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74  2018-03-2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4]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下学期2017级
第一次双周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8年3月15日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②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
③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秦汉统治者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当然,喜欢读书与做个好官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不过,虽说喜欢读书不全是好官,但赃官劣官则大多是不喜欢读书的草包,因为此类官员的兴致根本不在读书上,而是钟情于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④读书与做官也构成中国文人士子复杂性格和模糊意绪的两面心态。在他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字典籍的同时,也演绎着一幕幕数不清看不完的人生悲喜剧。例如北宋寇准被罢免丞相之职后,以刑部尚书知陕州,蜀帅张咏返京述职时路经陕州,寇准以东道主身份表达情谊,临别时寇准低声咨询张咏:“何以教准?”张咏只说了一句话:“《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寇准不解其意,立即命手下找来《后汉书》阅读,读至“ 不学无术”四字,笑着说:“此张公谓我矣。”由此推知,即使官居高位,但长期不读书不学习也会贻误国事、害人害己。当然,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审视。读书著文在历史上也是最具风险的事,从司马迁因说直话而罹受宫刑,到明清两朝大兴文字狱使众多官吏丢掉性命,直至“文化大革命”导致万马齐喑,使今人感到在官场上读书立言绝非易事。其实,读书立言的本质并没有什么玄妙,无非就是坚持真理,发现真理,给今世和后人留下一点精神财富,而这却不是修身养性或单凭勇气就能够做到的。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栾凤廷、刘金祥《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与从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盛世都推崇文化和学术,文化修养高低和政绩大小是考查官员的重要指标,这使读书和从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B. 长期的读书,使文人士子拥有丰赡的学养和高迈的人格,同时养成读书习惯,所以古人为官之后依然推崇读书。
C. 读书时老师的细心调教,加上封建社会官场的耳濡目染,读书人一旦进入仕途,大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
D. 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而读书则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这种风尚形成的原因是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中国古代官员读书与从政的关系是:为官前“学而优则仕”,读书成就称职的官员;为官后“立德立功立言”,读书助其成就更大事业。
B. 以文会意是中国古代官员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北宋寇准被罢相后请教蜀帅张咏,后读《霍光传》醒悟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C. 隋唐时期将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唯一标准,建立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的用人选人制度。
D. 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这是因为科举考试的严苛,学子必须经过漫长而深入的苦读才能通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读书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官场的风气,更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B. 饱读诗书的文人和珅却成为清代的大贪官,这说明喜欢读书不一定就会做个好官,有时读书反而可能会成就一部分贪官。
C. 古代有许多为官为文都有成功的典范,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缮西湖堤坝,造福一方;写下《钱塘湖春行》流传于世 。
D. 读书著文虽然在历史上是最具风险的事,但若能坚持修身养性,保持勇气,坚持真理,发现真理,在官场上也是可以做到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鸳鸯跳
王春迪
海头帮,指的是一帮在码头上靠扛活为生的脚夫,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要命的狠劲儿,练就了一身脚夫的真本事,挤走了旁门外姓,吃起了这份独食。
老街是鲁中南地区有名的商业集散地,国泰民安、商贸繁盛的时候,那一条条来自江南甚至南洋的货船,黑压压地挤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
先装卸谁的,不装卸谁的,都是海头帮说了算!啥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管你多大来头,瞅你不顺眼,让你的货霉在船里、烂在岸上,那都不叫个事儿!
就连老街首富海爷,都被他们整过!
那几年,海爷走南闯北,生意蒸蒸日上。一次年关,海爷设宴备礼,酬谢各条道上的老大们。
一忙,就把海头帮的钱老大给忘了!
年后,海爷从南方运来满满三大船的货,有茶叶、药草、布匹、香料、木材……全是些怕湿怕霉的娇贵玩意儿,不想遭遇了连日的雨雪,急着找海头帮卸货,可他们要么以先来后到为由,要么以雨天脚滑为由,磨磨蹭蹭,就是不靠海爷的船边儿。
没办法,海爷这天亲自到钱老大的船上求他,钱老大得了脸,还不忘摆回谱。那时,连接船和陆地之间的是一种一步宽的木板,人在上面走,木板就跟着你弹来跳去,码头上叫它鸳鸯跳,把握不住鸳鸯跳节奏的人,站都站不稳,稍不留神就把你弹到水里去。
得知海爷到来,钱老大还故意在鸳鸯跳上泼了一层豆油。
海爷默默地脱了鞋,然后俯在鸳鸯跳上,爬了上去。
眨眼几年过去,到了咸丰五年,太平军把整个水路截得几乎连条鱼都游不过来,一路上关卡林立。因而各行各业,纷纷改水路为旱路。因为好久都没啥生意,码头上那些个鸳鸯跳,都起了厚厚的青苔。
一日,一条货船劈浪而至。
往年,是先交钱,再卸货。如今哪还管这一套?钱老大这边正和船上的掌柜在袖筒里合计价钱,那边,海头帮的爷儿们在不到两袋烟的工夫,就利利索索将一船粮食整整齐齐地码在了岸边。
这时,有一个轿子,从远处嘎吱嘎吱地晃了过来。轿子里刚露出一个头,钱老大的脸,唰地就绿了。
竟是海爷!
