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252  2018-03-1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2]
2018年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专题训练:基础小题保分练11
基础小题保分练11
一、文言文阅读强化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侍书中禁。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乃迁右司郎中。文宗思之,复召侍书,迁谏议大夫。俄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帝谓之曰:“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彩,却授卿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尝入对,上谓曰:“近日外议如何?”公权对曰:“自郭旼授邠宁,物议颇有臧否。”帝曰:“旼,太皇太后之季父,在官无过,自金吾大将授邠宁小镇,何事议论耶?”公权曰:“以旼勋德,除镇攸宜。人情论议者,言旼进二女入宫,致此除拜,此信乎?”帝曰:“二女入宫参太后,非献也。”公权曰:“瓜李之嫌,何以户晓?”因引王珪谏太宗出庐江王妃故事,帝即令南内使张日华送二女还旼。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B.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C.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D.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解析:选C 首先,可根据画线部分的语境推断其大概意思,这里讲的是公绰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请求给柳公权调换官职。“宰相李宗闵”中间不应该断开,故可排除B项。再比较其他三个选项,区别在于“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这一部分的断句方法不同。分析这一部分可以发现,“心实耻之”的主语应该是“公绰”,而不应该是“工祝”,由此可排除A、D两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代男子大都有名有字,名是一出生就会起的,字是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释褐,旧制,新进士要在太学行释褐礼,即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后用来指初做官或进士及第授官。
C.中禁即禁中,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有时候也指皇帝,这里指宫廷中。
D.除,与“拜”相对,“拜”是授予官职的意思,“除”是除去官职的意思。
解析:选D “‘除’是除去官职的意思”错,“除”和“拜”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公权书法精妙。柳公权入朝上奏政事时被皇帝召见,皇帝说在佛寺中见到他的书法作品后一直想念,当天便授予他右拾遗一职。
B.柳公权耿直敢言。唐文宗夸耀自己穿洗过三次的衣服,其他学士纷纷赞扬皇上节俭,柳公权却当即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浏览完整试题C.柳公权深受赏识。柳公权被调离侍书之职,唐文宗因思念他又调他回来;柳公权直言唐文宗只重小节,唐文宗不仅没生气还封他做谏议大夫。
D.柳公权善于谏言。唐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事,柳公权借书法讲为政之道;唐文宗问朝廷外的议论,他趁机说郭旼之事,并举例劝谏。
解析:选B “当即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了批评”错误,从文中来看,当时柳公权“无言”,文宗留下他询问原因,他才提出了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译文: 


(2)旼,太皇太后之季父,在官无过,自金吾大将授邠宁小镇,何事议论耶?
译文: 


