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05  2018-03-03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5]
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杭州地区五校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苏教版必修5)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五校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审校人:昌化中学 杨爱忠 许红芳等
余杭中学 姚春玲 郦丽君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涂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翘(qiáo)首 名媛(yuàn) 按捺(nài) 相形见绌(chù)
B.汗渍(zì) 果脯(fǔ) 裨(bì)益 呼天抢(qiǎng)地
C.咯(kǎ)血 羞赧(nǎn) 脖颈(gěng) 拈(niān)轻怕重
D.官邸(dǐ) 茶几(jī) 服膺(yīn) 玲珑剔(tī)透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亲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B.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
C.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但几十年间,粤中造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苍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D.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辐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近,经过国家食药总局的检查,一批问题猪肉被查出,超市已紧急中止与问题猪肉公司的合作。
B.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C.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作品达数十篇,最后集编成册。
D.《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鹅行鸭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
D.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________这仍然是移情作用。从一草一木之中见出生气和人情以至于极玄奥的泛神主义,深浅程度虽有不同,道理却是一样。
① 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
② 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
③ 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
④ 但是如果把它勾销,艺术无由产生,宗教也无由出现。


浏览完整试题 ⑤ 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
A.①②⑤③④ B.①④⑤②③ C. 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6.默写(6选4,共8分)
(1) 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 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5)青山隔送行, , 。(王实甫《长亭送别》)
(6)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白居易《琵琶行》)
7.下面是一幅标题为“高不成,低不就”的漫画。在甲和乙中,你会劝说谁去应聘就业岗位呢?请你针对该人物的特点写一段劝说辞。要求:符合情境,表达得体,语言连贯,不超过150个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社科文,完成8--10题。(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昆曲中的“竹肉相发”(有删节)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最早出自房玄龄等撰《晋书》中的“孟嘉传”。丝,指的是弦索乐器;竹,指的是笛子;肉,则是美妙的歌喉。通俗地说,这句话是指在戏曲舞台上,弹的不如吹的,吹的不如唱的—音乐的本然状态是最难能可贵的。昆曲界历来主张“竹肉相发”。伴奏的笛声与歌唱的嗓音和谐相配,足以居诸乐之上。
回顾昆曲史,昆山腔在萌芽时是“不被弦索”的嘌唱,即干唱。在魏良辅、张野塘改良后,开始有了伴奏乐器。三弦(曲弦)就是因昆山腔而诞生的。再后来,在为昆曲演唱伴奏时,于弦索中合以箫管,又将原本没有主次之分的丝竹乐器,渐渐变成以曲笛为主奏。曲笛讲求笛色,在伴奏中音色嘹亮却不掩盖唱腔,尺幅舒展却不影响剧情,连中有断,断中有连,将曲子中的顿挫转折表现得恰到好处。
以笛子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以及本身受吴地民歌的影响,具有流丽悠远的特色,因而昆山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同样,谙熟传统乐器的知识阶层雅好笛、箫,将此引入主流社会的音乐生活,大加推崇,也就促使伴奏乐器逐渐变为以笛、箫为主。不少原来擅长北曲的家乐都转而重视南曲吴音,为了与腔调相协,纷纷以笛、箫伴奏昆山腔。
到了晚明时期,昆曲清唱已经形成了以笛、笙、鼓板、三弦相结合的小型丝竹乐队演奏模式,竹笛也因此定名为“曲笛”。明末沈德符所说的“今吴下皆以三弦南曲合南曲,而又以箫管叶之”,可以作为佐证。在职业性的昆剧演出中,曲笛更是专门司职于随腔伴奏,成为标识性乐器。
江南丝竹的演奏,素来以轻快、活泼、细腻、儒雅见长。这是由它所用全部乐器的演奏风格决定的。然而在与昆曲相伴时,演奏的技艺要求则更高。笛子必须使用不同的技巧与声腔配合默契,于是产生了颤、叠、震、打、赠、唤等细腻的手指演奏手法。同时运用气息的控制,演奏出不同的腔,如从腔、带腔、润腔等等,形成了平稳悠长、强弱相宜、虚实相间、声若游丝的演奏技术,走向“致雅”的峰巅。
从乐器形制、音域和乐队构成的角度看,曲笛是中音笛,音色自然柔和,很能切合“肉声”腔调的特征。所以,为昆曲伴奏的竹笛演奏技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既“熟”又“软”的范式。这被清代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称之为“二绝”。“熟”,指诸家唱法,无一不合;“软”,指细致缜密无处不入。
贴合诸家唱法的抒情性演奏,无处不入与唱腔贴切的修润性技法,让竹笛的演奏日臻完善。竹肉相发,就成为昆曲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选自2015年第7期《书屋》)
8.下列有关“竹肉相发”的“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笛子作为昆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具有流丽悠远的特色,因而昆山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B.三弦作为昆曲的伴奏乐器之一,因昆山腔而诞生,但在地位上逊于笛子。
C.丝竹在与昆曲相伴时,演奏的技艺要求更高,演奏时运用不同的技巧与声腔相配合,产生了更细腻的演奏方法。
D.因为曲笛在音域中处于中音的位置,切合“肉腔”的腔调特征,所以很快形成了既“熟”又“软”的范式。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昆曲发展的早期,昆山腔是“不被弦索”的嘌唱,即干唱。
B.“熟”的抒情性演奏,“熟”与“软”的修润性技法,让竹笛的演奏日臻完善。
C.许多原来擅长北曲的家乐都开始重视南曲吴音,为了与腔调相协,纷纷以笛、箫伴奏昆山腔。
D.为了与声腔配合默契,江南丝竹形成了轻快、活泼、细腻、儒雅的风格,笛子则产
生了更为细腻的手指演奏方法。
10.根据文章内容,分点简述“竹肉相发”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为昆曲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的。(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11—14题。(18分)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它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淳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展开余下试题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椽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的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的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人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国都南迁,文化中心随之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人,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连城、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来观察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很不幸,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地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11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地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 “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12那么,谁救四堡呢?
(节选自《葵未手记》,有删改)
【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和,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刷坊多沿用建安之名。
11.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分)

