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73  2018-03-1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3]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3月)语文试题
大庆铁人中学高一寒假假期学习效果验收考试
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文化雅俗观是在王纲解纽、政教分离、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阶段发生的。虽然以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人格为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理念和精英意识,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倾向,但是,这时的知识分子都仍然将自己的学术和社会政治紧紧联系在一起,都希望自己的学术成为改造社会政治的指导思想,甚至盼望有君主赏识他们,依靠他们来改良社会政治。在诸侯们尚无力控制社会力量、需要争取社会支持的情势下,知识分子大都能够“乐道而忘人之势”或“以道抗势”,体现出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理想和社会精神的代表者所具有的人格力量。
然而,一旦统治者们有了掌控社会的政治力量,有了规范社会的统一思想,那些希望借助政治力量改造社会的知识分子就不得不与统治者合作,为统治者服务,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史记・李斯列传》记李斯赴秦前对他的老师荀子所说的一段话表明,他是抱着屈身事主、争取富贵的心态去见秦王的,这与孔子、孟子所主张的处世态度大相径庭,而和韩非主张的尊人主之势的思想是一致的,反映出战国末年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当国家需要统一,而统一需要政治权威的形势下,在主强臣弱、“势尊道卑”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要实现文化理想和自身价值,除了依赖于政治权威外也没有其他选择。于是,知识分子便从幻想中的“为王者师”蜕变为现实中的君王“言语侍从之臣”,文学不再是知识分子文化理念的崇高勋章,而是为天子“润色鸿业”的漂亮花环,精英文学不得不与贵族文学联姻,文化雅俗观也就与政治雅俗观合流了。
如果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用铁血手段粉碎了知识分子坚持文化操守的痴情梦幻,那么,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则用绥靖政策激发了知识分子为政治服务的巨大热情。作为“一代之文学”的汉大赋正是在大一统的政治语境和“劝百讽一”的文化期待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从大赋的创作来说,它是地道的精英文学;而从大赋的消费来说,它又是典型的贵族文学。实际上,它是精英文学与贵族文学的联姻,是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依附于政治权力之后的文学新变。早期的汉大赋还多少保留有一点诗人的讽谕传统,而后期的汉大赋就只剩下“铺张扬厉”的华丽辞藻了。正所谓“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随着汉代政治鼎盛时期的结束,汉大赋也逐渐式微,以致“少而好赋”的扬雄到晚年悔其少作,以为大赋乃“雕虫小技”,声言“壮夫不为”。
汉大赋的衰微宣告了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政治的破产,却为文学的私人化和情感化开辟了道路,抒情小赋的兴起和文人五言诗的诞生使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得到加强,而以人格为基础的文化雅俗观便逐渐向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雅俗观转变。
(摘编自王齐洲《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时候,适逢王纲解纽、政教分离,文化的雅俗观也在此时生出了萌芽。


浏览完整试题B. 最早的文化雅俗观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理念和精英意识,在学术与社会政治相联系的情况下反映了士人对现实的批判与改造倾向。
C. 知识分子大多能够“乐道而忘人之势”甚至“以道抗势”,体现出他们在社会精神和文化理想方面的人格力量。
D. 统治者有了掌控社会的政治力量和思想规范以后,知识分子就不得不与君王合作以实现他们的学术主张和人生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尊人主之势”到战国晚期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其社会原因在于国家统一的趋势下君主政治权威日益强势,有志之士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B. 在国家需要政治权威的形势下,精英文学和贵族文学联姻,文化雅俗观与政治雅俗观合流,知识分子在与权贵交流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C. 秦皇汉武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手段上有强硬和绥靖之分,但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使知识分子丧失对自身文化理想和操守的坚持,只能服从于政治权威。
D. 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政治的局面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瓦解,文学不再仅仅是歌功颂德的工具,开始成为个人审美和抒情的有效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果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早的文化雅俗观为标准,孔子和孟子处事态度所体现出的文化理想与文化人格属于“雅”。
B. 李斯与韩非“尊人主之势”的学术思想高度一致,表现在他为争取富贵而屈身事主,也意味着抛弃了士人“为王者师”的幻想。
