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288 2018-03-17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每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以及“虚实”的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
(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各项中,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的一项是(6分)
A.少林寺古塔建筑群为纪念寺院历代高僧而建,式样不同,风格各异,是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文物宝库,也是了解我们佛塔建筑特点的胜地。
B.万里长城每段体制相同,在崇山峻岭之巅逶迤飞舞,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使之成为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
C.北京故宫规划严整,秩序井然,中轴线左右两边形制基本对称,殿宇楼台,高低错落,风貌统一而气势雄浑,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
浏览完整试题
D.苏州园林极尽变化迂回之手法,虚实相生,高低互现,远近相称,动静相宜,平冈远山, 曲院回廊,竹坞曲水,假山奇石,颇具生活意绪。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6分)
A.中国建筑不是用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惧而祈求保护,而是通过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环境的和谐。
B.《论语》中的“山节藻棁”,汉赋中“金铺玉户”“重轩镂槛”,证明了中国建筑的精致繁富,反映了人们对享受游乐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C.园林摒弃了方正对称、威严庄重,而追求迂回曲折,趣味盎然,其巧妙的造景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沟通,形成更加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
D.空间变化无穷,时而畅通,时而阻隔,“疑无路”、“又一村”的奇特布局,体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与审美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A.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国建筑的风格虽有所改变,但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仍保持和延续着实践理性精神。
B.因为是生活居住的场所,供享受游乐而非祭拜神灵之用,所以中国的建筑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绘画、雕塑作品,能带给人艺术的享受。
C.西方哥特式教堂内高大空阔,凸现的是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中国的宫殿建筑则是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严肃,文正,井井有条。
D.曲径通幽的园林,结构对称的屋宇,作为中国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物而存在,以玩赏自由的园林来补足居住整齐的屋宇,在中国建筑中真正体现了儒道互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2014年8月11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北京举行。
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和世界。“一带一路”被誉为“几十年来由一个国家发起的最广泛、最全面的国际性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三年多来由官方主办的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
(摘编自2017年5月3日南方网)
材料三
5月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抛出颇有意味的一个问题:
西方有一种声音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并非“共赢”,而是中国在“掌控”。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再过几天,中国就将迎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时提出此问题,实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伙伴们莫生气,我们机智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掷地有声回击了此问题。
总结耿爽发言,主要有三句话:
一是“这完全是出于定式思维的误解”。
西方文明的扩张史以“征服”为基本模式。赤裸裸的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者,以传播文明之名肆意掠夺与奴役。
回首中国近代史,对一国将自己意志强加给别国的行为,中国有切肤之痛,怎会己所不欲,施于他人?
用西方定式思维去解释中国兼容并包的“交流”实践,实则谬以千里。
二是“中国无意唱独角戏也不搞一言堂”。
西方惯用的强权思维不符合我们的逻辑;“共商、共建、共享”才是中国的逻辑。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本次论坛,与会国家将共同达成一份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性文件,很可能将起到类似“宪法”的作用。而此“共商”产物的权威性,就来自百余国家的共同协商和支持。
这样广泛的国际民主,在强调“掌控”的西方思维下,根本不可能实现。
三是“天下大同,中华文明古已有之”。
回溯历史,无论何时代对何国家,中国从不曾扮演掠夺者和欺凌者的角色。
深层原因是,中华文化古已有之的“天下大同”理念,包容共享的价值观,及对“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高度尊崇。中华文明崇尚的是不施刀兵,自使人心悦诚服,乃有“万国来朝”的胜景!
君不见:“一带一路”计划将给相关国家带来超过1万亿美元的基建资金,很多国家都会因此受益。这条共赢之路已获得中国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多个沿线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还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提供融资支持。
而这些的根本出发点,源于中国对全球局势深刻的洞察之一:人类的未来,在于融入“命运共同体”。
在国际社会处于全球化最不确定之时,中国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及具操作性的“一带一路”中国方案,无疑给世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通过打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我们可以为人类奉献一个更多繁荣、更少冲突的世界!
