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34  2018-04-10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4]
湖北省大悟书生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北大悟书生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3月份月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①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 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 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huàn)发生机。
③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 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xiāo)酸;含有微量(xiāo)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 将文中汉字的拼音分别写出来。
huàn______________ xiāo______________
2. 请根据提示填空,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
①________________→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氮肥
3. 品析词语
(1)“清新宜人”中“宜”字的意思是 (A、适合 B、愉快 C、喜欢)
(2)从下列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第第④段横线。 (A、稀有 B、稀薄)
4. 第②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
5. 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6. 积累链接:大气现象会形成气象灾害,同时也能促成美丽的景观。请填充诗人孟浩然笔下借中秋时节洞庭湖美景衬托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句子: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 焕 (2). 硝
2. (1). ①氮+氧=>一氧化碳; (2). 二氧化氮+雨水=>硝酸 ; (3). 硝酸+雨水
3. (1)A (2)B
4. 不能。“往往”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些年份台风带来的水分不足25%的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5. 列数字、做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闪电的放电量巨大,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6. (1). 涵虚混太清, (2). 波撼岳阳城
【解析】
1. 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焕”“硝”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浏览完整试题2.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据提示填空。可抓住最后一段的“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进行分析整理。然后用专业的化学符号表达出来。
3. 试题分析:(1)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清新宜人”中“宜”字在句中的意思是“适合”。(2)稀有:很少有。稀薄:比普通的、正常的或平均的数目或密度小的。形容“臭氧”,自然用“稀薄”。
4. 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往往”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些年份台风带来的水分不足25%的特殊情况。这是实事求是的一种说法。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点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二、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四、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六、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七、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5. 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明显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
6. 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涵”“混”“清”“撼”等字词的书写。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 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 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7.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xiǎng B. chǎng C. shǎng
8. 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①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城里的父亲为什么要“隐蔽”、“悄悄”、“压低声音”?)
②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9. 阅读全文,说说农民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地方?
10.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民不种瘪种子到毫不犹豫地种瘪种子是因为城里人奇怪的想法农民也感到好奇。


展开余下试题B. 农民不要城里人的钱,展示了新一代农民有新的追求,不唯利是图,有处事的风度。
C. 城里儿子的父亲的举动感动了农民,农民也希望给残疾的儿子按上假肢,让儿子自强自立起来。
D. 作者以种瘪种子为线索,叙写了关于爱的感动和传递的故事,发出了关爱弱势群体的呼唤。
11. 你认为谁是改变了农民儿子的命运的恩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12. 结合文章理解“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 幼苗,也渴望长大!”这句话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7. C 8. ①写出了城里父亲生怕儿子知道瘪种子种到地里是自己恳求农民做的,会进一步刺伤孩子内心,表现了城里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护。②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
9. 农民身上的宽厚友善(勤劳善良)、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等都有可贵之处。 10. D
11. 示例一:我觉得是农民,因为是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示例二:我觉得是城里人父子,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12. 示例1:这是农民都懂的道理。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 命,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示例2:弱种子相当于弱势群体,他们拥有生存的本能所迸发的巨大的生命力,身体的残疾并没有击垮他们,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像弱种子发芽一样为自己赢得了人生的春天。
【解析】
7. 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注意“晌”不念“xiǎng”。
8.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这几个词语是对人物的行为和神态的描写。可从反映人物形象的角度作答。要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2)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这也需要理解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这种姿势,是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期望。这种姿势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也通过这种姿势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接受那些瘪种子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宽厚友善”的性格特征。
10. 试题分析:A“是因为城里人奇怪的想法农民也感到好奇”分析错误。B“展示了新一代农民有新的追求,不唯利是图,有处事的风度”分析不符人物形象。C“让儿子自强自立起来”分析有些拔高。原文是“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1. 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是农民,因为是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也可以是城里人父子,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12.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语句内涵的把握。“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 幼苗,也渴望长大!”首先要明确这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 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意在告诉我们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弱势群体像弱种子发芽一样为自己赢得了人生的春天。只要把句子的比喻义谈出来即可。
阅读下列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郑风》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13.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14.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意?
