现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变得片面化,人越来越成为广义分工系统中的一个从属环节。人本来应该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仅仅限定于某一片面,难以使人真正“成其为人”。如何扬弃这种片面性?在这里,审美过程所体现的综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对审美过程非常重视的缘由之一。
(选自《解放日报》2011年9月18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四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人的能力在精神——理论层面上有所体现,主要表现为感知能力、理性能力、非理性的诸多能力等。
B.实践过程也是体现人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过实践者的技术能力和运用这种能力的智慧来表现。
C.庖丁解牛的能力令人叹服,而这种能力在解牛过程中其实已无关乎技能技艺,完全依赖于实践智慧。
D.能力在很大的层面上说,它既包括理性与非理性的诸多能力,又包括实践过程中体现的技能和智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教育的使命在于人的完成,即让人成为一个精神层面 合格的“人”,在实践过程中具备足够能力的“人”。
B.教育在德性的培养上,是将一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形成的社会道德内化为合乎社会规范的个体德行。
C.教育培养审美品格,是要让受教育者对美的理解或审美趣味得到提升,能够认识到美的存在不是孤立的。
D.一个非常有成就的建筑工人,他在建筑工地上展示出的技艺,就是他个人技艺与实践智慧相结合的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传授知识,一方面是传授人类长期以来积淀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是让人能够融入社会,成为真正的文明人。
B.个人的德行离不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社会道德,是与遗传无关的,因此要想成为社会人,就离不开教育。
C.教育要想把人培养成为真正的“人”,那么就得在人的知识、道德、能力和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加强培养。
D.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限制了人的发展,使人的能力限定在某个特定的方面,人也就难以“成其为人”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 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策甍,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三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大计不如迎之。瑜曰:“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权纳其议。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权遂遣瑜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操军败退。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刘备以左将军邻荆州牧。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有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 善:与……交好
B.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 举:率领
C.议者咸曰大计不如迎之 迎:迎接,指投降
D.瑜乃诣京见权曰 诣:奉旨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周瑜有“卓识远见”的一组是( )(3分)
①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
②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
③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④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⑤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⑥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瑜 把自己家位于路南边的大宅子让给孙策居住,到上房拜见孙策的母亲,生活上互通有无互相帮助。
B.周瑜被授 予建威中郎将的职务时,年仅二十四岁。他后跟随孙策攻下皖县,并娶了小乔为妻。
