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72  2018-04-0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2]
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通州区2017-2018学年高三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8年1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遐迩。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坚大拇指。
《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奔山堂别集》记载,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度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 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总之,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
1. 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工程技术和器物制造上,也可以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B. 工匠精神追求“精确”,北宋工匠预浩在汴京建造的开宝寺塔就是典型例证。
C. 工匠精神在明代非常受重视,蒯义、王世贞、郭文英等都仰仗技术做了高官。
D.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就努力追求的,许多古文献都有对工匠精神的描述。
2. 根据材料一,下列成语最能体现工匠精神核心的一项是
A. 孜孜以求 B. 精益求精 C. 切磋琢磨 D. 匠心独运
【答案】1. C 2.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张冠李戴。“王世贞”错,应为“蒯刚”。根据材料第4节“王世贞《奔山堂别集》记载,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
点睛:理解和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做出正确选择。


浏览完整试题2.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一,下列成语最能体现工匠精神核心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理解材料中所说的工匠精神核心,然后结合成语的意思选择。A项,“孜孜以求”: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含褒义;指人学习的态度好,认真。强调态度认真,不合“工匠精神”。错误。B项,“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强调好上加好,精上加精。正确。C项,“切磋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本材料没说涉及吸取长处,改正缺点这个意思。错误。D项,“匠心独运”:意思是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不能用于形容制造工具等。错误。材料说“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并运用很多事例阐明“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精益求精”。由文意可知B项正确。
材料二
少府和大司农这两大机构主要管辖着汉代的官办手工业,少府的收入归皇室,大司农的收入归国库。就其类型而言,主要有官府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两种。
官府手工业,是指汉朝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并直接为政府服务的手工业,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皇室,贵族及官僚提供各种日用消费品和奢侈品,另一方面是向军以提供兵器武备等。因此、汉代的官府手工业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市品生产,而是一种“专供生产”。就其经营管理来说,汉代的官府手工业又可分为中央政府所属的手工业和地方郡国所属的手工业两类。
中央政府所属的官府手工业,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西汉时负责供给天子及皇室之用的少府属下设有考工室、东织、西织、东园匠、尚方和御府等,其长官为令和丞。东织和西织,其下设有丝麻纺织工场,专门负责为皇室及责族制作祭祀时穿用的衣物服饰。
除了上述中央官署之外,西汉少府所属的内者,水衡都尉所属的上林和钟官,以及供工、内官、寺工、右工等也都设有官府手工业工场,制造铜器和漆器等。东汉大司农、太仆所属的书言府、虎贲官等机构也设有制作铜器的工场。
作为汉王朝官府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府还在各地设有工官为皇室和政府进行专门的手工业生产。据《汉书•地理志》,西汉共设有八处工官。据汉长安城未史宫官署建筑遗址出土的骨签刻文及其研究可知,河南工官、颍川工官和南阳工官,是当时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三工官”,主要负责铜器和兵器武备等的生产和供给。
汉代的官府手工业,除了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外,还有地方郡国经营管理的手工业,其产品主要供给中央和郡国的统治者使用,或用于装备中央和地方武装。
官营手工业,它不同于官府手工业的根本区别在于,虽然同样是政府管理和经营,但其产品并非只供给特定的人群,而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垄断经营”“专营生产”,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盐官和铁官的设置及盐铁专营。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 年),汉朝政府实施盐铁官营政策,将煮盐和冶铁收归政府。盐铁不再由少府管辖,而是改由主管全国经济的大司农掌管,大农丞领盐铁事,在全国27个郡国设置盐官37 处,进行食盐的生产与运销,即盐官招募百姓制盐,并官收、官运、官销;同时,在全国40 个重要产铁的那国设置大铁官49处,铁官设令、长及丞,主鼓铸:“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销熔旧器铸新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庖丁解牛: “解”读作jiě 意思是“打开束缚”
B. 闻名遐迩: “遐”读作xiá 意思是“近”
C. 初衷: “衷”读作zhōng 意思是“心愿”
D. 专供生产: “供”读作gòng 意思是“供给”
4.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官职和机构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少府:其长官为令和丞,西汉时期负责供给天子及皇室之用。
B. 西织:所设丝麻纺织工场专门制作皇室贵族祭祀时所穿衣服。
C. 工官:西汉共设有八处,负责铜器和兵器武备的生产和供给。
D.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经济,主要负责国家盐铁的生产与运销。
5.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汉代官办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代官办手工业是由官府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二者组成的。
B. 汉代宫营手工业与官府手工业一样,都是由政府管理和经营。
C. 汉代官府手工业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D. 汉代官营手工业除专供生产,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生产经营。
【答案】3. C 4. A 5. B
【解析】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字音字义的辨析和修改。A项,“解”应解释为“剖开”;B项,“遐”应解释为“远”;D项,“供”应读“gōng”。
点睛:字音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音当然要从字形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③义辨法。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点睛:理解和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做出正确选择。
5.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汉代官办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曲解文意。应为“主要是由……”;C项,应为“中央政府所属的官府手工业,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D项,“专供生产”错,
