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10 2018-03-14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0]
《小石潭记》八题精练
《小石潭记》八题精练
(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记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C.以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3.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二)
[甲]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文: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①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林,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庥(xiū),树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2)逾石而往有石泓()
(2)北堕小谭()(4)卷石底以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泉幽幽然然胡不已乎 B.其侧皆诡石怪木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四)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心乐之()(2)皆若空游无所依()
浏览完整试题
(3)不可久居()(4)乃记之而去()
2.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全石以为底山峦为晴雪所洗 B.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
C.潭中鱼可百许头麦田浅鬣寸许 D.佁然不动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①水尤清冽()②佁然不动()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④悄怆幽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竹取道益慕圣贤之道 B.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C.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D.不可久居面山而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3分)
(六)
【甲】——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名状()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
乙文: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七)
[甲]《小石潭记》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译文: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译文: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八)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袁宏道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 B.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翻译:
4.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5.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
诗文 语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 依依不舍
《小石潭记》八题精练参考答案
(一)
1. C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蛇”1分,句意2分)
3.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
4.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5.A
(二)
1.(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2. (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3.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4. (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三)
1.搭桥,架桥/越过,经过/落入/弯曲,翻卷
2. C
3.(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2)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
4.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四)
1.(1)感到快乐(以……为乐)(2)依托(依靠)(3)留,待(4)离开
2. C
3.(1)(溪流)曲曲折折(或: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弯曲爬行),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2)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展开余下试题
4.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流露了作者孤凄悲凉的感情。(2分)
(五)
1. 格外呆呆的样子像狗牙那样忧伤的样子
2. C
3. (1)小潭以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示例: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能说出不同点在“与民同乐”即给3分。)
(六)
1.①因为②说出
2.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4.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七)
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
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
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八)
1.D
2.B
3.(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4.(1)平(或:绿) (2)清 (3)伟(或:疾) (每处1分)
5.(2分)(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 (122.240.197.122)
上一篇:
部编本八年级下第2单元作文“说明的顺序”写作测试
下一篇:
《小石潭记》巩固测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小石潭记》”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