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39  2018-03-16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9]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开学考试
语文试卷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革灭殆尽(dài) 暴霜露(bào) B.思厥先祖父(jué) 胜负之数(sh ù)
C.弊在赂秦(lù) 为国者(wèi) D.不得下咽(yàn) 洎牧以谗诛(z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 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浏览完整试题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候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暴秦之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以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12.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4.“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



15.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



伶官传序
1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仓皇东出”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7.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  )
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函梁君臣之首 D.序八州而朝同列
18.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9.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壮:雄壮。
C.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身:身体。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22.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他用绳子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乱了的人便从四面八方群起响应。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以至于彼此对天发誓,痛哭流涕,沾湿了衣襟。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舒适可以使自己毁灭。
24.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一句的理解,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强调得天下困难和失天下容易。 B.强调“得”“失”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C.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D.否定得天下困难,承认失天下容易。
25.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 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展开余下试题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 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怪天下之诸侯(私下) 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过失)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排斥,抵御) D.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困窘)
27.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彼秦者将何为哉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未可专以罪秦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  子孙视之不甚惜
28.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苏辙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原因的一项是(   )
A.①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②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B.①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②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C.①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②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D.①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②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2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B.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
3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秦者将何为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一个已经逝去的铁三角。他们与时代一同呼吸,以独立的姿态成为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柱梁;如今,正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沉默不语,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 、 ,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的学生,我们曾经有过 、 与钱穆的严谨学业?
A. 周作人的平和 林语堂的幽默 鲁迅的思想深邃 胡适的人格独立
B. 周作人的苦茶 林语堂的菜谱 鲁迅的深邃思想 胡适的独立人格
C. 林语堂的幽默 周作人的平和 胡适的深邃思想 鲁迅的独立人格
D. 林语堂的菜谱 周作人的苦茶 胡适的思想深邃 鲁迅的人格立独
32.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国内的书店为何无法在专业阅读与公共阅读之间作出区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研究者往往不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写作中去,而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压制与吝啬,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为一种奢侈消费。要么去听于丹,要么只能硬着头皮去读章太炎的国学。显然,这是一种深刻的公共智识危机,它不仅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而且加剧了知识鸿沟,它让专业研究者越来越远离公共的知识需求市场,并且多少还有一些带着孤傲的自鸣得意;另一方面,“无良书商”攒集着各种不可靠的鸡汤知识读本,获取丰厚的利润。
A. 要消除知识鸿沟必须充分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
B. 当前图书市场出版物品种单一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
C. 专业研究者应担负为公众提供适合的公共阅读产品的责任。
D. “无良书商”追求丰厚的利润使公众的阅读成为奢侈消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好事近•悼春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①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②。
【注】①缸:灯。②鴂:鹈鴂。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
B. 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
C. “长记海棠开后”二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
D. 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妖娆,尤其是其高中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
E. “魂梦不堪幽怨”句,写词人白日借酒浇愁,夜晚则惜花伤时。梦中的情景已使梦魂幽怨哀愁,醒后“啼鴂”声更增添了悲怆的情感。
34.本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浪淘沙 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美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的词友,二人常有唱酬相和之作。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3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两句,是写女子眉如远山长,她登上高处,心中感到凄凄凉凉,无心赏景远望。
B.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两句,是说山风很大,词人只能用帽 子来抵御“吴霜”的寒冷,由此可见词人已年老力衰。
C. “一年佳节过西厢”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重阳佳节在老朋友家的西用房中度过了。“佳节”指的是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D. “秋色”“雁声”和“斜阳”都是写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己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流露出词人的哀愁、郁闷。


展开余下试题E. 本词表现出词人的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节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36.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37.阅读《边城》中的一段文字,用“戍军政府”的口吻写一条简明的通知。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 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3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久前,一段名为“环卫工背大学生蹚水”的视频在网上热传。6月14日贵州部分地区降暴雨,六盘水师范学院低洼地带形成积水。15日上午,校方安排8名清洁工用长凳在主教学楼前搭起了“水中桥”,并在水中来回背着学生过“河”。
8月25日,一道“最美人墙”也同样引起了公众关注。当日,成都突降暴 雨,当地某所职校的教师为了不让没带伞的学生们冒雨赶回宿舍,一个挨着一个地为学生撑起雨伞,上百名教师从教学楼一直连到宿舍楼门口,以“人墙”的形式为学生们搭起了一条风雨廊桥。
此举引发公众热议,有媒体对此作出了极为正面的评价,表示“感人”并“点赞”,认为这是对学生的尽心爱护,令人动容。但也有人质疑,这到底是爱护还是过度保护?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题目自拟。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开学考试答案
1答案:B 提示:A项中“暴”读“pù”;C项中“为”读“wéi”;D项中“洎”读“jì”。
2. 答案:B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
3答案:C提示: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4 答案:B 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5答案:B提示: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
6答案:D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7答案:A提示: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8. 答案:B 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9 D(“当”同“倘”,如果)
10. C(连词,表转折。A结构助词,的/动词,去,往;B介词,用/连词,表目的;D介词,与,
同/介词,从)
11 B(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12答案:D 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13 答案:(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以至于灭亡,是理所当然。
14答案:第一问: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过程中,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战争中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自为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
15答案: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 )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16答案:C提示:A、B、D三项与例句均是名词用作状语,C项“天下”意为“天下的人”。
17答案:A 提示:B、C、D三项中分别有“舍”“函”“序”为名词用作动词。
18. 答案:D 提示:A、B、C三项中“所以”表示原因,D项中“所以”为“用来……的”之意,表凭借。
19答案:B提示:B项应为“负(锦囊)而前驱”。
20答案:D 提示:D项,身:自身、自己。
21答案:C提示: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C项中“组”在此处为名词。
22答案:D提示:D项为被动句。
23答案:B 提示:B项“乱者”翻译有误,不是“乱了的人”,而是指作乱的人。
24答案:B.提示:从句中“岂……欤?”的句式,可理解为是一种反诘。从“皆……欤?”可以断定是要肯定人事的重要。再从全文来看,文章论述的也是人事。
25.A/文章开篇是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应为“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
26答案:B解析:B.咎:责怪。  
27答案:A解析:A项,连词,却,但,表转折。B项,动词,作为/动词,成了,作为;C项,连词,来/介词,因为;D项,助词,的/代词,它。
28答案:C解析:A项没有写明具体原因,只是说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之事。B项是结果,并非原因。C项和都是六国灭亡的原因。D项写的是秦国,是假设的情况,亦非六国灭亡原因。
29. 答案:A解析:A.条件应为: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30答案:(1)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 ,而齐、楚、燕、赵四国在自己境内休养生息。
   (2)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3)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
   (4)所以终于自己的力量逐步削弱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武邑”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