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10  2018-04-10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0]
甘肃省临洮县漫洼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三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 语 文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B. 糜子(méi) 晦暗(huì) 蓦然(mò)
C. 缄默(xián) 水洼(wā) 喧嚷(rǎng)
D. 骨骼(gé) 衍射(yán) 陨石(yǔn)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诘—jié;B.正确;C.缄—jiān;D.衍—yǎn。
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凫水  皎洁  登时 家眷
B. 油馍 欺悔 踊跃 聚拢
C. 争讼 嘱咐 褪色 抗奋
D. 思暮 羁绊 渺远 束缚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正确;B.悔—侮;C.抗—亢;D.暮—慕。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C. 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
D. 在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上,非洲馆内多个展位此起彼伏的木鼓声,吸引了无数参观者。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A.“目空一切”指一切都不放在眼睛里,形容极端狂妄自大,用在此句不合语境。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4.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推算,我国种大豆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了。 ②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 ③古代把大豆叫做“菽”,秦汉以后逐渐用“豆”字代替“菽”字。 ④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 ⑤许多古书中也有关于大豆的记载。⑥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A. ②⑥④⑤③① B. ①③⑤④②⑥ C. ②⑥⑤③④① D. ①⑤③④②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这组句子, 首先找出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过渡句等,然后把根据语句的连贯、得体、准确等去排序。因此,本题可以这样排序:②⑥④⑤③①
考点:句子排序
点评: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另外,在初步排好句序后,要把语段通读一下,感知整个语段是否通顺,即再做一下检验。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B. 《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 《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大量地运用排比、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D. 《灯笼》一文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A.《社戏》是短篇小说,不是散文。
6.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_______;_______。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_,但我还以为船慢。
①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②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③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④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衔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还要要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根据横线前面的句子“发散出来的清香”排列第③句,故排除A、B选项;“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后应填写②句,此句将“连山”比作“兽脊”,再排列⑤句,写出大家急于看社戏的急切心情。所以正确语序为③①②④。故选D。
7. 诗词名句默写。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涵容天宇,水天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芳草鲜美 (2). 落英缤纷 (3). (2)与君离别意 (4). 同是宦游人 (5). (3)八月湖水平 (6). 涵虚混太清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兮”“宦”“涵”“混”等字词的书写。
8. 2017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为此,某校开展以“我爱朗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宣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美文】朗读是体会语言美的重要途径。如要让你从老舍、朱自清、冰心的作品中选一篇朗读,你会选谁的哪篇作品?请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作者: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善通知】下面是某同学代表校学生会为“我爱朗读”比赛拟写的一则通知,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通 知
全体同学:
学校将于6月10日下午2点在报告厅举行“我爱朗读”比赛,届时将邀请著名专家作为大赛的评委。希望广大同学积极参加,踊跃报名。
6月8日
校学生会
①该通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修改为:
②该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问题,请给出修改意见:
【答案】 (1). (1)示例:朗读经典美文,装点美丽青春。 (2). (2)示例:朱自清 (3). 《春》 (4). 理由: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绚烂美丽的春景图,让人心生向往。读来,我们仿佛嗅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无限的希望。(3)①希望广大同学踊跃报名,积极参加。②将“6月8日”与“校学生会”调换位置。
【解析】试题分析:(1)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我爱朗读”的主题。(2)成功的朗诵,首先取决于朗读作品的选择。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选择朗读作品主题要鲜明,内容健康,情趣高雅。也就是通过这篇作品,能让人们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内容健康、格调高雅。所选作品,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给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感。更重要的是要通俗易懂,在短时间内唤起听众的思想感情。如可选朱自清的《春》, 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绚烂美丽的春景图。朗读起来,我们仿佛嗅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无限的希望。作答时一定要把选择篇目的理由讲清楚。(3)①语序错误。将“积极参加”与“踊跃报名”对调即可。②修改格式。将落款中的署名和日期位置对调即可。(4)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朗读有益”这一劝说主题。
9. 口语交际
今年年初的一天,北京故宫一如往日,游人熙熙攘攘。太和门附近的大铜缸旁边,一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刻画:“XXX到此……”很多游客对此非常气愤,纷纷上前制止小伙子的不道德行为。大家把他围在中间,对他进行教育。一位大婶说:“小伙子,你要是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当心我把你的手剁下来。”
如果当时你恰好在场,也想上前劝说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40字左右)
【答案】(示例)大哥哥,故宫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故宫的文明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干有损文明的事啊,您不要再刻画了,好吗?
