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469  2018-03-0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9]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秀屿区2017~2018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2)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力尽不知热,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欢刈麦》)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 (3)亲贤臣 (4). 远小人 (5). (4)只恐双溪舴艋舟 (6). (5)但惜夏日长 (7). (6)窈窕淑女 (8). 君子好逑 (9). (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0). 苦其心志 (11). 饿其体肤 (12). (8)沙场秋点兵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类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类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晖”“舴艋”“窈窕”“逑”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2.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孔乙记》是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散文。
B.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论语》里的《离骚》。
C. 雨果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复活》。
D. 曹文轩是中国首个“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学常识是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知识,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诵背。A项《孔乙己》是小说;B项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C项《复活》的作者是托尔斯泰。
3. 下列加点字拼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 惘然(wǎng) 服(shé) 素裹(guǒ) 成吉思(hán)
B. 嚷(xuān) 息(xī) 昏(yùn) 夏(chéng)
C. 旁骛(wù) 佝(lǔ) 引(zhēn) 师(shàn)
D. 深 (shuì) 呜(yàn) 灵(jiǔ) 蹴(gōng)
【答案】D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A项“折服”读作“zhé”;B项“栖息”读作“qī”,“盛夏”读作“shèng”;C项“伛偻”读作“lǚ”,“征引”应读“zhēng”;D项“深邃”应读“suì”,“呜咽”应读“yè”,“灵柩”应读“jiù”,“蹴鞠”应读“jū”。据此分析,D项错误拼音最多,A项错误拼音最少。
4. 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
B. 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C. 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D. 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作品的鉴赏与辨析能力。书从字体上可以分为篆书、隶书、隶书、草书、行书五大类。仔细阅读这幅书法作品,可以看出这是一幅草书,文字意态生动,变化自然;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俊逸纯净,富有艺术感染力。根据这些分析可以判断C项表述错误。
5.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⑥⑤①④② D. ③①④②⑤⑥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仔细阅读语段可知,句③提出观点,是总起句;句⑥“有意义的世界”则体现了与上句的衔接紧密,是第二句;句⑤从“表面上”到“实际上”的句意可辨析与上句衔接最紧密,可作为第三句;句①与上一句共同表达了一个观点,是第四句;④②共同构成一个总结句,通过读和句中的“也”可辨析其先后顺序。据此分析,可排序为:③⑥⑤①④②,故选C。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聊发少年狂”,表现了仕途顺利、意气风发的一面。
B. 这首词起句用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C. 上阕“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下阕“何日遣冯唐”这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
D. 词的上阕“卷”一字突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雄壮。
7.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什么?整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6. A 7. “天狼”喻指辽和西夏。整句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A项分析有误,“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表现了作者因为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抑郁心情。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理解诗词情感的能力。仔细阅读诗词,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和体会情感。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中可知,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可知,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选自《史记》)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比至陈____________(2)将军身披坚执锐_______
(3)或说陈王曰________(4)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____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由是无亲陈王者。
10. 下面选项与“苟富贵,无相忘”理解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
B. 反映他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C. 表现出他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D. 这句话可译为“苟且富贵了,也不会忘记大家。”
11.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将军/身被/坚执锐 B. 伐无/道,诛/暴秦
C.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 诸郡县/苦秦吏者。
12.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 (1). 等到 (2). 亲自 (3). 有人 (4). 各位
9. (1)“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从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10. D 11. D
12. (1). (1)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2). (2)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解析】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甲)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展开余下试题(乙)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8.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比”是“等到”的意思。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安”是“怎么”的意思,“鸿鹄”是“天鹅”的意思,“由是”是“因此”的意思。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在能够翻译全文的基础上对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都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的分析。D项对“苟富贵,无相忘”的翻译不正确,这句话意思是:如果有一天谁富贵了,可别忘了咱穷哥们儿呀!
11. 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A项应为“将军/身/被坚执锐”; B项应为“伐/无道,诛/暴秦”;C项应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项正确。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联系实际,概括作答。综合来看,陈胜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能够利用大家对秦王朝暴政的反对心理起事,顺应了民心;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杀故人让他失去了人心。根据原因的分析可知,人心向背对于一个政权是最为重要的.据此分析拟写启示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军人之家
巴利斯
(1)维拉的丈夫巴都林离开妻子维拉上前线两年了。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中通知说,她的丈夫巴都林受了重伤,现在就住在市荣军医院。
(2)医生带维拉走进病房,指着一张靠在墙边的病床,床上的伤员盖着被单,仅露出圆圆的修剪过的后脑勺。
(3)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她希望看到床上的人把枯瘦的双手伸出来,她就会投向他的怀抱,可是他没有动。维拉猛然惊呆了:手呢?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连双手都没有了!床上的伤员慢慢抬起了头,维拉看到的是一张破了相并带有深红色伤疤的脸,空空的小洼坑代替了眼珠,又大又白的伤痕歪歪斜斜地穿过这可怕的面孔,她惊叫一声,便失去了知觉。
(4)维拉醒过来后,少校和医生向她介绍了巴都林受伤的全部情况:他踩响了地雷烧伤了双目,炸没了双手,截去了双腿……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他身上没有证件,胸前内衣口袋里仅藏着一封给妻子的信,根据信人们才确认出他的身份。
(5)第二天她再次来到医院,把巴都林运回了家,战争毁了她的幸福生活,但没有使她屈服,她悉心地照料着丈夫,盼着丈夫的状况能够有所好转。
(6)九月的一天,维拉正在做家务,篱笆门吱呀地响了一声。啊!站在门口的是活生生的、健壮的巴都林吗?
