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91  2018-04-1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达标测试
《李清照词两首》达标测试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校注(xiào) 乍起(zhà) 着凉(zháo) 宫阙(què)
B.薄暮(bó) 寰宇(huán) 蕴含(yùn) 债券(juàn)
C.枕着(zhěn) 憔悴(cuì) 逮捕(dǎi) 诠释(quán)
D.戚戚(qī) 摘要(zhāi) 反诘(jié) 折服(zhé)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B.燕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D.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
B.雁过也,正伤心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②有暗香盈袖(充满) ③莫道不销魂(极度的欢乐) ④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⑤憔悴损(损害) ⑥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5.下列词句不存在语序倒置现象的一句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6.诵读下列词句,句读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7.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莫道不销魂,___ _______,_____ ______。
(2)_____ 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 __________?
(4) ,最难将息。
(5)__________,__________,却是旧时相识。
二、课内精读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怎样理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词的含义?

10.人们常常评价说,开头连下得十四个叠字,“出奇制胜”“匪夷所思”。试从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作者用这些叠字表现了怎样复杂的心理状态。


11.《声声慢》中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浏览完整试题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注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 之意。
12.这首词处处跳动着 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的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感受。
13.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①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
注:①漫有:徒有,空有。②三山:传说古代东方大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山。
14.上片“闻天语”一句在词 中有什么作用?梁启超评论本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你对梁启超的评论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四、语言运用
15.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
①起初,电只能应用于通讯,并不作为能源。 ②电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强大而方便的能源。
③19世纪七十年代,实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研制成功后,电才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强大的新能源。
④蒸汽机和内燃机只能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还不能方便有效地使一切形式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⑤人类对电的利用是从19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
参考答案
1、D(A项“校”应读jiào,B项“券”应读quàn,C项“逮”应读dài)
2、C(A项,消—销;B项,燕—雁;D项,弟—第。)
3、D(次第:此指光景,状况;今义指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4、D。(③应为“极度的悲伤”,⑤相当于“煞”。)
5、D.(正常语序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应笑我多情;西风卷帘,人比黄花瘦。)
6、B(正确句读应为“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7、D(这首词主要的写作手法为借景抒情,没有用象征手法。)
8、(1)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2)梧桐更兼细雨 (3)如今有谁堪摘 (4)乍暖还寒时候 (5)雁过也正伤心
9、【答案】 看到雁从北来,自伤身世,缅怀故国,已是很难受的了,而此雁却又像过去在家乡见过似的,益发触动悲伤的心情。
10.【答案】 “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11.【答案】 词中选取了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表现了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12.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13.例如: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片写过去,下片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14.起过渡作用,将上片对梦境的描写与下片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联系起来。这首词用浪漫主义手法开篇,描写神奇梦境,中间写与天帝对话,末尾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词气象壮阔,感情豪迈,不像她的婉约词,而有苏辛词的豪放风格。梁启超的评论是恰当的。(意思对即可。)
15. 【答案】 ④②①⑤③(先要准确把握全段中心,根据它清理脉络。这一段话说的是有关电的发现、使用问题,先说没有电如何不方便,有了电就方便了,再说人开始用电干什么,后来又用电来干什么。)。 (61.240.237.13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