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06  2018-04-1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达标测试
《辛弃疾词两首》达标测试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脍炙(kuài)   玉簪螺髻(zān)   遥岑远目(cēn)
B.巷道(xiàng) 寻常巷陌(xiàng) 封狼居胥(xù)
C.鲈鱼(lú) 求田问舍(shě) 揾英雄泪(wèn)
D.赢得(yíng) 可堪回首(kān) 舞榭歌台(xiè)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 求田问舍(购买)
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揾英雄泪(擦拭,揩拭)
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有才华的)
D.元嘉草草(草率,轻率) 休说鲈鱼堪脍 (把鱼、肉切细)
3.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4.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舞榭”两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张。
5.对词的下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嘉”三句写宋文帝空怀霍去病的建功志向,元嘉年间用兵却有失草率,结果被金兵击败,发出“仓皇北顾”的叹息。
B.“四十三年”三句写诗人痛彻的回忆,自宋文帝战败,诗人从北方抗金南归,已历四十三年,仍牢记扬州连天的战火。
C.“可堪”三句写眼前一派升平景象,人们设祭击鼓,纷纷杂杂,有谁还记得这佛狸祠曾是北国异族胜利后建立的行宫?
D.“凭谁问”三句写春秋时期廉颇的故事。廉颇最终虽因年老没被赵王起用,但终究还是有人探问,而自己谁来过问?
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8.诵读下列词句,句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浏览完整试题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二、课内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9.对这首词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断鸿”指快要断气的孤雁。
B.“江南游子”系作者自称。因作者早年在北方起义抗金,失败后南归,故以游子自称。
C.“无人会,登临意”指没有人能理解作者登楼览胜的良苦用心。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指时光飞逝,国势仍风雨飘摇,不胜忧愁。
10.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由景及情。登楼远眺,山河美好,却沦陷于敌人之手,深感苦闷和悲愤。
B.下阕直抒胸臆,抨击那些对国事漠不关心的人,并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C.从全词来看,作者有愁有恨有忧有泪,心情低沉抑郁未免过于悲观。
D.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抒发了英雄失意,知音难觅的感叹。
11.辛弃疾填词喜欢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不懂辛词。词中张翰、刘备的典故和桓温的话各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完成后面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孤立无援,其豪放词每有苍凉沉郁、粗犷悲愤之致,从下片中你能读出这种韵味吗?试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天下英雄何其多。稼轩为何独钟情于孙仲谋呢?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辛弃疾最善用典,且信手拈来,抒情写意,尝试从他的其他词中寻找一例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于1205年镇江(京口)知府任上。1204年执政的韩侂胄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积极备战,并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的题材;其二,刻画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
C.诗言志,词也言志。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侂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D. 《永遇乐》用典较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诗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诗人“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注],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 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6.本词刻画了孙权怎样的形象?

17.整首词采用了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此词大概创作于作者废退闲居之时。
18.词的上阕“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前人读此词有评曰:“味稼轩之词,词中有戏。”请结合词的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
20. 请用举例法扩展下面的句子。(70字以内)
翻开古诗文,你可以一一品味历史上文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A项,岑cén。B项,巷hàng道,胥xū。C项,舍shè。
2、答案C项,第一个“风流”的意思是“英雄业绩”。
3、【答案】 C(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
4、【答案】 C(“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不能构成对偶。)
5、【答案】 C(A宋文帝时代没有金兵;B此句与宋文帝没有关系;D廉颇为战国人。)
6.【解析】 B是比喻,其它三项是借代。
【答案】 B
7.【解析】 A项辛弃疾应为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诗人;C项认为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不妥;D项认为辛弃疾也会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是正确的,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为豪放词的代表作。
【答案】 B
8.【解析】 断鸿/声里
【答案】 B
9.【解析】 断鸿是失群的雁。
【答案】 A
10.【解析】 这首词直接抒发了作者昂扬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无限依恋之情,表达了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以及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答案】 C
11.【答案】 以张翰、刘备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不想追求闲适生活,只想建功的崇高理想。以桓温的话抒发了英雄失意、年华虚掷的痛苦。
12.【答案】 下片先回溯历史,用讽喻手法,意在汲取教训;词尾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展开余下试题13.【答案】 孙权的流风余韵虽荡然无存,但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却历历在目。虽处群雄纷争的时代,吴国却能出现和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写孙权既激励自己,又担忧时局。
14.【答案】 如《摸鱼儿》一词,下片用汉武帝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用杨玉环和赵飞燕死于非命来警告那些奸佞小人,语辟典精,用意深刻。
15.【解析】 “侠肝义胆”的评价,有悖原诗意——词中所歌颂的英雄都是与国家命运相系,并非个体的“义士侠客”。
【答案】 B
16.【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在抓住诗歌描写对象的基础上,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加以叙述。
【答案】 刻画了孙权虽然年少,却统率千军万马,英姿飒爽、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的英雄形象。
17.【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写作背景及主旨去回答。
【答案】 表达了词人对朝廷不但不能光复神州,甚至连江南也快保不住的强烈不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18.【答案】此句化用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典故。孟子话的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而本词作者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这是词人的愤激之语。”
19.【答案】 词的下阕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他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就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酣神态,活灵活现。词人性格之倔强也表露无遗。前人评曰“味稼轩之词,词中有戏”真是十分精当。
20.【解析】 要明确不同诗人的思想感情特点。尽量用排比句式,使内容更丰富。
【答案】 读杜少陵、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放翁,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李太白的傲骨让你钦佩,苏东坡的豪放让你叹服,文天祥的忠心让你扼腕……读着、品着,你已然和诗人们融为了一体,共同承担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61.240.237.13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