……
(7)巴都林听妻子把事情经过讲了?”
(8)“当然!”
(9)“只要他活着你打算护理他一辈子?”
(10)“是的。”
(11)伤员躺在床上,脸朝着墙,维拉倾着身子温和地在他耳边说着:“我的丈夫回来了!但您别难过,您将和我们一起生活,谁也别想带走您,听见了吗?”
(12)巴都林突然想起,“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维拉拿出了信,巴都林看完后兴奋地说:“他是阿廖沙,我的战友!为防万一,我们互相交换了信。这样,如果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就可以把信转给他的亲人。”巴都林抹了抹眼窝里的泪水,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大声对伤员说:“阿廖沙,我是巴都林,你还记得吗?”
(13)阿廖沙微微点了点头,巴都林兴奋地接着说:“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14)床上的阿廖沙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谢——谢,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被抛弃……”
(15)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新故事》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3. 为使“伤员不是维拉的丈夫”这一情节合理,文中有几处埋下了伏笔,下面哪项内容不属于伏笔。( )
A. 双眼已无眼珠,脸上有白而大的伤疤,脸已破相,失去了双手和双腿,无法辨认。
B. 阿廖沙微微点了点头,巴都林兴奋地接着说:“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C. 身上没有证件,仅凭一封给妻子的信确认了他的身份。
D. 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
14. 下面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一项是( )
A. 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
B. 巴都林突然想起,“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
C. 床上的阿廖沙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谢——谢,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被抛弃……”
D. 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15. 赏析句子。
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16. 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妻子维拉或者丈夫巴都林的性格特点。(只选一个)
17. 小说叙写了什么故事?包含哪些情感?
【答案】13. B 14. C
15. (1)这句是景物描写, 烘托人物心情。 夫妻团圆、战友团聚使三人心情都非常兴奋;(2)预示事态发展。 伤员会得到很好的医治,三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3)“阳光”“艳阳”象征着人性的美好和人情的温暖 (答对要点即给分 )
16. 妻子维拉:(1)热爱丈夫,意志坚强。 “丈夫’严重残疾,战争夺去幸福,但她没有屈服;(2)心地善良,心灵美好, 伤员虽不是丈夫,她仍然坚决地要他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展开余下试题丈夫巴都林:(1)热爱妻子,牵挂家庭。 执行任务前想办法把信传回家; (2)心地善良,心灵美好 。毅然决然地要他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17. 故事:维拉的丈夫巴都林与战友阿廖沙交换信件,以致维拉错把脸上有很大伤疤和失去双手双腿、根本无法辨认的阿廖沙当成自己的丈夫悉心照顾,当丈夫回家后他们仍然继续照顾阿廖沙。 情感:保家卫国、履行使命的爱国情感;心有灵犀、两地牵挂的夫妻情感;患难相恤、纯洁无私的战友情感;艰苦朴素、发扬传统的革命情感。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伏笔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主要从文章情节整体来把握。伏笔一般要从上文去找,寻找文章伏笔时先要清文章的故事情节,抓住关键语句,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伤员不是维拉的丈夫”主要从伤员的外貌以及与维拉的交流中证明,据此分析,B项不属于伏笔。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省略号作用的分析能力。省略号的作用有:语句的重复;说话断断续续;意犹未尽;语言的省略等。A项表示语句的重复;B项表示语言的省略;C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项表示语句的省略,意犹未尽之意。据此分析应该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的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渲染、烘托气氛,抒发或寄托作者和人物的感情。“阳光”体现人物心情非常兴奋的,因为夫妻团圆、战友团聚使三个心情都非常兴奋;“艳阳高照”更能充分体现人性的美好和人情的温暖;同时,用美好的积极向上的好天气也对伤员等三人的未来作了预示,预示他们的将来会越来越好。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从文章具体情节,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各种描写来分析。本题要求从两个人物中选一个,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选取熟悉的一个人物进行分析。若分析妻子,就要抓住她热爱丈夫,意志坚强和心地善良的性格;若分析丈夫,就要抓住他热爱妻子,牵挂家庭和心地善良的性格。人物的性格从具体的事件和生活的细节中分析、概括。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概括式要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的提取,先提炼出“某某干什么”或“某某怎么样”的形式,再补充需要强调的时间、地点、结果即可。这篇小说写的是维拉的丈夫巴都林与战友阿廖沙交换信件,以致维拉错把高度瘫痪的阿廖沙当成自己的丈夫悉心照顾,当丈夫回家后他们仍然继续照顾阿廖沙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体会多种情感,如作为军人保家卫国、履行使命的爱国情感;作为夫妻心有灵犀、两地牵挂的深厚情感;作为战友患难相恤、纯洁无私的情谊;作为普通人艰苦朴素、发扬传统的革命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1)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例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在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着。
(2)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3)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炼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4)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
(5)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有删改)
18.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社会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焦虑。
B. 富二代、官二代如果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
C. 现代社会,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
D. 寒门能否出贵子,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19. 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寒门贵子”的理解。
20. 下面的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
晋代孙康小时家贫,冬天夜里他常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答案】18. D 19. “寒门贵子”指那些白手起家,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的人。(大意对即可)
20. 不恰当。 本文作者是针对当下“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进行论证的,所选论据应是现代事例,而材料是古代事例,不符合要求。( 大意对即可。)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总结归纳中心论点,了解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莆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