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29  2018-03-1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9]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末期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答问答题。
第Ⅰ卷 阅读题(75分)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历来比较一致,大多赞成唐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真是她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
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待。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
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寡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入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样的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


浏览完整试题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第11期,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其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是否寒门、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
B.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
C.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
D.《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刘兄的做法“合情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
B.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
C.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D.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
3.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作品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B.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
C.刘兄有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他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
D.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想起苏州
胡跃先
想起苏州就想起江南的烟雨红颜,江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小花伞。苏州的婉约细腻大抵就在那一城一水,一花一叶了,是的,苏州的城是梦幻迷离的,天下园林在江南,江南园林在苏州,可见她的风姿绰约。拙政园的大气,留园的小巧玲珑都好似一幅幅醉人的写意画,那画上有桃红柳绿,有燕子来时月满西楼,也有吴山点点愁。那一扇扇古老的门楼里都是一个个散发着幽香的故事,那故事里有动人的歌谣和图画。
想起苏州就想起唐伯虎,想起唐伯虎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想起桃花庵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歌》和《落花诗》。在月夜孤凄的夜晚,在红消香断的白天,吴门四才子和吴中四杰的唐伯虎踏歌而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是唐伯虎的潇洒。
“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又是痴迷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再看他的《落花诗》,我们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衰老形骸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这是不是与曹雪芹的《葬花吟》有些相似呢?是的,简直与林黛玉一个口吻,一样的哀怜。再看林黛玉也是出生在苏州,也许就是拙政园或留园的大家闺秀,10岁以前她就在那里吟诗绘画做女红。那青砖黛瓦,绿树红墙,还有那一溪的桃花,成就了她一生的聪明,也注定了她的冰肌玉骨。她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可惜寿年不终,早早地夭折了,带走的是红楼的遗恨,带不走的是苏州的雨,苏州的风,苏州的春花秋月,苏州的小桥流水。我们在记住黛玉的同时,也记住了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是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难道不认为林黛玉的冰雪聪明和她的兰香蕙质不就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吗?
黛玉姑娘手中的那把小花伞又传过了百年,那三月的雨仍是那样多情和柔软。我是二十年前去的,在苏州我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女人。就在虎丘山下,我邂逅了秋香,她和唐伯虎款款而来,他们在雨中相遇,共用一把小花伞,深情一顾,情动千年。他们习字作诗,绘画绣花,不染尘埃,不求闻达,心无旁鹜,只在山林。虽然在我是梦的幻影,然而,我思故我在。我见到的游人,以及那一个个红男绿女难道不是秋香和唐伯虎吗?你看他们多么相爱,多么风流袅娜。
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
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吴王的美人不听招呼,他挥刀砍下他们的头颅,从而一呼百应,苏州从此寒光无比。天幕血红,孙武带领吴国的军队南征北战,攻齐攻楚攻越,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而成就了千秋兵学宝典《孙子兵法》。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所以世界上的东西绚丽总是暂时的,唯有平淡才是永恒的。天心月满,人有几何?
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想必苏州的雨也分外撩人,那拙政园的荷塘,那枫桥的绿水,以及那满街满巷的俏丽女子和他们手中的小花伞都牵动着我的情思。
(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散文开头概写苏州城的梦幻迷离,风姿绰约,并以拙政园和留园的特点引出散发着幽香的故事,以及那故事里的动人歌谣和图画。
B.我们看到唐伯虎既是潇酒的也是哀怜的两面,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苏州城也具有两面性,如拙政园大气,留园小巧玲珑。
C.散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起苏州,说明所写之景、之人,乃是回忆,此为虚;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写现在,此为实。
D.“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一句意味深长,“静静”是“平淡之意,“长眠”是“永恒”之意,“五湖明月”既寓意平淡,又寓意永恒。
5.文中“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6.这篇散文以“想起苏州”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4月1日来电)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展开余下试题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摘编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
材料二:
“北京有很多非首都功能,但也没有说所有非首都功能都一定要搬过去。”邬贺铨说,不会强迫哪个企业一定要搬到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水环境问题特别受重视。水量以及泄洪时对下游的影响、上游河道水域质量等问题,都有专家进行专门的论证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曾澄清:“雄安不是首都副中心,就是新区。”
“我们这里暂时还叫‘安新县’,之后怎么办,我们也在等国家规划。”河北省安新县精神文明办主任张胜伟坐在临时充当接待室的宾馆标间里,疲惫地望着三天里他接待的将近第20拨记者。“来的都问同样的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
三年前,盛传河北保定将成为政治副中心。“那是传说,(中央)从来没这么说过。”4月4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域最终划定雄安新区,而非保定市区,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主要还是考虑资源环境。
“保定人口较密集。雄安新区围绕白洋淀周边开发强度不大,除三个县城以外,还有很多人口稀少的地方,动迁问题相对也少很多。”邬贺铨说。
总体规划尚未出来。一位专委会成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3月他看到征询意见中的新区规划,特别注重绿色低碳:“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城市高。基本都是轨道交通,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的排放。”
