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B项的表述不准确,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烘托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
浏览完整试题7. 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解析】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文章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同时说明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8. 翻译下列各句。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结友而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2). (2)吕蒙就开始学习了。 (3). (3)鲁肃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解答思路是: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但”“往事”“乃”“结友”是关键词语,注意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9. 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或以钱币乞之 B. 若 孰若孤 若毒之乎 C. 过 及鲁肃过寻阳 人恒过,然后能改 D. 见 见往事耳 有时见日 【答案】A 【解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A项中的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B:比;你。C:到;犯过失。D:了解;看见。故选A。 1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 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答案】D 学§科§网...学§科§网... 11. 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 (1)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答案】示例:(1)因为吕蒙现在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2)鲁肃与吕蒙交谈讨论,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涉及到文章的基本事件、人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吕蒙学识不高,孙权想让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且他自己也觉得“自以为大有所益”。所以劝吕蒙学习。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吕蒙的变化之大。 12. 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成语:刮目相待 (2). 启示:示例: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及阅读启示。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吕蒙的变化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只要肯学习,什么时候也不算晚。只要你肯刻苦努力,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还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122.240.20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