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2018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要坚信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知识文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走心不能离开国家。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大国学者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不可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光明日报》(2018年01月08日15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 B. 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是正确的国家观,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C. 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者正日渐增多。 D. 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舞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也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B. 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民族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C. 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治绩”。
浏览完整试题D. 第四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的自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B.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只要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就会中断。 C. 文化专业领域知识分子也都能以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强化作用。 D. 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是对文本内容的考查,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曲解原文。原文“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选项中的“不是”改变原意。C项已然与未然。原文有限定“可以预料”“会日渐增多”。D 项信息遗漏。原文信息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和推断文中重要内容的论据推理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论据作用理解失误。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证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说法过于绝对。“只要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就会中断。”原文无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楼道里的关门声 杨乃云 七层的楼房,我住四楼。 刚住进来的一段日子里,每天都被“咣”地一下关门声震醒,并且是在刚刚入睡的夜半时分,接着又是一阵噔、噔、噔的脚步声。 开始几天尚能忍受,以为可能是一种暂时现象。日子久了,再有涵养的人,情绪也会失去平衡。终于有一天,我再也忍耐不下去了。门响过后,我爬起来刚要下床,被妻子一把拉住:“干啥?” 我忿忿地说:“我明白了,准是七楼那个‘缺教’的浑小子。不行!我得去警告他一下,总得懂点公德吧!” 妻沉默一会,说:“明儿再说吧。”看来她也受够了。 早上起床后,我要去七楼。 妻喊住我:“先别!要去说也要讲究个方式方法。刚搬来互不了解,以后熟悉了都是好邻居,这样冒然地去,说不好会伤和气的。我必须先去打探明白究竟是不是七楼那个孩子。” 还是女人心细,想得周全。我把希望全寄托在妻子身上了。 几天过去了,响声依旧。我又发作,刚爬起来又被妻子拉住,她细声地说:“深更半夜的,别去了。习惯就好了。” “习惯?还需培养这样的习惯?岂有此理!”我的火一半来自关门声,一半对着妻子的不负责任。 妻子似乎洞察出我的心思,耐心地说:“先躺下,听我说。是七楼那个孩子。我打听清楚了,他爸爸是工人,妈妈得了癌症又下岗。孩子今年高考,为了帮助妈妈治病和筹措高考的资费,每天白天复习,晚上在一家酒店打工。” 我的火基本消了一半。不过又一想,孩子是遭人同情,但关门时轻一点不就得了,何必用那么大劲。 以后的日子里,门继续响,我继续醒……不知不觉中,我真的习惯了,每天听完那“咣”的一声,便会很快地睡去。 这几天我突然失眠了。追其原因,原来几天没听到门响了。我推一下妻子:“哎,怎么几天没听到门响了?” 妻闭着双眼:“你仔细听。” 我屏住呼吸,侧耳细听。不大一会儿,楼道里传来“啪哒”一声,声音很轻,但很清晰,像是门锁的声音。再细听,沉重而缓慢的脚步声由模糊而清晰,又由清晰而愈来愈模糊。 我漠然地转向妻子,没开灯,借着窗外投进的月光,发现妻子眼角上挂着两行泪珠。 妻子仍没睁眼,从喉咙里挤出一句:“他妈妈死了!” 我默然了,无力地瘫倒在床上。 接下来便是连续几天的失眠,静候着那一声仿佛托着我神经的“啪哒”一响。既然睡意渺然,不如下楼去等。我轻轻地下床,披上外衣。妻子没有阻拦,翻来复去地躺在床上。 我小心地走下楼梯,拧开门锁,摸一块石头把门掩住。然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门外的台阶上。 孩子终于回来了。双手抱着肩膀,抖抖瑟瑟地跚步走来,像一株风霜中摇曳挣扎的小树。 我的心不知为什么骤然间怦怦跳动起来。 孩子发现了我,先是一惊:“谁?” “哦!是我。”我捂着胸口站起身来。 孩子一定神:“大爷,是您。这么晚了没睡,在等人?” “是!噢,不、不……” 孩子看到了虚掩的楼道门,突然明白了什么:“大爷,对不起,前些日子可能影响您睡觉了!” “没——没有!” “大爷,”孩子颤声说,“我那是特意的。那时候,妈妈只要一听见这门响,脸上立刻就会露出笑容,说一声‘儿子回来了’,然后放心地合上眼睡觉了。”孩子眼里的水光合着水的月光在闪动。 “孩子……”我搂起孩子的肩头,一同迈进虚掩的楼道门口。 孩子一手拧住门锁的拉钮,将门小心地掩好后再慢慢地把手一松,只听门锁“啪哒”一响。 我的心骤然一缩,眼里涌出泪水。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标题“楼道里的关门声”既是故事的起因,也是故亊的线索。同时设置了悬念,起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效果。 B. 小说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比如对“我”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对孩子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C. 文中加点词语“漠然”表现了 “我”性格中的冷漠,和妻子的落泪形成对比,同时与结尾“我”的落泪形成巨大的反差,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展开余下试题B. 