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39  2018-03-0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9]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研究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不难发现,主流经济增长模型中并没有考虑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传统分析普遍认为,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短期内碳排放约束将对潜在经济增速产生不利影响。然而,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开始从不同方面考虑在较长时期内碳排放约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传导机制。。
碳排放约朿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直接效应,主要是在控制了碳排放水平和降低碳排放总量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路径会随之发生变化,挖掘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将转向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由此,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建立两种不同的路径机制。
机制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碳的“结构性减排”。也就是说,通过将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到单位产值碳排放更低的领域,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碳减排的双重目标。
机制二:通过产业内部技术升级带动生产效率提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碳的“效率性减排”。在这一作用机制下,资源结构并没有得到优化配置,而是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实现在既定资源配置条件下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和内涵式经济增长。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将碳排放约束条件加入主流经济增长分析范式,即将产业、生产要素的结构性调整和生产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的效率性调整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进而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模拟分析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最优理论增长路径的演化特征。其中,机制一通过将碳约束施加于资本、劳动项,体现碳约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来的生产水平提高;机制二通过将碳约束施加于全要素生产率项,体现通过碳约東推进技术创新从而带动产效率提高。
虽然碳排放约束的作用机制一和作用机制二均对稳态下产出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机制一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有终点的,而机制二中的技术进步却是无止境的。因此,碳排放约束的第一种作用机制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小,而碳排放约束的第二种作用机制的影响力力将会越来越大,充分发挥机制二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将更有利于实现经济系统稳态下产出水平达到更高的稳态值。
(摘编自靳祥锋、任栋《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増长机制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分析普遍认为,碳排放约束将给潜在的经济增长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B. 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将定位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大单位碳排放两个方面。
C. 推动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使生产水平得以提高。
D. 两个机制分别侧重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但影响力的发展趋势不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分析了两个机制,重点强调了机制一碳排放约束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B. 文章开篇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引出有关碳排放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
C. 文章重点剖析了碳排放约束的影响途径以及如何借此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
D. 对于碳排放约束的影响,文章首先阐释概念,再分层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浏览完整试题A. 如果能够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就有希望实现碳的“结构性减排”。
B. 如果在生产中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就有希望实现碳的“效率性减排”目标。
C. 技术进步无止境特点使碳排放约束的效力越来越大,直至达到碳排放为零。
D. 基于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经济领域须考虑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表述不严密,原文说“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短期内碳排放约束将对潜在经济增速产生不利影响”;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而不是“加大单位碳排放”;C项表述颠倒,原文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强调了机制一碳排放约束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错,从文章最后两段论述看,应是强调机制二碳排放约束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C项“直至达到碳排放为零”文中无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乔治的心愿
(美)亨利•斯莱萨
“祈求我的心愿赶紧实现,快让第一中心银行遭到抢劫吧。”乔治心中默念着。
六年来,从他到西威市第一中心银行做助理柜员开始,每天晚上他都要重复这一举动。现在他早已是一名正式柜员了,还有一整只现金箱归他使用。但他发现,自己需求的并不是什么职位或者头衔,而是金钱——发出脆响的绿色美钞。
可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从眼皮子底下拿走一叠叠厚厚的钞票。那么,只有一个办法:银行遇到劫案。
很久之前,他就想出了这项简单的计划:如果说有一名劫匪甲抢劫了银行柜员乙,又如果说柜员乙交给劫匪甲一笔钱……谁能知道劫匪甲从柜员乙那儿抢到多少钱?有什么方法能阻止柜员乙私吞了所有剩下的钱,并宣称钱全被劫匪甲抢走了呢?
下午两点,银行大门忽然打开,乔治满心期昐的劫匪甲走了进来。
这个戴面罩的男人一进来就摁了手里的一个小盒子,监控镜头开启状态的小红灯都熄灭了。男人用沙哑的嗓音叫道:“抢劫!”说着,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可怕的黑色转轮手枪。
“快!”劫匪说,“把钱都交出来!”
乔治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把手伸进现金箱,从最上层的格子里取出所有的纸币,差不多有六万美元。乔治把钱从窗口递了出去,劫匪贪婪地一把夺过来,塞进口袋,转身走了。
乔治冷静地掀开现金箱,把最下层格子里的大额钞票尽可能多地塞进自己的长裤口袋。
“欢迎下次再来。”乔治想。然后,他晕倒了。
当他醒来时,担心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是不是被搜过身了。他装作无意识地把手放在长裤上,轻轻拍了拍,还好,都在。然后,他把手放在地板上,对围着他的那些挂念的脸露出微笑。
主管贝尔说:“乔治,你脸色不太好,看看医生吧。”
“我没事。刚才的一切真是太可怕了。我想回家休息一下。”
一个小时后,他安全地回到自己家中,开始清点口袋里的钞票:七万五千美元。
第二天早上,他一到银行,就发现银行今天没有对外营业。然而,奇怪的是,所有人的情绪格外高涨,一点也不像遭受过损失的模样。同事告诉他行长伯罗斯先生找他。
乔治来到伯罗斯先生的办公室:“先生,您找我?”
