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77  2018-04-1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7]
重庆长寿巴县江津等七校联考17-18学年度2020级高一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七校高2020级入学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7分)
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的感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zhèn( ),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lì( ),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金声玉zhèn( ) 霹lì( ) 醍醐(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联翩”的意思是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浮想联翩”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批评,讳疾忌医或者破罐子破摔都是不可取的。
B.各高校在硕、博招生时,对校内外学生要一视同仁,在录取时本校考生要限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面对农村“草根文化”的兴盛,一些地方政府因势利导,促进其快速发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B.艺术节的举办,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是学习借鉴各国创造的优秀文艺的契机。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西游记》重播了约3000多次,是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一部《西游记》孤独地存在着,它的辉煌恰恰见证。
4.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①好的风气所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坏的风气所至,如污泥浊水,不堪收拾。
②风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对社会而言,风气一旦形成,会产生正面效应,也会出现负面效果。
③一般来说,良好的风气、向上的风气、循循善诱使人心理健康的风气、洁净自好懂得礼义廉耻的风气,都是腿短的,很难推广,更难实行。
④于是,成为潮流,便是不胫而走的消极现象;成为时尚,便是祸祟社会的歪风邪气。
⑤相反,若是庸俗的风气、浮躁的风气、低级趣味的风气,甚至是哗众取宠、无知泛滥的风气,只要蛊惑起来,煽动起来,前面有人带头,有人鼓噪,后边就会有人起哄架秧,有人推波助澜。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②③⑤④① D.①②④③⑤


浏览完整试题5.作家沈从文曾经说过“美丽总让人忧愁”。下列句子的意思与沈从文的感叹没有关联的一 项是( )(3分)
A.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碎彩云散。(白居易《简简吟》)
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D.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6.综合性活动(11分)
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4分)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 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探究结论:
(2)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2分)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阅读
(3)请你为学校即将举行的读书报告会你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使用对偶,用语简洁,富有感染力。(2分)

(4)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60字左右。)(3分)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读书可以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7.古诗默写。(10分)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
, 。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是: , 。
(6)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中,主人公年迈归来,看到家乡一派凄凉破败的景象,近看的景象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8~12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嵫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乘奔御风( )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提示:在答题卡对应题号里选择填涂)
A.属引凄异 忠之属也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哀转久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宋无罪而攻之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1.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是
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乙文写景采用的是 的手法。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4分)
12.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做简要说明。(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20分)
麦 香(作者:叶青才)
①这是人间四月天,这是草莓吐出酸酸甜甜气息的流翠时节。
②我回乡看望一位老人,一位老了还能闻见麦香的庄稼人。
③他是我的尊长,也是最关心我的人之一;他是那块麦地的主人,同时也是一棵熬过冬天的麦子。
④我径直到他的麦地里,就像熟悉那棵苦丁茶那样,一眼就看见了他。我好久没有置身麦地了,好久没有闻见过这么浓郁的麦香。这味儿像槐花里掺进了蜜,像玫瑰里拌入了糖,还有点淡酒的余味。是的,麦粒成熟之后,渗入点水,发胀,抽芽,便是熬糖做酒的原料了。然而现在麦子正青,才抽穗扬花,这只能是麦花香。
⑤在麦花香里,我细细打量着这位教我割麦的人。他满头银丝,胡须也渐白了。身子骨似乎依然坚实,只是笑起来,没有了管风的牙,没有了细细的皱纹。他的纹路粗了,深了,长了,像地边的沟道,纵横牵连,总想寻个出处奔去。人一老,这沟道就流淌着岁月的回声,你没法将它阻住,也没法把它拽回。我想到我不要多久也会是这个样子,岁月的回声满耳,光阴的脚步匆匆,我会停留在哪一截道上呢,抑或在哪一块地边呢?