C.赤壁之战后,周瑜上疏孙权,要把刘备迁徙安置到吴郡,并大兴土木为他建造宫室,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
D.孙权同意了周瑜领兵攻打蜀的计划,周瑜回到江陵,准备行装,路过巴丘时病死了,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
(2)权遂遣瑜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操军败退。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8.首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5分)
9.“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破灭之道也。
展开余下试题
(苏洵《六国论》)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3)斜阳草树,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车站的月亮
鲍尔吉•原野
常识说月亮只有一个,我宁愿相信月亮有备份有值班因而有许多个。李白和苏轼的月亮已被他们带走了,他们离不开月亮,走到哪里都要跟月亮一起玩,带着酒。草原、戈壁和西拉沐伦河都有各自的月亮,为什么说月亮只有一个呢?月亮们形状如一、胖瘦如一,但性格和气味不同。我感到戈壁的月亮太高,而呼伦贝尔秋天的月亮看上去挺有钱。火车站的月亮只照各地的车站。
车站的月光被两道闪光的铁轨支出去太远,好像铁轨是月亮走到人间的梯 子。月亮在汽笛和人流黑潮中显出工业化的特征。在站台等车,常听到喇叭里传出不需要旅客听懂的话,譬如——洞幺拐贰进五道。我在心里给这种话续下一句——天地悲凉草木秋。喇叭里说:接车拐六幺幺拐。对曰: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一些奇怪的话。列车来到脚下微微地震动,唯一戴红色大檐帽的铁路员工对着铁轨立正,都在月亮的注视下 显出苍白,让人觉得车站的月亮熟悉工作流程,但很操心,缺少休息日。
一次,我坐的火车在俄国布里亚特北面的阿巴干车站停了五个小时。问停车的原因,说这列始发于乌兰乌德的火车比规定的时间早到了五个小时。阿巴干车站虽然没有往来车辆占道,也要按自己的时刻表运营。我们等待,但俄国的旅客并不觉得等待,认为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仿佛上帝来到阿巴干也要停留五个小时。俄国人在车站喝酒、接吻,有人把毯子铺在站台上睡觉。
我在月台上光着膀子慢跑。那时候,我抬头看到阿巴干车站的月亮微红,像从桑拿房里出来的女人。天没黑的时候,麻雀从我肩头、耳朵边上笔直飞过又飞回,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不怕人的麻雀。天色转为蓝灰色的暮霭,这里的天桥如同巨大的车站。我不明白俄国人为什么把天桥修得那么高,楼梯如同中山陵的台阶。在天桥上瞭望,可见方圆几十里景物。它也许担负着军事上的职责,是一个要塞的制高点。在天桥上,我看到阿巴干车站的月亮从布满密林的山峦往上升,山峦之间有白的夜雾包裹,符合黄宾虹所画山水的皴法。月亮微红只是它的特色之一,这里的月亮的第二个特色是横着走,仿佛是一艘轮船。在中国,月亮——不管是不是车站的——照例向上升,如汽球那样。我想起了一首乌克兰民歌《德聂伯尔》的歌词——你看那月亮暗淡 无光,在黑云后面徜徉。是的,这个月亮可能从乌克兰飘过来,没拦住,飘到了南西伯利亚。
斯图加特火车站的月亮仿佛被奔驰公司收买了。这个火车站由奔驰公司修建,楼顶有一个莹白发亮且旋转的奔驰车标。从我站的地铁站的角度看,月亮跟车标并肩而立,一黄一白,都在转。斯图加特火车站没人售票,车头有一个孤独的司机。这里的车站听不到奇怪的广播。
车站的月亮属于离家的旅人,属于身上背行李的人、口音不同的人、着急的人。月亮用清光在地下写字:别离——回家。车站的月亮有清脆的回声。每夜,火车把月亮拉到远方,交给下一站的月亮。
(《新民晚报》2011年09月18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对月亮的认识与众不同,说它们虽然外貌相同,但在性格上甚至气味上却是各不相同。
B.车站喇叭里里传出的声音因为专业性太强,且非普通话,所以一般的旅客都很难听得懂。
C.列车一到车站,铁路员工都对着铁轨立正,这体现出他们对工作的敬业,对旅客的负责。
D.俄国人很会享受生活,在作者觉得很难等待的五个小时里,他们在喝酒、接吻,甚至睡觉。
E.阿巴干车站天桥,修得那么高大,因为它不仅可以用来观景,还担负着军事上的职责。
(2)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地说说各个车站的月亮有哪些特点?(6分)
(3)文章描写月亮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分别举出一个例子,并简析其表达效果。(6分)
(4)文章的题目是《车站的月亮》,有人说不如以《月亮下的车站》为题更好。你赞同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今社会不乏有很多有志之士,他们并不富裕,但面对他人的窘境,他们大手大脚捐善款,伸出双手献爱心,给别人以幸福。
B.吃“共和锅”用的是一张桌面中空的大方桌,里面放着一个直径约为一米的大锅,来涮“共和锅”的人,不分男女老幼,生张熟魏,皆可占一席桌面。
