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008 2018-03-28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8]
2017课标全国Ⅱ卷文言文真题详解
(2017课标全国Ⅱ,10-13)(19分)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为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浏览完整试题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译文: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译文:
参考答案:
1.A。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四个选项的前三处断句均一致,从第四处开始不同。结合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舞阴大姓李氏不肯投降, 皇帝派人去招降,他仍不肯投降,故应断为“不肯”;“云”在此处意为“说”,“云”字以下为不肯投降的理由,故其前后均需断开。在“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息”中,“孤孙”表示辈分(南阳赵氏家族单传的孙子),“憙”是人名,“孤孙憙”一起做该句的宾语。如果将“孙憙”作为人名 (姓孙名憙)单独拉出来,做“信义著名”的主语,就篡改文意了。
方法技巧 断句的标志词
时间、地点词;②朝代、国别词;③人称、字号词;④关联词;⑤“说”词(云、道、谓、曰等);⑥虚词(含语气词);⑦表特殊句式的词
(“为……所”表被动,“……者……也”表判断,等等)。
2. B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考”的意思是“拷问,刑讯(逼供)”,而非“考察,取证”。A项的“下车”和D项的“京师”在高中必修教材《张衡传》中出现过,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游于三辅;因人京师”。C项“车驾”除了指帝王所乘的车外,也 可指普通“马车”。
知识拓展 官职调动方面的文化常识
授官 拜、除、封、授、辟。
罢辞 罢官:罢、黜、免、夺、废。辞官:告老、致仕、归田、乞骸、骨、乞身。
升降 升官:升、迁、拔、擢、陟。降官:贬、谪、左迁
兼代 兼任:行、摄、带、领。代理:权、假、署。
调动 改、转、徙、出。
3.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有两处错误:一是赵熹仅仅是建议皇帝将其他盗贼迁移到京城附近,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下令将这些人迁移到颖川、陈留,故“将他们迁往异地”的主语应是皇帝,而非赵悬;二是选项中的“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属无中生有。
4.答案: (1)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 (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人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抓住关键词。(1)“奉”译为“奉行”,“枉”译为“违犯”,“道”译为“说”。 (2)“大蝗”是名词作动词,译为“发生蝗灾”;“辄”译为“就”;“歌”译为“歌颂”。
参考译文:
原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译:赵憙字伯阳,南阳宛郡人。(憙:xǐ)
原文:少有节操。
译:年轻时就有节操。(节操:表征人的品质的一个重要范畴。亦称气节、德操。它指一个人在任何条件和处境下,都能笃守某种被誉为高尚纯正的道德品质的行为表现。气节操守。《韩非子•五蠹》:“其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他手执宝剑,聚集门徒和家属,树立节操,彰显他的名声,却犯了管事官员的禁忌))
原文: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译:堂兄被人杀害,又没有儿子,赵憙当时(只有)五岁,常想着为哥哥报仇。(从兄: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申子 请仕其从兄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侯 竇婴者 , 孝文后 从兄子也。”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 建翁 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复园嘉会图》:“紫袷衣倚柱而坐者为 唐星轂 ,垂钓者为从兄 实林 。”报:<动>报仇;报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原文: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译:于是准备兵器,结交门客,后来终于去复仇。(挟:<动>拥有;占有。《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往:<动>去;到……去。《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门客:门客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那时的养客之风盛行。每一个诸侯国的公族子弟都有着大批的门客,如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等。就是在古代达官贵人家中养的一些人,有的是有具有真才实学,能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徒有虚名,骗吃骗喝的。他们的身份和家奴是不同的,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必干杂役,照样吃喝领工资。只是主人需要他们办什么事时,才跟他们安排工作。养门客最盛行是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
原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译:但是仇人家都患病了,没有能够和他相抗的人。(距:<动>通“拒”,抵御,抵抗。《公输》:“子墨子九距之。”)
原文: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译:赵憙认为趁其生病来报仇杀人,不符合仁者心意,就释放他们离开了。
原文: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译:回头对仇家说:“你们将来如果健康了,要远远地避开(我)啊。”(尔曹:尔曹意即“你们”。《神童诗》写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见卖玉器者》也有写:“宁能与尔曹,瑜瑕稍辨论”,都是“你们”的意思。)