②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2分)

13.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分)

14.文中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陈情表(甲) 李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乙) 简明英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B.听臣微志 听:劝告
C.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
D.不孝之罪弥深 弥:更加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乃设九宾礼于庭
B.陛下安所用之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请以战喻
D.苟违亲而事主,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17.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甲)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写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议论来表达的。
B. 文段(甲)工整的对仗句式,铿锵有力,感情诚挚,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报恩”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C.文段(乙)先摆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怀运人”的大道理,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写法,举出“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的历史和“匹夫无有不获之愿”的普遍事实。
D.文段(乙)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亲生命衰落,既打动皇上,又言自己报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与“圣朝”之道兼顾,道理显豁。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伏 望 圣 慈 收 回 成 命 矜 其 爱 日 之 短 俾 遂 归 养 之 图 则 臣 母 子 拭目 清 平 讴 歌 德 泽 为 赐 多 矣
19.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3分)



展开余下试题
(2)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
20.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时节的景色。(2分)
21.本词的词眼是“好”,请结合词句分析理由。(4分)


四、作文(4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每个人都有一个头脑、两只手、两条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同一个社会层次,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同一个单位工作的人,最后的距离都会拉得越来越大,有的人慢慢走向平庸,甚至深渊,有的人则不断走向成功,不仅为家庭还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造成这种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智商,有人说是勤奋,还有人说是家庭背景……
你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论述。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期中考试答案(确定稿)
1. 1.C A.按捺(nà)B.呼天抢(qiāng)地 D.服膺(yīng)
2. 答案:A青睐 C沧桑D篇幅
3.B(A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B项“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使用恰当。C项,“无可厚非”意为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此处应作“无可非议”。D项,繁文缛节:指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用在句中不合文意。)
4. C A“取得的成绩”与“回报”重复,删去“和取得的成绩”。B句式杂糅,删去“依据”或者删去“显示”。D搭配不当,将“对”改成“把”,“决策”改成“酝酿”。
5.D.③总结性的句子应放在开头。④中的“它”指③中的“移情作用”,⑤是对④中的“艺术”和“宗教”的具体阐述,①中的“它们”指代艺术和宗教,横线后的“这仍是移情作用”中的“这”指代②中的“神秘主义”,②应在最后。
6.默写略
7. 【答案示例一】甲博士,你这种“高学历低就业有掉身价”的观点是片面的。在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下,低就业比不就业,比待在家中啃老,比无所事事,要好要强。更重要的是低就业能够积累人生经验、职场经验。如果你一味孤芳自赏,待价而沽,高不成低不就,那才是真的浪费人才。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就业不丢人,请放下身段去应聘那个能磨炼自己的工作岗位吧!
【答案示例二】乙先生,没有文凭,并不代表你没有职业技能。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以及人才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学历论英雄的招聘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凭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不少企业都表明在招聘中他们更为看重人才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养。只要具备了娴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就不要妄自菲薄,你应该勇敢地去应聘那个理想岗位!(针对人物的身份、心理等特点劝说,给2分;符合情境、表达得体、有劝说内容给2分;语言连贯、言之有理,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8.B。A一是对象不清,二是要点不全; C对象应为笛子而不是“丝竹”;D“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
9.D。D原文“江南丝竹演奏的风格素来以轻快、活泼、细腻、儒雅见长”,“为了与声腔配合默契”的是竹笛。特别说明: C原文中“转而”改成“开始”,意思并没有变化。
10.①昆曲改良后,逐渐形成以曲笛为主奏的演唱方式;
②南北音乐家纷纷以笛子等乐器来伴奏昆山腔;
③笛子的演奏技巧与声腔配合默契,形成了“致雅”的演奏技术;
④笛子演奏贴合诸家唱法,修润性技法无处不入,且与唱腔贴切,竹笛的演奏日臻完善。
(①②任答一点给一分,③④每点一分)
11、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⑴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⑵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1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分)
答案: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②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2分)
答案: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
13、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分)
答案:⑴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⑵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⑶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⑷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14、文中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案:⑴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⑵五个问句,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5.B(听:听任,允许。)
16.C(A,对/在。B,代词,他/助词,的。D,承接/修饰。)
17.A(是通过叙事,而非议论)
18.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多划、少划或错划一处扣1分,对两处得1分,对四处得两分,对六处得3分)
19.(1)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我怀着如同犬马在主人面前那种恐惧的心情,恭敬地上表奏报陛下。
(陨首,杀身报效。1分;犬马,像犬马一样。1分;大意正确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17学年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