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 一、语言文字应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苏州到西山,出口,大自然就展开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山更多,湖更大, 就更多。古诗中的“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 。而西边的消夏湾,更是 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里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还有秀美的荷 花摇摆的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A. 变幻 恰到好处 流传 B. 变幻 活灵活现 流传 C. 变换 恰到好处 留传 D. 变换 活灵活现 留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成语)运用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组”,第一处: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侧重指由变化而改变。变幻,指没有规律,难以揣测的变化。此处凸显“湖”的美不胜收,应用“变幻”。第二处:恰到好处: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過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常形容人。根据语境,此处应用“恰到好处”。第三处: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世。更多指具体事物从上代传到下代。流传: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此处“传说”应用“流传”。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的范围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要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攝英雄泪。 C.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理解判断诗句中修辞手法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A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B项,“红巾翠袖”是借代;C项,比喻,将“潭面”比作“镜”;D项,拟人,“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咆哮发怒,如人生气,尽显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故选A。 3. 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 A.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答题时注意题目提示信息“书斋落成”“最合适”,C项,来自朱熹《观书有感》是说要保持心灵澄澈,必须多多吸收新知,适合“书斋”环境。故选C。
浏览完整试题4. 为使上下文通顺合理,应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虽然下着细雨,天空还是像帘幕低垂。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 。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进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A. 有如张着纱幕,远山端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烟雨云融合作一处 B. 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 C. 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窗帘 D. 仿佛一只触着蛛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抓住前后句出现的“雨”帘幕低垂”并不愉快的凉意”等词语作一番分析,如果选A.那么,“感觉”如张着“纱幕”,而后面的文字并不在陈述“感觉”,却转到其他意思上去了,显然A项不当。如果选B项,那么B项中“小鸟……掀动着翅膀欢叫”在感情色彩上和前后文不一致,显然也不当。如果选C项,那么用“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来形容“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则不大恰当,所以C项也不能选。只有D项,从文字上看,“密密的丝缕”既和上文的“下着细雨”相照应,也和下文“雨丝……扑到脸上”相照应,而且从感情基调上看也是相一致的。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5. 下列诗句中,与下图画面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为“下列诗句中,与右图画面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考查学生为画面情境配诗句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既要关注图片内容,读懂图片的意境,又要求理解选项所给诗句表达的意境。本题,画面只见楼之一角,脚下是茫茫云海,头顶是皎皎明月,均烘托其高。B项,“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意思是说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是极写山上寺院的高楼的高。画面无“床前”,排除A;画面无“把酒”,排除C;画面无“海上”,排除D。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嘉传 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天子见之,曰:“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少顷,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6.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劝之业武 业:从事;以……为业 B. 吾久饫卿名 饫:饱。指所闻已多 C. 计欲倾之 倾:倒下 D. 神茶思困 茶:疲倦 7. 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传: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古者以车驾马,秉诣京师,称传车。给传,即提供传车。 B. 郡守:指郡的行政长官。始于战国,秦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汉改称太守。 C. 书指尚书,与后文“尚书,朕喉舌之任也”中“尚书”意义相同,中国古代官 D. 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和”致仕”“乞骸骨”,意义大致相同。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2)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9. 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这样说的根据。 【答案】6. C 7. C 8. (1)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能忍受呢! (2)就给他的儿子封赐爵位,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