C. 扬雄从“少而好赋”到声言作赋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表明旧有的以人格为基础的文化雅俗观渐渐不再为知识分子接受。
D. 汉大赋的“铺张扬厉”辞藻华丽的风格是汉代鼎盛时期“雅文化”的体现,后来其衰落原因在于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文学的破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走正门
王春迪
①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②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③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
④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⑤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⑥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⑦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⑧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⑨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⑩一日,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⑪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⑫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⑬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⑭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⑮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原文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展开余下试题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8.小说第②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悲愤画家”廖冰兄
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一生作品达上万幅,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宽广的人文胸怀,被称作“浓缩的百年中国史”。其中,尤以“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的“悲愤漫画”最为出名。“悲愤漫画”成为廖冰兄代千万人发声的最好工具。
廖冰兄1915年10月出生于广州,读中学时即开始作漫画,20世纪30年代初期,17岁的廖冰兄开始发表漫画。此时发表在上海《时代漫画》等刊物上的作品,虽然以趣味为主,但其中有些作品却是以幽默含蓄的笔调来批判人世的冷酷、虚伪和不公平,甚至试图穷究这些社会现象的根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廖冰兄画了一批宣传抗日的漫画,然后带到广州、武汉展出。1938年秋,廖冰兄又创作了《抗战必胜连环画》。这套连环画200多张作品立意新颖,题材广阔,刻画入木三分。这些作品“无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犹如激励军民的号角,响彻云天;更如射向敌人的炮弹,威力强大。它们和千千万万的正规军和游击队融为一体,并肩作战,终于赢得了这场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蒋介石在美国的扶持下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全国内战。惨遭八年战乱的中国人民又一次面临光明与黑暗的抉择。此时,廖冰兄用了半年时间,画了一百多幅漫画,以总题为《猫国春秋》,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这组画抒发了人民对蒋介石独裁政权暴虐与腐败的积愤,以人形的猫鼠来隐喻反动派中的各种分子既狼狈为奸,又互相争夺的丑态,喷发着对蒋家王朝暴虐和腐败的积愤。其中《染血求知》为代表作,当时贪官污吏层层剥削经费,使在校学生的伙食质量急剧下降,即便如此,学生们仍然在蚊虫肆虐、夜无明灯的环境下读书学习。这是一幅20世纪40年代中国惊心动魄的“寒士图”。作品展出时人海如潮,不少学生、农民、工人竞相携带铺盖,披星戴月徒步赶到展区,露宿街头,通宵达旦排队购买入场券。作品对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如此广泛的画展是前所未见的。
1947年,内战已经打响。廖冰兄移居香港。到香港后,廖冰兄加入了中共香港文委领导下的“人间画会”。在廖冰兄的倡议下,“人间画会”举办了“风雨中华”大型漫画联展,反映了中国“遍地哀鸿,弥天战火;金风钞雨,动荡中华”的现状。这是香港有史以来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政治漫画展。
建国初期,为配合形势,廖冰兄作了不少时政漫画,其中《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为代表作。这组画对“花朵必须向上,太阳只需初升,画人定要笑盈盈,作画清规三订”的教条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意义。1957年,廖冰兄也因此画被打成右派,自此停笔长达22年。
1979年,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廖冰兄的被“活埋了二十年”的漫画重新走上历史舞台。在廖冰兄晚年的作品中,以对十年浩劫进行深刻反思的组画《噩梦录》(1979年)和《残梦纪奇篇》(1994年)的影响最大,令人警省。其中《蝇的株连》记录了“极左”路线制造的历次政治运动——“用重磅的炮弹对付一只小小的苍蝇”,而炸弹之下是无数无辜的良民。画面令人触目惊心。《自嘲》描绘了自己长期封闭在瓮中,身心扭曲,痛苦不堪;在瓮破之后,仍然不敢动弹的状态。表面上,这幅画描绘“文革”留下的精神创伤,反映的是个体的悲剧,实质上概括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代人的悲剧。作品于夸张之中满含辛酸,于感慨之中多有庆幸,成为那个特殊时代不可磨灭的符号。