展开余下试题⑥他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荣伯了。你看他劳作的姿势虽然保留了过去一直有的那种利索和老到,但是明显力度不够,虚实交杂中虚的成分多了。剪除枯老的茶株,砍掉高高的茶桩,这样的活儿要是搁在前几年,荣伯是一抹不挡手的。他眼疾手快,手到心到,剪出的新茶棵像刚刚修剪的平头,齐崭崭,平覆覆,精神抖擞地立在麦地边上,衬托出四月特有的生机和活力。眼下,他似乎不愿在我面前显老,他动作的幅度很大却藏不住虚张的声势,吃力而现出连贯的破绽。那些他亲手种出的麦子,倒是一片青葱,仿佛荣伯的青春都让麦子给偷盗去了,这种活力与肤色的转移,直让我觉得一个人原来也不过是一棵麦子,一棵曾经锋芒毕露的麦子,走过了嗞嗞拔节的日子,走过了飞絮扬花的岁月,随后就走进了他枯萎与衰残的暮年。
⑦在乡下时,我也收割过麦子,并且手指被麦秸秆割破,眼睛被麦芒刺中,我却在那种潜在的伤害中闻到了麦香,那股成熟的带着馒头和挂面香味的气息,它一点点渗透到我的鼻孔里、肺腑里乃至梦幻里,而我青涩的汗味和冒冒失失的语言气息,反倒自个儿一点都不觉察,只有身边的大人,比如荣伯,才准确地把住了我突突的腕脉,并且通过镰刀和锄头将我那些蒲公英一般的欲念摁下去,让我接近麦茬和犁头草,接近土地上最切实的部分。现在想来,麦花香里那些醉人的芬芳和诱人的味道都不过是四月天落下的槐荚与桑椹,它们其实结不了什么果实,虽然不乏甘甜,却只能徒增味觉的依赖和幻觉的空乏。
⑧真正的麦香总是与镰刀在一起,与即将到来的梅雨在一起不久,荣伯新剪的茶棵又将长出青幽幽的茶叶来,把大片萎黄的麦子衬托得分外衰老。然而,整个村子在这时才激动起来,就像荣伯在黎明俯身于麦地一样,天空晴朗而高远,大地芬芳而宽阔。当青春的梦幻醒来,我发现,一个距离大地最近的人就是一把镰刀或扁担,一声动情的呼喝就是一阵麦浪或槐风。时节正值端午,太阳正在背脊之上,村庄正在麦香之中,而我正在麦粒之外。
⑨那时,成熟的麦子香气四溢,倘若旁边有梅子,它会落入梅香;旁边有李子,它会融进李馥。
⑩熟麦的香味曾经把我的乡居整个地淹没了。荣伯揉开一穗麦朵,在掌心,他细细地吹掉麦芒和麦壳,让一堆鼓胀的新麦裸露在五月的太阳下。他拈起其中一粒,放入嘴里,然后嚼起来,这时候,我看见天空蓝得有些承受不住,而荣伯眯缝的眼睛却成了两穴幸福的陷阱。
⑪一个能被麦香陶醉的人,他的幸福简单得很,也悠远得很,他的祝愿有时就是他的遗憾,他的挽留同时也是他在送行。他不知道有很多东西都是留不住的,像滑溜的时光、逃跑的庄稼以及跟欲望一起私奔的人,像他手把手教了16年割麦技术的那个瘦小的身影,到底还是在五月的麦芒直视下溜之大吉……
⑫一转眼30年,时光快得就如一地麦子从四月走进五月,从花香进入谷香。
⑬老了的荣伯面对我的到来,只能欢喜地连声说:你回来了,回来了!你看今年的麦子……他哪里知道,我原本就没打算看望这一地青青麦子,我不过是在麦地里寻找他罢了,就像那年我回去寻找当年我爬过的一棵青桐树,结果却找到了一条我从来没有放在心上的幽幽小路。
⑭是麦香帮了我的忙,让我找回了镰刀与麦茬旁边的自己,还有这位将庆幸和失望发酵在一起的荣伯。
13.你是怎么理解第③段中“同时也是一棵熬过冬天的麦子”一句的?(4分)

14.请从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⑩段画线的句子。(4分)

15.文章第⑦段写作者自己年轻时也喜欢麦香,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16.文章以“麦香”为题,表达了什么主旨?请作探究。(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20分)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
钱秉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封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兼容并取、包收含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时间里融合了许多古代先民,这个过程就是古代先民相互开放、相互吸收的过程。由于开放,我们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了伟大的丈明成就;由于融合,民族的精神保存了活力,历经磨难而终久不息。古代民族的兼容并取,最终铸造了中华民族,由此奠定了东方最灿烂的古代文明。文明生存的条件之一,就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封闭看起来是安逸与宁静,但同时也意味着丢失前进的机会。心态的封闭则是自己闭起眼睛来不看竞争的现实,在竞争的环境中碰得头破血流。这样的心态,在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就让中国人吃足了苦头,而当我们克服这种心态后,我们就又起步了。中国近一两百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部“心态史”。所以,一个开放的环境与一个开放的心态,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抬起眼睛来看别人,既看别人的过去,也看别人的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明白,不看别人的现在,那就是夜郎自大,自取落后。但看别人的过去之重要性,却是多数人所忽视的。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别人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在看别人的现在。别人现在成功,他为什么成功——成功的根源在过去;别人现在失措,他为什么失败一一失败的原因也在过去。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兴盛,会没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作为其条件,而这些条件是在一瞬之间一蹴而就的,并不是出自于其历史经历的积累,或其历史创造性的不断涌现?又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挫折,不由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诸方面的问题所造成,而是一日之间成三尺之寒,并不由其主观、客观各种原因积淀而成为历史的顽疾?不懂历史,就不懂现在;看不懂历史,就看不懂现在。我们如今已经有了开放的心态,懂得要张大眼睛来看别人;但不看别人的过去就等于不看别人的现在,看不懂别人的过去也就看不懂别人的现在。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外国历史不仅是关于外国的历史知识,而且是世界其他民族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常有人问: 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历史给人以聪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历史记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经验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训使人有可能成功。我们总希望自己成功,不失败。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是成功和不失败的一面镜子。实际上,任何人都站在历史的镜子前,而看不看镜子、能够在镜子中看见什么,这就是智慧的表现。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伟大的智慧。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但是想听历史、懂历史,首先就必须学历史、读历史,在历史的知识中聆听历史的教诲。
当然,要真正让每一个人懂得历史的重要性,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我们要长期坚持历史教育,恢复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感,而这种历史感,正是我们优秀的丈化传统之一。但是对这种传统,我们需要做一点补充,这就是:“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我们民族已经走向世界了,我们看过去,不仅看我们自己,也看全世界;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展望未来,不仅展望自己,也展望全人类。


