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36  2018-04-16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6]
江苏省扬州市红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17级高一语文4月质量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愧怍/酬酢 伛偻/怄气 羁縻/披靡B.巡徼/檄文 趿拉/汲取 逡巡/峻峭
C.献谄/陷阱 邂逅/松懈 傫然/连累D.编纂/攥钱 寰宇/投缳 户牖/慵懒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一部《水浒传》,▲ 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败落”二字,便 ▲ 出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到:“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 ▲ 。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A. 林林总总 渲染 毛骨悚然 B.洋洋洒洒 点染 毛骨悚然
C. 林林总总 点染 心惊胆战 D. 洋洋洒洒 渲染 心惊胆战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瑞典学者林西莉用15年时间写成了30多万字的专著《汉字王国》充满对汉字的深厚情感。
B. 通过《老王》讲述人力车夫老王与作者交往的种种,表现出底层劳动者善良纯朴的品性。
C. 诚实敬业、热爱自己技艺的靴匠格斯拉,宁肯自己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的制作时间和质量。
D. 朱光潜以“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为座右铭,坚定的投入到美学研究中,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下列语段语序排列最为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②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③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④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⑤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⑥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④⑤⑥③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①②④⑥③
5.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予更欲一觇北(窥视) 抗辞慷慨(意气激昂)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 穷饿无聊(无所事事)
B.残羹冷炙(烤肉)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喊叫)
而又有剪发杜门(闭、塞 ) 予除右丞相(授予(官职) )
C.按诛五人(追究) 颜色不少变(脸色)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惩治) 视五人之死(对比,比照)
D.殆例送死(危险) 悲予志焉(思念,同情)
抶而仆之(鞭打) 以旌其所为(表扬)
6.下列文言句式分组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②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③请罪于母,母不许 ④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⑤死生,昼夜事也⑥激昂大义 ⑦骑数千过其门⑧而今安在哉?
A.①⑤/②⑧/③④/⑥/⑦ B.①⑥/②/③④⑧/⑤/⑦
C.①⑥/②⑧/③④/⑤/⑦ D.①③/②⑧/④⑤/⑥⑦


浏览完整试题7.下列对所学课文的解读正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拿来主义》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其中“大宅子”喻文化遗产,“鱼翅”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烟灯烟枪”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B.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尔斯华馁带我们认识了一位用生命坚守着社会的良知,至死不渝的保持诚信善良、负责敬业的美好品质的格斯拉先生。“品质”既指靴子的品质,也指人的品质。
c.《老王》中作者杨绛结尾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生活在和平富余年代的作者为自己在老王生前不曾真正了解他那颗金子般的心,没能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他改善处境,改变不幸而惭愧不安。
D.《五人墓碑记》中,作者记述和歌颂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周顺昌等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去今之墓而葬焉 B.草行露宿
C.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D.人皆得以隶使之
9.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B. 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C. 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和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D. 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
10.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3分)( )
A. 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 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戚元鲁墓志铭
曾巩
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铭曰:
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
(选自《曾巩集》卷四十二)
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德行化其乡里 化:教化
B.能似其先人者也 能:才干
C.以进士中其科 中:考取
D.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 速:催促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舜臣是戚元鲁是的父亲,曾经担任尚书虞部郎中,他也有另外一个儿子叫戚遵道。
B.铭:是一种刻在器皿上用来鞭策勉励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字。
C.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D.嘉佑:宋仁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一共八年。苏洵的著作《嘉佑集》的名字就是根据宋仁宗的年号来取的,同样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集《白氏长庆集》就是根据唐穆宗的年号来命名的。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4分)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3分)
(3)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3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14.阅读下 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分析第一句“杨柳渡头行客稀”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4分)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6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5在巴金的《家》中,把屠格涅夫的 《 》(小说名)“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的是 (人名)。
16.爱情故事是《家》中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写了哪几对青年的爱情?(3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9分)
17(1)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激昂大义, 。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不敢复有株治。
(4)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显荣于身后。 (5) ,斯固百世之遇也。
(6)亦以明死生之大, 。
(7) ,不指南方不肯休。
(8)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天下大同。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田埂上的精神
张佐香
①麦子把田野的纽扣一粒一粒扣齐。但是,有一粒麦子被人们遗忘了,落在了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


