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453  2018-03-10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3]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潮汐(____)尘埃(____)鸟臀目(____)携带(____)
追溯(____)陨石(____)劫难(____) 褶皱(____)
【答案】 (1). xī (2). āi (3). tún (4). xié (5). sù (6). yǔn (7). jié (8). zhě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汐”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 找出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其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尘埃 至密 繁盛 熔化(_____)
(2)膨胀 陨石 流逝 砥达(_____)
【答案】 (1). 至-致 (2). 砥-抵
【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致”“抵”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所有陆地  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风,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2)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  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3)如果你反温度升得足够高,就  使这种变化加快。
(4)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  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 似乎 常常 可 肯定 B. 似乎 一直 可 应该
C. 几乎 常常 可能 应该 D. 几乎 一直 可能 肯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词义,然后根据语境的意义考虑所填空的词语。似乎:仿佛;有些像。几乎∶差一点。常常,指时常,经常。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多,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一直:总是,任何时候都是。应该: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肯定:有两层意思。对事物持确认的或赞成的态度,“否定”相对;有把握;无疑;有信心;有理由确信。
4. 文学常识填空: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___》,作者阿西莫夫是__国著名科普作家和____小说家。
【答案】 (1). 新疆域 (2). 美 (3). 科学幻想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有关的文学常识。
(二)文本探究
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____)
(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____)
(3)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____)
(4)这两篇短文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____)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 (1). √ (2). √ (3). × (4). √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3)“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错。不是恐龙四处迁移,是大陆漂移。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6. 指出下面两个名使用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______)
(2)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______)
【答案】 (1). 作比较 (2). 分类别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很明显是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与“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进行比较。“撞击说”和“火山说”明显是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说明方法,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课内精读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7.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8. “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9. 什么是泛大陆?
10.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11.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那时指什么?
12. 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 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中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
8. 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9. 板块的漂移,使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个主要陆地就被称为泛大陆。
10. 逻辑顺序。 11. 泛大陆时期。
12. (1). “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 (2). “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解析】
7. 试题分析:首先要考虑“漂移”与“迁移”的不同意义。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然后考虑在具体的语境中应该使用哪个词语。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中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所以不能运用“移动”一词。
8. 试题分析:考查对说明文重要内容的理解。“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可抓住第2段“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一句作答。
9. 试题分析:考查对说明文重要概念的理解。“泛大陆”的概念,和抓住第3段“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作答。
10. 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本选文主要说明大陆漂移造成了恐龙遍布全世界的影响。注意是在解释原因,没什么时间概念,所以不是用时间顺序,用的是逻辑顺序。
11. 试题分析:考查对说明文重要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答出“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的“那时”的指代意义。可从“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中特取“泛大陆”作答。
12. 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几乎”本义:差不多、接近。语境义: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 “似乎”本义:好像。语境义: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
点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二、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四、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六、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七、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展开余下试题二、综合提升
13. 上图是四幅恐龙的图片,前上两幅是化石,下两图是复原图,请结合图片探讨以下问题。


(1)科学需要大胆的想象,请你根据图片内容和你所了解的信息,描述一下恐龙生活时代的一个场景。(50――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恐龙的灭绝有很多种假设和推理,除课文提到的以外,请你也提出一种假设,探讨一下恐龙在地球上灭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你的了解列出几种恐龙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有一些恐龙化石被不法分子偷运出境,请你为保护恐龙化石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示例:恐龙生活的时代,地面上已经有了大量的植物,高大的树木参天耸立,恐龙在树林穿行,恐龙有十几种,有带翅膀的翼龙在天上飞,地面上有大型食肉恐龙和更大的食草恐龙活动,地面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 示例:地球上的恐龙可能是因为一直场大瘟疫造成灭绝的,因为那时候的生物免疫力很差,有了瘟疫无法控制,使所有恐龙因此而灭亡。 (3). 兽脚类、鸟臀目、剑龙类、角龙类、甲龙类、肿头龙等。 (4). 示例:1、加强恐龙化石的勘测,尽量将恐龙化石全部发掘出来。2、加强出入境管理,严格把关,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3、加强群众监督,依靠人民的力量控制文物的流失。
【解析】试题分析:(1)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生动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注意作答时,需要大胆的想象,但不能游离画面的注意内容。(2)探讨一下恐龙在地球上灭绝的原因。此题的答案似乎比较开放。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原文来断定答案。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一定要结合原材料的内容作答。(3)出几种恐龙的类型。考查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如“雷龙”、“三觭龙”、“剑龙”、“甲龙”、“霸王龙”“鸭冠龙”等。(4)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要针对“有一些恐龙化石被不法分子偷运出境”的事件提建议。可从提高公民素质、加强出入境管理、加强群众监督等几个角度作答。
拓展延伸
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2017•大庆中考)
王元红
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湖水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容量增加了近140亿立方米。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研究人员认为,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需要综合考虑水循环的各个可能因素。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⑦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气温升高后,特别是冬季气温加快上升,冻土开始融化。这些融化的水也会注入地势较低的纳木错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⑧通常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水体蒸发量加大,然而,研究表明,蒸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气象要素,伴随气温的升高,水体的蒸发量不一定随之增加,它还与云量、日照、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
⑨笔者曾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康世昌谈起过纳木错湖水蒸发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分析和研究,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纳木错地区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增加了,但纳木错地区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
⑩这意味着,蒸发量的减少也是造成纳木错水位上升的一个原因,但与冰川和冻土对湖水水位的影响相比,这一因素要弱得多。
⑪说到这里,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纳木错的湖水水位为什么升高了。归根结底,这种情况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因此,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
14. 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概括纳木错湖水越变越大的三点具体原因。(每点用四个字概括)
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纳木错湖越变越大,归根结底是气候变化导致的。
B. 本文是按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纳木错湖水位上涨的原因的。
C. 第①段提及的湖水上涨的两种猜想,就是为了告诉读者牧民十分愚昧。
D. 第⑥段加点词语在文中起到限定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17. 作者在文尾说“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能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哪些事情?(试举四例)
【答案】14. (1). 作比较 (2). 纳木错湖水在1970-2009年间的上涨情况
15. 冰川融化;冻土融水;蒸发减少 16. C
17. 示例:①使用新的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使用电动车或绿色驱动技术出行 ③植树造林,减慢沙化 ④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全民动员
【解析】

点睛: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可以套用下面的格式去作答:运用**的说明方法,**地说明的****。注意此格式包含三个要点: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自身的作用(下定义——科学准确、作比较——突出、打比方——生动形象、分类别——条理清晰、列数字——准确具体、举例子——具体)+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说明内容,理清作者说明的思路,将关键内容进行分点概括。文章在第三至十段具体分析纳木错湖水上涨的原因,第④段重点分析第一个原因:全球变暖;第⑥⑦段重点分析第二个原因:冻土融化;第⑧⑨⑩段则重点分析第三个原因:蒸发减少。要注意按题目要求,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
16. 本题考查是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出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其中分析有误的是C项,结合全文内容来看,第①段提及的湖水上涨的两种猜想,是为了引出说明的对象,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7.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结合生活实际,举出我们可以保护家园的四个实例即可。 (122.240.200.163)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部编新人教”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