参考答案:(1)当时周墀一同答对,替他感到害怕,柳公权语言的气势却没有改变。
(2)郭旼是太皇太后的小叔叔,在职位上也没有过错,从金吾大将去做小小的邠宁节度使,有什么事可议论的呢?
参考译文:
柳公权字诚悬。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写作辞赋。元和初年,考中进士,出仕做了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守夏州,征用他做掌书记。唐穆宗即位,柳公权入朝上奏政事,穆宗召见时,对柳公权说:“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想念了很久。”当天就封他为右拾遗,充任翰林侍书学士,后又升为右补阙、司封员外郎。唐穆宗不务政事,曾经问柳公权用笔怎么样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全在于用心,心正笔法就正了。”皇帝脸色一变,知道柳公权是在借用笔的道理进行劝谏。柳公权经历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他的哥哥柳公绰在太原任职,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说:“我的弟弟苦心钻研文章和书法,先朝任用他为侍书,这种职务和占卜小吏没有什么区别,我内心实在以此为耻,请给他调换一个闲散职位。”于是升任右司郎中。文宗思念他,又召他为侍书,升任谏议大夫。不久又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说起汉文帝的恭谨俭约,文宗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扬皇帝节俭的品德,只有柳公权没说话,皇帝留下他询问原因,他回答说:“君主应该起用贤良的人才,贬退不贤之人,采纳谏言,赏罚严明。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罢了。”当时周墀一同答对,替他感到害怕,柳公权语言的气势却没有改变。皇帝对柳公权说:“我一直以为舍人不适合做谏议,因你论事有谏臣的风度,回头就封你做谏议大夫吧。”开成三年,柳公权调任工部侍郎。柳公权曾入朝答对,皇上对他说:“近来外边在议论些什么?”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旼被任命为邠宁节度使,舆论颇有褒贬之辞。”皇上说:“郭旼是太皇太后的小叔叔,在职位上也没有过错,从金吾大将去做小小的邠宁节度使,有什么事可议论的呢?”柳公权说:“凭郭旼的功绩和品德,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人们的议论,是说郭旼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因此才得到这一官职,这是真的吗?”皇上说:“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来看望太后的,不是进献。”柳公权说:“这种瓜田李下的嫌疑,怎能让家家户户都知道呢?”他趁机举王珪劝太宗送庐江王妃出宫的先例(来说明利害),皇上立即派南内使张日华把郭旼的两个女儿送回郭旼家。柳公权忠正直言匡正补益,大都和此事类似。
二、语用选择小题强化练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面对当前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混乱和失实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说,一些信息发布者推波助澜见风是雨的炒作力可谓登峰造极。
②受地震影响的北川县重建后,人们陆续返回家园,现在这座城市故态复萌,恢复了昔日的生活景象。
③运钞车里的几名守押员在车内各就各位,借助4个先进的窥测孔探视车外的任何风吹草动。
④年龄老化、身有旧伤、体能下降,成为中国羽毛球队“黄金一代”无法摆脱的困境,更凸显了球队青黄不接、人才凋零的尴尬现状。
⑤他总是改不了添油加醋的习惯,本来几句话就可以写清楚的问题,却洋洋万言,被大家称之为“大锅话”生产工。
⑥如果一部电影卖座,那么它的原著也可能攀龙附凤成为畅销书,相关产品也会获得极大的商业利润。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⑤⑥
解析:选A ①登峰造极:比喻造诣达到最高深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此处使用正确。②故态复萌:旧日的习气或老毛病重新出现。用于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③风吹草动:微风一吹,草就晃动。比喻轻微的动静或变故。此处使用正确。④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经吃完,比喻人力或物力等暂时缺乏,接续不上。用于此处切合语境。⑤添油加醋: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带有挑拨性。此处使用错误。⑥攀龙附凤:原指依附帝王或皇亲国戚以求提高地位、成就功业,后泛指依附或投靠有权势的人。此处不合语境。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是智力游戏,还构建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人们稍一吟咏便会激起文化共鸣。
B.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游人数约615万,同比增幅近7%,其中团队游客人数约37.4万左右,同比上涨2.5%。
C.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和信息分享新渠道,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得以发展。
D.作为“一带一路”欧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国家,中国设计构想了新的、以中国为导向的运输网。
解析:选A B项,成分赘余。可删去“约37.4万左右”中的“约”或“左右”。C项,句式杂糅。“催生了”与“得以发展”任删其一。D项,不合逻辑。“设计构想”应改为“构想设计”。
7.下面是“江老师70岁生日庆祝会”上的一段发言,其中表达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天是江老师的70诞辰。
②我作为老师三十年前的莘莘学子,参加今天的活动备感荣幸。


展开余下试题③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风华正茂的江老师,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
④就连我们这些学生好多都已经年过半百,进入天命之年。
⑤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
⑥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一要表达对老师养育之恩的感激。
⑦二要祝愿老人家身如南山石,寿比不老松。
⑧今后,老师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直言,学生们定会鼎力相助。
A.①④⑤⑦ B.①②⑥⑧
C.②③④⑧ D.③⑤⑥⑦
解析:选A ②“莘莘”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是集合名词,不能修饰“我”;③“耄耋”不是70岁,且说老师以前“风华正茂”,现在“已是……老人”,强调老师年龄大,不得体;⑥“养育”一般是指父母养育孩子,老师应该是“教育”学生;⑧“鼎力”是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用在这里谦敬失当。
三、古诗文小题强化练
8.下列对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妃嫔媵嫱:指古代王侯的宫妃,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本来是指陪嫁的人,也可成为嫔、嫱。
B.少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少牢”,只用羊、猪叫“太牢”。
C.锱铢: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D.更: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三更即是子时,相当于现在的当夜23时起到翌日1时止。
解析:选B “太牢”与“少牢”的意思解释反了。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
D.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解析:选C C项中乡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自己人到中年壮志未酬的感慨的词句是:“       。       ,       !”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蟹作比,从反面阐述用心要专一,不能急躁的道理的句子是“      ,             ,      ”。
(2)在《三峡》中,郦道元从色彩、情态的角度描写春冬时分三峡之景的句子是“      ,      ”。
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61.240.236.9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8年春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