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30  2018-03-1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0]
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开学
高一语文 适应性考试试卷 2018.3.6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答题说明:
1.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或碳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若要求粘贴条形码,请按照要求粘贴。
2.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都会通过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来庆祝重阳。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朗诵、武术、歌唱、舞蹈、戏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各地敬老院会迎来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使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也是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来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这种文化自信,堪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弘扬重阳文化,就是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互联网+”时代,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更能够聚合网络力量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
(选自杨飞《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重阳节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它形成于战国时期,直到唐代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
B. 重阳节的习俗自古以来就丰富多彩,古有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今有诗文朗诵、武术表演、歌舞表演等活动。


浏览完整试题C. 在历史长河中,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因为激活了历史传统,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所以能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D. 我国深厚的文化实力在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节日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节庆活动的形式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也有所创新。
B. 有的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重阳节中蕴含的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C. 要想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在人们的心中植入孝思、爱意等思想与情感,就需要记住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D. 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国家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给传统节日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使这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更具有参与性与共创性。...
B. 中国传统节日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中华文化的共同底色,可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
C.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余年而不衰,其原因在于我们始终不抛弃传统,始终不割断文化这条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命脉。
D. 在“互联网+”时代,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自信,就必须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秋天的怀念 林中洋
①清晨上班的路上,车子堵在了桥头。桥下,易北河水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下缓缓流过,河滩上,天空中,无数的大雁起起落落。过去,我每看见大雁,就会想起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现在,我会想起已经在天国里的母亲,大雁在天上飞,应该离她更近一些。
②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却迟迟动不了笔,原因好像很复杂其实却又很简单,因为母亲,是每个人曾经的全部天空,在这个天空里,有绚丽的彩霞,也有密布的乌云;有雷鸣电闪,也有雨后的长虹,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③母亲很晚生我,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她十分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中年之后的她,仍旧有着白皙细腻的皮肤,头发烫得一丝不苟。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裕的岁月里,母亲虽然衣着朴素却从不失讲究,裤子总是熨得笔挺,后来我知道,她从小女孩的年纪就喜欢黑色的衣服,黑色,对她而言是选择,不是将就。
④我的外公是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的经理,家境殷实,所以我的母亲从小不必为生计或是家务操心,但是她却有一双巧手,她会织各种花色的毛衣。每年初秋,母亲都会把我们去年已经穿小了的毛衣拆掉,混上新的毛线重新织就。她曾经用我的旧牛仔裤给我的吉他做了一个套子,记得当年所有见过这个套子的人都顽固地认为这么精致的东西只可能是买的。母亲是南方人,虽然在北方长大,却保留了南方人的口味,做菜总是要放一点糖,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早早买好了糯米、黑芝麻和猪油,用一只小石磨把糯米合着水细细地磨成浆,她做的宁波汤圆,晶莹剔透如珠玉,里面的馅子隐约可见,一口咬下去,香甜酥糯,满口留香。这个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母亲的味道。
⑤我小的时候非常怕黑,厉害的时候即使开着灯睡觉也不踏实,于是我就会跑到父母的房间去,要求睡到他们俩中间,母亲张开手臂,我的脸一枕到她柔软的臂膀上,就会毫无悬念地立刻睡着。随着我渐渐长大,只要半夜站在父母床前,父亲就会叹口气然后抱起枕头睡到我的小床上去。我那时还经常生病,有次问母亲我会不会就要死了,她哈哈大笑,说你放心,要是你得了什么治不了的病,我肯定比你先死!我听了就平静下来,好像只要有母亲防着,我连死都不必怕了。
⑥母亲是物理老师,她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早出晚归,晚上还经常要批改作业或考卷。那时候只有周日是休息日,这一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洗衣服和打扫卫生的时间,所以退休之前,母亲的脾气有时会很暴躁。到了我的青春叛逆期,我和母亲之间会时不常地硝烟弥漫,激烈的时候,我宁愿物理考不及格也不去找母亲答疑,最后干脆进了文科班,彻底不用再学物理。那个时候,我总觉得母亲不理解我,不在乎我,后来想想,我自己那时也真够混账的。
⑦我很年轻就去国离家,每次在机场离别的时候,母亲都等到她以为我看不见了时才偷偷转身暗自哭泣,我远远地看见她擦眼泪的样子,都会肝肠寸断,其实,我何尝不是这么爱你呢!妈妈!只是我说不出来!现在我说出来了,却是在你永远也听不见的时候。
⑧秋天,是思念的季节。母亲也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离开了我们,每看到雁群从头顶掠过,我都会想,为什么有些大雁往南飞,有些却向北飞,它们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管怎样,如果你们遇见我的母亲,请给我带个信儿,告诉她我想念她,天堂里如果很冷,请告诉她不要害怕,因为,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暖的角落。 (选自《散文》2017年第1期)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作者起笔写自己清晨上班路上堵车,从而有时间看天空中大雁的起起落落,并由此想起已经去世的母亲,意在突出自己工作很忙。
