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358 2018-04-04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8]
部编新人教版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与解析)
第二单元检测卷
(150分 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3分)
A.农谚(yàn) 萌发(méng) 狩猎(shòu)
B.骨骼(gé) 衍射(yán) 陨石(yǔn)
C.缄默(xián) 水洼(wā) 喧嚷(rǎng)
D.山麓(lù) 龟裂(guī) 沙砾(lì)
【解析】B项,衍—yǎn。C项,缄—jiān。D项,龟—j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3分)
A.海棠 两栖 劫难 草长鹰飞
B.褶皱 弥蔓 岛屿 不解之谜
C.雾蔼 迁徙 粗糙 偷偷摸摸
D.装置 腐蚀 踪迹 海枯石烂
【解析】A项,鹰—莺。B项,蔓—漫。C项,蔼—霭。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3分)
A.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日子似乎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流淌,变化的是我们的年龄和感觉。
C.春天来了,满眼青枝绿叶,处处鸟语花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这座城市自有其无穷魅力,将现代和中世纪风情融合得天衣无缝,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勃勃生机。
【解析】A项,“目空一切”指一切都不放在眼睛里,形容极端狂妄自大。不合语境。
4.(扬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3分)
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解析】A项前后矛盾,应删去“超”或“左右”。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D项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可删去“但”。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3分)
科学精神就是一种合理的怀疑精神,以怀疑精神开辟通往真理的道路。 它曾怀疑过不许触犯的宗教教条,它也怀疑过被视若神圣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它绝不盲从现实的权威意见,而依据事实思考,主张由实践检验任何理论和学说的真理性。
A.因此,怀疑就是科学创造活动的真正出发点。
B.因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科学家获得成功的精神条件。
C.用中国人都熟悉的话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
D.所以,科学的合理怀疑精神总体现在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身上。
6.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3分)
A.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B.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C.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的先后次序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D.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解析】D项,应该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
A.《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但生动、形象、贴切、风趣,而且比“简介物候学”之类的题目更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
浏览完整试题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C.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像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读物,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在岩石上,这些岩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变化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
【解析】B项,阿西莫夫是美国作家。
8.给下面的句子排序。(只填序号)(5分)
①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②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③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④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⑤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⑦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⑧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正确的顺序应为: ②⑤⑧⑦④③⑥①
9.(宿迁中考)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14分)
材料一 月球俗称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一颗自然固态卫星,至今约有46亿年历史。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高达127.25 ℃,夜晚低至零下183.75 ℃。由于没有大气 甲 (隔绝/阻隔),紫外线比地球表面强得多。因此在月球表面会见到许多 乙 (光怪陆离/千姿百态)的现象。
材料二 “月亮”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诗人怀乡思亲的情感,常寄托于明月。古往今来,写月的诗篇不计其数,月亮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1)阅读材料一,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的横线上。(4分)
甲: 阻隔 乙: 光怪陆离
(2)弘楚中学团委会准备于2017年9月28日晚上7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阅读材料二,参照示例,用形象化的语言为该活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示例一:月亮,悬挂在天空的诗
示例二:诗情传千古,明月寄相思
略(4分)
(3)活动筹备组准备邀请第一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敏担任本次活动主评委,请你以团委会的名义在活动前一周写一则邀请函。(6分)
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我校定于2017年9月28日晚上7点,举行“诵月”诗词朗诵比赛,想邀请您担任活动主评委,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参加。
此致
敬礼
弘楚中学团委会
2017年9月21日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5分)(镇江中考)
“望梅”能否止渴
詹欢欢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一旦体内水分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消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的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会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有删改)
10.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6分)
①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了说明对象:口渴的原因。③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点题等作用。(第③点答出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11.“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6分)
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或:因为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人脑就是根据体液和血量的变化来预测口渴并调节饮水行为的,“望梅”并未带来血液和体液的变化,所以不能止渴)(意思对即可,6分)
12.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6分)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因为“有研究显示”强调“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是有科学根据的(或:交代“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种说法的来源),增强了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和思想方法。(6分)
13.王老师参加镇江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7分)
①王老师在比赛中大量出汗,体液的容量、浓度发生变化(或“体液不平衡”),导致细胞脱水;②大脑的某个部位(或“神经元群”)实时监测到细胞脱水(或“体液不平衡”)现象,产生渴感;③而口渴是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能使人体免于脱水;④喝水之后,体液得到稀释(或“体液恢复平衡”),渴感消失。(意思对即可,7分)
[二](25分)
展开余下试题
牛和人,谁是谁的奴仆?