【答案】13.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14.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终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意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意对即可)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和句式特点的分析能力。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结合诗歌的要点进行分析。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三秋”,指三个季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这种夸张之词形容他对友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①适②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③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 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5.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⑴渔人甚异之 ⑵阡陌交通
 ⑶颖脱不羁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16.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17.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18. 翻译下列句子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答案】15. (1)异:对……感到惊异 (2)阡陌:田间小路 (3)羁 : 束缚,约束 (4)辍:停止
16.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7. 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
18. (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或者: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2)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解析】


展开余下试题15.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异”:对……感到惊异。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6. 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要阅读理解好乙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提取关键信息的前提和基础。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应该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读懂文句是最关键的一步。
17. 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抚而和之”,这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而这一举动正好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综合性学习
1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图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
(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7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连续两句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古诗(任选一个节气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二十四节气》图由中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和两边的四幅有关节气的插图构成。中间的时间表将一年划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一个节气。两边的四幅插图依次画出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或时令(物候)特征。 (2). (2)“二十四节气”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它对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仍有实用价值,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 (3). (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解析】试题分析:(1)介绍画面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小说明文一般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进行说明。这道小题可以先总说该图有几部分组成,然后介绍中间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2)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并限制了字数,就要从三则材料中去提取有效信息,分清楚哪些是文化意义,哪些使社会功能。在草纸上先写一遍,确定字数,再誊写到试卷上。(3)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乡俗文化,多积累历法知识,对记忆有关描写时令的诗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20. 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谁也不会否认,优秀的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努力的结果。
B.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C.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D.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否定不当,应该删去第二个“不”;B项语序不当,应该改为“了解和研究”;D项减少不能用倍数。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写作表达
21.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盏盏的明灯。这盏明灯,或许是知识;这盏明灯,或许是亲情;这盏明灯,或许是美德……你心中的那盏明灯是什么呢?
请结合自我经历与感悟,以“心底有一盏 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补充题目,再写作文。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答案】例文
心中有一盏亲情的明灯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盏灯,这盏明灯,或许是知识;这盏明灯,或许是亲情;这盏明灯,或许是美德。让我来说说我心底的的一盏明灯吧!
记得那一次我回家很晚,一路飞步回家,心跳不断,又想家人将会对我怎么样?可到家爸爸的举动令我吃惊,让我感受到以后不能够再这样了。
那一天放学,我与往日一样急匆匆回家,这时朋友急拉着我的手说:“我带你去玩吧。”我说:“不行,我得回家做作业,晚上还要出门跑广场舞”。看着朋友乞求的眼光,我只好陪同朋友一起走。
我们走入儿童游乐园,朋友掏着手里的钱,我们一蹦一跳在儿童乐园里玩起来。大约玩了一个小时,朋友说:“玩累了,要回家了。”我与朋友一起走出游乐园。
那知朋友还是不肯让我回家,她委屈的说:“能不能多陪我到我家多玩一会儿呢?反正我妈妈常不在家里。看到朋友伤心的样子,只好再次随朋友走到她家。
一进门,她家里干干净净,我突然眼睛一亮,看到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布娃。于是,我们俩一个又一个玩起来,却忘记了回家。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朋友的摆钟声大响,我急看时间,七点钟了。这时,又有敲门声,朋友急忙打开门,她漂亮妈妈回家了。一双惊讶的目光环视着我,我来不及打照呼就往家奔,耳后听到朋友与我再见的声音,我把这声音抛在脑后,无心回头望朋友一眼,只感觉有人跟随着我快步来近,我加步越来越快,很快跑到家门。这时的父亲正站在门口东张西望,看到我气喘吁吁,没说什么,用他一双有力地大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大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