B.作者其实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但迟迟不能动笔的主要原因是母亲在他的生命中曾经是“全部天空”,不知道从何说起。
C.文章虽然没有写到母亲具体详细的生活片段,但全文通过全景式概括性的叙述,交代了母亲艰辛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高度赞美。
D.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地刻画了母亲这一形象,在平易朴实的语言之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与思念。
5.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征。(4分)
6.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材料一: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这个固有印象可能已经被打破了。北京时间4月4日,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获得了2016年的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语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展开余下试题“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作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他获奖后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文学、儿童文学的信心。“这次得奖的意义还在于帮我论证了自己多年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判断,即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字。”
30年前就看好曹文轩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张秋林十分兴奋,“当时我就觉得他会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式人物。”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曹文轩的获奖是一种文化自觉,会整体提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信心。”
出版行业另外一位资深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表示,被认为是中国童书市场“黄金时代”的过去十年,用“野蛮生长”来形容更恰当,但曹文轩的获奖一下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关注度和创作水准。
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卢俊说,中国儿童文学市场确实很火,但这个市场应该用更好的商业理念、价值观去规范、定义。不过,无论怎样,曹文轩的获奖,对于中国童书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影响,曹文轩获奖之后才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摘自2016年4月6日“一财网”,有改动)
材料二:北京时间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儿童文学的“诺奖”桂冠,首次花落中国。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读者群,近年来的童书阅读热,更凸显了儿童文学市场的“饥饿”。不少人认为,曹文轩的获奖,确立了中国儿童文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份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认为,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雨果奖一样,曹文轩此次获奖,也许能缓解中国儿童文学渴望被世界认可的焦虑。这是一次提振信心、扩大视野、走向世界的良机。
尽管对中国儿童文学充满自信,但曹文轩仍有忧虑,“童书市场的整体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利益这条狗,撵得我们不停地往前跑,往金山银山跑,以金钱来衡量并炫耀它的价值,忘记了儿童文学对孩子所承担的巨大责任。这个局面需要得到调整,需要我们的作家能够退回来,退到文学,退到艺术。”
“我国儿童数量多、需求大,作家资源相对紧缺。”张克文指出,我国目、前有3亿多未成年人,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也形成了巨大的利益诱惑。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全国580余家出版社,有520多家都在出版童书,但却像一盘散沙,个头不大、实力不强、专业性也不够。激烈的竞争,还催生出急功近利的氛围,导致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
“一方面,留给作家创作的时间、编辑打磨的空间都变得比较紧迫,缺乏时间与耐心去打磨精品;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作品资源被各家激烈争夺,有的作品形成了庞大的系列、过多的版本,也造成了孩子的选择困难。”陈晖说。
“市场上很多工作室攒出来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中很有市场,但质量堪忧。”刘国辉曾跟曹文轩去一个县城推广文学阅读,当地语文老师告诉他们,一些过于强调娱乐性、胡编乱造的书,孩子们难以分辨、难免喜欢,但对于成长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儿童文学健康发展,离不开作家的自律,更需要发挥、利用市场的自我调节。 (摘自2016年4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毫无疑问,中国儿童文学有高原和高峰,但也有低谷和沙漠。从1996年到2016年,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图书出版、儿童阅读推广,发生了巨变。但我们与世界上的儿童文学强国、童书出版强国相比,依然还有差距。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前副主席、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前主任海飞认为,目前中国儿童文学的两大软肋是“格局”与“想象力”。“我们的作品缺乏令人震撼的文学大格局,缺乏令人震撼的文学力量。”海飞说,“国内儿童文学界始终有现实主义文学与幻想文学长长短短之争,其实我个人认为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中国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西游记》,西方畅销全球震撼世界的《哈利•波特》,毫无疑问是文学想象力之王。”
(摘自2016年4月6日《河北日报》)
材料四:随着童书市场的继续繁荣,投入到童书市场的人才、资本将持续增加,童书市场将进入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动荡期,或者说将进入一个剧烈的变化期。对于目前在童书市场厮杀的大部分参与者来说,一个残酷的时代即将来临。“黄金”是大家的“黄金”,“白银”却不是谁都能捡到的“白银”。“强者”凭借着已占有的出版资源、渠道资源、专业人才资源及品牌优势,将会愈来愈强,童书市场很有可能会进入“大鳄时代,原本很弱小的出版社可能会更加窘迫,非专业的想来捞一票,更大的可能是铩羽而归。
无论是几百家出版社对几十个实力作家的争夺,还是对境外童书版权的哄抢,都显示出,目前国内童书市场对于出版资源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僧多粥少的局面暂时很难改变,竞争只会更加激烈。类似浙少社对各社的“掐尖”、众多出版社与书商提钱坐等“凯迪克睢”揭晓、莫言获奖即身价几何倍增等等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出现。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不太可能出现某一元素为王的现象,成功的出版商必然是综合竞争的胜利者。但显然,中国的童书市场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黄金十年”应该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个作家、一个选题甚至是一本书,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出版社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渠道是“黄金十年的一个败笔。但未来几年,童书市场的最大变化,很有可能出现在渠道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渠道为王”的时代。掌握、利用好新的渠道,整合好各种渠道资源,一些出版商很有可能就会一飞冲天。 (摘自2016年3月12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有改动)