“漫画不是玩笑,不是点缀,漫画是一种责任。”这正是廖冰兄倾尽一生为之奋斗的座右铭。
【相关链接】
①廖冰兄(1915~2006),我国著名漫画家,其漫画尖锐活泼,针砭时弊,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融中国画、西洋画、儿童画、版画、水彩、水粉画于一身,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2003年9月,荣获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出版有《冰兄漫画》(1932年至1982年作品选)。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9月22日去世,享年91岁。
②中外古今的漫画大师大都偏于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而我的作品却偏于发泄悲愤,不是使人感到轻松,而是感到压抑、震撼。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故我所作多是悲愤漫画。(廖冰兄自语)
③廖冰兄有火一样的性格。他生性刚烈,从来不怕得罪人,历经多个时代而尖刻批判的“硬汉”精神不改。画如其人。他的画中有蔑视王法僧规、锄强扶弱的鲁智深;有憨直、纯真、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李逵……(著名漫画家方唐评廖冰兄)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廖冰兄中学开始创作漫画,一生作品达上万幅,尤以“悲愤漫画”最为出名,他也被称为“浓缩的百年中国史”。
B.中外古今的漫画偏重于幽默,但廖冰兄却选择了令人感到压抑的“悲愤漫画”,可见他有着超出常人的胆识与气魄。
C.为了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廖冰兄画了一幅题为《猫国春秋》的画,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引起轰动。
D.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廖冰兄人生不同阶段的主要漫画创作,并对廖冰兄的艺术成就和人格品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8.廖冰兄为什么选择创作“悲愤漫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十年浩劫进行反思是“文革”结束后的一大创作主题,巴金先生创作了散文集《随想录》,廖冰兄也创作了《噩梦录》和《残梦纪奇篇》等漫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反思创作”的理解,并从民族发展的角度谈谈“反思”的现实意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唐胄,字平侯,琼山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以忧归。刘瑾斥诸服除久不赴官者,坐夺职。瑾诛,召用,以母老不出。嘉靖初,起故官,请为宋死节臣赵与珞追谥立祠。进员外郎,迁广西提学佥事。令土官及瑶、蛮悉遣子入学。土酋莽信虐,计擒之。木邦、孟养构兵,胄遣使宣谕,木邦遂献地。屡迁广西左布政使。官军讨古田贼,久无功。胄遣使抚之,其魁曰:“是前唐使君令吾子入学者。”即解甲。十五年进左侍郎。
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臣考马援南征,深历浪泊,士卒死亡几半,所立铜柱为汉极界,乃近在今思明府耳。先朝虽尝平之,然屡服屡叛,中国士马物故者以数十万计,竭二十余年之财力,仅得数十郡县之虚名而止。况又有征之不克,如宋太宗、神宗,元宪宗、世祖朝故事乎?此可为殷鉴。今四川有采木之役,贵州有凯口之师,而两广积储数十万,率耗于田州岑猛之役。兴师数十万,何以给之?今北寇日强,据我河套。边卒屡叛,毁我籓篱。北顾方殷,更启南征之议,脱有不测,谁任其咎?”章下兵部,请从其议。得旨,待勘官还更议。明年四月,帝决计征讨。侍郎潘珍、两广总督潘旦、巡按御史余光相继谏,皆不纳。后遣毛伯温往,卒抚降之。
郭勋为祖英请配享,胄疏争。帝欲祀献皇帝明堂,配上帝,胄力言不可。帝大怒,下诏狱拷掠,削籍归。遇赦复冠带,卒。隆庆初,赠右都御史。胄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岭南人士之冠。
(选自《明史•唐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
B.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
C.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
D.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
1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
D.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胄孝顺友爱,侍奉双亲至孝。唐胄在父亲去世后,按丁忧制度离职回乡守孝;后来朝廷征召任用时,又因母亲年迈而不出任官职。
B.唐胄任职地方,治政颇有成绩。当地土酋莽信暴虐,唐胄用计将他擒获;木邦、孟养交战,唐胄派遣使者前往宣示自己意图,木邦便献地归服。
C.唐胄尽心国事,处事勇于求实。唐胄通过列举前朝事例,强调以史为鉴;又指出国内筹集军饷困难又有外患的实际情况,劝阻出兵安南。
D.唐胄耿介敢言,执政坚持原则。郭勋请求祖父郭英入功臣庙同受祭飨,唐胄上疏反对;皇上欲明堂祭祀天帝时附祭献皇帝,唐胄力言不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胄遣使抚之,其魁曰:“是前唐使君令吾子入学者。”即解甲。(5分)

(2)帝大怒,下诏狱拷掠,削籍归。遇赦复冠带,卒。(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15.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在《离骚》中,表达屈原向往美德,纵死不悔的诗句:“ , ”
(2)苏轼《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的句子是“ , ”。
(3)《氓》中,以斑鸠 “ ” 用比的手法告诫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
三、语言文字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黑龙江省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