材料二显示日本动漫不论是动画人物形象的刻画、画面的塑造、情节的生动程度。还是动画主题曲的创作都在中国之上。 C. 2017 年国家将人力推动经典民间故事动漫事业的发展,一系列重人工程项目会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植。 D. 中国有近70%的人把迪士尼动漫定义为“商品、文化附属产业”,动漫产业也正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又一个全球经济热点。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动画片《戚继光英雄传》粗制滥造,遭到了网民和动画业内人士的批评,甚至都达不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制作水平。 B. 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表示通过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围绕党的十九大、建党100 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我们可以推出一批精品。 C. 2011年中国动漫在表现民族特色方面可以说和日本动漫不相上下,但它蕴含的教育意义却与日本动漫相去甚远 D. 美、日的动漫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入我国,从而获得巨额利润,与我国动漫缺乏原创力量和创新创意不无关系。 E.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推销文化产品运作方式,就一定能使我国的动漫产业快速前行,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动漫产业如何才能良性快速发展? 【答案】7. D 8. BD 9. ①企业摒弃功利性,遵循观众欣赏趣味和市场诉求,努力创意创新。②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大力扶植,助力动漫产业。③借鉴国外先进的运作模式,拓展相关产业链。④从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灵感,让中国故事助推发展。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根据材料四第一段可知是广州对青少作展开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近70%的孩子如此定义。 8.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应为《威维光英雄传》预告片遭到网民的批评和业内人士的质疑。C项,根据图片信息来看“相去甚远”一说不恰当,B项说法太绝对。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阳人,年十二,失父,好学,为小吏,数为掾吏所詈。蔡父奇其貌,日“有封候貌,当以经术进。”遂辞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 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后以射策甲科为郎,二三岁,举明经,迁议郎。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害其能,非之。方进知之,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内不自安,其后常称述方进、遂相亲友。 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再迁丞相司直,初,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司隶,不肯谒丞相,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俟其过,乃就车。于是举奏其状,曰:“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勋不尊礼仪,轻谩宰相,邪谄无常,不宜处位。”上以其所举应科,遂贬勋。 会丞相薛宣坐广汉盗贼群起及太皇太后丧时三辅史并征发为奸、免为庶人,遂擢方进为丞相。时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丁母忧,既葬三十六日①,除服起视事,以为身备汉相,不敢逾国家之制。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免,而上以其重臣,为隐讳。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然朝过夕改,朕无疑焉。”其见重如此。 绥和二年,薨。赐乘舆秘器,柱槛皆衣素。天子亲临吊问,谥曰恭候。 (节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注】①汉文帝遗诏将三年之丧制度变成36天,并垂为定制。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显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B.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C.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D.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始于汉武帝时期,是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B. 迁,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调。 C. 外戚,是指帝王的亲戚,但与皇族宗亲没有丝毫血缘关系。也称“外家”“戚畹”。 D. 疏,又称“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此外还有奏、表、书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翟方进宽容谦逊。方进在处理胡常问题时,没有与他针锋相对,而是派遣门下诸生去他的住所询问疑难问题,并记下他的说法,胡常最终被感动。 B. 翟方进忠直敢言。涓勋不肯拜见丞相,傲慢无礼,但对成都侯礼让有加。方进认为这不符合上下之礼,王道纲常,于是上奏皇上。 C. 翟方进严于律己。方进加强自身修养,供养后母十分孝顺,后母去世,他遵从国家制度,待守丧期结束才回来做官。 D. 翟方进备受重视。崔方进与淳于长交好,等到淳于长因大逆不道被诛杀,与他交好的众人都被免罪,皇上也因他是重臣为其隐瞒。 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害其能,非之。 (2)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然朝过夕改,朕无疑焉。”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 这时候,有清河县老儒生胡常,和方进共同学习经学,内心妒他的才能,诋毁他。(2) 皇上答复说:“定陵候淳于长已认罪,你虽然和他交往,但是早上犯错晚上改正,我不再怀疑了。” 【解析】 10.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捕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方进知能有余”,句子主语是“方进”,“知”通“智”,“能”是“才能”的意思。该句的意思是“翟方进智慧才能有余”,所以排除A项、D项。“兼通文法吏事”的意思是“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