展开余下试题17.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提倡学习历史。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的?(2分)


18.文中“环境的封闭”和“心态的封闭”各指什么?(4分)
“环境的封闭”是指:
“心态的封闭”是指:
19.“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具有丰富的内涵,请你谈谈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20.作者为什么说“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请联系全文分析。(6分)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高速发展的新型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开放的环境和心态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联系这篇文章,谈谈你现在会怎样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请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5分)


四、作文(55分)
22.从下面任选一题写作。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3)不少于7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
(一)材料作文
“如果你一直往上看,你就会觉得自己你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往下看,你就会觉得自己在上面。”
读了这则材料,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触和联想呢?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会进行写作。
(二)命题作文
以请以“暖”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主题明确,自选文体。
2017-2018学年度七校高2020级入学摸底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金声玉zhèn( 振 ) 霹lì( 雳 ) 醍醐( tí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感概”,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感慨 ”。(2分)
(3)许多的联想和想象不断涌出来。(1分)
2.C 3.A 4.B 5.C
6.(1)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2分),但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或:但我国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2分)。 (结论合理即可。)
(2)示例:助推中国梦(或:铸造正气魂……)
(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思连贯即可。)
(3)略(宣传标语与主题相关,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4)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观点明确1分,举例分析能支持观点2分,表达顺畅1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7.(1)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2)无为在歧路
(3)归雁洛阳边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8~12题。
8.①飞奔的马(只解释为“马”也可以)②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9.C 10.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受阻,不能通航。
11.甲文采用的是大笔点染 乙文写景采用的是白描
12.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欣赏与赞美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20分)
13.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描写了历经沧桑的荣伯就如同麦子一样扎根于土地之上,与麦子、土地融为一体的形象,(2分)表达了作者对荣伯的深深敬意。(1分)
14.(1)作者连用“拈”“放”“嚼”三个动词,以细节描写突出荣伯细微却又自然的动作(动作描写),表现了荣伯对于麦子丰收的不动声色的满足和喜悦;(2分)(2)接下来作者移情于“天”,借“天”说人,表现荣伯的幸福是巨大的、深沉的,在此基础上,将荣伯的“眼睛”比做“幸福的陷阱”,说明荣伯愿意深陷其中,心甘情愿地付出。(2分)
15.(1)内容上说明年轻的我也喜欢麦香,一种带有幻想色彩的麦香,但没有真正领悟麦香的内涵,同时也变得浮躁轻狂,好高骛远,是麦田里的长辈们让我退去了浮躁轻狂,变得成熟;(3分)
(2)结构上起到引出下文对真正麦香的叙述的作用。(3分)
16.麦香既指麦子的香气,更象征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土地上的方式或文明。(2分)作者告诫自己,不管文明如何进步,岁月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要忘本,更不要忘记那些脚踏实地、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农业文明随着时代变化而受到冲击的感叹与无奈。(4分。大意相同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20分)
17.(1)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能从中了解现在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或学习历史看懂过去,才能看懂现在) (2)因为历史是一种智慧,学习历史可以总结和吸取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为现在的发展提供借鉴。(2分)
18.“环境的封闭”是指与外界隔绝,远离竞争。“心态的封闭”是指身处竞争的环境中而又无视竞争。(4分)
19.答案要点:现在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有前后联系的因果关系。(或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 3分)
20.聆听历史的开放心态是一种才智;能够听见历史在说什么也是一种才智;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就是伟大的智慧。或“能够以开放的心态从历史中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发展的借鉴,这就是一种伟大的智慧”。(6分) 21.评分要点:能够运用文中“开放心态”的观念来分析现在的人或事,既要看人或事的现在,更要从过去找出现在成功或失败的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长寿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