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38  2018-03-06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8]
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子日:“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③ 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⑥ ________________ ,山人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⑦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由现实转人梦境,表达诗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①匹夫不可夺志也 (2).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3).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 (4). ④却话巴山夜雨时 (5). ⑤我言秋日胜春朝 (6). ⑥河流大野犹嫌束 (7). ⑦夜阑卧听风吹雨 (8). 铁马冰河入梦来 (9). (2)杨花落尽子规啼, (10). 闻道龙标过五溪。 (11). 我寄愁心与明月, (12). 随君直到夜郎西。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灯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沧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就没了,一身鬼气。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戈壁(______) 清xī(______) 恍惚(__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
(3)“泛”在字典中有下面几个义项。文中“泛黄古旧”的“泛”的意思应为(________)
A. 漂浮 B.肤浅,不深入 C. 广泛,一般地 D.透出,冒出
(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 (1)gē (2). 晰 (3). huǎng (4). (2)沧劲 (5). 苍劲 (6). (3)D (7). (4)拟人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力。(1)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形近字的辨析。(2)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汉字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这时要注意说的是词语,不是字。这个词语是“沧劲”应该改为“苍劲”。(3)本题要结合具体的词语的含义进行分析推断。“泛黄古旧”的意思是有:透出黄的颜色,显得委古老陈旧。据此,“泛”的意思是透出的意思。故选D。(4)考查修辞手法的辨识。用“用力”“贴紧”“游走”等词语把“芨芨草”当作人来描写,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西游记》中写到,一块仙石轰然进裂,惊天动地,化出了一个_________。他交结群猴,在水帘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群猴尊他为“ 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2)《朝花夕拾》前七篇反映作者_________时代在绍兴的家里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再到____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答案】 (1). (1)石猴 (2). 美猴王 (3). (2)童年 (4). 日本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名著《西游记》的阅读。根据小说中“石猴出世”的故事情节内容作答即可。(2)考查对名著《朝花夕拾》的了解。《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全书由《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文章构成。其中前七篇写的是鲁迅在绍兴的家里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据此可作答。
4. 七年级某班以“致美的亲情”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丹丹同学写了一篇表现亲情的短文。下面是文章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两个句子存在问题,请你根据提示进行修改
【A】祖母用她的生命成就了我,我绝不会不辜负她!我要努力!在漫漫人生旅途中,祖母最后的14年都陪伴着我,见证了我由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成长为明媚开朗的少年。【B】昔日我觉得祖母很烦人,现在我终于学会了珍重。愿祖母在仁慈的大地的怀抱中永安!
①【A】处画线句存在否定不当的语病,应该将“___________________”删去。
②【B】处画线句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可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张奶奶靠捡废品的微薄收入供孙子王刚上学,王刚却嫌弃奶奶身上脏兮兮的。对此,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欣赏这幅《父与子》的漫画,你一定感悟到了许多的“美”,不妨将你感悟到的“美”说给大家听。(限四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①会不(或“第二个‘不’”) (2). ②珍重 (3). 珍惜 (4). (2)示例:王刚,劳动没有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你的奶奶是为了供你上学才去捡废品的,你应该理解奶奶,多帮帮她,而不应该看不起她。 (5). 示例一:亲情之美。示例二:父爱之美。示例三:和谐之美。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弟弟的背影
我上学时,一直是班里说一不二的领导人物。初中时,我加入篮球队,当上了队长。
【A】对我言听计从的人不在少数,其中最听话的要数我弟弟史也。不论我说什么,史也都会乖乖地听从,从不反驳。即使他一开始说不愿意,可是最后还是按照我说的去做了。
【B】我就读的中学有在当地篮球比赛中屡次夺冠的强队,每次周末篮球比赛时,父母就会丢下祖传酒铺的生意,为我呐喊助威,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我强令弟弟史也也来观看我的比赛,虽然他对篮球丝毫不感兴趣,但一直都是呆呆地张着嘴巴看我比赛。
然而,初三那年,我的称心如意的人生就此定格。那是我初中最后一次夏季比赛的前夕,我遭遇了车祸。那天,由于下大暴雨,能见度非常低,我也觉得撞我的那个司机非常倒霉。即使如此,我依旧不想原谅他,因为他撞伤了我的脊椎。
【C】首先,对我最大的打击就是不能参加喜爱的体育活动了。不仅不能打篮球,就是想挪动一下身体都比登天还难。
由于住院时间太长,我回到学校后,课上的内容一点儿都听不懂。这是对我的第二大打击。我实在难以接受这些现实,我变成了一个忧郁内向、一点儿自信都没有的孩子。
【D】史也总是扭扭捏捏地凑到我跟前,时不时地瞧瞧我,是的,他正等着我的命令呢,因为他是一个不会自己主动做事的孩子。
我一看到他,心里就烦,于是生气地对他说:“你真是个碍眼的家伙,快走开!我再也不会对你说什么了,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就不会自己干点儿什么吗?”
