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36 2018-04-10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6]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明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曾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 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1)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了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D.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浏览完整试题
(2)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C.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B.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C.对于人类共 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江平:法学家的思与痛
江平在人生80岁时,相信胡适的话: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他说,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能够做到这样也就可以了。这“四不”他可以说是做到了。
1996年,江平在中国政法大学执教40周年,写过一篇《终生不悔•四十年执教有感》的文章。其中这样说:原先不明白为什么传统美德“礼仪廉耻”中不写“勇”而写“耻”,后来知道,得耻者,不足也。勇有匹夫之勇,知耻之勇是最大的勇。
他在《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中说,只服从真理,只向真理低头。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不能说无产阶级必然掌握真理;下级可以服从上级,但并不能说真理必然掌握在上级手中;少数服从多数,也不等于真理必然在多数人一边。
树在划痕处生长出新芽,人的受伤处生长出思想——这些话语源于他的切肤之痛。江平一生中最难以磨灭的记忆是1957年被划为右派。那种撕心裂肺的精神疼痛,如一把钝刀磨砺于皮肉包裹的内心深部,并且前后折腾了20年。
在1957年他被派去苏联学习之前,他自以为戴着桂冠回国,就可以步步高升、万事如意了。但是回国后等待 他的却是一顶冰冷而沉重的右派帽子。在27岁风华正茂之年,他从天堂跌入地狱。
接着,感情甚笃的新婚妻子,迫于政治压力与之离婚。更令他不能接受的是,没过多少天,她又结婚了。“我正被过去的恩爱所折磨,她却表现得如此无情无义。”
1960年,他和一个朋友为了弄个护碾子的铁栏,去铁路上偷钢丝,却意外地被火车卷到车轮底下,轧断一条腿,几乎丧命,最终落下残疾。这三件致命打击,连续发生在两三年内。
他是这样评价“反右”的:可以说是“知不敢言,言不敢尽,言者有罪,闻者动怒”。他曾经在反右20年后的1977年写下《反 右20年感言》,深感“强闭喉舌”和“欲诉无门”就是20年心情的写照。他意味深长地说:“好在两年后,终于圣朝出现并给予了彻底平反。”
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历史的玩笑开得精准和过分,并且总是与愿望恰恰相反,无法预料,也避之不及。
这不仅是个人的命运故事。经过岁月和时局,当大历史的潮涌终究回归于正常的轨道,作为个人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30~50岁,他把一个法律工作者人生最好的20年,当做历史的牺牲。而他的牺牲,与隐匿于历史布景中的无数牺牲者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
他在序言中说:“我近30年来的学术成就与两人有密切关系。”一位是李慎之先生。一次李慎之先生对他说:你们搞法制的,最终会发现法制的困惑在于政治。法制离不开政治,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你们是绕不开的。“这句话促使我关心宪政,关心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政治制度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之核心。”另一位是吴敬琏先生,他赞同“对私权的侵犯,主要来自公权力的滥用”。江平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两个品质:一个是独立的精神,不屈服于任何政治压力,敢于独立思考;一个是批判的精神,以自己的学术良心,敢于批判现实。”
他努力超越无法改变的宿命,总记得灾难经验中的美好部分。他的学生贺卫方留政法大学任教,有机会听江平聊起过去。“他语气平缓,反而是一些体现人性美好的细节让他刻骨铭心。”他没有被摧毁,或者被磨圆。相反,愈挫愈奋,常语出惊人,刀刀见血。
“文革”结束后几年,被誉为“政法二才子”之一的江平成为稀缺资源。他突破法律禁区,一上来就讲《罗马法》和《西方国家民商法》两门课,把私权利的观念引入了国内,让禁锢多年的思想和国际潮流接轨。
这期间,他主持制定新中国第一部民事法律《民法通则》,这部划时代意义的法律首次肯定中国人的私权,被国外誉为“中国民事权利宣言”。
这是一个讲求利益和娱乐的时代。在利益面前,理想主义者的初衷渐渐迷失。在利益面前牺牲品质和原则,似乎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他知道,在理性的层面,只有把被颠倒的颠倒回来,他的命运悲剧才可能被彻底释怀。他相信那些浮沫和喧嚣是一种外部装饰,终归会归于沉寂,而他的使命是直抵社会问题的核心。他要在刀尖上工作。(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我最近两本书都用了“呐喊”这个词,我为什么选择了“呐喊”这个词?我觉得选择“呐喊”,很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形势越来越严迫,也就是说外面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了。我想用“呐喊”这个词,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我觉得在现今中国法治建设的情况下,要把这两个东西很好地结合起来。(江平《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②江平教授不但弟子满门,且学术名气蜚声海内外。古有“以天下为己任”、特立独行的“国士”,今之江平教授,亦堪称敢于秉持正气、坚持真理的“公共知识分子”。(郭道晖《只向真理低头的法学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平与李慎之、吴敬琏两位先生关系密切,从他俩身上继承了不屈服于任何政治压力、敢于批判现实的可贵品格。
展开余下试题
B.江平教授有宝贵的人生历练,他一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但没有被摧毁,或者被磨圆,相反,愈挫愈奋。
C.江平教授主持制定新中国第一部民事法律《民法通则》,让禁锢多年的思想和国际潮流接轨,闯出一条法学新路。
D.江平教授不但弟子满门,且学术名气蜚声海内外,堪称敢于秉持正气、坚持真理的“公共知识分子”。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江平在80岁时,回顾自己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的经历,曾感慨他相信胡适的“四不”原则,正是这些原则使他愈挫愈奋。
B.江平一生中经历过划为右派、与妻子离婚、轧断一条腿三件致命的打击,他付出的代价惨重,深感“强闭喉舌”“欲诉无门”的痛楚。
C.“文革”结束后,江平走上讲台就开讲的《罗马法》和《西方国家民商法》两门课尚未引进国内大学讲堂,成为法学界的稀缺资源。
D.江平教授不但弟子满门,且学术名气蜚声海内外,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民法通则》被国外誉为“中国民事权利宣言”。
E.本文将传主生平经历与成果结合起来写作,呈现成果背后的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行文平易自然,穿插引用传主的原话,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3)作者为什么说“他要在刀尖上工作”?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借给你的温柔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 !”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B.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的结尾照应了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使得王老汉“诚信”的形象更为突出。