海爷目不斜视地上了船,随后,掌柜站在船板上对钱老大吆喝:“咱东家说了,银子有的是,可要钱老大自个儿来拿才行!”
说罢,眼睛盯着钱老大,手里一杯油,滴滴答答地淋在了鸳鸯跳上!
钱老大望着身旁海头帮的弟兄,衣衫褴褛、一脸菜色。他回过头,牙一咬,鞋一脱,扑通一声跪在了鸳鸯跳上……
进了船,钱老大头别到一边儿,也不看人,手一伸:“拿钱!”
海爷笑笑,说:“听闻钱老大当年为了争这码头当家人的位子,曾从滚水里取铜板,怎一个勇字了得!兄弟们的工钱,就在那个盒子里,够胆量的,你就试试!”
钱老大一瞧,是一个一臂高的盒子,上面露出拳头大的洞,里面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
钱老大琢磨着,这里头一定有蛇蝎一类的东西,取吧,保不准被咬;不取,空手下船,咋和快饿死的兄弟们交代?
钱老大心一横,袖子一撸,顿时青筋暴出,伸手就冲盒子去了。手还没到盒子口,钱老大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
忽而,钱老大眼如铜铃,手在里面搅了几圈,啥也没有。
他怒吼一声,盒子一甩,想冲上去对海爷动粗。海爷哈哈大笑,而后大手一挥:“送钱老大下船!”
钱老大被推搡出船舱,刚要破口大骂,可随之而来的景象,闪了他的眼。
岸上,海爷手下的人,正把刚刚卸下来的整船粮食,一袋袋地分给海头帮的弟兄,弟兄们接过粮食时,那曾经硬邦邦的双膝也都软塌塌的了。
下船时,钱老大看脚下的鸳鸯跳,干净如洗。钱老大一声长叹,扭头对着海爷抱了抱拳,大步而去。
几年后,朝廷又重新夺回了水路,随着商道畅通,码头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有所不同的是每每海爷的商船驶进码头,那些海头帮的人,好似迎亲一般,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卸货,甭说啥先来后到,也甭说你财大气粗有多大来头,只要海爷的船来,统统站一边儿去!
谁都别委屈,人家钱老大说了,这是他们海头帮的规矩!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第3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围绕码头上常见的鸳鸯跳展开,“鸳鸯跳”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故事独特的背景,使小说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展开余下试题B. 小说善于通过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写钱老大掏盒子时“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表明他当时的紧张心理。
C. 鸳鸯跳贯穿全文不但推动情节发展,而且有力地塑造了人物性格。过鸳鸯跳难度很大,但海爷和钱老大都忍辱求全,克服困难,可敬可叹。
D. 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钱老大在码头生意兴隆时用“鸳鸯跳”故意刁难海爷,海爷在码头生意萧条后,又用“鸳鸯跳”“回敬”钱老大。最终两人结下了深厚情谊。
5. 小说前三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5分)

6.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主要从以下六点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剪纸技艺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
(摘自项兆伦《用大历史观看非遗》)
材料二: 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统计情况
类别 数量(项) 省份 数量(项)
民间文学 66 云南 79
民间音乐 72 新疆 69
民间舞蹈 90 贵州 63
传统戏剧 13 内蒙古 53
曲艺 17 青海 42
杂技与竞技 18 西藏 41
民间美术 31 四川 39
传统手工技艺 61 湖南 25
传统医药 13 广西、吉林 24
民俗 96 甘肃 15
(改编自肖远平、王伟杰《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统计分析》)
材料三: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非遗保护传承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下而上”的。我国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多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非遗虽然被称为“遗产”,但又不像别的已经“固化”的遗产,它是仍然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的传统,也许已经老迈,却不是朽木;也许已见式微,却从未消亡。对于这样活着的文化,在新的时代应有新的内容,非遗也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的另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的。随着对非遗的重视,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
除了政府的引导,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西方的圣诞节之所以风行于世,就在于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的形象符号,圣诞歌和圣诞礼物的仪式营造,都成为商家“圣诞大餐”的内容,既调动起人们参与的兴趣,也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也要与时俱进,用好网络传播工具,用好网络传播工具,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
(摘自杨文博《民间工艺如何与互联网结合》)
材料四:
首先,互联网可以为民间工艺提供广泛的销售平台。互联网的链接功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平台的建立——使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实现无时空障碍的沟通。其次,民间工艺线上推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线下体验机会。线上推广、线下体验是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的商业思维。再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个性化消费需求显著提高。互联网时代,商家可以利用消费数据的积累分析出商品的市场反响情况,对不同的消费者有的放矢,实现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摘自张玉玲《活态传承需全民参与》)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关键是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B. 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C. 非遗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因此新时代非遗也应有新的内容。
D. 在非遗保护中政府要找准角色定位,积极地引导,并且尽量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中国剪纸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传承人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
B. 材料二显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中类别、省份等层面的分布都不均衡。
C. 非遗虽然仍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但是缺乏生命力,在新的时代难免消亡。
D. 政府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保障和支持,是非遗保护传承中最重要的力量。
E. 西方的圣诞节因为借助了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所以成了世界的节日。