史也强忍着没有哭出来,但自那以后,没有事情,他再也不会到我身边来了。
我找到了同意接收我的高中,小我三岁的史也也升入了初中。有一天吃晚饭时,他在饭桌上非常自豪地说:“我参加了篮球队。”父母非常吃惊,做梦都想不到瘦小的史也能够主动加入篮球队。于是他们不痛不痒地说:“噢,不管怎样,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我默默地吃完了饭,心中却并不平•静一偏偏选择我喜爱却不能参加的体育运动,这个愚蠢、呆笨、反应迟钝的弟弟到底在想什么呢?
我觉得没有毅力的史也坚持不了三个月。但是出乎意料,他坚持了下来。在初一那年冬天,他竞然被选作新人挑战赛的选手!
和以前我比赛时一样,在史也比赛时,父母也会去给他呐喊助威。我没有去,我才不去给那个家伙助威呢。终于有一天,我对史也大吼起来:“史也,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为什么你偏偏选打篮球?可恶至极!”史也略微思考了一下,厚着脸皮愚蠢地解释道:“等你好了,我们就可以一起打篮球了。”
我一听这话怒发冲冠:“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我的背治不好了,你这个混蛋!”一直等到我骂够了、解气了,他才慢慢地对我说:“真对不起,姐姐,并不是那样的,我只是想追赶上你罢了。我以前经常去看你的比赛,球场上的姐姐非常潇洒帅气,我早就把姐姐当成自己的偶像了。”
没想到史也会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怒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心中久久无法平静的震惊。从那天开始,我的内心悄悄发生了变化。在我心中,星星之火被点燃了。
我的伤被认定为一级,虽然复原的希望很渺茫,但还是有行走的可能。“球场上的姐姐非常潇洒帅气。”那些给人无限希望的漫画、书上的励志故事,或是在医学上多么确切有根据的说明,都不及弟弟这句话让我心潮澎湃。我想找回潇洒帅气的自己——篮球在手中来回飞舞,球场上回荡着球鞋发出的“吱吱”的摩擦声,无人能比的自豪感。
最初会动的部位是脚趾尖,接着便是支起腿进行站立练习,这个过程真是太难了,即使现在想起这件事都让我感到非常恐惧。自从能站起来,周围人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父母明显变得乐观了,朋友们也对我说“真了不起啊”,虽然我仍然不去给史也助威加油,但他已经不再避讳我,经常在饭桌上谈论比赛的事情了。我嘴上不说,但心里真为他感到高兴,也从他那里获得了勇气。


展开余下试题以前那个只会跟在我后面的跟屁虫,不知不觉问已经将我超越了。那个瘦小的背影不仅变得高大威武,还带领我坚定地向前走。
(选自《文苑》2017年第2期,有删改)
5. “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经历了多次变化。请依据原文,在横线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1)“我”读初中时,当上了篮球队队长,__① ;
(2) ②__,难以接受现实,无自信,忧郁内向;
(3)“我”读高中时,史也进了篮球队,不满,反感;
(4)“我”能站起来后,__③ 。
6. 下面的句子是从文章中摘出的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我的人生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7.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在初一那年冬天,他竟然被选作新人挑战赛的选手1
8. 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9. “在我心中,星星之火被点燃了”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案】5. (1). ①称心如意,得意 (2). ②初三时遭遇了车祸 (3). ③为弟弟取得成绩而高兴,有了勇气,不服输 6. C
7. 示例:“竟然”一词写出了“我”对弟弟被选作新人挑战赛的选手感到意外,从侧面表现 了弟弟在篮球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8. 示例:运用了肖像(外貌)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弟弟在“我”心目中形象已变得高大,表达了“我”对弟弟的钦佩、赞美之情。
9. 示例:弟弟的一番话让“我”有了找回潇洒帅气(从前)的自己的信心,激发了“我”的自豪感,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解析】