原文: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译: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 (更始:更始,指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下:<动>攻下;攻占。《陈涉世家》:“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原文:更始乃征憙。
译:更始就征召赵憙。(征:<动>征召。《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
原文: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译:赵憙不到二十岁,引见来了,于是把赵憙任命为郎中,行使偏将军的职务,让他到了舞阴,李氏就投降了。(行:<动>实行;做。《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这里是履行的意思。偏将军:偏将军系将军的辅佐,偏将军官名始于春秋,在将军中的地位较低,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三国均置,属第五品。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将军拜授的。偏将军印沿袭了两汉官印制度,即官高者用龟纽,中下级官吏用鼻纽的制度。事:<名>政治事务。《触龙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这里是职务的意思。诣:<动>到……去;前往。《<指南录>后序》:“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促织》:“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舞阴:舞阴县是西汉初设治,属南阳郡。故治位于泌阳县羊册镇古城村。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舞阴县与比阳县同时建县。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封讨伐王莽有功的大将李轶为舞阴王于此。北魏为舞阴郡治所,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更名为显岗,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废显岗并入泌阳县。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古城村建舞阴县,北魏时升为舞阴郡,隋代又改郡为县,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更名为显岗,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废显岗并入泌阳县,其间831年,古城村一直为郡、县首府所在地。此后,人们习惯将舞阴故城称之为“古城”,沿袭至今。
展开余下试题
古城村地处军事要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的舞阴城,方圆约2平方公里,四周墙高垣深,坚不可摧。在民间,曾流传秦汉之际淮阴侯韩信在舞阴屯兵抗楚的许多故事。《泌阳县志》载,西汉末更始二年(公元24年),皇帝刘玄敕封讨伐王莽有功的大将李轶为舞阴王,食邑千户,其封地就是现在的古城村。东汉建武年间,光武皇帝刘秀御封征南大将军岑彭为舞阴侯。公元197年,曹操在宛城(今南阳)为张绣所败,据守舞阴,使张绣不胜而退。尔后,曹操又采取弃城诱兵的办法,联合舞阴东部边境守将李通,复克舞阴,计收张绣。公元487年,南朝皇帝派大将殷公憨镇守舞阴,北魏大将桓诞带兵万余人围攻舞阴,数月城池未破。公元497年,北魏孝文帝御驾南征,统兵30万,克洛阳,陷舞阴,使舞阴守将弃城南逃。公元629年(唐贞观3年),唐太宗李世民将舞阴并入比阳县(即今泌阳县)。
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来舞阴视察,在此组织修建了马仁陂水利工程(今称华山水库)。这位“视民如子”的郡太守,重视兴利富民,和百姓同甘共苦,深受百姓爱戴,被舞阴百姓尊为“召父”,后人将他同百余年后东汉建武年间另一南阳郡太守杜诗(百姓尊他为“杜母”)并在一起,合称为“召父杜母”,“父母官”由此成为旧时百姓对州、县官的尊称,而最初的源头来自于舞阴。马仁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山谷型水库,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亦称马仁陂“盖地百顷”,“民获其利”,可见该水库在当时就发挥了巨大的灌溉效益,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河南发生特大洪水,马仁陂决口溃坝,这一工程用于灌溉千年以上。解放后,泌阳县人民政府在马仁陂遗址上复建华山水库,承受了百年不遇的“75.8”特大洪水灾害,至今完好无损。
南北朝时期,我国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就出生在舞阴。范缜勤奋好学,一生有许多著作,并善于“危言高论”,曾与南朝竟陵王萧子良进行了有神与无神的辩论。尤其可贵的是,在神学盛行的历史条件下,他能坚持和弘扬我国先秦以来的无神论思想,并写出历史巨著《神灭论》,向根深蒂固的神学思想打响了第一枪,为我国唯物论和思想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原文: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译:光武帝攻破寻、邑两地后,赵憙遭受创伤,有战功,回来后被任命为中郎将,被封为勇功侯。(创:<名>伤;伤口。《书博鸡者事》:“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劳:<名>功劳。《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之上。”拜:<动>授给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又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中郎将:中国古代官员名称。秦置,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品秩比二千石,低于诸将军。东汉以后,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其职位、品秩、权力差异很大,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唐代,中郎将又被恢复为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大致在正从四品之间,为高级武职。宋初中郎将曾用为虚衔,后废。)