我们坚信,新丝绸之路,必将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摘编自2017年5月7日新浪国内新闻)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6分)
A.材料一表明,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合作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参与国仅限古代陆
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沿线国家。
B.三则材料显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相关战略
构想、合作倡议后最高规格的主题论坛。
C.与会国家将在论坛上达成,并将起到类似“宪法”作用的成果性文件,是“一带一路”
属于“共商”产物而非中国一言堂的佐证。
D.上述三则新闻,都关注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深远意义,以及对促
进中国和世界沟通的积极影响。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10分)
A.在材料三中,有部分语言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而新闻的倾向性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与新闻的客观性并不互相影响。
B.材料三引用精确的数据,呈现“一带一路”惠及参与国的事实,是对“中国在‘掌控’,
展开余下试题
并非‘共赢’”这一论调的有力回击。
C.材料三以“注入强心剂”比喻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在全球局势动荡下,以“命运
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方案对世界的贡献。
D.从“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
既是利益共享,也应责任共担。
E.材料三报道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对不实言论的回应,还结合发言人的观点作了新闻背
景、相关史实的拓展,削弱了新闻的时效性。
6.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决此问题有何建议?请简要分析。(1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7.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完成(1)~(2)题。
被誉为“语林啄木鸟”的《咬文嚼字》杂志社从2006年起至今,连续数年关注央视春晚,在每年春晚结束,杀个“回马枪”,考察当年春晚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为这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纠错,把好语文关。下面,也请你小试身手,指出2016年的春晚的下列歌曲类节目歌词中存在的语病,作简要分析。
(1)TFBOYS演唱的少儿歌曲《幸福成长》,其中有句歌词是:“青春有太多未知的猜测,成长的烦恼算什么。”
(2)胡歌和许茹芸合唱的《相亲相爱》歌词中有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的例子,如歌词“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眺望”是视觉行为,“心”只能“希望”“祝愿”等。若将此处的“心”改为“眼”便可。
四、作文(4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40分)
近年来,不少高校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选拔人才,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各所高校自主招生都旨在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但具体考查方式同中有异,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是以“偏题”“怪题”为主的专业笔试;其二是围绕考生提交的创新性成果、论文等材料进行的素质能力面试;其三是高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考查。
请根据材料,比较上述三种方式,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一、(18分)
1.(6分)A(不合题意,本文所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主要体现为“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严格对称的结构”及“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的渲染表达”三个方面,A项少林寺古塔建筑群是宗教建筑,其目的是纪念历代高僧,不在上述三个方面之中。)
2.(6分)C(说法绝对,原文“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并不意味着“摒弃了方正对称”。)
3.(6分)B(曲解文意,原文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说明也供祭拜神灵之用。)
二、(26分)
4.(6分)D(A项,于文无据。“参与国仅限古代陆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沿线国家”,文中无此说;B项,扩大范围。“最高规格的主题论坛”,应该是“最高规格的官方主题论坛”;C项,表述绝对化。“并将起到类似‘宪法’作用”说法有误,原文中说的是“很可能将起到类似‘宪法’的作用”。 )
5.(10分)B C(A项,“新闻的倾向性与新闻的客观性彼此并不互相影响”说法有误,应是新闻的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而新闻的倾向性又受到新闻的客观性的制约;D项,“从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说法有误,应该是从其外延来看;E项,“削弱了新闻的时效性”说法有误,应该是拓展了新闻的广度和深度。)
(答对一项给5分。)
6.(10分)
【示例】
(第一问)我认为主要问题是破除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顾虑。
(第二问)只有让还未参与到相关合作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破除顾虑、抛却偏见,才能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响应中国倡议,接纳中国方案,共享合作红利。
(第三问)扩大参与国之间合作交流的领域,通过对彼此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认识,增进信任;让现有参与国体会到加强合作的实际获得感;让更多国家认同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一带一路”合作。
(答出前两问各给2分;第三问答出一点给6分。)
三、(16分)
7.(16分)
(1)“未知”一般修饰限制“答案”“问题”“之谜”这类名词,不能修饰“猜测”,因为“猜测”含有对“未知”事物的思维活动之义,再用“未知”多余累赘。
(2)“眺望”是视觉行为,“心”只能“希望”“祝愿”等。可将“心”改为“眼”。
四、(40分)
8.(40分)略。 (122.240.192.102)
上一篇: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下一篇: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第四单元学业水平达标质量检测(A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