材料三
汉代根据不同的手工业门类设置不同的工官,进行专门的生产,最大限度地使生产专业化。当时尽管有综合性的工官,但最常见的还是专业性的工官,如河内工官主要制造弩机等兵器武备;颍川工官主要铸造铜器皿;南阳工官主要制造兵器;广汉郡工官主要制造铜器和漆器;设在齐郡临淄和陈留郡襄邑的服官,专门为皇室及贵族制作日常生活及上朝所穿用的文绣服饰。


展开余下试题至于工官及手工业工场的内部管理,一方面采用“物勒工名”的做法,实行生产责任制,建立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另一方面根据工艺流程进行细致的分工,以保证工匠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尤其在官府手工业工场中更是如此。
所谓“物勒工名”,是战国以来形成的一种手工业工场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礼记•月令》:“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郑玄注曰:“勒,刻也。刻工姓名于其器,以察其信,知其不功致。”也就是说,在制成品上刻上工匠的姓名和监督管理者的姓名,表示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如发现有残次品和劣质品,即“功有不当”,则会受到严厉的追责和惩罚。至于工种的划分,则因手工业门类的不同而有异。这种“物勒工名”的做法和工匠的细致分工,在蜀郡西工的漆器生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蜀郡西工是汉王朝设在蜀郡(今成都)的一处工官,以生产漆器为主,兼及铜器和铁器的制造。蜀郡西工制造的有铭文的漆器,迄今已发现28件之多,充分揭示了蜀郡西工漆器的生产过程、工匠分工及质量管理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汉代官府手工业工场的产品做工精致、质量优良,形成了汉代工匠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6. 根据材料三,下列诗句中的“勒”与“物勒工名”中的“勒”语意不同的一项是
A.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陆游《夜泊水村》)
B.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韩愈《石鼓歌》)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D. 香径草中回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李绅《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7.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下面文字所体现出的汉代手工业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朝鲜平壤石岩里丙坟汉式墓出土的一件水始元年漆盘,其口沿背面刻有锦文:“永始元年,属郡西工造,乘與髹渝画伫黄釦饭盘,容一斗,裂工广、上工广、钢妇黄涂工政、画工年、洀(pán)工威、清工东、造工林造,护工卒史安、长孝、丞□、據谭、守令史通主。”
A. 工序繁杂 B. 做工精美 C. 分工细致 D. 监管严密
8. 当代中国,要使“中国制造”成为精品,上面三则材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6. D 7. B
8. ①尊重工匠劳动,弘扬工匠精神。
②政府充分重视,做好组织工作。
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监管制度。
【解析】
6.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三,下列诗句中的“勒”与“物勒工名”中的“勒”语意不同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字义的辨析和使用。文中说“郑玄注曰‘“勒,刻也。’即“物勒工名”中的“勒”是“刻,雕刻”的意思。ABC三项中的“勒”都是“刻,雕刻”的意思。D项,“玉勒”指“马”。
7.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下面文字所体现出的汉代手工业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首先要结合材料,了解汉代手工业特点工序繁杂、分工细致、监管严密。题干中关于朝鲜出土的水始元年漆盘的记述都体现了汉代手工业特点,而没有体现“做工精美”的特点。依文意可知ACD三项都正确,故选B项。
点睛:理解和分析文中信息类题目,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8. 题分析:题干是“当代中国,要使‘中国制’成为精品,上面三则材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找准有效答题区间,根据文中的介绍,分析和概括答案要点。根据材料三中“汉代官府手工业工场的产品做工精致、质量优良,形成了汉代工匠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提示,当代中国,要使“中国制造”成为精品,首先政府要充分重视,做好组织工作,企业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监管制度,弘扬工匠工细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本题要从政府的重视程度,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匠的高超的技术、敬业态度等方面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旁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璚树瑶林,益清绝,曰钓雪矶。西垂苍壁,俯瞰台矶间,女萝与陵苕轇轕①之,赤纷绿骇,曰翠霞屏。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自川导水,为蛇行势,前出石坛下,锵锵作环佩鸣。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水汇为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泉怒,跃起一二尺,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雨之骤至,仰见青天镜净,始悟为泉,曰飞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巅,辽敻幽邃,宜仙人居,曰蕊珠岩。遥望见之,病登陟之劳,无往者。
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②中。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其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
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可按纸伏岩石下,欲写复止;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口吻作秋虫吟;或群聚兰坡,夺觚争先;或持卷授邻坐者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
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
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
注:①轇轕:同“纠葛”,缠绕之状。②髹觞:油漆过的酒杯。
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肩不得比 比:比较
B. 焰焰欲然 然:通“燃
C. 始悟为泉 悟:明白
D. 可不勖哉 勖:勉励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展开余下试题A. ①无往者 ②或持卷授邻坐者观
B. ①不乐泉声之独清 ②鼓琴与之争
C. ①其上危岩墙峙 ②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
D. ①郑君以兹游良欢 ②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
11. 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水蚀道几尽:流水几乎把道路侵蚀没了
B. 方次第取饮:才停下来取水饮用
C. 众欣然如约:众人高兴地答应了
D. 无以是为也:不要再进行这类迷信活动
12. 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
②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
1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均属诗序,是放在文人雅集唱和所成诗集之前的文字。
B.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为桃花涧这一名不见经传的江南乡野增添了诱人光彩。
C.第三段用九个“或”字连接,表现了赋诗人构思诗篇时各具特点又互相映衬的神态。
D.作者描述诸贤在节日中沐浴自然,脱略形迹,发舒身心,显示了他祟尚清虚的志趣。
14. 读第四段内容,完成下面两题。
①“浴沂”“舞零”出自《论语》,这是孔子哪位弟子所言之志?