【解析】试题分析:要注意“制止小伙子的不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应该晓之以理,让他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所在,达到劝说的目的,态度不可生硬。如“大哥哥,故宫是我国的历史文物,也是全世界人民有文化遗产,在任何地方涂画都是对文化的亵渎,对文物的破坏,我们一起来擦掉,好吗?
考点:考查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点评:口语交际类的题目,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受众的身份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达到说话的目的。
阅读《社戏》节选,完成小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展开余下试题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10.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11. 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双喜的形象特征。
12. 简要赏析选文第①小节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特色。
13. 说说选文结尾处“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4. 选出对选文的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 )
A. 选文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主要内容的叙写的。
B. 第④小节“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里“八癞子”加上引号是表明特定称谓。
C. 选文中的六一公公是一位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老人,并不是真的“小气鬼”。
D. 选文主要是以小时候的鲁迅的视角来记录这些人和事,所以显得很真切。
【答案】10. 我们看戏回途中偷煮蚕豆吃以及六一公公佯装责怪以及送豆并夸赞“我”。
11. 双喜形象:聪明,能干,考虑问题比较周到。具体内容略。
12. 比喻和衬托的手法(或正面描写、侧面衬托、比喻),写出他们驾船技艺的高超和急切返回的心情。
13. 一方面是偷豆吃的紧张刺激与有趣兴奋令人回味;另一方面是难忘小伙伴们的天真淳朴与自由率真。 14. D
【解析】
10. 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文段主要记叙了我们看戏回来途中偷煮蚕豆吃,六一公公佯装责怪我们,送豆并夸赞“我”的故事。
11. 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根据“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来分析可知双喜是一个聪明、能干、考虑问题比较周到的孩子。
12.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此句将“航船”比作“大白鱼”,这是比喻的修辞;“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画线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他们驾船技艺的高超和急切返回的心情。
点睛: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
13. 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因为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是童年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生活的标志,突出那夜生活的难忘,突出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念。因此让我难忘。
14.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结合文化在那个的主旨来思考。D.这是一篇小说,所以”我”不是鲁迅,但这篇小说的背景还是和鲁迅有一定关系的,其中的中心思想也代表了鲁迅的思想。所以“以小时候的鲁迅的视角来记录这些人和事”说法有误。
阅读下文,完成不题。
窗 花
耿 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原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展开余下试题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
15. 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6.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2)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17. 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
18. 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15. “亮”的意思是醒目、耀眼。突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现了作者看到陕北窗花时的惊喜及赞美之情。这一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为下文揭示窗花的内涵做铺垫,也与文章最后一句话相照应。
16. (1)窗花就是陕北人生活的艺术化,与陕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陕北人就有剪纸艺术。(意思对即可)(2)贴满窗棂的鲜红、热烈的窗花照亮了作者的手,感染并启迪了作者,使作者的心灵变得纯净。(意思对即可)
17. ①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②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③窗花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④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干世界。
18. ①敲门前的想象,体现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②对剪子声音的描写,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肯定了陕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③对剪纸人双手的描写,表达了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
【解析】
15. 试题分析: 本题既考查重点词句的理解,也考查首段的作用。回答意思是要结合作者的情感。作用要结合语句首段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
16. 试题分析: 句子主要有情感句、哲理句、意蕴句、修辞句等,分析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然后在结合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句子的类型。此题第一句是意蕴句,突出了窗花就是陕北人生活的艺术化。第二句是情感句,注意“感染并启迪了作者,使作者的心灵变得纯净”。
17.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陕北人的精神食粮;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鲜活的大千世界。的角度进行概括。能把握大概意思和要点就行。
1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结尾对表现主题的作用,首先应该明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再结合结尾语段作者“敲门前的想象”“对剪子声音的描写”“对剪纸人双手的描写”进行作答。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仿佛若有光
(2)悉如外人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4)自恨不如远甚也
20.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1)其 中 往 来 种 作 (2)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21. 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22.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19. (1)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2)全,都 (3)正,正在 (4)遗憾
20. (1)其中/往来种作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21. (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
22.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解析】甲: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年代:东晋
乙: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作者:戴名世 年代:清代
19.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要”是通假字,通“邀”,邀请。
20.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A项中的然都是“……的样子”。B项“之”的用法前者是“这”,后者是代词,代他们。C项,前者“具”通“俱”,详尽,全部。后者是“都”得意思。D项前者“向”的意思,后者“认为”的意思。故选A。
21.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临洮”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