展开余下试题②秋天继续深入。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上,也抹在这一粒麦子上。它穿透土壤的黑暗,长出如针的小苗。来地里除草施肥的人们,自远方踏步而来,这一株麦苗兴奋地在微风中晃动着绿色的身子,似蝴蝶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没有人在走近它时停下来,甚至没有闲暇望它一眼。因为田野里有大片的麦子,在等待着他们。
③本来它也应该生长在平整如砖的麦地呀!那儿有着它许许多多的兄妹,它们被调理得丰腴而肥硕。远远望去,它们宏大而又壮观。它们手挽手一起生长,一起成熟,一起走进农家的粮仓,与那些农民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田埂上只有一株孤零零的麦子,一株长错了地方的麦子。它很无奈。
④尽管这株麦子非常纤弱,但它长得非常卖力。它比田地里任何一株麦子都活得用力;它不想放弃自己生长的权利;它甚至还想用它那一片特别的绿,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获取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它大声地对每一位从它身边经过的人呐喊:“你们睁大眼睛瞧瞧!我不是一棵小草,我是麦子,我是一株麦子啊!”但是,没有人理会它。例外的一天,有个人偶然歇息时坐在它身边的田埂上,抽了一根烟,扔下烟蒂时瞅了它一眼,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这儿还有一株麦子!”这时,麦子为有人记起它而高兴,它显得异常兴奋,甚至还有意地直了下它的身子,以便能让人看到它健康向上的样子。它不愿意让人笑话它,或者可怜它。那人只留下了些烟灰,拍了拍沾在裤子上的泥土,走了,就不再有踪影。
⑤这一株麦子已彻底为人们所遗忘,偶尔有小鸟落在它的身边,望着这深秋的大地一动不动。风吹,雨淋,日晒,它在孤独寂寞和无望中艰难地生长。它必须要生长,因为它是一粒落进泥土获得生命的麦子。它的存在属于大地,还有白云和高空飞翔的鸟儿,以及美好的黎明和黄昏。太阳格外地偏爱它,总是用暖暖的光芒映照着它的身子。
⑥尽管它是一株长在田埂上的麦子,被人们忽略,但它依然挚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它能体会到他们泥一脚水一脚跋涉于齐膝的泥淖中的滋味;它能感受到他们担着百余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走上三四里地的分量。抢收抢种的季节,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顶着最毒的太阳,干着最繁重的活。他们受苦受累似乎是注定的。谁也没觉得不应该。想到此,它的身子一沉,似乎想把自己的根系伸进更深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使自己长得更健壮一些。
⑦冬去春来,它终于开始抽穗,并且呈现出金黄的颜色。当一位农人收割了无数麦子后,发现了它,欢喜得了不得,小心翼翼地割下这株麦子,把它捧在手心,喃喃地自言自语:“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的是天惠呀!”
⑧一颗明亮而智慧的种子,只要根植于泥土,它就能结出果实,正如这田埂上的一株麦子。它生长的是田埂上的精神。
(选自《人民代表报》,有改动)
18.第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从全文结构来看,这一段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

19.“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的是天惠呀”,结合原文回答:田埂上为什么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6分)

20.用自己的话表述“田埂上的麦子”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示。(4分)

21.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请列举两例并探究其作用。(6分)