9. 结合民间工艺与互联网结合的做法,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在互联网时代非遗如何做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裴胄,字胤叔,其先河东闻喜人,今代葬河南。胄明经及第,解褐补太仆寺主簿。属二京陷覆,沦避他州。贼平,授秘书省正字,累转秘书郎。陈少游陈郑节度留后,奏胄试大理司直。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观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浙西观察使李栖筠有重望,虚心下士,幕府盛选才彦。观察判官许鸿谦有学识,栖筠常异席,事多咨之;崔造辈皆所荐引,一见胄,深重之,荐于栖筠,奏授大理评事、观察支度使。代宗以元载隳紊朝纲,征筠入朝,内制授御史大夫,方将大用,载怙权,栖筠居顾问刺举之职,与不平。及栖筠卒,胄护栖筠丧归洛阳,众论危之,胄坦然行心,无所顾望。寻为行军司马,迁宣州刺史。杨炎初作相,锐意为元载报仇,凡其枝党无漏。适会胄部人积胄官时服杂俸钱为赃者,炎命酷吏员宇深按其事,贬汀州司马。寻征为少府少监,除京兆少尹,以父名不拜,换国子司业。迁湖南观察都团练使,移江南西道。前江西观察使李兼罢省南昌军千余人,收其资粮,分为月进,胄至,奏其本末,罢之。会荆南节度樊泽移镇襄阳,宰相方议其人,上首命胄代泽。胄简俭恒一,时诸道节度观察使竞剥下厚敛,制奇锦异绫,以进奉为名。又贵人宣命,必竭公藏以买其欢。胄待之有节,皆不盈数金,常赋之外无横敛,宴劳礼止三爵,未尝酣乐。时武臣多厮养畜宾介,微失则奏流死。胄以书生始,奏贬书记梁易从,君子薄其进退宾客不以礼,物议薄之。贞元十九年十月卒,时年七十五,赠右仆射,谥曰成。 (节选自《旧唐书•裴胄传》)


展开余下试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观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
B.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观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
C.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观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
D.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观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经:通明经术。汉始以明经射策取士;唐代成为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同为士流所重。
B.解褐: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服,指开始进入仕途。
C.代宗:是中国古代皇帝谥号的一种。这里指唐代宗李豫,762年—779年在位。
D.司马:古代官职,马在古代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司马即专门管马匹的官,后指掌管军政的官职。唐代时司马只是州刺史的属官,无实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裴胄重情重义。李栖筠对裴胄有知遇之恩,又与权臣元载不和,备受排挤;他去世后,裴胄不顾众人的劝阻,冒着得罪元载的风险,护送其灵柩回洛阳。
B.裴胄守正奉公。江西观察使李兼擅自裁减南昌军一千多人,将省下的军费,逐月献给朝廷,以邀功买宠;裴胄到任后,奏明原委,拨乱反正,取消了月进。
C.裴胄体恤下属。当时的权贵对自家的宾客非常严苛,宾客微有过失就被流放或处死。裴胄将犯错的宾客梁易从仅处以贬退,而受到所谓君子的鄙视与攻讦。
D.裴胄深受赏识。陈少游、李栖筠、许鸿谦、崔造等都对裴胄给予过举荐或提携;在荆南节度使人选上,皇上甚至首先提出由裴胄来接替樊泽。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和《论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杨炎初作相,锐意为元载报仇,凡其枝党无漏。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 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 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 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15. 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②一些经营者借助微信渠道来发展下线成员,暴露出微商管理仍存不足,传销披着微商的外衣大行其道,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③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④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⑤面对别人的鄙夷或尊崇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坦然面对的能有几人?也许很多人是做不到,但我们至少可以对人生旅途上的有些物质的或精神的东西不以为意。
⑥没有“明心见性”的澄明理性,不具备“知人论世”的能力,自然不能有如林先生这样光风霁月的洒脱磊落的胸怀。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可有些人因为沉迷游戏,走上了暴力犯罪的歧途,乃至于荒废了学业,产生人际交往困难,又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B. 近年来,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发现和北朝墓志的大量出土,学界对于三国时期户籍、赋役、租佃制度的认识大大深化和加强了。
C. 文化部将继续加强对文化领域双创工作的扶持和引导,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内容、道德理念等,蕴藏着当代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的重要方法。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语,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 , , 。 , ; ,是一种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的大同情怀。
①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 的修身立德志向
②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
③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
④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
⑤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
⑥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
A. ⑥④②⑤③①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④②⑥③①⑤ D. ⑥②④①③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5分)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作为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高端应用,① ?现实中,医生已经感受到来自手术机器人的压力。不过,现在说手术机器人将完全取代医生还为时尚早。手术机器人虽然更灵活、更精准,但是还不能完成所有外科手术。另外,② 。首先是普及中的费用关。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会多花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其次是患者心理关。如果推广普及机器人来做手术,③ ,“机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沙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