(摘编自2017年4月6日《南方周末》)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报道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以“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等用语传达了本消息的重要程度。
B.雄安新区的名称源于河北省的雄县、安新县,以这两个县和容城县共同作为其规划范围,涵盖了京津冀区域的腹地。
C.材料一从发展区域面积的角度介绍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分为起步区、中期发展区和远期控制区三个开发阶段。
D.雄安新区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其规划建设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均为新闻报道,核心信息均为围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然而两者的语言风格有着一定的差异。
B.材料二通过雄安新区政府部门官员的解释和描述,主要谈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些情况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C.从新闻的权威性来看,第一则消息具有最高权威性,一个重要标志是,它是由中国的国家新闻社——新华社发布的。
D.中央最初打算将政治副中心设立在保定,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但最终划定在雄安新区,主要考虑到了资源环境的问题。
E.设立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但并非意味着所有非首都功能都一定要搬过去。
9.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雄安新区的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和措施。(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B.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C.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D.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阳、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郭: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晦: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B.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


展开余下试题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髙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分)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分)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韩揆之江西
李冶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西江①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②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注】①西江,一作“江西”。长江在武昌一段称为西江。②湓城:在今江西,是韩揆要去之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首联中“别恨”一词为全诗的诗眼,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首联与《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样,都运用了以乐录写哀情的手法。
C.颔联写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的孤舟远去,思绪万千。
D.颈联写诗人因江水不能到友人那里,故给友人的书信也变少的现状。
E.尾联写诗人感慨于大雁能年年往来,但自己与友人却不能见面。
15.本诗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氓》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黜,也曾因采摘白芷而被加上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对人才的渴慕。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对比自己与同学的家境和生活条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当年的衣着之差及自安心态。
(8)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
第Ⅱ卷 表达题(7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在这个现代都市里,很多文学膜拜者不远千里来到这陌生的异乡,蜗居在亭子间,试图一展身手。
②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在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③或许只有加强内部的政治团结,才是欧洲走出经济泥淖的终南捷径。
④我的同桌以前是—个性格内向的人,自从老师找他谈话之后,他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⑤老皇帝病危,皇太子之间勾心斗角,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帝业不绝如缕。
⑥教师上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听课时就会感觉苦不堪言,正襟危坐,只盼着快点下课结束煎熬,甚至以后一上这门课就头疼。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B.陆蠡的散文“得到了读书届的重视”(巴金语),《囚绿记》更为人们所称道,原因是它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也闪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的缘故。
C.《离骚》中,屈原为坚持真理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
D.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髙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晋升的阶梯,因此,他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知识。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我和你之间的友谊没的说,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D他夏天给朋友写信,末尾用了“夏安”;给侄儿写信征求意见,他说“此事望你钧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①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 ②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 ③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1.下面的示例是一个学生学习《兰亭集序》后写的一副对联。请你从《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中任选一篇,从文章的景物描写、情感抒发、主旨表达等任选角度写一副对联。要求:不必讲究严格的平仄,但总字数不得少于14字。(3分)
示例:流觞曲水咏兰亭盛事;俯首幽思叹人生兴怀。
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也有一些人和事,我们司空见惯却熟视无睹。也许有一天,你在偶然间突然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人和事中却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深深的震撼了你的心灵。
请以“曾被我忽视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1.A(B项,对“现代人”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都想”“唯一原因”理解错误;D项对作品的主题的理解不当。)
2.D(这是作者的评价,不属于刘兄的做法。)
3.C(这是文中退一步来证明刘兄不是“帮凶”的话,因此不是得出作品主题的理由。)
4.B(“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的推断过于绝对。)
5.作用:①承上启下;②突出苏州的特点。(2分)
理解:①景的恢弘大气为锋利,梦幻迷离,风姿绰约,月满西楼,景色赋予的点点愁为柔软;②唐伯虎的潇洒为锋利,哀怜为柔软;③林黛玉美丽而才华横溢为锋利,冰肌 玉骨、寿年不终为柔软;④秋香与唐伯虎爱情的“情动千年”为锋利,“深情一顾”为柔软;⑤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南征北战,攻齐攻楚攻越,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而成就了千秋兵学宝典《孙子兵法》,此为锋利,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与他的爱人一起静静的长眠,此为柔软。(每点1分,结合文本答出两点即可。)
6.①说明本文要写的主体是苏州。(1分)②“想起”意味着本文可以自由驱遣文字,既可以写景状物,又可以写人叙事或抒情议论,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3分)③用“想起”使虚实结合成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广西南宁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