七.作文(70分)
22.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人生,是一种承受。承受了痛苦,就会变得坚强自信;承受了幸福,就不会被幸福淹没;承受了成功,才不会迷失方向。
人生,需要承受。承受孤独,会倍加珍惜亲情和友谊;承受责任,会体悟到诚实与崇高。
月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愧怍/酬酢 zuò 伛偻yǔ/怄气òu 羁縻mí/披靡mǐ
B.巡徼jiào /檄文xí 趿拉tā/汲取jí 逡巡qūn/峻峭jùn
C.献谄chǎn/陷阱xiàn 邂逅/松懈xiè 傫然/连累lěi
D.编纂zuǎn/攥钱zuàn 寰宇/投缳huán 户牖yŏu /慵懒yōnɡ
2答案:B
3. D(A句式杂糅,将“写成了”改为“写成的”; B成份残缺,缺少主语,将“通过《老王》”改为“《老王》通过”。)C动宾搭配不当,“缩短制作时间”“降低质量”;
4.【答案】C
5. C(A项穷饿无聊:没有依靠。B项呼中丞之名而詈之:骂。D项殆例送死:接近于。)
6.C ①⑥是被动句,②⑧是宾语前置句,③④是介宾结构后置,⑤是判断句,⑦是定语后置句。
7.B.(A“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部分,C“生活在和平富余年代的作者”错误 D“周顺昌等五位烈士”错误,五位烈士中没有周顺昌)
8.【答案】A
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这是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本题考查“借代”这一修辞。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A项,“引擎上的油腻”中的“引擎”代指工业文明,“引擎上的油腻”指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染。B项,“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代指法国的物质生活。C项,“读点鲁迅”中的“鲁迅”代指“鲁迅的作品”。D项,“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 ,这里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这“两个失去亲人的人”比喻成“沙子”。)
10. B(A项不能突出教师职业特点,花甲是指60岁;C项是挽联,用于死去的人,不合语境D不能体现寿辰之意,从教70年)
6.(3分)D(邀请,请求)
7.(3分)A(从兄是堂兄的意思,因此戚遵道同戚元鲁不是亲兄弟,他不是戚舜臣的儿子)
(2)8.(1)(4分)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且”1分,“属”1分,“乞”1分,状语后置“乞铭于余”1分)
(3)(4)翻译略
【参考译文】
戚家是宋人,是宋代的世家。在五代的时候,有一位志节高尚不移、不愿做官、用美好的德行教化乡里百姓、远近求学的人都归附过来的,叫戚同文,号正素先生,死后追赠尚书兵部侍郎他有个儿子,在太宗、真宗时是一位名臣,凭借议论时事直言深切传送至今的,叫戚纶,官至枢密直学士,追赠太尉。戚纶有个儿子谦恭谨慎、言行合乎规矩、能恪守家法、死后埋葬在宋的北原、我替他撰写墓志铭的,叫戚舜臣,做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就是戚舜臣的儿子,名叫戚师道,字元鲁。元鲁为人孝顺友爱忠诚信义,心地醇厚脾气随和,喜欢学习不知倦怠,才能类似他的祖先。从五代到现在一百六十多年了,戚氏家风积淀深厚,流传久远,虽然他们的官职不高,可是操行符合礼义,像这样代代传递,所以我因此说戚家是宋代的世家。
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聪慧明白敏捷通达,喜欢谈论当今世事,能透彻分析其中的得失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我因此认为元鲁的学问品行,精进却未停止,预料他将会长寿,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体现在当代,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谁能料到他非常不幸地现在就去世了呢!所以他去世的时候,无论跟他生前的关系远近亲疏,所有知晓他的为人的,都替他悲痛,至今说起来还为他悲慨不已呢
元鲁开始时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州崇安县尉,他没有赴任。后来凭进士登科,做亳州永城县主簿,后来又做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因为疾病死在官任上,年仅三十五岁。娶妻陈氏,是内殿承制教习的女儿;陈氏去世后又娶妻王氏,是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的女儿;有一个儿子;都比元鲁去世的早,可是元鲁也没有兄弟。哎,上苍对这个人如此的报答施与,是为什么呢?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我很悲痛元鲁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想通过我的这篇文章彰显给后人,所以我没法推辞他。在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把元鲁安葬在他父亲坟墓的旁边,并让他跟妻子陈氏、王氏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将要安葬的时候,他的堂兄戚遵道通过书信来请求墓志铭,墓志铭文如下:


