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605  2018-04-04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5]
部编新人教版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与解析)
第一单元检测卷
(150分 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3分)
A.归省(xǐng)    撺掇(cuàn)    行辈(háng)
B.糜子(méi) 晦暗(huì) 蓦然(mò)
C.脑畔(bàn) 好歹(dǎi) 眼眶(kuànɡ)
D.幽悄(qiǎo) 斡旋(wò) 怠慢(yí)
【解析】A项,撺—cuān。C项,畔—pàn。D项,怠—dà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3分)
A.凫水    皎洁    登时    家眷
B.油馍 欺悔 踊跃 聚拢
C.争讼 嘱咐 褪色 抗奋
D.思暮 羁绊 渺远 束缚
【解析】B项,悔—侮。C项,抗—亢。D项,暮—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3分)
A.他小小年纪就懂得人情世故,真令人震惊。
B.我们绝对不能因受人撺掇,就去做些违法的事。
C.在交通协管员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D.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
【解析】C项,“戛然而止”指声音突然停止。不能用于指“交通拥堵的现象”停止,对象不符。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3分)
A.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B.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D.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酒坊出的灯谜。
【解析】D项,“不觉疲乏是什么”后应用逗号。
5.(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3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解析】B项缺少主语,可删掉“由于”,将“建成了”改为“建成的”。C项中“加强……水平”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加强”改为“提高”。D项“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意思表达相反,应删掉“不”。
6.(柳州中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3分)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解析】语段重点讲古长城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所填句子也要体现这一点。A项关联词搭配错误;B项语意重点偏差;D项转折关系不合语境。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3分)
A.《社戏》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B.《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大量地运用排比、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浏览完整试题D.《灯笼》一文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解析】A项,《社戏》是短篇小说,不是散文。
8.(张家界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3分)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回答《每日新报》记者时说:“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对同胞们写的好作品,应当像欣赏西方文学一样来对待。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点洋烛。”
中国也有很多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应盲目推崇外国作品。(3分)
9.“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4分)
清明。(1分)人们通过踏青、扫墓之类的活动祭祀祖先和英烈等,表达怀念、感恩之情。(3分)
10.我校举办了“寻找家乡文化”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2分)
(1)【寻访家乡名人】请参照示例,从下面备选的安徽历史名人中选一位做简要的介绍。(4分)
备选名人:管仲 老子 陈胜 华佗 曹操 吕蒙
包拯 朱元璋 吴敬梓 邓稼先
示例:胡适,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倡导者,曾任北大教授、中国驻美国大使、北大校长等。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尝试集》等。
示例: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著有《道德经》。(介绍人物的地位、主要事迹、作品等,4分)
(2)【尝遍家乡特产】请选择安徽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2分)
示例:太平猴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茶不在多,猴魁则行。(2分)
(3)【宣传家乡文化】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一段徽派文化介绍,其中有几处表述不当,请帮忙修改。(6分)
历史上,①徽州曾是流传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地区。早在明代前期,形成于温州的南戏就开始在徽州流传,并出现了一些戏曲作家,如程添庆、毕尚重等。到了明代中叶,南戏四大声腔即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相继流传到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地区,②所孕育出的徽州腔与形成于池州的青阳腔并称为《徽池雅调》,为天下所“时尚”。③此时的徽州还养成了喜好“搭台唱戏”的习俗,看戏、赏戏成为当时徽州人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和流行的娱乐方式。此外,徽州还是孕育戏曲人才的一个摇篮,在这里曾经走出一大批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们都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①句语序不当,应该将“ 流传 ”调整到“ 重要 ”之后。
②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 《 》(或:书名号) ”改为“ “ ”(或:引号) ”。
③句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养成 ”改为“ 形成 ”。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6分)(眉山中考)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面看了,再不敢挤到前面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那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哆哆嗦嗦,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⑨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为何要帮他解围。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展开余下试题(有删改)
11.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8分)
时间 快手刘的手 快手刘的演技 观众 “我”的表现
“我”童年时 敏捷灵活 (2)神奇无比 围了几圈 揭他老底
“我”高二
暑假 (1)缓慢迟钝 漏洞百出 (3)寥寥无几 (4)帮他解围
12.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分)
(1)从此我只站在后面看了,再不敢挤到前面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
“挤”字写出了观众之多,侧面烘托了快手刘的表演精彩,引人入胜。(3分)
(2)“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
加强肯定的语气,肯定孩子们判断的正确性,侧面表达了快手刘表演的失误、不灵。(3分)
13.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2分)②内容上:交代了“我”很久没看“快手刘”表演的原因(或:对他过去表演的怀念),(2分)为下文写快手刘的苍老、表演失误做一定的铺垫。(2分)
14.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6分)
写“快手刘”表演的不灵,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快手刘”晚年生活的悲凉,也表达了“我”对像“快手刘”一样的俗世奇人老无所依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民间文化技艺传承问题的一种担忧。(6分)
[二](24分)(重庆中考)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端午、中秋、重阳、除夕……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这一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递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花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节选自《舌尖上的中国——中华美食魅力之旅》,有删改)
15.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5分)
时间顺序。(2分)先介绍春季的春节和元宵节的食俗,接着介绍夏季的端午节、秋季的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食俗,最后介绍冬季的除夕的食俗。(3分)
16.根据第③④两段内容,查找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填表。(4分)
节日饮食风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怀
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在饺子里包一些钱物 (1) 祝福吃到钱物的人这一年有格外好的运气 
(2)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  团团圆圆、吉祥美好
17.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
“万万”表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3分)
(2)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
“相传”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3分)
18.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为“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作佐证,使文章语言典雅。(6分)
【解析】首先,这是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的说法;其次,“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描述和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再次,引用的话语言简练、雅致,使文章语言生动。从这三方面回答就全面了。
1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3分)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避邪祈福之意。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解析】B项,春节是指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C项,“重阳”是秋天的节日。D项,喝“传坐酒”是在元日以后。
三、写作(60分)
20.(广东中考)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60分)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关注的是考生对成长历程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悟,要想写得新颖、写出深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补题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写出具有自己特色和个性的内容。如“我真想和往事挥挥手”“我真想‘不可理喻’”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要写出细节。在写人记事的时候,必须通过细腻的描写把人、事、物的鲜明特色描绘出来。如写真想做某件事情,就必须把起因、经过写具体,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再现人物的个性和事件的过程,从而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
最后,要道出真情。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万般佳作惟情真”。针对“我真想”这个作文题,更需要写出自己的内心需要,从真情上下功夫。写作时要通过能丰富内涵、感动人心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 (122.240.207.178)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部编新人教”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