C.我们曾困于险阻,但谨记不气馁、不等靠,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终于脚踏实地走出一条条新路。
D.《武侠》呈现了一个民国侦探眼中光怪陆离的江湖,而在隐姓埋名的“英雄”心里这个江湖凶险郁结,人与人之间没有友情,只有利益。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陈省身先生离开我们六年多了,他可敬、可爱的音容笑貌仍记忆犹新,他的人格魅力一直感动着我们,他鼓励我们不断努力的话语时刻激励着我们。
B.新闻的生命,说到底是一种实际而非空泛的人文精神,是否以群众的冷暖为冷暖,以群众的得失为得失,对关乎群众身家性命的问题是否抱有足够的情感,是融入与否的界限,是冰冷与温暖的区别。
C.据了解,由于洪水灾害,泰国国内约10%的稻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受其影响下,泰国政府提高了向农民收购稻谷的价格,上涨近50%。
D.小悦悦事件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不仅凸显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紧迫性,更拷问着许多人的良心和良知。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三匹骆驼屹立风中,也从十几米外望着我们。 。 。 。 。
。我竟有那种自以为是的感觉,大约是由于它们镇定自若的姿势给予我那么一种印象罢了。
①事实上人是很难从骆驼眼中捕捉到眼神的。
②使我觉得眼神里有种高傲,介于牛马和狮虎之间的一种眼神。
③峰也很挺,不像我在动物园里见到的同类,峰向一边软塌塌地歪着。
④尤其是它们都昂着头,姿态镇定,两眼仰视。
⑤它们颈下的毛很长,如美髯,在风中飘扬。
A.④②⑤③① B.③④⑤②①
C.⑤②①③④ D.⑤③④②①
15.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25字。(5分)
敬亭山,位于宣城城北、水阳江畔,属黄山支脉,海拔317米。她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成敬亭山。有山门坊、昭亭湖、古昭亭坊、太白独坐楼、翠云庵等景点。南齐大诗人谢朓在《游敬亭山》诗中描绘说,“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唐代诗人李白多次登临此山,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盛赞。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与画达千数,敬亭山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
展开余下试题
16.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和前句构成排比。(6分)
又到秋高气爽的十月,又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欢腾雀跃的时节。十月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内容深邃、分量厚重的红色巨书。 。 。美哉,十月,我们与你踏歌同行,把神州唱响!壮哉,十月,我们与你乘万里长风,再谱新篇!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来,关于老人跌倒后该不该扶的争议尚未平息,相继发生的两个“小悦悦”事件又将社会道德问题晾晒于国人面前,正值舆论交锋之际,媒体于2011年10月26日又爆出北大硕士公务员对父母残忍家暴的丑闻……
这些热点事件刺痛了公众神经,也引发广泛的社会反思。老人摔倒敢不敢扶?孩子被撞敢不敢救?这两个“敢不敢”,成为今年中国街头每一个“路人”面前的选择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有哪些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C.原文是说“提升了”,而不是“无关”。) 2.C(C.“认识到美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表述不准确,原文认为对美的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具有综合性特点”。) 3.D(D.原文只是说这是“异化现象的一个突出表现”,并非普遍现象。) 4.D(诣:前往,去到。) 5.D(①表明孙策得到周瑜的喜悦之情,间接表明周瑜才华出众;③表现民众对他的敬仰,包含对他远见卓识的赞美,但属于间接表达;⑤是孙权对他的任命。) 6.C(孙权并未采纳周瑜的建议。) 7.(1)周瑜看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 了居巢县长,想要借路东归,袁术同意了。(2)孙权就派周瑜率军与刘备合力抵抗曹操,两军在赤壁相遇。曹操军队大败而走,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 8.表现了作者悠闲恬静的心境。垂钓本来就很闲适,而作者又稳坐磐石更突出了宁静的心情。“心亦闲”则是明写心情的闲适。 9.“沿”字。不但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而且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所以“沿”字用得亦极其神妙。 