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重点班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 李白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无疑是儒家“亚圣”——孟子的修、齐、治、平思想及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故与先秦至盛唐众多知识分子先入世、后出世的人生选择如出一辙,李白终其一生,均对博取高官、建功立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但结果既未能自布衣直取卿相、兼济天下,也未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冷静地审视历史事实,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遭”,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首先李白对政治幼稚无知,其大言不切于实际和虚名不适于用。因此,在人生的几次大好机遇中,他均未能把握住,以致坐失良机,徒成悔恨。其次李白志行的游移不定与情绪的瞬息多变,显然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既有雄心壮志,也有颓唐潦倒;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消沉意态;既有张扬自我、不卑不亢。也有曲意逢迎、自责自怜;既有爱国赤诚、民本良愿,也有狎妓解闷、泄愤恶念。总之,李白的情绪多变与放浪形骸,早已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含恨而终的必然命运。 可见,诗仙李白一生的主要兴趣其实并不是写诗,而是在于从政。但是作为诗人,他是“谪仙人”。作为政治人物,他却只是个“凡人”,甚至沦落到“世人皆欲杀”的地步,是彻底的失败者。李白的悲剧就在于他没有政治才能却总是希望在政治上大干一番,而且是至死不悟,这就必然要导致他四处碰壁,一败再败的悲剧结局。 也许正是因为政治上惨遭失败,反过来又促使诗人“不平则鸣”,在文学 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 李白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转移到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时,诗人的爱国赤诚、善良人性、潇洒风神、天赋才情和主体精神则如大江奔海、熔岩乍喷般挥洒自如,并幻化成无数扣人心弦的千古绝唱。 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者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名、墨、法、兵思想因此糅合。 B. 李白思想体系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是儒家思想及学说。 C. 李白在文学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导致其政治上惨遭失败,这又使其不平则鸣。 D. 研究李白应重视其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不能远离其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进行了论证分析,指出了其政治悲剧产生的原因。 B. 文章分析指出,李白成为政治悲 剧人物的重要原因是其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上的匮乏。 C. 文章第二段采用总分逻辑关系,多角度分析论证了李白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的原因。 D. 文章指出李白一生的主要兴趣不是写诗,而是从政,这是受孟子思想学说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