(2)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
(3)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怜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①,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注释】①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展开余下试题
B.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C.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D.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顿首”中的“顿”是“稍停”的意思。“顿首”是指行礼时,头轻轻低下,稍微停一会,然后抬起。
B.“擢”在古代官职任命制度中,表示“提拔”的意思,与“贬”意思相反。
C.“休沐”,休息沐浴,古人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后指政府官员每五天一次 的例行休假。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张安世工作尽责。供职尚书时,工作尽心尽责,连例行节假日也没有外出过。担任光禄大夫后,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对他评价很高。
B.张安世为人谦逊。皇帝想任用他为大将军,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但坚持推辞并没有成功。
C.张安世善于治家。他虽然有万户封地,但生活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童都有手艺活做。张家凭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而富有,和大将军一样风光。
D.张安世对家人要求严格。他认为自己和儿子地位都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延寿离开京城补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②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二)名篇名句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封建社会中很多女子任劳任怨,却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哭诉“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氓》中的女主人公同样用:“ ”来表达自己品行没有差错,而男子却变心的愤懑之情。
(2)在《赤壁赋》中,苏子以“ , ”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无尽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3)李白《蜀道难》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从而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三)古代诗词阅读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① , 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 ,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②。
[注]①汉乐府《陌上桑》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此处以秦楼人指代妻室。②东汉末年,王粲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曾登城作《登楼赋》,述其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开篇两句起笔突兀,开宗明义,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又通过“落日”“酒”等意象表现了“离愁”。
B.“和月载离愁”一句不仅通过“月”这一意象烘托“离愁”,还化虚为实,使抽象的“离愁”成为可“载”的具体形象。这与李清照《武陵春》中“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两句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学,希望友人此行能有远大的目标,像伊尹和周公一样成为国之栋梁。
D.本词使用了伊尹、周公、班超、王粲等典故,这些典故文字简洁、直白深刻,富有感染力,体现了辛词长于用典的特点。
E.本词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上片以写景为主,下片以抒情为主。全词情由景生,作者因情明志,充满了一种悲慨之情。
(2)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第II卷 (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 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 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 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诗词大会》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在带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也让观众完成了一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
B.据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近年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地颇具历史、民族、地域和建筑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数量正以“平均约3天1个”的速度在快速消亡。
C.受访者在发言时,访谈者必须全神贯注,认真倾听,给受访者以真诚的关注,积极捕捉受访者提供的信息,理解其话语的含义。
D.偷吃了国家明令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食用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丝毫没有负罪感,反而还要拿出来炫耀,除了其不把《野生动物保护法》当回事的法治意识淡薄外,扭曲的荣辱观也是其重要的思维支撑。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人们常说“愁白了头”,一项研究显示,压力过大的确会令人早生华发。研究人员在老鼠试验中发现,当老鼠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而 受损时, ① 。黑色素干细胞能产生黑色素,它是皮肤和头发颜色的来源,能保护皮肤少受阳光侵害。黑色素干细胞“转移”至皮肤是为帮助皮肤弥补紫外线照射造成的损伤。研究人员同时发现, ② ,“迁徙”的黑色素干细胞数量越多。这就解释了为何压力大的人皮肤色素沉着会更多,也解释了 ③ 。令人沮丧的是,这些头发中的黑色素干细胞消失后,不会有新的干细胞来替代。
10.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四、写作(60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更是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校园里面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解析
1.(1)C(2)B(3)B
【解析】(1)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
上一篇: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四川省武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安徽省定远”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