10.(1)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1.(1)C、D(A.作者对月亮的认识并不是与众不同,而是在这里运用了形象的说法。B.“且非普通话”错,喇叭里的话是针对进站列车说的,原文里有“不需要旅客听懂的话”就是这个意思。E.“还担负着军事上的职责”错,原文有“也许”这两个字,表明作者仅仅是猜测而已。)(2)车站月亮总的特点:①它照得车站的景物都显得苍白;②它通过两条铁轨“走到”人间;③它属于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④它显示出“别离”和“回家”含义;⑤有着清脆的回声,总是认真负责,操心地把旅客送到下一站。阿巴干车站:①月亮微红;②横着走。斯图加特火车站:①月亮发黄;②往往同楼顶的奔驰车标并肩而立。(3)比喻,对比。①比喻:我抬头看到阿巴干车站的月亮微红,像从桑拿房里出来的女人。本体是月亮,喻体是从桑拿房里出来的女人。表达效果:读者不易理解“月亮的微红”,运用这个比喻能使之具体形象;对月亮的描写更加生动;读者能够获得鲜明而深刻的印象。②对比:我感到戈壁的月亮太高,而呼伦贝尔秋天的月亮看上去挺有钱。火车站的月亮只照各地的车站。这里是把戈壁、呼伦贝尔和火车站等地的月亮作比较。表达效果:通过比较更加鲜明地突出火车站月亮的特征;由此可知火车站月亮具有既不太高,也不有钱的特点;准确地把火车站月亮同其他地方的月亮区别开来,表现其独特性。(文中例句很多,只要恰当都符合要求。)(4)观点一:以“车站的月亮”为题好。理由:①从文章所选取的材料看:涉及几个火车站的月亮的不同特点以及车站月亮与其他地方月亮的区别。②从作者抒发的感情看:通过对不同车站月亮特点的描写,抒发了月光下人在旅途,四处漂泊的悲凉、焦急、孤独之情;③从主题看:文章就是以不同车站不同月亮下的旅人的那种种表现,来抒发他们复杂的人在旅途之情。所以说以“车站的月亮”为题好。观点二:以“月亮下的车站”为题好。理由:①从文章所选取的材料看:文章叙述描写了月亮下不同的车站的不同特点和旅人的不同感受;②从作者抒发的感情看:重在通过不同车站旅人的不同感受而抒发人在旅途,漂泊在外的复杂的思想感情;③从主题看:文章着重写旅人在不同车站的不同感受,从而抒发种种复杂之情。 12.A(大手大脚:形容对钱、物的使用不知节制。多用于贬义;B.生张熟魏: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C.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D.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13.B(A.“可敬的音容笑貌”搭配不当;C.成分赘余,删除“受其影响”之后的“下”;D.语序不当,应该是“不仅拷问着许多人的良知,更凸显了……紧迫性”。) 14.D(本段内容是描写骆驼的形象。从毛写到驼峰再写到头、眼神,但是有着明显的关联词提示,如“也”“尤其是”递进的意味很明显。抓住这一点,对判断答案就没有问题了。) 15.介绍了敬亭山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旅游景点和影响。 16.【示例】十月是一支国家与民族的高亢激越、雄浑大气的命运交响曲。十月是一面迎风飘扬承载苦难与辉煌、光荣与梦想的鲜艳旗帜。 17.略
【参考译文】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周瑜身形修伟健壮漂亮。当初,孙坚举义兵讨伐董卓,把家迁移到舒县。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周瑜同岁,两人互相交好。周瑜把路南边的大宅子让给孙策居住,到上房去拜见孙策的母亲,生活上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周瑜的叔父周尚做丹杨太守,周瑜去探望他。恰好碰上孙策将要东渡,到了历阳,写信告诉周瑜,周瑜率领兵马来迎接孙策,孙策高兴地说:“我得到您一切都会顺利的。”周瑜就跟随孙策进攻横江、当利,都攻克了。不久,袁术派堂弟袁胤取代周尚做太守,周瑜和周尚都回到寿春。袁术想任用周瑜做自己的部将,周瑜看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了居巢县长,想要借路东归,袁术同意了。周瑜就从居巢回到了吴郡。孙策亲自去迎接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务,调给他两千名士兵,五十名骑兵。周瑜那时才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他为“周郎”。又跟随孙策攻打皖县,也攻下了。当时得到了乔公的两个女儿,都长得美貌超群。孙策自己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
孙策死去,孙权综理各项事务。周瑜带兵前来吊丧,于是留在吴郡,以中护
上一篇: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模块综合测评(解析版)
下一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复习检测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苏教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