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意思是“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根据句意应划分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故A项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4.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丝竹之乱耳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何陋之有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例句中的“之”和D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A、B两项中的“之”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意思;C项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的意思。故选D。 5.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 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 【答案】C 【解析】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词语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C项中的“则”都是“就”的意思;A项中的“是”分别是“表判断”“这样”的意思;B项中的“之”分别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到,往”的意思;D中的“以”分别是“来,用来”“用”的意思。 6. 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有仙则名 B. 不蔓不枝 C. 苔痕上阶绿 D. 无丝竹之乱耳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