5.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确定有效信息范围,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分析,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或句子作答。本题可采用“什么时间+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感态度”的形式结合内容概括,选择符合题意的内容作答即可。
6. 试题分析: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衔接。“我的人生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明在“我”的身上发生了重大的事情,而让我人生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就是我经历了一场车祸。故这句话应该放在【C】处。故答案为C。
7. 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竟然”一词写出了“我”对弟弟在篮球上取得了成绩感到意外,从侧面写出了弟弟在篮球上取得了进步。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8. 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手法的表达作用。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运用的是外貌描写,作答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9. 试题分析: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理解语句的含意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要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本题要重点理解“星星之火被点燃”的象征意义。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红狐狸
杨晓敏
士兵们在雪野里奔跑着,一派散兵状。人群中间,跳跃着一只小兽。连续几天的雪,让这只在哨卡周围时隐时现的红狐狸,终于耐不住饥寒,钻出来觅食了。哨兵一声呐喊,大伙出动了,偌大的雪野成为弱肉强食的场所……
你看见红狐狸在一位士兵的怀中剧烈喘息着,肚腹起伏得厉害。大伙儿头顶上笼罩着一团寒气,喊叫着围拢上来,露出胜利者的骄矜。
当时的直觉告诉你,这只红狐狸不只是一只小兽,应该是美的精灵呢!它的眼睛是幽怨的,蠕动的姿态是娇嗔的,红艳艳的毛皮多鲜亮多柔软啊,仿佛一团火焰正在燃烧……
士兵们击鼓传花般传递着狐狸。刚从哨塔上跑来的是个新兵,脸上早冻得裂开了花,嘴唇上的口子凝着丝丝血渍,使他不敢大声说话。他把狐狸贴在脸腮上,贪婪地抚摩了好一会儿,说:“都说狐狸臊,臊狐狸,我怎么闻到了甜丝丝的味道?”
你平静地望着这一切,多少觉得有点无聊,面部的肌肉不时抽搐几下,从心里对他们说,这大概是自我心理平衡在发生作用,冬季太可怕了。
不知何时,士兵们不作声了,只齐刷刷地盯向你。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杀掉狐狸,做条围巾什么的,让站岗的哨兵轮流戴它,或许对漫长而凛冽的冬季是一种有效的抗御。
四川兵从身上摸出一把刀,犹豫着递过来。
你看看刀,看看狐狸,脑海中变幻出和氏璧、维纳斯以及军校池塘里的那只受伤的白天鹅之类的东西。当你充分意识到这种思维的不和谐、不现实甚至离题太远时,你在短暂的沉默中,唤起了自己姗姗来迟的恻隐之心。
四川兵手中的刀捏不住了,落地时,众人的目光倏地变得复杂。有人“哼”了一声,用脚把雪花踢得迷迷蒙蒙——对你这个哨卡最高长官的犹豫不决和不解人意,表示出极大的蔑视和不信任。
你的腮帮子鼓胀几下,吞咽一口唾液,弯腰从雪窝里抠出那把刀。你再一次抬起头来,大家依然无动于衰。你只好左手抓过狐狸,把它构造精美的头颅向上一扳,用嘴吹开它脖颈处飘逸的柔毛,右手缓慢而沉稳地举起刀……
狐狸本能地痉挛起来,恐惧中闭上了那美丽绝伦的双眼,悠长地哀鸣一声,悲威乏至。
士兵们似乎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瞬间清醒了,几乎同一时刻,全扑上来,七八双粗糙的大手伸出来:“别……”
时间凝固了。脸上裂花的新兵,“扑通”一下跪在雪地上,抱住你的腿呜咽着说:“哨长,还是放它走吧,有它在这儿和我们做伴,哨卡不是少些寂寞、单调、枯燥,多些色彩吗?我……情愿每晚多站一班岗,也不要狐狸围脖……”
你的思绪变得明晰,沉重地呼出一口浊气,爱怜地抚摩几下新兵的头,心里说,你教育了我。尔后大吼:“起来!”手一甩,刀“嗖”地飞出老远。
狐狸蜷曲在雪地上,试探着抖抖身子,小心翼翼地在士兵们中间逡巡起来,待大伙儿让出一条路,便腾跃着向雪野掠去,士兵们目送一团滚动的红色火焰,没入辽远。
你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灵魂涅槃过后,和哨卡从此结下不解之缘了。
——(选自《特别文摘》2017年第lO期)
10. 士兵们开始为什么要杀红狐狸,后来又为什么要放红狐狸?