“是的!快进来吧。”伯罗斯神情欢快,“想让你见个人,乔治。”
乔治一眼就认出椅子上的卡拉先生,银行的前任行长,目前担任银行董事会主席。这个快七十岁的老绅士冲着乔治揶揄地笑道:“小乔治,昨天的遭遇把你吓坏了吧?”
“卡拉先生,我很好。”
“那就好。”卡拉轻轻笑着,“小乔治,昨天对你来说真是一场冒险啊。你看,抢我们这么一家小银行实在是太容易了,对吧?”
“先生,您的意思是?”
“哈哈。”卡拉一边说,一边挠着下巴,“小乔治,真抱歉,我吓坏你了,但我觉得这其实是个好主意。这主意现在看可能比较蠢,但我觉得大家都有收获,对吧?”
乔治不自觉地摇起脑袋。“我不明白……您是……什么意思?”
卡拉乐得拍了拍椅子,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头套。他把头套蒙在嘴巴上,哑着嗓子说了句:“快!把钱都交出来!”
伯罗斯放声大笑起来,可此时的乔治却如坠冰窟。
“那……抢走的钱呢?”他的喉咙仿佛堵住了。
“哦,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卡拉说,“我把钱统统放回你的现金箱了,六万美元一分也不少。”
这时,他们身后的门打开了,主管贝尔的脑袋探进来。“伯罗斯先生,”他神色严肃地说,“经过核查,我们发现,现金少了七万五千美元。”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描写了乔治的心理活动—默念实现“第一中心银行遭到抢劫”的心愿,扣住题意,也表现了他的天真幼稚。
B. 乔治设计的计划中的“劫匪甲”是不确定的任意人,而“柜员乙”就是他自己,他的目的单纯,而计划貌似天衣无缝。
C. 计划实施后,乔治进行了一系列的表演,如将美钞装入裤袋后“晕倒了”,醒来后对围着他的那些挂念的脸露出微笑。
D. 小说最后由主管贝尔点明“现金少了七万五千美元”,照应了前面乔治“计划”中的行为,小说至此,戛然而止,引人回味。
5. 小说题为“乔治的心愿”,那么在小说中,乔治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卡拉先生假抢银行却引出了真盗贼,是卡拉的有意设计,还是他的误打误撞?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展开余下试题【答案】4. A 5. ①贪恋金钱:身为银行柜员,乔治对“发出脆响的绿色美钞”深深迷恋。②内心狂喜:乔治总盼望在自已供职的银行里发生抢劫,好浑水摸鱼,而这种机会很快到来,终于让他“实现”了心愿,以致欣喜若狂。③深陷绝望:当明自自己落人了卡拉设下的圈套后,乔治如坠冰窟。
6. (1)有意设计。①卡拉只选乔治当班时抢,表明卡拉对乔治的“心愿”也许有所察觉。另外银行从未遭到抢劫,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卡拉设计这场抢劫很有必要,小说中说“你看,抢我们这么一家小银行实在是太容易了”。②从劫案发生后银行职员的情绪高涨看,大家似乎对抢劫早有心理准备。③从卡拉、伯罗斯对乔治的态度和说话语含讥讽来看,这也是精心设计的。
(2)误打溴撞。①乔治的“心愿”只是心中想想,并没有表现出来,卡拉没有理由怀疑乔治。②乔治晕倒而口袋中揣有巨款,但银行里的人并没有当场揭穿,而是关心他,还让他带钱回家,这表明并非有意设计。③乔治回到银行,大家对他很热情,这表明直到结尾,人们并不知道乔治藏钱。(两种说法任选一种)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实现“第一中心银行遭到抢劫的心愿”说法不当,乔治的心愿是在“第一中心银行遭到抢劫”时,自己能私吞银行中的现金而不被察觉。
5.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要求“乔治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其实就是对乔治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在分析其心路历程时,可按照小说的情节来分析。本篇小说的情节可划分为:(1)乔治每天祈求第一中心银行遭到抢劫,从而实现自己对金钱的需求。(2)第一中心银行遭到抢劫,乔治很高兴,并趁机拿走了七万五千美元。(3)第二天上班得知真相,原来一切都是卡拉的有意设计,此时乔治如坠冰窟。回答本题时可抓住表示心情的一些词语,如:乔治满心期昐的劫匪甲走了进来、乔治按捺住内心的狂喜、可此时的乔治却如坠冰窟。

如回答误打误撞,分析原因时要注意原文中哪些情节的描写可见卡拉不是故意设计的,如①乔治的“心愿”只是心中想想,并没有表现出来,卡拉没有理由怀疑乔治。②乔治晕倒而口袋中揣有巨款,但银行里的人并没有当场揭穿,而是关心他,还让他带钱回家,这表明并非有意设计。③乔治回到银行,大家对他很热情,这表明直到结尾,人们并不知道乔治藏钱。
从回答题目的难易度来说,可能回答误打误撞会更好分析,理由更充分些。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有所增多,“十四五”以后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的影响,人口增长势能减弱。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持续下降。
(摘编自《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材料二:

2012-2016年全国人口总数及增速
注: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
(资料来源于《2016年中国人口总数统计及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析》)
材料三:
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背后的原因是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结合。在一个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社会里,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正金字塔形,老龄人口占比较小。在一个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社会里,人口年龄结构则趋向倒金字塔形,老龄人口占比较大。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率在多数年份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随后,出生率开始快速下降,20世纪80年代后进一步下滑,到2000年之后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死亡率比出生率下降得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下降到千分之七左右。最近十年死亡率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比重越来越大,而老年人是死亡率较高的群体,因此会带动整体死亡率上升。
(摘编自王非、赵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开展,根本上受益于自身有利的人口结构,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人口红利窗口正好重叠,而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减速与人口红利窗口的关闭密切相关。1985-2007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为1.58%,2008—2015年下降到0.61%,根据年龄移算,2016-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0.4%。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富裕人群闲暇追求倾向的增强,以及低龄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或劳动参与率也呈现越来越显著的下降趋势。例如,1985-2007年中国劳动参与率增长幅度为—0.07%,2008—2015年为—0.24%,未来5年估计为—0.50%。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参与率增长速度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化。中国劳动力投入增长率由1985-2007年的1.5%,下降到2008-2015年的0.36%,2016-2020年估计为—0.9%。