②作者言及此典,要表达怎样的情怀?请用自己的话作具体说明。
【答案】9. A 10. A 11. B
12. ①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
②现在离那时已经两千年,即使时间和地点都不同,而桃花流水一如从前。
13. D 14. ①曾晳
②作者借此典故既否定了东晋士大夫借修禊事而进行招魂续魄、祓除不祥之类的迷信活动,又否定了兰亭集会中的人崇尚清虚、无所作为的道家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认为应追随和效仿孔门弟子那种求知乐学、修养身心的儒家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志向与情怀。
【解析】
9.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正确与否。A项,“比”应解释为“并列”。
10.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答题时一定要把虚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虚词的含义。B项,“之”:①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C项,“其”:①代词,“它的”;②代词,“这次”。D项,“以”:①介词“因为”;②连词。A项,“者”都解释为“……的人”。故本题选A项。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
1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可根据语境大致翻译选项所给句子,然后关注关键点要精准翻译,再找出答案。B项,重要实词“次第”译错。“方次第取饮”的正确理解应为“才按次第取水饮用”。
12. 试题分析:题干是“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译准。第①句关键点:“山寒”:“山里寒冷”;“及是”:“到现在”;“始”:“才”。第②句关键点:“去”:“距离”;“虽”:“即使”;“犹”:“如同”。
13.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显示了他尚清虚的志趣”错。
14. 试题分析:题干是“读第四段内容,完成下面两题。”本题考查分析和筛选重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可先通读全文,分析作者言及此典要表达的情怀,然后用自己的话进作具体说明。第①题,“浴沂”“舞零”出自《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原文是:子曰“点,尔何如?”……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据此可知这是曾晳所言之志。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表现出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借此典故既否定了东晋士大夫借修禊事而进行招魂续魄、祓除不祥之类的迷信活动,又否定了兰亭集会中的人崇尚清虚、无所作为的道家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认为应追随和效仿孔门弟子那种求知乐学、修养身心的儒家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志向与情怀。
参考译文:
浦江县向北走二十六里,有座山高耸而葱茏茂密,就是玄麓山了。桃花涧的水从那里流出来,到了元顺帝十六年三月初一,郑铉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游览穷尽山泉怪石的漂亮景色。
头一天晚上,各位贤士大夫住宿休息,到了第二天,出发时,成群向北走,带着酒壶和酒杯。大约走了二里远的地方,才遇到涧流,于是沿着山涧而行,流水把道路侵蚀得无一完整,不得不侧着身子走,先后紧紧相连想鱼群一样。又过了三里,两岸都是桃花,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身旁有很多松树,高耸入云好像到了青天一样。忽然看见鲜花点缀在青翠的树叶间,好像火焰燃烧一样,值得观玩。又走了三十步,怪石象人一样站着,高约十尺多,面平整,可以坐下来吹箫,叫做凤箫台。下面有小水潭,潭上石坛有一丈左右那么宽,可以在上面垂钓。听说下大雪时,四周都是洁白如玉的树林,更加显得凄清绝美,叫做钓雪矶。西边是绝壁,在台矶边往下看,松罗和凌霄纵横缠绕,红红绿绿,色彩鲜艳,叫做翠霞屏。又走六七步,怪石突出,下面是一口小泉,泉水很冷冽,适合用来给鹤饮用,叫做饮鹤川。从小水坑引水,象蛇行一样蜿蜒,从石坛前面流下,声音就像玉佩碰撞一样。客人中有擅于弹琴的,不愿意让泉水独自清鸣,弹琴来跟泉水比试。琴声跟泉水声音相和,非常好听。走五六步,水流左右弯折,才向南消逝,叫做五折泉。四十步远,从山脚弯曲进入涧底,水流汇进水潭。水潭左边有一排石头列成座位,形状象半圆的月。在上面高石象墙一样峙立,飞流的泉水从中间泻下,遇到石头的激起,泉水象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通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