11. 文章运用了第几人称来写?有何作用?
12.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四川兵从身上摸出一把刀,犹豫着递过来。
13.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4. 有人说,红狐狸是自己救了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0. 要杀掉狐狸是想做条围巾,以抵御风寒;放生狐狸,是因为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杀害 小动物
11. 第二人称。好像在与读者对话,读来让人感到亲切。
12. 示例:强调四川兵对杀狐狸的不忍之意,也表现了四川兵对红狐狸的喜爱之情。
13. 示例:运用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新兵向哨长求情不杀狐狸的情 景,表现了新兵善良的本性及对生命的珍爱。
14. 示例:红狐狸的一声悠长地哀鸣,悲戚之至,瞬间惊醒了士兵们,唤起了他们对生命的珍爱,使他们放弃了杀它的念头。
【解析】
10.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在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章中筛选出解答问题的相关内容概括即可。杀红狐狸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皮毛做围巾;放是因为动了恻隐之心。


展开余下试题11. 试题分析:理解叙述人称在文章表达上的作用。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写作,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其好处是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但在叙写内容上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章运用了第二人称,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其好处是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文章运用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其好处是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但真实感不如第一人称。本题运用了第二人称,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12. 试题分析: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解题时要解释词语本义,结合文章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指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答题格式:“××”一词原指……,在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这里重点分析“犹豫”一词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表达作用。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表达作用一般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14.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分析红狐狸得救的原因,重点分析红狐狸的行为表现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节选自《孙子兵法•地形篇》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狼仍从(_____)
(2)顾野有麦场(_____)
(3)弛担持刀(_____)
(4)乃悟前狼假寐(_____)
(5)知此而用战者必胜(_____)
16. 翻译下列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 【甲】【乙】两文都说到与敌人斗争地形的重要性。【甲】文中,屠户利用地形斗争的句子是_______。【乙】文中,表明地形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8. 【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15. (1). (1)跟从 (2). (2)看,视 (3). (3)解除,卸下 (4). (4)睡觉 (5). (5)知道,懂得
16. (1)(屠户)在路上遇到两头狼,(它们)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7. (1).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18. 【甲】文: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乙】文;地形对战争的最后胜利是至关重要的。
【解析】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 年代:清
15.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从”是“跟随”的意思;“顾”是“看”的意思。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缀(跟随)、行(走)、甚(很)”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变诈(狡猾奸诈)、几何(多少)、止(通只)”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个别句子还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17. 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确定有效信息范围,即文中的具体位置,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能解答试题的相关的词语或句子作答。【甲】文中,屠户利用地形斗争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乙】文中,表明地形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18.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寓意。【甲】文《狼》一文描绘了 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乙】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等句子强调了地形对战争的重要作用。告诉人们作战要懂得占据有利的地形。
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跑了好几里路。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屠户没办法了,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了。屠户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屠户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
【乙】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明敌情,制定取胜计划,研究地形的险易,计算道路的远近,这些都是将帅的职责。懂得这些道理去指导作战的,就必然胜利,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就必然失败。
写作
19. 以“你是我的一扇窗”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阜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