原文: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译:邓奉在南阳造反,赵憙一向与邓奉关系很好,多次写信严厉责备邓奉,而那些谗毁的人趁机说赵憙和邓奉联合谋反,皇帝对此有疑心。(切:<形>严厉。《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原文: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
译:等到邓奉兵败,皇帝得到了赵憙给邓奉的书信,就大吃一惊说:“赵憙真实忠厚的长者啊。”后来任命赵憙为怀县县令。(长者:这里指有德行的人。“忠厚长者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史记•魏公子列传》“以君为长者。”——《战国策•魏策》。怀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怀县(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土城村)。汉高祖二年( 公元前205年)为河内郡治所。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河内郡治迁至野王。怀县成河内郡属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废怀县入安昌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怀县。)
原文: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译:大姓人家李子春先前做过琅琊相,强势狡猾,不守法度,兼并土地,当地人很是忌惮他。(琅邪:琅邪,今作“琅琊”,读láng yá,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此地诞生了琅琊三大家族(琅琊诸葛氏、琅琊王氏、琅琊颜氏)。中国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邪邑,在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治东武 (今山东诸城)。东汉琅邪国改治开阳(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北魏治即丘县(今山东临沂东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从魏晋琅邪国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属琅邪郡(国)。 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县多豪猾,无所畏忌。”——《三国志•赵俨传》 患:灾祸:患难。祸患。隐患。防患未然。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表示以••••为祸害。)
原文: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译:赵憙任职伊始,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的事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问他犯禁的事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问,他的两个孙子都自杀了。(诘:<动>追究;穷究。《察变》:“实则今兹所见,乃自不可穷诘之变动而来。”收:<动>拘捕;捕捉。《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考:通“拷”。收考:拘捕拷问。《三国志•吴志•陈表传》:“ 明 ( 施明 )素壮悍,收考极毒。”《北史•甄琛传》:“至 脩 ( 赵脩 )奸诈事露,明当收考,今日乃举其罪。”另:准许入场考试。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耽试》:“这等姑准收考,一视同仁。”)
原文: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译:京城里有数十人为他求情,最终赵憙读没有理会。(请:<动>求;请求。《曹刿论战》:“公将战,曹刿请见。”)
原文: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译:当时赵终王刘良生重病快死了,皇帝亲王亲自来到赵王身边,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终:<动>死。《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展开余下试题
原文: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译:赵王说:“我和李子春一向关系很好,现在他犯了罪,怀令赵憙要杀了他,希望能饶他一命。”(乞:<动>乞求。《班超告老归国》:“上书乞归曰。”)
原文: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译:皇上说:“官吏奉行发电,律令是不可违反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枉:<动>歪曲;曲解。《书博鸡者事》:“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
原文: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译:这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迁:<动>调动;重新任命。《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平原:平原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中部,是汉昭烈帝刘备做过县令的地方,自秦朝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平原县辖8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180个农村社区,46万人,85万亩耕地,是国家大型粮棉生产基地县、京津蔬菜园区、畜牧业强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和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也是党建党史专家张全景、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著名作家邓友梅等一批文人名士的家乡。)
原文: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译:平原有很多盗贼,赵憙与其他各郡追捕他们,杀了他们的大帅,余党受株连的有好几千人。(讨:<动>讨伐;征伐。《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渠帅:1.魁首。《史记 司马相如传》:“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枣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 2.泛指行业的出头人物。《太平广记》卷四十八《霍小玉传》:“长安有媒鲍十一娘者……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
