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513 2018-04-14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3]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7届九年级4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南京市溧水区2017届九年级4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28分)
1.用正楷或行楷字将下列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4分)
厚积而薄发。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桑梓( ) 刹( )那 迁xǐ ( ) cù( )不及防
3.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学而时习之, ? (《学而》)
(2)老骥伏枥, 。 (曹操《龟虽寿》)
(3)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5)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6)等闲识得东风面, 。 (朱熹《春日》)
(7)山朗润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
(8)美国在韩国部署反导利器“萨德”,别有用心,可以说是“ ”,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填《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
(9)好一场春雨啊!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 ”的诗意便涌上心头。
4.下列有关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由颂》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我们学过他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 巴金是现代作家。他的“激流三部曲”是长篇小说《家》《春》《秋》。
C.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我们学过他的散曲作品《天净沙·秋思》。
D.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马说》是他的散文名篇。
5.平时与人交流,王海同学特别喜欢引用学过的古诗文。以下就是他曾经说过的话,其中
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一次春游,看见满园盛开的梨花,王海情不自禁地说道:“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呢!”
B.去年年底,陈欣同学随父母转学外地读书,王海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
游人。’陈欣,多多珍重啊!”
C.好朋友丁文学习上比较马虎,不求甚解,王海常提醒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
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呀!”
D.昨天上课,老师让说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他随口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参照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用“固执”造句。(2分)
例句: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摘自魏巍《我的老师》)
造句:
7.名著阅读。读下面片段,完成问题。(4分)
“婚礼中止了,”我们背后的嗓音补充道,“我能够证实刚才的断言,这桩婚事存在
着难以克服的障碍。”
A 听了置之不理。他顽固而僵直地站着,一动不动,但握住了我的手。他握得
多紧!他的手多灼人!他那苍白、坚定的阔脸这时多么像开采下来的大理石!他的眼睛
多么有光彩!表面平静警觉,底下却犹如翻江倒海!
沃德先生似乎不知所措,“是哪一类性质的障碍?”他问。“说不定可以排除——
浏览完整试题
能够解释清楚呢?”
“几乎不可能,”那人回答, “我称它难以克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说的。”
说话人走到前面,倚在栏杆上。他往下说,每个字都说得那么清楚,那么镇定,那
么稳重,但声音并不高。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 》,选文A处的人物是 。(2分)
(2)对于这桩婚事,存在的“难以克服的障碍”是什么?(2分)
二(3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3分)
【古诗阅读】
堤上行
唐·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①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②满中流。
注:①“连樯”,形容船只很多。②幽轧(yà):拟声词,指划桨声。
8.这首诗描绘了江中商船来往不绝、江边居民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试品味“幽轧”一词
的妙处。(3分)
【古文阅读】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已而病聩①,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②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尝诣舒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傍舍,邀安时往视之。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时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
(选自《宋史•庞安时传》,有删改)
注:①病聩:患病而耳聋。②邸舍:房间
9.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1分)
是不足为也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过目辄记 饮少辄醉(《五柳先生传》)
B.尝诣舒之桐城 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C.以汤温其腰腹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D.时年犹未冠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
(2)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12.文中划线句写孕者家人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效果。(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3分)
伟大
上一篇:
宁夏银川九中高三第二轮复习过关考试(五)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篇: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7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南京”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