展开余下试题操行足够效法他的先辈,成就足够施于当世之用,可是这些追求在元鲁身上却不曾停止。活着时候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死后又没有子嗣传承他的事业,拿什么来告慰哀思呢?就把这篇铭文放在他的墓旁吧。
14【答案】(1)杨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烘托了送别的氛围;(1分)渡头,点明送客的地点;(1分)行客,用行人稀少营造了送别时的凄清情境。 (1分)这些意象都扣住了题目中的“送”字。(1分)
(2)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或想象、或即景抒情)、拟人的手法。(2分)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2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回答“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先明确意象的含义。意象即融合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第一句”是范围。渡头”点明地点,“杨柳”点明节令,又以唐人折柳送行的习俗,烘托送别气氛“行客稀”以境地之凄凉,反衬送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总之,首句从环境和感情上为下文作了铺垫。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似春色”“送君归”明显使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生动形象地写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诗歌赏析: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江边渡头,杨柳依依。这虽是随手写眼中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15, 前夜 觉慧
16答:作品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
18.第一段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具体、形象、突出地表现了被遗忘在田埂上的“一粒麦子”的形象(2分)。从全文结构看,本段点题,引出本文重点描写对象,领起下文(2分)。
19.田埂上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的原因是:①麦子的种子本就明亮而智慧;②种子落在土里就生长,而且长得非常卖力,总想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获取生长所必需的元素;③即便得不到帮助,它也尽力汲取更多的营养,使自己成长成熟;④太阳格外地偏爱它。
20启示应包括:身处逆境仍应自立自强、昂扬向上、坚忍不拔、奋力进取;保守自尊、不甘卑微,努力追求,渴望得到关注和尊重。
21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如第二段写人们对“田埂上的麦子”和“田里麦子”不同态度的对比;第三段写“田埂上的麦子”和“麦地里的许许多多的麦子”生存状态的对比;第六段麦子“被人们忽略”和麦子对“农人的理解”的对比(一列1分,两例即可)。
文中多处对比,充分表现了田埂上麦子所处环境的恶劣、生长环境的艰难(2分),从而更突出它的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精神。(2分)

【答案】
承受
蒋诗韵“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题记
“这次数学测试是谁第一呢?”“我感觉这次考试有些难呢!”同学们三五成群的议论着昨天结束的数学测试,更为薇增加了一份紧张的心理,数学原本就是薇不擅长的科目,而且这次考试是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考试,希望不要太差。“同学们,静一下。”吴老师拿着考卷走进了教室,让原本吵闹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许晓薇,65分…”忐忑不安中等到了老师喊己的名字。她用着微微颤抖的手指从老师手中接过了考卷。一开始就作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也没想到是这么差劲。试卷上鲜红的“65”刺痛了她的双眼,仿佛在嘲笑她。她走下讲台,来到座位上,心里不断的反思着。
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评讲着考卷,她一句也没听进去。一天就在薇的自责中混混沌沌中度过了。回到家,迎接她的并不是父母的严厉批评,而是父母的安慰。父母越是这样,她心中越是有种对不起。她知道父母在她身上给予了很大的希望,她的压力也很大。这么样的成绩虽然父母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她晓得父母在她背后的深深叹息。
“今天跌倒了,明天爬起,加油!许晓薇!这次不能在做行动的矮子。语言的巨人!失败过后定会迎来胜利的彩虹!”她咬着自己的下嘴唇,坚定地说道。薇这次的确说到做到。每天,当别的同学早已进入梦乡,她还在做着自己精心挑选的数学题目。她深知,付出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道理。开始了有选择性的题海大战。每天上课,薇也总是很认真。聚精会神的听着老师讲课,一丝不苟的记着笔记。上课弄不懂的东西,下课就花时间搞懂。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数学习题,薇下课的时候,很少出去嬉戏玩耍,伏在桌前做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她在习题中每每遇到 “拦路虎”,并不是放过,而是虚心请教成绩好的同学,或问老师,就算问上三遍,也要搞懂。为此她吃了不少同学的讥笑和白眼。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她对提高数学成绩的热情。老师倒是为薇的这种表现很是高兴。父母为女儿的默默努力而感动。
光阴似箭。迎来了一月一度的月考。10点,薇走进了数学考场。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自信的面对数学考试,因为这个月她付出了很多心血。做题目非常的顺畅,没有什么不会的,最后一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扬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