原文: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译:赵憙上书说:“恶人做了坏事只要控制住他们的身体就行了,可以把所有人都迁移到京城边上的郡里。”(恶:第一个是名词,指恶人,第二个是形容词作动词用,犯罪,做邪恶的事情。<形>罪恶;邪恶。与“善”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指南录>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止:<动>阻止。《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这里引申为控制住。)
原文: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译: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把他们安置到颍川、陈留。(颍川:颍川 ,郡名,秦王嬴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其后治所屡有迁移,辖境渐小,最大时管辖至今驻马店地区。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许州为颍川郡。西汉置有工宫,东汉中平初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在此起义。主体部分即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境内。 颍川郡是大禹的故乡,翻开华夏历史第一页,我们还会发现,颍川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陈留:春秋时郑地也,为陈所侵,故曰陈留,战国时魏惠王都大梁,即其地也。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废分封,置郡县,设立了陈留县,属三川郡治所在今开封陈留镇。汉高祖刘邦 在西进灭秦的途中曾攻占陈留。武帝元狩中分河南郡置陈留郡,逮至兴平中,董卓暴乱天下,魏武乃自此兴兵倡义。若以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论,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县、尉氏(weishì),北至延津、长垣,南至杞县、睢县之间的地区。其后,郡治屡有变更,但均未出今开封市境。隋初废。
陈留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战国时期属郑国,名留地,后被陈国所并,更名为陈留。秦置县,汉设陈留郡,晋朝为陈留国,隋朝为郡,明清为县。商汤时著名宰相伊尹,东汉文学家、政治家蔡邕,艺术家、文学家蔡琰,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典韦,汉光武帝时洛阳令董宣等均是陈留人,1948年10月解放后,设陈留县、陈留专员公署,后设陈留区、陈留人民公社、陈留乡,1984年撤乡建镇。
陈留,自西汉开始,先后作过700余年的郡国之城,而作为县治更达两千余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5年时间设过陈留专区。诚然,现在的陈留仅仅是开封县管辖的普通一镇,但这不应掩盖它承经有过的辉煌。一个响当当的地名,不应该默默无闻,不应该永久沉寂。在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唤起历史的记忆,让古老的陈留散发出应有的光彩。)
原文: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译:于是赵憙推荐有义行的人,除掉坏蛋。(擢举:zhuó选拔荐举。《后汉书•独行传•雷义》:“尝擢举善人,不伐其功。”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燕•慕容廆》:“擢举贤良,官方授任 。”诛锄:除灭;诛杀。汉 陆贾 《新语•慎微》:“今上无明王圣主,下无贞正诸侯,诛锄奸臣贼子之党,解释疑滞纰缪之结。”)
原文: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译: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就死了,平原境内连年丰收,百姓都歌颂赵憙。(大:<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岁:<名>年成;收成。《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除】年终;一年的最后的一天。)
原文: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译:建武27年,授予赵憙太尉之职,赐爵关内侯。(太尉: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后曹操撤销三公制,自任丞相。魏文帝时期曾短暂恢复,后又撤销。自隋撤销府与僚佐,便渐次演化成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元不常置。明废。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卢绾为太尉,后废除。十一年,又以周勃为太尉,以后废置无常。惠帝、吕后时周勃仍为太尉,文帝时以灌婴代之,不久即罢去。景帝时周亚夫曾居此职,四年而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又置,次年罢去,后不再设置。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汉高祖刘邦为伐陈豨而以周勃为太尉,汉景帝刘启为平吴楚七国之乱,而命周亚夫为太尉。
关内侯:关内侯是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仅低于彻侯(即列侯,亦称通侯)。有其号,但无封国。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自魏晋以后,逐渐实行虚封,关内侯与其他爵位一样,仅是爵位名称。为关内侯者,一般称“君”,如褒成君等,亦有称侯者,如刘敬所封建信侯。商鞅变法,实行20等二十制。汉承秦制,亦为二十等爵。分别为: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
上一篇:
人教版高三语文高考国学常识200题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湖南省麓山国际初三下学期入学测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17课标全”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