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78  2018-04-1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8]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7 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2018.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文回。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1~3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章回小说的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现存宋元平话的目录,字数参差不等,来作修饬。至明代,目录文字越来越讲究。今见最早的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每回标题都是单句七字。《水游传》每回的标题已是双句,大致对偶。崇祯本《金瓶梅》,回目已十分工整完美。明代章回小说还保存了宋元话本中开头引开场诗、结尾用散场诗的体制。正文常以“话说”两字起首,往往在情节开展的紧要关头煞尾,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语。。
明代章回小说在体制上得以定型,同时,《三国演义》以《水浒传》《西游记》到《金瓶梅》“四大奇书”标志着明代章回小说艺术表现也日渐成熟。
创作过程从历代集体编著过渡到个人独创。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西游记》,大都经过文人记录、民间各种艺术形式的流传、文人加工整理这样一个漫长的集体编著的过程。从成书的方式来说,一是滚雪球式,以《三国演义》为代表,从陈寿的《三国志》开始,至唐末流行于民间的三国故事,北宋讲史说话人的“说三分”,到元人杂剧,终于滚动成鸿篇巨制。二是聚合式,以《水浒传》为代表,它糅合了戏曲、话本等诸多艺术中的水浒故事聚集而成。《金瓶梅》则与上述三部不同,之前没有蓝本可以借鉴,是第一部文人模拟章回小说的艺术形式而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态人情小说。
表现题材从着眼于兴废争战、寓言寄托,到注目于日常生活,关注人生。《三国演)《水浒传》都是以历史人物、传奇英雄为表现对象。《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在神幻、诙谐中蕴涵哲理,人必须经历千难万险才能获得最终完善和幸福的意义。而《金瓶梅》重点写日常凡俗家庭生活,着眼于生活场景,选取生活细节,描摹出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在对生活场景的细密描画当中,保持生活鲜活的“原生态”,拉近了小说与生活的距离,强化了文学的写实功能,为小说美学带来了新的风貌。
描写的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无论是《三国演义》的帝王将相,《水浒传》的英雄豪杰,还是《西游记》中集物性、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神魔鬼怪,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杰。《金瓶梅》不一样,它描写的人物是生活在读者身边的普通人,书中描写的生活片段也都个人日常性的、支离破碎的。
明代章回小说为清代两部伟大的长篇小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的诞生奠定了体制和艺术表现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选自《中国古典小说鉴赏》,有删改)
1.根据第一段,下列对明代章回小说体制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
B.以回与回故事间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浏览完整试题C.回目文字讲究,都采用双句,十分工整完美。
D.保存了宋元话本中的开场诗和散场诗的体制。
2.关于明代“四大奇书”,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水浒传)经过了文人记录、民间各种艺术形式流传、文人加工整理这样一个漫长的集体编著过程。
B.《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塑造了一群集物性、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神魔鬼怪,在神幻、诙谐中蕴涵着人生哲理。
C.《金瓶梅》重点写日常家庭生活,着眼于生活场景,书中描写的生活片段都是个人日常性的、支离破碎的。
D.“四大奇书”不管是写英雄人物还是平民百姓,都着力保持生活鲜活的“原生态”强化了文学的写实功能。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回小说在明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体制上得到了定型,艺术表现也日渐成熟。
B.题材上着眼于兴废争战的历史小说的文学价值要远远高于写个人日常生活的小说。
C.《金瓶梅》是第一部由文人模拟章回小说的艺术形式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态人情小说。
D.明代章回小说的艺术成就为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对 饮
非鱼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
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
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打死你。
娘看着父亲打大哥,除了流泪,毫无意义地喊着让父亲住手,也无能为力。她说:狗娃是你前世冤家啊,你非要他命,又何必生他。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娘的规劝,就像落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只蚊子,手一扬,就被扇飞了。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
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
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从什么时候起,这暴躁易怒的父子俩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色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 三个月,父亲也在心脏同样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
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重不重? 父亲说: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 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
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
大哥说:不疼了。
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儿。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
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四妞,今年拿的啥酒?