郑也夫
①我留学美国时,曾造访一个家庭农场,农场主是叔侄二人,他们的最终产品是牛奶。他们种植和收获玉米及青饲料,每日喂牛、挤奶,操心奶牛的繁殖,日子过得充实惬意,收入高于工人。但他们对我说:只有一桩事情不好,就是不能外出,不能旅行,因为每日都要给牛挤奶。
②他们是牛的主人,也是牛的奴仆。牛被他们圈养,牛无须绳索,围墙也捆绑住了他们。一方驯化或控制了另一方,形势似乎是由强势一方的目的和意愿造就的,其实不然:驯化者拥有的目的和意愿是被驯化者允许他们拥有的目的和意愿,是被彼此间的互动塑造了的目的和意愿。
③人类驯化了野生的麦子和稻子,削弱了其晚熟、倒伏和果实皮厚的品性,它们服帖地遵从人类的意愿:按时成熟,不倒伏,果实饱满。
④但很少有人意识到:驯化是互动的,人类驯化了作物,作物也驯化了人类。作物失去了野性,人类也失去了野性:不再做身无长物、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不是人类的生活节奏决定作物的生活节奏,而是作物的生活节奏决定了人类的生活节奏。春播、夏锄、秋收、冬藏,莫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作物。
⑤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中,个体的多数行为发生在与他者和外界的互动中。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事者的目标和手段,塑造了他们的心理和性情。但不幸的是,身在庐山中的人们不识庐山真相,常常高估了某一方的主观目的性和意志力。
⑥军备竞赛中的双方肯定有各自的目标和方案。身处持久抗衡、取胜无望之中,他们未必不想削减军费,乃至享受和平的红利。也就是说,正在实施的增加军费的方案,与其说是他们的主观意愿,毋宁说是“囚徒困境”式的互动所致——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
⑦即便其中一方的首领是战争狂人,其心态未必不是长期恶性互动的结果。双方或多方博弈的结果,非但远离了各自的初衷,而且超出了各方预料。历史上军备竞赛的负面效应历历在目,其未来的续存更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
⑧这种互动也给了人类文明发展以超强甚至特异的促进。武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类最先进的技术,其转化为民用技术乃势所必然。而没有军事对峙和军备竞赛,也就没有最先进技术频繁地、不计成本地更新换代,其中自然孕育着发明乃至突破。对文明发展的此种动因和轨迹当然要反省和质疑,但前提是对其要全面认识和领悟。
⑨互动产生了新的格局、关系、心理和性情。
⑩人类与动植物尚且是相互驯化的,人类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何尝不是这样?绝大部分人被彻底管束住,一小部分人的身体、心灵也被其背负的监管重任彻底异化,独立于互动的目的已不复存在。
(有删改)
14.阅读前两段,简述农场主“也是牛的奴仆”的原因。(6分)
农场主每日要为牛种植饲料、挤奶和操心牛的繁殖,(3分)不能外出,不能旅行。(3分)
15.这篇文章的开头叙述了作者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次见闻,有何作用?(6分)
①本文开头以具体的事例引出本文论点;②同时这一事例作为论据证明了本文论点;③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
16.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2分)通过列举军备竞赛的实例,具体论证了“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事者的目标和手段”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分)
17.若将第⑦段中的画线句改成“即便其中一方的首领是战争狂人,其心态一定是长期恶性互动的结果”,好不好?为什么?(4分)
不好。(1分)原句运用“未必不是”的表述,显得委婉,有分寸,而且更加准确,因为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测;(2分)而改句中“一定”的表述过于绝对,显得武断,不够严谨。(1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中,个体的多数行为发生在与他者和外界的互动中,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新的格局、关系、心理和性情。(4分)
三、写作(60分)
19.(北京中考)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
请以“ 贵在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60分)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要写好这篇作文,首要的便是明确具体的情境,即在哪些情境下,“真”很“贵”、很重要,这也就明确了横线上所要补充的内容,比如:友谊、交流、创业、反腐、学习、科研、写作、为人、竞选……
一旦明确了具体的情境,写作范围、文章主旨也就基本明确。接下来便是筛选素材,通过对材料的具体演绎,来表现“真”如何“贵”、如何重要。通过联想,我们既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也可以写他人的;既可以写当代人的,也可以写历史人物的;既可以写中国的,也可以写外国的;既可以写正面事例,也可以写反面事例…… (122.240.207.178)
上一篇: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与解析)
下一篇:
部编新人教版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与解析)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部编新人教”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