(摘编自张雯鑫《2016年中国劳动力投入增长率将为负》)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我国“十三五”期间出生人口增多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密切相关,这种增长趋势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
B. 由材料二可知,2012—2016这五年间,每年的出生人数均超出了当年的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左右。
C. 根据材料二可知,2012-2016这五年间,年度总人口数的增幅与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增幅是完全相同的。
D. 中国人口的出生率的下降和死亡率的下降同时出现,而最近十年死亡率的上升,与老年人比重大有关。
E.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结构合理,由此带来中国工业规模增大,经济高速增长,这种态势直持续了30多年。
9.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原因。
【答案】7. C 8. BE
9. ①我国人口的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造成人口快速老龄化。②人口快速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和劳动参与率下降),导致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化,人口红利窗口关闭,经济减速。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正金字塔形”错,应为“倒金字塔形”。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这种增长趋势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错,应是人口总规模达到峰值;C项“增幅是完全相同的”错,由图可知,二者增幅存在明显差异;D项“同时出现”错,由材料三“死亡率比出生率下降得早”可知。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本题的答题区间散落在全文,回答时要仔细阅读文本,找出有关的语句,如:我国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背后的原因是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结合。最近十年死亡率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比重越来越大,而老年人是死亡率较高的群体,因此会带动整体死亡率上升。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富裕人群闲暇追求倾向的增强,以及低龄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或劳动参与率也呈现越来越显著的下降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参与率增长速度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化。然后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整合,最后可概括为两点:①我国人口的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造成人口快速老龄化。②人口快速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和劳动参与率下降),导致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化,人口红利窗口关闭,经济减速。


展开余下试题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B.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寸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C.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D.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以此推之,司马光去世时官位高且享有爵位。
B. 台谏,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其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
C. 右,古时就官位而言,左比右要高;就座位而言,左比右要卑,如“虚左以待”。
D. 大不敬,中国古代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种罪名,“十恶不赦”中的“十恶”之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安世谨遵师教,也能反躬自省。在吴守礼将要查办贪官司户之时,刘安世遵照司马光“不妄语”的教诲没有揭发,事后为自己的不诚实而自责。
B. 刘安世身为谏官,敢于直言进谏。针对王安石任人唯亲的做法,他认为当时的任用官员与从前大不相同,影响甚坏;甚至参奏文彦博一班旧臣借机贪污纳贿。
C. 刘安世痛斥奸人,嘴下毫不留情。他指责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互相勾结,贪天之功,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的人们将他们称为“四凶”。
D. 刘安世正身洁己,深受老师影响。他平日在家也无倦怠之态,正襟危坐,写字不用草书,不喜爱女色和钱财,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老师司马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
(2)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他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
(2)章惇与蔡卞想把刘安世置于死地,趁着使者到海岛诛杀陈衍,婉转地告诉使者去拜访刘安世,威胁他让他自杀。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首先比较几个句子之间的异同点,找出断句有差别的地方,然后结合前后文进行判断。如:“饮酒、谈笑、徐书数纸”是几个动作,从常识角度,应该断句为“饮酒谈笑/徐书数纸”,排除AC;“顾客曰”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是:回头对客人说,所以中间不用断开,故选B。原文标点: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C就官位而言,左比右低;就座位而言,左比右尊。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B“借机贪污纳贿”有误,无中生有;文中提到的“执政”并不一定是王安石,他只是在话语中将当时的现象与王安石联系在一起。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1)“别籍”另外登记,其中的“籍”是“登记”的意思;“义理”古今异义词,道义情理;“止”仅,只;“示惩”显示惩戒;(2)“因”趁着;“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本文是“委婉”的意思;“过”拜访;“自裁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厦门外国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