我说:三十年西凤。
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那个晚上,父亲和大哥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 的。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的冰挂,与后面措写的阳光相互呼应,环境的变化也暗示着父子关系的变化。
B.小说中母亲的哭,既因为爱子情深,也因为她性情柔弱,痛恨父亲的粗暴和专制却无能为力。
C.父亲被问到“怎么从小只打大哥“时一声不吭,对饮时又沉默不言,都是心有愧疚的体现。
D.小说运用倒叙、铺叙叙等多种叙达方式,父子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构成一条贯穿小说的线索。
5.“我”这一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请简要说明。(5分)
6.“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一句在文中出现两次,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请结合作品分析。(6分)


展开余下试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国学大师饶宗颐①
余秋雨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还断言:只要香港有饶公,就不能算文化沙漠。这位饶公,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在香港,饶公是名人,也可算奇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人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然而,谁会相信,这位顶着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客座教授头衔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
少年早慧的饶宗颐,20岁出头因整理发表了父亲的遗著《潮州艺文志》而文名大噪,旋即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当时,日军已经南侵,中大迁往云南。在赴聘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没想到,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
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这么旺盛的精力?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动不动就在那里面逛。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换”来的。50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
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来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就是要找出这个“道理”来。
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
(有删节)
【注】① 饶宗颐(1917年8月9 日~2018年2月6 日)男,汉族,广东潮州人,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资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望。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引用余秋雨对饶宗颐的评价,高度赞扬饶宗颐取得的成就。
B.饶宗颐少年早慧,被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进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C.在治学方面,饶宗颐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拓展了学问的宽度。
D.饶宗颐曾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被称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形象。他既是名人更是奇人。
B 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正式步入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
C.季美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
D.饶宗颐打小就泡在自家的小图书馆里。由此可见,学问可以“熏“出来,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培养而成。
E.“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寥寥数语,源自饶宗颐独立不羁的学术精神。
9.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初,苏秦之燕,货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后子。子今亦得矣。”齐宣王卒,湣王即位,说湣王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破敝齐而为燕。燕易王卒,燕哙立为王。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于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燕闻之日:“甚矣,齐之为苏生报仇也!”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B.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C.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D.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B.从,即“纵”,合纵,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该政策的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
C.季,兄弟排行中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最小。文中“季子”是苏秦嫂子对他的尊称,意为“小叔”。
D.宣王,是战国齐国国君田辟疆谥号。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泰早年失意。苏秦早年跟随鬼谷先生学习。后外出游历多年,弄得穷困深倒,狼狈地回到家里。兄嫂、弟妹、妻妾都当面讥笑他。
B.苏秦知耻后勇。面对家人的嘲讽,苏泰暗自惭愧伤感,就闭门不出,博览群书。用一整年的功夫,悉求周书《阴符》真缔,最终成为了六国的国相。
C.苏泰知恩图报。富贵后,他不仅散发了千金赏赐给亲戚朋友,还厚赏借钱给自己做路费的那个人,并且报答了以前所有对他有恩德的人。
D.苏秦多谋心狠。为了找出刺杀自己的凶手,他甚至不惜让齐王车裂自己。而凶手也果然中计而出,齐王便诛杀他为苏秦报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2)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高贵,以百金偿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题目“夜雪”一词点明时间,引人联想,全诗也围绕这个词展开。
B.“ 衾”字,与杜甫“ 布衾多年冷似铁”中的“ 衾”意思相同, 为“ 衣服”之意。
C.“复见窗户明”是月光照射的效果。“夜深知雪重”中的“夜”呼应题目。
D.三四两句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
E.三四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真切地呈现出一个清宁世界。
15.此诗对“夜雪”的描写最大的特点是侧面描写。请问是如何从侧面来写夜雪的? 请从人体感觉的角度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 的观点。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可谓不落窠臼,广受好评。
②中国制造,正在成为断时代里传播中国形象的新渠道。如今,全球过半的生活家电为中国制造,中国可谓实至名归的世界工厂。
③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窝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④中国有数千万留守儿童在偏远的乡村无法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尤其要重视这些黄发垂髫的孩童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⑤入冬以来,洛阳陷入了“霾伏”之中,天空灰蒙蒙的,人们纷纷感叹坐车出行就好像在仙境中穿行;在市民的心里,天气“晴久必霾”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⑥为警示行业弊端,太原“家天下”发起了“太原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调查活动,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鲜少关心他人的病态心理所致。
B.面对部分地区因“煤改气”“煤改电”而造成的取暖难题,相关部门及时回应、迅速行动,体现出对困难群众的牵挂,民生无小事的理念。
C.近年来,北海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积极发现、挖掘、保护“海丝”遗存,寻找“始发港”遗迹,打造体现历史传承特色的文化名城。
D.本省将对滑雪、温泉等季节性旅游景区进行全面检查,杜绝春节期间各地景区以“烧高香”“祈福生子”等欺骗、诱导游客。
19.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给语文老师赠送对联,下面最恰当的一副是(3分)
A.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
B.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C.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
D.杏坛有爱传承远,桃径无言浸润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分)
人在入睡后磨牙,医学上称为“磨牙症”。① ,但成年人也不少见。该病表现为下颌不由自主地上下左右及前后运动,发出“吱吱”的磨牙声,这时虽然别人听得清清楚楚,② 。引起夜间磨牙的根本原因是大脑皮层支配颌骨运动区的一部分细胞不正常兴奋,进而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③ ,当咀嚼肌进入非正常活动状态时,就产生磨牙。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遇到不顺心的事,找个朋友倾诉一下,必然会减轻压力,让自己放松。在倾诉的过程中,将心中的苦恼和盘托出,如果能得到朋友的理解,就一定能帮我们缓解消极情绪;而朋友的安慰,或许能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思考角度的变化,势必让我们走出困境。
①找朋友倾诉,不一定能起到减压或放松的效果。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如果说,人生要成为参天大树,就需修剪;要成为芬芳的美酒,就需与外界隔绝;要成为披荆斩棘的刀,就需磨刀石……青春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呢?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7 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都采用双句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太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