【注】凯迫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2分)(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传递的重要信息有相同之处,都报道了曹文轩获奖消息,都介绍了曹文轩获奖的意义。
B. 材料二着重阐述中国儿童文学在创作、出版、市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表达了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忧虑和绝望。
C. 材料三中,海飞认为我们与世界儿童文学强国相比依然有差距,呼吁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文学大格局和文学想象力。
D. 材料四写到中国的童书市场并不成熟,预言未来几年的童书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渠道为王”的时代,一些掌握渠道资源的出版商会一飞冲天。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 曹文轩获得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语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也打破了人们心中的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的固有印象。
B. 曹文轩获奖后毫不掩饰他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的信心,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
C.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读者群,但童书市场竞争激烈,作家资源相对紧缺,导致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
D. 即将到来的残酷的白金时代,“强者将更强,而原本很弱小的或非专业的出版社可能会更加窘迫,甚至会铩羽而归。
E. 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童书市场的状况,有对曹文轩获奖市场效应的估计,还有对童书市场的担忧及展望。
9.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构建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强国的看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20分)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


展开余下试题 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
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B.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C. 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D. 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根据成绩分为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B.群牧判官,是主管国家公用马匹的机构群牧司的判官。
C.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嫔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庞籍不畏权贵。庞籍在担任群牧判官时,力阻章慧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B.庞籍长于吏事。仁宗执政初期,庞籍劝谏皇帝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近亲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投诚是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4分)
(2)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4分)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二)古诗词鉴赏。(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4-15题。
贺新郎 蒋捷
乡士以狂得罪,赋此饯行.
甚矣君狂矣。想胸中、些儿块垒,酒浇不去。据我看来何所似,一似韩家五鬼①。又一似、杨家风子②.怪鸟啾啾鸣未了,被天公、捉在樊笼里。这一错,铁难铸。
濯溪雨涨荆溪水。送君归、斩蛟③桥外,水光清处。世上恨无楼百尺,装着许多俊气。做弄得、栖栖如此。临别赠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注】①〔韩家五鬼〕韩愈在《送穷文》中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为“五鬼”。②〔风子〕五代时杨凝式行为放纵,有“风子”之喻。③〔斩蛟〕指周处斩蛟悔过的故事。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本词起笔直指乡士的狂,乡士因胸中义愤难平而狂,揭示出“狂”的思想根源。
B. 用“韩家五鬼”“杨家风子”状写乡士的“狂”态,褒扬了他狂的个性,也暗示了对这种个性的担忧。
C. “这一错,铁难铸”,明确指出乡士的错误,呼应开头的“狂”字,强化了对乡士的指责和批评。
D. “世上”两句揭露了南宋王朝不能容纳贤俊,同时也流露出对乡士命运的深切同情。
E. 这首送别词刻画了一位狂放不羁、怀才不遇的乡士形象,寄托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15. “节饮食,慎言语”这六字含义丰富,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在此句中蕴含的情感。(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6分)
(1)《赤壁赋》中,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侧面描写客人的箫声极具感染力来表达自己此时内心的感伤的两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用水和低洼的湿地比兴,描写任何事物都该有边际的句子是:“ , 。
(3)屈原的《离骚》中以美女自比,写诗人因品德高尚被众小人嫉妒,他们肆意对诗人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4)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人生如同“ , ”,接着抒发人生短暂、长江无穷的慨叹。
(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屈原《离骚》)
(6)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了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气势,曹操站在船头“ , ”,可谓“一世之雄”。(苏轼《赤壁赋》)
(7)或取诸怀抱,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8)“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①列坐其次   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丝竹:借指音乐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至、及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 取诸:从……中取得
D.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正襟危坐 危:端正 B.举匏樽以相属 属:通“嘱”,叮嘱
C.苟非吾之所有 苟:如果,假如 D.不知东方之既白 既:已经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免官职,一次充军,其经历之坎坷,令人不忍卒读。
②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无疑火中取栗,这样做定会使自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③冰岛已成为本届欧洲杯当仁不让的黑马,要知道,他们在最后两场比赛中战胜的奥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宁夏育才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